金石文考略

  正德中祈泽寺脩佛堂此志背嵌角僧欲碎以为路东桥顾公见而止之遂传于世余向见此石在露地讽寺僧移向屋下然比乆不至山中今不知果移否也又龙池邉有宋时移文摹刻极精印冈公当不应反遗之也余既借观此帙而并以是告原博原博有别业在湖西他日转搨之归亦竒事也嘉靖甲寅三月十八日净信居士盛时泰仲交记【苍润轩帖防】
  啓母殿题名
  政和戊戌 王郅陈虎王渊同诣崇福叅启母殿虎题
  拜谒孔林题名
  宋熈宁八年钱勰 大观丁亥黄辅国蔡渊石采圣裔端友尹天民王济朱平董延赏蘧汝贤杜立诚李夀 政和丙申夏鳍 宣和元年范致冲 宣和四年王云狄玣安防吕希莘 宣和五年王衣同弟光賔 金大定甲辰赫兟
  嵩山崇福宫题名
  大观庚寅 张杲题
  紫虚谷题名
  熈宁辛亥李禹卿 熈宁辛亥刘凡田述古 元符己夘李公弼 宣和七年卢汉杰李百和李刚中
  菩萨戒
  张循王之孙镃舍宅为寺有发愿文集米元章书为之【容台续集】
  甚矣人之好名也好异也以米老之髙资逺襟何患不名于书圃而作意为竒尽取古人之法而废之能免于深呵以为幸而嗜之者奉之为正宗至于未能似者亦勉而学之其慕古崇师之雅防为识见不真所掩今平心品之张镃此字大有可取乃不在似米也若一一似米乆矣夫人不之存矣懐仁一误于唐令后人皆迷至今更有可笑者集欧褚李顔人人挦扯臃肿瘠削偹极苦楚而本色更无可取一夕而与瓦石俱尽悲夫【墨林快事】
  洪内相髙州石屏记
  庆元改元 洪迈书 朱希顔防
  代州牛头山顺应侯庙记
  元丰元年 王崇拯记
  重修三藏鸠摩罗什墖亭记
  元符三年 祖武譔 释宗议八分书
  登封县卢店剙修东岳庙记
  建中靖国元年 刘【原阙】譔 李伸书 冯益篆额
  干眀寺建墖记
  政和五年 赵复圭譔 田伸渊书并题额
  灵岩寺五颂
  大观四年 住灵岩释仁钦述 侍者道岩书
  重脩北岳庙记
  崇宁五年 韩容记
  防林大士十劝
  绍圣元年 浄土院深眀阁书
  龙兴寺题名
  宋人金人观褚河南书圣教序题名
  金刚经
  篆额曰府藏坡金经
  中书劄子
  景祐二年
  越州显宁庙昭祐公牒
  绍兴元年
  星岩石室题名
  绍兴辛亥 张达眀题
  岳忠武大字
  绍兴五年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
  绍兴十八年进士题名録
  此刻于环滁山中者是科第一甲十人第二甲十九人第三甲三十七人第四甲百廿二人第五甲百三十九人紫阳夫子在第五甲第九十最为下第而是刻则専为文公一人姓名下注云字元晦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年十九九月十五日生外氏祝偏侍下第五二兄弟无人一举娶刘氏曽祖徇故不仕祖森故赠承事郎父松故任左承议郎福建建阳县群玉乡三桂里自为户注之如此其详余但注某州县而已其得因文公以传其姓名犹为幸也榜首王佐山隂人宋状元録载防稽志云王佐廷对第一与朱某同榜志中言佐立朝风节亦自卓卓可观而必以与文公同榜加重如此又苍润轩帖防嘉靖戊午年书云句容栁汧江君言逺祖江賔王与朱文公同年家有当时试録【云 云】因得摩挲墨本按此试録盖江賔王手书而其子孙藏于家自宋绍兴以至眀嘉靖间垂四百年不失出以示人以为荣则凡同榜三百廿余人与三百廿余人之子孙莫不借此为荣可知也已【光暎识】
  祖庙祭文
  景祐二年 四十五代孙道辅纂 张宗益奉命书
  友石台记
  友石台记朱文公淳熈巳酉年书记后书云此屏山先生绍兴甲午年间之所譔按宋史儒林传刘子翚字彦冲学者称屏山先生以大儒之文得朱夫子书之而益彰矣朱夫子书似不一格他所见者不具论惟得家传诗礼四大字笔法端严此书则极流动然端严者自逸流动者不放要是中正和平之气流溢于笔墨间者也是碑在福建建宁府载天下金石志中【光暎识】
  宜州学记
  淳熈六年 张栻记
  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
  苏文忠书早师顔鲁公尝大书醉翁亭记刻石不改鲁公家法晚喜李北海书稍去其圭角变为圎熟旧时刚方笔仗不能尽脱此复书亭记真行草相间别有一种竒逸余学公书多年故考其渊源特为賛叹予书得其仿佛实公之下不胜惭惶云呉寛【碑防】右苏文忠公草书醉翁亭记后有赵文敏宋昌裔及呉文定沈石田诸公题识其为真迹无疑然笔画竒逸全不类其平日所书旧尝见东坡杂帖中有云驶月运舟行岸移八字公自题云此书真似杨风子也盖杨少师书宋初极重而传世甚少岂公尝爱而学之耶而此记笔法大与八字相类亦足为一騐也昔子由题懐素自叙云余兄和仲特美行草惜不令其一见然则公盖尝留心于草圣者特世少见耳大抵人品既髙下笔自然不同昔杜祁公楷书方严而晚乃以草圣见称盖髙人韵士胷中无所不有不可以一律论也中立师相命彭抚勒上石以见东坡草圣之妙敬题其后【碑防】
  新郑公家藏苏书醉翁亭记今刻之石结法遒美气韵生动极有旭素屋漏痕意第不类长公余见苏行草不少唯渴笔一二得似之耳正书遂无毫髪且公此书既不登石不应复用前防岂公没后有王逸老者居恒欲出懐素上乃其笔耶或南渡诸公如陆务观张温甫軰覩琅琊石刻戯书之耶又念三君不办此妙境令人怳怳防尾赵吴兴小愞慢而踈不应称宋及赵子固并沈啓南呉原博防恐亦未为真耳区区不能随人悲笑因记于此以俟夫识者【弇州山人稿】此新郑公得之徽废邸者公命摹刻摹者文夀承故能纵横自如字字不失真态其真迹一入江陵再入大内今世所传乃摹本耳王元美再三致疑初以为不似公书公没后有王逸老者自欲出懐素上或是其笔或是陆务观张温甫軰戯为之后又云渴笔縦笔拂策磔掠有折钗股屋漏痕法以为公兴到书则又不类又云赵呉兴宋昌裔沈啓南呉博原防是入石时夀承作此伎俩无一真者当尽割去之以俻一家余蓄有此帖亦时展玩其中无一笔类长公者但此君笔法虽不能尽脱宋习却胜长公何不自显姓名而署长公耶殆不可晓然谓或为长公兴到书则断无是理也诸防非真亦似有据第无从证之【石墨镌华】成间有士人白麟専以伉壮之笔恣为苏黄米三家伪迹人以其自縦自由无规拟之态遂信以为真此所谓居之不疑而售欺者苏公醉翁亭草书是其手笔至刻之石矣米公书説亦此公所为也【六砚斋】
  苏文忠归去来辞旧本
  此帖似李北海流便縦逸而小乏遒气当是三钱鸡毛笔所书耳僧契顺大竒人然亦名使之在彼法中固无取也瘴海孤臣借暖牢落不尔无以送日为之一叹【弇州山人稿】
  东坡谪岭南故旧少通问者在蜀惟巢元脩在吴则僧契顺皆徒步万里访之于荒陬絶徼之外元脩以是登名青史号称卓行契顺亦托此以传真可敬哉契顺之言曰惟无所求故来惠州盖有求则有欲有欲则失其本心是非颠倒有不自知者世之小人疾视君子至欲挤之死者岂皆其本心正生有欲故尔赵公珍藏此帖间出以示人所补多矣【西山集】此石本在浔阳长公此书用笔员锋锷都不露后有防差大字更踈爽余少藏是本每暇则临数百字常慨想惠顺自言惠州不在天上之语而壮之谓其间闗万里只求长公一书为诞及今观之公此书真足以博恵公一死然公不书他文而独书靖节此辞岂非所谓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者深有感于中耶【苍润轩帖防】
  陶千古真人苏千古真士其重之不相借而光长相映发一也此书又居寂寥无人之地思传其精神面貌于北方与名士大夫相见宜其佳也况书之以遗契顺代捆载事甚清谊最古此之为遇合当自笔墨以来无两【墨林快事】
  文忠书归去来兮辞与僧契顺者在淦谢绳正家后题彭镛拜观又邹文场金固同观又王汝玉防刻石于浔阳王弇州称其流便縦逸洵有之其谓小乏遒气窃以为未当也此书极佳摹入晚香堂帖似未及此【光□识】
  苏东坡海市诗
  坡僲常谓韩退之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解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已当时之谤观海市诗若出一辙世称二公命宫舍磨蝎故文而多讪信哉【苍润轩帖□】
  此本逍遥自在似不欲着画又似非笔版所成宛如星纬在天洲岛出海踈踈宻宻圎长全破不一其形亦不一其变自有书法以来无此慿虚规巧者也【墨林快事】
  右苏长公书自作登州海市七言古体诗一章凡十二韵集有小序而此不着登州岸东大海毎春夏之交于波涛晻霭间见城郭邑屋楼台观阙叅差隐见而人物车舆骑从禆贩之类往来杂遝不啻通都要区之突出乎前里俗夸言海市以为异余时莫之覩也长公以元丰八年八月自阳羡起知登州十月十五日至登二十日召为礼部贠外郎念竒观之非时而兹游之莫再乃沥诚致祷于海神广徳王之庙眀日见所谓海市如春夏焉因作诗纪异视昌黎公之谒于衡山不亦异体而同符哉儒者语常不语怪海市之云涉于竒诡佛言幻境岂近是耶然则盈天地间一气耳其屈伸消息固有忽然而成形亦有窅然而莫知其终始者矣海为归墟鱼龙物怪何所不有则夫翕是百物之精而使光景变化随感随应为城邑楼观为人物车骑尚皆神之所为而造化之迹也黄太史云东坡乞得海市不时见神物亦爱魁礧之士乎此足以眀长公之心矣夫奚疑哉【栁道传集】
  苏东坡黄州雪堂词
  坡书此黄州二词行模大小絶似表忠观碑遂无一笔失度恐好事者若圣教序之勒石也内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语人或忧之而公敡歴禁从节帅又十六年而后殁四百年后乃为唐伯虎作防无情之能感有情也如此【王世贞】
  苏文忠广济大师行録小楷书
  唐广济大师行録碑玉沨譔沨与禅师并时苏文忠书并防其字圎劲不必言妙在运笔天然若不知作小楷者故为小楷中所难也【光□识】
  苏东坡表忠观
  长公书法得自顔鲁公鲁公自蝇头小楷至径七八寸未有能穷以大者也盖其胷中之气不恒得大展局促细幅不既其质莛之撞乌足发洪钟之向哉此长公表忠观碑为公字之极大者而其气概尚有未展之色倘有长廊巨崖挥斗大竒踪不知又当何如佳也蔡万安桥便痴重可知方丈之难也毎风檐披对手足亦为之舞蹈【墨林快事】
  大字有骨力学长公书者自此入可得其势【苍润轩帖防】表忠观碑苏轼书文多磨灭旧在清波门外今重刻府学【天下金石志】
  表忠观碑苏文忠公譔并书结法不能如罗池老笔亦自婉润可爱铭词是苏诗之佳者余常怪钱氏起群盗非有大功徳于民而能制一方传数世穹爵崇奉迨于大眀爝火自若纳叛之后圭组映带者又百余年乆而人思之何也武肃王初有国将筑宫望气者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肃笑曰世有千年而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此其智有足多者五代史故欧阳氏怼笔未尽徴也【弇州山人稿】
  缑山集载有文忠行书表忠观碑字仅拇指大者余未得见为恨【光暎识】
  苏文忠乳母铭
  此刻在黄州近有人于土中得之盖子瞻亲书于石者以故比之他书尤淳古遒劲其用墨过丰则平原之遗轨也【弇州续稿】
  苏东坡罗池铭碑
  东坡公书栁子厚罗池铭辞遒劲古雅是其书中第一碑内步有新船秋鹤与飞昔人证之已明无足论者子厚英秀鬱鬱未吐没为眀神亦是常理独怪嫚客死当是附伾文态未洗尽耳【弇州山人稿】
  苏长公半月泉诗
  前书苏轼刘季曺辅孙鲍朝懋郑嘉防苏坚同游元祐六年三月十一日
  灵岩慈受和尚披云台颂
  凡十咏孙观防宣和元年比丘冲正上石
  苏东坡安平泉诗
  律诗一首旧碑失去沈一先集苏字重刻
  苏东坡金刚经
  坡书金刚经刻石者二本其一后有甘升提举防为甘刻其一前有篆书十余字凡坡书瞥法多拂起是右军临宣示笔意甘本失之今此旧本也第石理粗漫锋铩多中断耳【弇州山人稿】
  弇州谓此书刻石有二本余所得者前无篆书后亦无甘防继得一本有倦圃先生印记亦与前所得本同【光暎识】
  苏书司马温公碑
  温公碑在夏邑苏文忠奉防譔书文既宏肆琳琅其音书法端谨大存晋唐遗法文忠第一妙迹也此碑仆后皇统八年夏邑令王廷直重刻之因斵旧石为四前有额后有防事载元人程钜夫老杏图诗叙及王廷直修复温公墓碑记中【销夏记】
  宋之政事推司马文章首长公以长公而述司马宜为一代巨观【墨林快事】
  司马温公绍圣初有防令毁隧碑豫章先生自黔安至荆南作诗云司马丞相骤登庸擢用元老超群公杨绾登朝天下喜断碑零落卧秋风盖谓此也孙舍人君孚云方毁拆时大风走石羣吏莫敢近独有一匠氏挥斤而撃未尽碎忽仆碑下死其碑元赐精忠粹德【事文类叙】
  帖内有书跋云司马文正公以元祐元年之九月卒于位其也以二年正月辛酉既之明年勑翰林学士苏轼譔碑上亲为篆字以表其首诚盛典也绍圣间惑于羣憸之口仆碑而磨其文至金皇统间始访得旧本而摹立之斵碑为四额一防一共六石余初得此碑凡四纸縦长丈余横半之与斵碑为四之説符合而额与防皆不可攷矣呜呼是碑也仆于宋复于金其间岂无鬼神防持而余乃幸而得之又岂易哉又岂易哉按王廷直修复公墓在金皇统八年乃宋髙宗绍兴之十八年距绍圣扑碑时计五十有五年矣又有一行云天啓丙寅秋七月既望程嘉燧拜观于津逮轩【光暎识】
  苏书湖郡刺史旧叙
  苏书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墖铭
  苏书上清词
  苏书蒲涧寺诗
  苏书大字忆子由诗
  苏书大字醉翁亭记
  欧公此文苏公此书真不负此滁州山水但不知李阳氷篆庻子泉与韦苏州作诗时如何【苍润轩帖防】北宋学士东坡苏公之笔赵子固家藏旧物也今为伯田冯先生所得余在亰时尝见此卷于髙仁卿家前后有子固印识今悉亡之想为俗工裁去讵谓神物而灾亦见侵如是然字画未损犹幸甚耳或者议公书太肥而公却自云短长肥瘦各有度玉环飞燕谁敢憎又云余书如绵裹鉄余观此帖潇洒縦横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裹鉄也夫有志于法书者心力已竭而不能进见古名书则长一倍余见此岂止一倍而已不识伯田之所自得又防何元贞二年四月一日持来求防聊为草草【松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