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录

  唐杨厯碑
  右唐杨厯碑题云义男光禄大夫前中书令上柱国越国公太子右谕德颍川钟绍京撰铭并书厯中官杨思朂父也绍京出于胥史无他才能特以夤縁附防致位宰相固无足道者然屈于阉竖至以父事之又以着之金石畧无愧耻亦甚矣书之可以为后来之戒而新旧史皆阙焉故余详録之于此者有以见小人苟可以得利无不为也
  唐汝阳王长女墓志
  右唐汝阳王长女墓志宁王撰唐史及诸书汝阳王名皆为璡而此志独作淳此志宁王自作不应差误按宁王诸子与宗子名皆从玉疑汝阳先名淳后改为璡唐史不载耳【宗诸子名皆初从水后改为玉也】
  唐南岳眞君碑
  右唐南岳眞君碑有别驾赏紫金鱼袋光大晊欧阳公云赏紫盖今借紫之比余按唐制自有借紫借绯而又有赏紫赏绯盖以军功被赏者耳
  唐立梁宣帝明帝二陵碑
  右唐立梁宣帝明帝二陵碑开元二十一年其裔孙嵩追建其前题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姓名已残缺按唐纪开元二十一年韩休实为此官然则此碑乃休之文也碑后题金紫光禄大夫行光禄卿驸马都尉而姓名已残缺者盖嵩之子衡也
  唐孝义寺碑隂记
  右唐孝义寺碑隂记初陈徐陵为孝义寺碑至开元二十三年徐峤之为湖州刺史再书而刻之因记其事于碑隂峤之自云陵之十世孙按陈书陵以后主至德元年卒距开元二十三年才百五十余年不应已有十世孙又据峤之父高行先生碑云曾祖俨梁岳阳王参军则是俨与陵同时而在其前不应为陵五世孙以此碑隂所书可疑然其笔法精妙非峤之不能为特恐书碑时误耳
  唐景阳井铭
  右唐景阳井铭文字磨灭后有记开元中江宁县丞王震撰震所撰记其前以为序称余莫知谁也其末乃云盖隋炀帝之所制耳然则未知果炀帝之所制乎欧阳文忠公曰炀帝躬自灭陈目见叔宝事又尝自铭以为戒如此及身为淫乱则又过之岂所谓下愚不移者哉余以谓炀帝躬贼其父而夺之位其防忍狂悖人神之所愤疾死盖晚矣至于长恶不悛以亡其国乃所当然又何足议焉
  唐代国长公主碑
  右唐代国长公主碑云公主睿宗第四女也新唐史以为第五女盖史误碑乃公主壻郑万钧撰
  唐赵冬曦祭仲山甫文
  右唐赵冬曦祭仲山甫文开元二十二年冬曦为濮州刺史因明皇耕借田致祭刻此文焉按乐史寰宇记仲山甫墓在雷泽县西北一里墓前有祠堂石室而郦道元注水经成阳尧陵北二里有仲山甫墓考地验状咸为疎僻盖闻疑书疑耳余尝得其石室画像上有八分书题云君为从事时以字画及衣冠人物验之乃东汉时所为决非山甫墓汉末仲氏为成阳大族尧母碑隂题名数十人皆仲氏而廷尉定以下三碑尚存廷尉碑云圣汉龙兴家于成阳孟府君尧庙碑云惟仲氏祖统所继出本继于成周之胄苗天生仲山甫翼佐中兴宣平功遂受封于樊周道衰防失爵亡邦后嗣乖散各相土择居帝尧萌兆生长葬陵在于成阳圣化常存慕魏都之盛乐风俗之美遂安处基业属都乡高相里因仲氏盖后人因仲氏于此遂误指为仲山甫墓其实非也
  唐解琬碑
  右唐解琬碑琬武后中睿朝为将有功新旧史皆有传所书事迹终始与碑多合惟碑与旧史皆云琬以开元六年卒而新史以为卒于五年者误也
  唐赠兖州都督裴守眞碑
  右唐裴守眞碑云守眞曾祖景周富平令祖正长平郡赞持考眘鄼令新唐史宰相世系表亦云景生正隋散骑常侍正生眘字归厚为酂令而元和姓纂乃云正生归厚归厚生眘者误矣惟守眞及其子耀卿碑皆云正为长平郡赞治而世系表言为散骑常侍又云眘字归厚不知何所据也
  唐屯畱令邢义碑
  右唐邢义碑义邢和璞父也元和姓纂云和璞父名思孝为澧州都督而碑乃云公讳义字思义仕为屯畱令又姓纂云后魏光禄卿邢虬虬生防防生孙助助生思孝思孝生和璞而碑乃云助之祖名子良皆当以碑为据







  金石録卷二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金石録卷二十七    宋 赵明诚 撰跋尾十七【唐】
  唐八马坊碑
  唐忠武将军王暕墓志
  唐淄州开元寺碑
  唐吏部尚书杨仲昌碑
  唐唐俭碑
  唐龙门西龛石像碑
  唐金仙长公主碑
  唐云麾将军李秀碑
  唐嵩阳观纪圣德碑
  唐驸马都尉豆卢建碑
  唐陈隐王祠堂记
  唐崔潭诗
  唐贞一先生庙碑
  唐陈畱尉刘飞造像碑
  唐棣王墓志
  唐金城寺放生池碑
  唐多宝塔感应碑
  唐荥阳王妣朱氏墓志
  唐武部尚书杨珣碑
  唐宇文颢山阴述
  唐永阳郡太守姚奕碑
  唐云门山投龙诗
  唐忘归台铭
  唐渭南令路公遗爱表
  唐吕諲祠庙碑
  唐吕公表
  唐玉眞公主墓志
  唐京兆尹鲜于仲通碑
  唐慧义寺弥勒像碑
  唐八马坊碑
  右唐八马坊碑郄昂撰开元之治盛矣监牧之制其详如此録之可以见当时之制焉
  唐忠武将军王暕墓志
  右唐王暕墓志父遂古官驸马都尉颍州刺史尚高安公主高宗大帝之女也按唐书高宗第二女高安公主下嫁颍州刺史王勗天授中为武后所诛今此志乃云名遂古唐初人多以字为名故名字混淆难考遂古岂非以字行乎
  唐淄州开元寺碑
  右唐淄州开元寺碑李邕撰并书碑初建于本寺后人移置郡廨败屋下余为是州迁于便坐用木为栏楯以防之云
  唐吏部尚书杨仲昌碑
  右唐杨仲昌碑席豫撰邬繇篆仲昌有两碑其一韩择木八分书刻于此碑之阴文皆同仲昌元琰子也唐书元琰列传与崔沔所撰元琰碑皆云汉太尉震十八代孙此碑乃以仲昌为二十代唐世士人谱牒犹班班可考今元琰仲昌父子碑刻不应差其世次不同如此莫可晓也
  唐唐俭碑
  右唐唐俭碑云俭字茂约而唐书列传云字茂系又云男尚识尚豫章公主而唐书于俭传云名善识于公主传云名茂识皆其差谬此碑开元中俭曾孙追立距俭之殁虽已逺然至名字皆不应有误可以为据也
  唐龙门西龛石像碑
  右唐龙门西龛石像碑礼部员外郎张九龄撰今世所有曲江集无此文惜其残缺不完也
  唐金仙长公主碑
  右唐金仙长公主碑徐峤之撰明皇御书据唐书本传云太极元年与玉眞公主皆为道士而碑云丙午岁度为道士盖神龙二年也此于史学不足道然唐史书事差谬多如此
  唐云麾将军李秀碑
  右唐李秀碑李邕撰并书碑在幽州按明皇以天宝三年改年为载今此碑元年正月立而称元载何哉
  唐嵩阳观纪圣德颂
  右唐嵩阳观纪圣德颂天宝中明皇命方士链丹于此观李林甫献颂称述功德焉天宝之政荒淫败度而明皇区区方链丹以蕲长生岂不可笑乎
  唐驸马都尉豆卢建碑
  右唐豆卢建碑云建其先慕容氏前燕枝族也九世祖苌在魏赐姓豆卢氏封北地王按元和姓纂云慕容运孙北地王精入后魏道武赐姓豆卢氏精生丑丑曾孙苌生宁而北史宁传云宁曾祖胜以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焉唐距北朝未远氏族书完备士大夫人人能知其得姓之自今碑与北史姓纂所载不同如此皆莫可考
  唐陈隐王祠堂记
  右唐陈隐王祠堂记张谓撰按明皇以尹喜旧宅得灵符遂改元天宝此记云宝符见之二载者天宝二年也其末又云龙防甲申海宼吴令光入臣之岁者据纪年通谱天宝三载岁次甲申盖天宝二年蕲县令修完祠堂至明年谓始为记文尔又按唐书帝纪天宝二年十二月海贼呉令光冦永嘉郡明年河南尹裴敦复晋陵太守刘同升南海太守刘巨鳞讨之闰月令光伏诛今此记乃云令光入臣而明皇实録亦止言敦复等讨令光平之不言其伏诛不知唐史何所据也岂令光既降而杀之欤不然唐史误矣
  唐崔潭诗
  右唐崔潭诗蔡有邻小字八分书欧阳公称之以谓与三代彛鼎铭无异而元祐间守京兆者取其石为柱础世遂不复传可惜也
  唐贞一先生庙碑
  右唐贞一先生庙碑贞一先生者司马承祯也按新旧唐史及诸书皆云承祯字子微今此碑乃云尊师讳子微字承祯初莫能晓后因见崔尚所撰天台桐栢观碑乃言师名承祯一名子微云
  唐陈畱尉刘飞造像碑
  右唐陈畱尉刘飞造像碑史惟则小字八分书按封演闻见记云宗常幸骊山登朝元阁命羣臣赋诗正字刘飞诗最清拔特防激赏右相李林甫怒飞不先呈已出为一尉而卒士子寃之今此记有云顷校文金殿赓歌栢梁叨沐锦衣之赐遂有长沙之役又云圣恩广被移官大梁如此则演所记为不诬矣林甫妬贤疾能出于天资飞以一诗之善遂遭远谪其憸愎如此记在洛阳龙门山字画甚工而世颇罕传
  唐棣王墓志
  右唐棣王琰墓志按唐史琰坐厌魅囚于鹰狗坊以忧卒而志云终于咸宁县兴宁里十六王之藩邸史云宝应元年诏复琰王爵而志云存王削官盖琰初未尝夺王爵疑宝应诏书特还其官尔
  唐金城寺放生池碑
  右唐金城寺放生池碑书撰人姓名皆已残缺据田槩京兆金石録以为韩择木书岂当槩为録时尚完好可读乎其字画竒伟非择木不能为也
  唐多宝防感应碑
  右唐多宝防感应碑岑勋撰顔眞卿书多宝防者僧楚金所造楚金尝冩法华经千余部置防中今犹有存者余于士大夫家数见之余亦得其一卷乃乾元二年肃宗所造卷首佛像绢素画迹尚如新也
  唐荥阳王妣朱氏墓志
  右唐朱氏墓志韩择木书择木以八分名家石刻存者尚多而此志独为正书笔法清劲可爱择木正书见于世者惟此耳
  唐武部尚书杨珣碑
  右唐杨珣碑按唐史宰相世系表以珣为友谅子今碑乃云志谦子疑史误珣杨国忠父也故宗亲为制碑其末盛称国忠之美云我有社稷尔能衞之我有廊庙尔能宰之叶和九功九功惟序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其语可谓褒矣岂所谓临乱之主各贤其臣者乎碑天宝十二载建盖后二年禄山起兵又一年国忠被戮矣
  唐宇文颢山阴述
  右唐宇文颢山阴述杜陵史怀则书怀则与史惟则同时必其晜弟也惟则以八分著名怀则之书盖不减惟则而初不见称于当时者岂非其位不显乎以此知士负其艺能或以垂名于不朽或遂湮没而无闻者盖亦有幸有不幸也若怀则之书非见録于余则遂泯没于后矣
  唐永阳郡太守姚奕碑
  右唐姚奕碑奕崇子也新唐史云崇諡文献而此碑及张説所撰崇碑皆云諡文贞盖崇之父懿已諡文献父子罕有同諡者当以碑为正
  唐云门山投龙诗
  右唐云门山投龙诗北海太守赵居贞撰序言天宝黓岁下元日居贞投金龙环璧于此山有瑞云出于洞中有声云皇帝寿一万一千一百岁盖天宝中宗方崇尚道家之説以祈长年故当时谄谀矫妄之徒皆称述竒怪以阿其所好而居贞遂刻之金石以重欺来世可谓愚矣
  唐忘归台铭
  右唐忘归台铭集古録云此铭及孔子庙城隍神记三碑并在缙云其篆刻阳冰平生所篆最细瘦世言此石皆活岁久稍生刻处几合故细者恐无是理果若是更加以岁月则遂无复有字矣此数碑皆阳冰在肃宗朝所书是时年尚少故字画差疎瘦至大厯以后诸碑皆暮年所篆笔法愈淳劲理应如此也
  唐渭南令路公遗爱表
  右唐路公遗爱表蘓源明撰新唐史列传云路嗣公字懿范今此表乃云公名嗣恭字嗣恭然则唐史以为字懿范者不知何所据也
  唐吕諲祠庙碑
  右唐吕諲祠庙碑衞密撰云上元纪岁之明年绍始置南都以荆州为江陵府命长史曰尹按元结所撰吕公表与肃宗实録皆云上元元年九月改荆州为南都独此碑以为二年恐误
  唐吕公表
  右唐吕公表元结撰前太子文学翰林院侍诏顾诫奢书杜甫集有赠顾八分文学诗即诫奢也诫奢八分不多见余所得者衞密撰吕公庙碑并此表郭英竒郭愼微碑为四耳甫诗称其最工小字而此表字画甚大尤壮伟可喜按唐书帝纪及宰相表皆云乾元二年七月辛卯諲以母丧罢十月起复上元元年五月壬子复罢为太子宾客今此表乃云乾元二年六月丁母忧上元元年七月复罢相月日小不同未知孰是
  唐玉眞公主墓志
  右唐玉眞公主墓志王缙撰志云公主法号无上眞字天宝中更赐号曰持盈而唐史但言字持盈尔志又云中宗时封昌兴县主睿宗时封昌兴公主后改封玉眞进为长公主唐史但云封崇昌县主而以昌兴为崇昌者皆其阙误志又云元年建辰月卒而史以为卒于宝应中亦非也此于史学皆至浅不足道然着之要见唐史多谬误耳
  唐京兆尹鲜于仲通碑
  右唐鲜于仲通碑顔眞卿撰并书仲通以多财结杨国忠荐为劒南节度使讨南诏蛮大败国忠为讳之再荐为京兆尹其始卒无他可称见于史者惟尝表请国忠兼领劒南节度及为国忠立碑颂功德耳鲁公为此碑称述甚盛以此知碑志所载是非褒贬果不可信虽鲁公犹尔况他人乎明皇实録称仲通以漏禁中语贬邵阳司马而碑言为国忠所忌贬小人之交初以利合终以利败理固然也
  唐慧义寺弥勒像碑
  右唐慧义寺弥勒像碑李潮八分书潮书初不见重于唐当时独杜甫诗盛称之以比蔡有邻韩择木今石刻在者絶少惟此碑与彭元曜墓志尔余皆得之其笔法亦不絶工非韩蔡比也








  金石録卷二十七
<史部,目录类,金石之属,金石录>
  钦定四库全书
  金石録卷二十八    宋 赵明诚 撰跋尾十八【唐】
  唐严浚碑
  唐郭英乂碑
  唐潘孝子碑
  唐万年县令徐昕碑
  唐富平尉顔乔卿碣
  唐赠太尉李憕碑
  唐麻姑仙坛记
  唐凉国夫人李氏碑
  唐吕府君勅葬碑
  唐高陵令李岘遗爱颂
  唐宋璟碑
  唐宋广平碑侧记
  唐放生池碑阴记
  唐滑台新驿记
  唐右仆射裴遵庆碑
  唐杜济墓志
  唐重模延陵季子墓刻
  唐顔勤礼碑
  唐顔黙残碑
  唐开元寺僧残碑
  唐顔鲁公与郭仆射书
  唐元结碑
  唐张九龄碑
  唐右神武将军史继先墓志
  唐三藏和尚不空碑
  唐内侍监鱼朝恩碑
  唐康日知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