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目录
- 郡斋读书志
郡斋读书志
△《金华子》三卷
右唐刘崇远撰。金华子,崇远自号。盖慕黄初平为人也。录唐大中后事,一本题曰《刘氏杂编》。
△《干巽子》三卷
右唐温庭筠撰。序谓语怪以习宾,无异巽味之口,故以“干巽”命篇。
△《摭言》十五卷
右唐王定保撰。分六十三门。记唐朝进士应举登科杂事。
△《北里志》一卷
右唐孙撰。记大中进士游狭邪杂事。孙光宪言之意在讥卢相携也。盖携之女与其甥通,携知之,遂以妻之,杀家人以灭口云。
△《刘公嘉话录》一卷
右唐韦绚撰。刘公谓禹锡。绚,字文明,执谊子也。咸通中,为义武节度。幼从学于禹锡,录其话言。
△《尚书故实》一卷
右唐李绰编。《崇文总目》谓尚书即张延赏也。绰记延赏所谈,故又题曰《尚书谈录》。按其书称嘉贞为四世祖,疑非延赏也。
△《家学要录》一卷
右唐柳呈撰采其曾祖彦昭、祖芳、父冕家集所记累朝典章因革、时政得失,着此录。小说之尤者也。
△《常侍言旨》一卷
右唐柳呈记其世父芳所著,凡六章,上清、刘幽求二传附。
△《北梦琐言》二十卷
右荆南孙光宪撰。光宪,蜀人,从杨比、元澄游,多闻唐世贤哲言行,因纂辑之,且附以五代十国事。取《传》“畋于江南之梦”,自以为高氏从事,在荆江之北,故命编云。
△《皮氏见闻录》五卷
右唐皮光业撰。唐末为馀杭从事,记当时诡异见闻,自唐干符四年,迄晋天福二年。自号鹿门子。
△《鉴诫录》十卷
右后蜀何光远撰。字辉夫,东海人,广政中纂辑唐以来君臣事迹可为世鉴者。前有刘曦度序。李献臣云:“不知何时人。”考之不详也。
△《贾氏谈录》一卷
右伪唐张洎奉使来朝,录典客贾黄中所谈三十馀事,归献其主。
△《杨文公谈苑》八卷
右皇朝宋庠编。初,杨公亿里人黄鉴裒撰平生异事为一编,庠取而删类之,分为二十一门。
△《景文笔录》三卷
右皇朝宋祁撰。皆故事异闻、嘉言奥语,可为谈助。不知何人所编,每章冠以“公曰”。景文,乃祁谥也。
△《归田录》六卷
△《该闻录》十卷
右皇朝李畋撰。畋,蜀人,张咏客也,与范镇友善。熙宁中致仕,归,与门人宾客燕谈,衮衮忘倦。门人请编录,遂以“该闻”为目。又有杂诗十二篇,系于后。
△《江粼几杂讠志》三卷
右皇朝江休复撰。休复,欧阳永叔之执友。其所记精博,绝人远甚。粼几,其字也。
△《开谈录》二卷
右皇朝苏耆撰。舜卿之父也。记五代以来杂事,下帙多载冯道行义。
△《东齐记》十卷
右皇朝范镇景仁元丰中撰。序言:“既谢事,日于东齐燕坐,追忆在朝时交游言语,与夫俚俗传记,因纂集成一编。”崇、观间,以其及国朝故事,禁之。
△《春明退朝录》三卷
右皇朝宋敏求次道撰。多记国朝典故。其序云:熙宁三年,予奉朝请于春明里,因纂所闻也。
△《南迁录》二卷
右皇朝张舜民芸叟撰。舜民元丰中从军攻灵州,师还,谪授柳州监酒,即日之官,记涂中所历并其诗文。
△《孔氏杂说记》一卷
右皇朝孔武仲撰。论载籍中前言往行及国家故实、贤哲文章,亦时记其所见闻者。
△《笔谈》二十六卷
右皇朝沈括存中撰。括好功名,城永乐不克,贬死。而实高材博学,多枝能,音律星历尢邃。自序云:“退处林下,深居绝过从,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故以命其书。凡十七目。
△《龙川略志》六卷,《龙川别志》四卷
右皇朝苏辙撰。元符二年夏,居循州,杜门闭目,追惟平昔,使其子远书之于纸,凡四十事。其秋,复记四十七事。龙川,循州地名。
△《古今前定录》二卷
右皇朝尹国均辑经史子集、古今之人兴衰穷达,贵贱贫富,死生寿夭,与夫一动静,一语默,一饮一啄,定于前而形于梦,兆于卜、见于相貌,应于谶记者,凡一门,以为不知命而躁竞者之戒。至若裴度以阴德而致贵,孙亮以阴谴而减龄之类,又别为二门,使君子不以天废人云。
△《牧竖谈》三卷
右皇朝景溪纂十九事。景溪,蜀人也。
△《郡阁雅言》一卷
右皇朝潘若同撰。太宗时守郡,与僚佐话及南唐野逸贤哲异事佳言,辄疏之于书,凡五十六条,以资雅言。或题曰《郡阁雅谈》。
△《秘阁雅谈》五卷
右皇朝吴淑撰。记礻阁同僚燕谈。淑仕南唐,后隋李煜降。
△《幕府燕录》十卷
右皇朝毕仲询撰。仲询,元丰初为岚州推官,纂当代奇怪可喜之事,为二十门。
△《渑水燕谈》十卷
右皇朝王闭绍圣间撰。渑水,其退居之地也。闭从仕四方,与贤士大夫燕谈,有可取者辄记之,久而得三百六十馀事。
△《傅公嘉话》一卷
右皇朝傅尧俞之子孙记尧俞之言行,凡四十馀章。献简,尧俞谥也。
△《曾公南游记》一卷
右曾公,未详何人,当是公亮之孙也。共十二章,记国朝杂事。
△《绅脞说》二十卷
右皇朝张唐英君房撰。君房博学,通释老,善着书,如《名臣传》、《蜀杌》、《笈七{}》,行于世者,毋虑数百卷。此书亦详实。
△《稗官志》一卷
右皇朝吕大辨撰。杂记其所闻前言往行。
△《倦游杂录》八卷
右皇朝元丰初张师正撰。序言“倦游”云者,仕不得志,聊书平生见闻,将以信于世也。自以非史官,虽书善恶而不敢褒贬。
△《东轩笔录》十五卷,《续录》一卷
右皇朝魏泰撰。泰,襄阳人,曾布之妇弟,为人无行而有口,颇为乡里患苦。元中,纪其少时公卿间所闻,成此编。其所是非多不可。心喜章,数称其长,则大概已可见。又多妄诞,姑举其一。如谓王沂公登甲科,刘子仪为翰林学士,尝戏之。按沂公登科,虽在子仪后四年,其入翰林,沂公反在子仪前七年。沂公咸平五年登科,子仪天禧二年始除学士,盖相去二十年,其谬至此。
△《师友谈记》一卷
右皇朝李荐方叔撰。多记苏子瞻、范纯夫及四学士所谈论,故曰“师友”。
△《青箱杂记》十卷
右皇朝吴处厚撰。处厚,发蔡确《车盖这诗》事者。所记多失实。成都置交子务起于寇,处厚乃以为张咏,他多类此。
△《缃素杂记》十卷
右皇朝黄朝英撰。所记二百事。朝英,建州人,绍圣后举子也。为王安石之学者,以“赠之以芍药”为男淫女,“贻我握椒”为女淫男,前辈尝以是为嗤,朝英独爱重之,他可知矣。
△《湘山野录》四卷
右皇朝熙宁中僧语文莹撰,记国朝故事。
△《冷齐夜话》六卷
右皇朝僧惠洪撰。多记苏、黄事,皆依也。江淹拟陶渊明诗,其辞浮浅,洪既误以为真渊明语,且云东坡尝称其至到《鬼谷子》书,世所共见,而云有“崖蜜,樱桃也”之言,东坡《橄榄诗》“已输崖蜜十分甜”盖用之。如此类甚多,不可枚举。
△《茅亭客话》十卷
右皇朝黄休复撰。茅亭,其所居也。暇日,宾客话言及虚无变化、谣俗卜筮,虽异端而合道,旨属惩劝者,皆录之。
△《玉壶清话》十卷
右皇朝僧文莹元丰中撰。自序云:“文莹收国初至熙宁中文集数千卷。其间神道、墓志、行状、实录、奏议之类,辑其事成一家言。”玉壶者,其隐居之潭也。
△《衣冠嘉话》一卷
右未详何人撰。记国初至熙宁中杂事。
△《Т斋览》十四卷
右皇朝陈正敏崇观间撰。正敏自号Т翁,录其平昔所见闻,分十门,为小说一篇,以备异日披阅。
△《褒善录》一卷
右皇朝王蕃撰。嘉中,巴县簿黄靖国死而复苏,道其冥中所见,廖生尝传之,蕃删取其要,为此书。
△《吉凶影响录》十卷
右皇朝岑象求编。象求,熙宁末居江陵,披阅载籍,见善恶报应事,辄删润而记之。间有闻见者,难乎备载,亦采摘着于篇。
△《劝善录》六卷,
右皇朝周明寂元丰中纂道释、神奇、祸福之效前人为传记者,成一编,以诫世。
△《劝善录拾遗》十五卷
右不题撰人。疑亦明寂所纂,仅百事。
△《鸡跖集》十卷
右未详撰人。所集书传中琐碎佳事,分门编次之。《淮南子》曰:“善学者,如齐王之食鸡,必食其跖。”名书之意殆以此。
△《二百家事类》六十卷
右分门编古今稗官小说成一书,虽曰该博,但失于太略耳。不题撰人姓氏。
△《绀珠集》十三卷
右皇朝朱胜非编百家小说成此书。旧说张燕公有绀珠,见之则能记事不忘,故以为名。
△《类说》五十六卷
右皇朝曾忄造编。其序云:“居银峰,因集百家之说,纂集成书,可以资治体,助名教,供笑谈,广闻见”。
△《渔樵话》二卷
右设渔樵问答及史传杂事。不知何人所为。
△《丽情集》二十卷
右皇朝张君房唐英编古今情感事。
△《齐广录》十卷
右皇朝政和中李献民撰。分九门,记一时奇丽杂事,鄙陋无所稽考之言为多。
△《青琐高议》十八卷
右不题撰人。载皇朝杂事及名士所撰记传。然其所书,辞意颇鄙浅。
△《说神集》二卷
右不题撰人。记滑稽之说。唐有邯郸淳《笑林》,此其类也。
△《漫叟见闻》一卷
右不知何人,建炎中所撰也。
△《刘饣束小说》十卷
右唐刘饣束撰。纂周汉至晋江左杂事。
△《补妒记》一卷
右古有《妒记》,久已亡之,不知何人辑传记中妇人严妒事以补亡。自商周至于唐初。
△《后山诗话》二卷
右皇朝陈师道无己撰。论诗七十馀条。
△《续诗话》一卷
右皇朝司马光君实撰。序云:“《诗话》尚有遗者,欧公文章声名虽不可及,然记事一也,故敢续之。”
△《欧公诗话》一卷
右皇朝欧阳修永叔撰。修退居汝阴,戏作此,以资谈笑。
△《东坡诗话》二卷
右皇朝苏轼号东坡居士,杂书有及诗者,好事者因集之,成二卷。
△《中山诗话》三卷
右皇朝刘贡父撰。多及欧、梅、苏、石。以博学名世,如言萧何未尝掾工曹,亦有误谬。
△《诗眼》一卷
右皇朝范温元实撰。温,范祖禹之子,学诗于黄庭坚。
△《归叟诗话》六卷
右皇朝王直方立之撰。直方自号归叟。元中,苏子瞻及其门下士以盛名居北门东观,直方世居浚仪,有别墅在城南,殊好事,以故诸公亟会其家,由是得闻绪言馀论,因辑成此书。然其间多以己意有所抑扬,颇失是非之实。宣和末,京师书肆刻印鬻之,群从中以其多记从父詹事公话言,得之以呈,公取览之,不怿曰:“皆非我语也。”
◎天文类
△《司天考占星通玄宝镜》一卷
右题曰巫咸氏。皇朝太平兴国中,诏天下知星者诣京师,未几,至者百许人,坐私习天文,或诛,或配隶海岛,由是星历之学殆绝。故予所藏书中亦无几,姑裒数种以备数云。
△《甘石星经》一卷
右汉甘公、石申撰。以日月、五星、三垣、二十八宿恒星图象次舍,有占诀以候休咎。
△《景干象新书》三卷
右《崇文目》有三十卷。置之天文类。
△《步天歌》一卷
右未祥撰人。二十八舍歌也。《三垣颂》、《五星凌犯赋》附于后。或云唐王希明撰,自号丹元子。
△《列宿图》一卷,《天象分野图》一卷
右未祥撰人。
◎星历类
△《合元万分历》一卷
右唐曹氏撰,未知其名。历元起唐高宗显庆五年庚申,盖民间所行小历也。本《天竺历》为法,李献臣云。
△《历法》一卷
右未详撰人,历草也。
△《刻漏图》一卷
右皇朝燕肃撰。肃有巧思,上《莲花漏法》。尝知潼川,有石刻存焉。洛阳宋君者增损肃之法,为此图。
△《百中经》三卷
右自绍兴二十一年以上百二十年历日节文也。
△《集圣历》四卷
右皇朝杨可集。可为司天冬官正,辑古今阴阳书,橐为四时,以涓择日辰云。
●卷十四
◎五行类
△《广古今五行志》三十卷
右窦惟鋈撰。《唐志》有其目,未详何人纂。五行变异,叙其征应,盖为《洪范》之学者。自古术数之学多矣,言五行则本《洪范》,言卜筮则本《周易》,近时两者之学殆绝,而最盛于世者,葬书、相术、五星、禄命、六壬、遁甲、星禽而已。然六壬之类,足以推一时之吉凶;星禽、五星、禄命、相术之类,足以推一身之吉凶;葬书之类,足以推一家之吉凶;遁甲之类,足以推一国之吉凶。其所知若有远近之异,而或中或否,不可尽信,则一也。且其说皆本于五行,故同次之为一类。
△《八五经》三卷
右序云黄帝书。“八五”,谓八卦,五行。虽后人依者,而其辞亦驯雅。相墓书也。吕才《葬篇》以六说诘其不验,且云:“世之人为葬巫所欺,忘擗踊茶毒,以期徼幸。由是相茔陇,希官爵,择时日,规财利。”诚哉是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