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斋金石刻考略

  国子学石经
  在西安府儒学圣殿明伦堂之后东西长廊树立其下故称墨洞开成二年立于国学宋元祐二年移立此旧唐书文宗纪开成二年宰臣判国子祭酒郑覃以经义启导稍接文学之士遂奏置五经博士依汉蔡邕刋碑列于太学创立石壁九经诸儒校正讹谬上又令翰林勒字官唐元度复校字体石末有元度等表文一通易经十卷九石二万四千四百三十七字书经十三卷十石二万七千一百三十四字诗经二十卷十六石四万八百四十八字周礼十卷十七石四万九千五百一十六字仪礼十七卷二十石五万七千一百一十一字礼记二十卷三十三石九万八千九百九十四字
  春秋左传三十卷六十七石十九万八千九百四十五字
  公羊传十卷十六石四万四千七百四十八字谷梁传十二卷十六石四万二千八十九字孝经一卷一石二千【阙】百【阙】十三字
  论语十卷六石一万六千五百九字
  尔雅三卷四石一万七百九十一字
  五经文字三卷十石
  九经并孝经论语尔雅字様共计六十五万二百五十二字
  大唐开成二年丁巳嵗月次于元日维丁亥书石学生前四门馆明经臣陈玠
  书石学生前四门馆明经臣艾居晦
  书石学生前文学馆明经臣【阙】
  书石官将仕郎守润州句容县尉臣段绛校勘兼看书上石官将仕郎守四门助教臣陈庄士
  校勘兼看书上石官将仕郎守秘书省正字臣栢暠
  覆定字体官翰林待诏朝议郎权知沔王友上柱国赐绯鱼袋臣唐元度
  校勘官兼专知都勘定经书检校刋勒上石朝议郎守国子毛诗博士上柱国臣章师道朝散大夫守国子司业骑都尉赐绯鱼袋臣杨敬之
  都检校官银青光禄大夫【阙】
  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宫使监修国史上柱国荥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臣覃
  京兆府府学新移石经记略汲郡龙图吕公领漕陜右之日持适承乏雍学一日谒公公喟然谓持曰京兆阛阓间有唐国子监存焉其间石经乃开成中镌刻唐史载文宗时太学勒石经而郑覃与周墀等校定九经文字上石及覃以宰相兼祭酒于是进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旧在务本坊自天祐中韩建筑新城石经尽委于野至朱梁时刘鄩守长安有幕吏尹玉羽者白鄩请辇入城鄩方备岐军之侵轶谓此非急务玉羽绐之曰一旦贼兵临城碎为矢石亦足助敌为虐鄩然之乃迁置于此即唐尚书省之西隅也地杂民居其处洼下随立辄仆嵗久折缺予欲徙置于府学之北墉遂视图命役具器用筑浮虚凡石刻之偃者仆者悉辇置于其地洗剔尘土补锢残缺分为东西次比而陈列焉明皇注孝经及建学碑则立之于中央顔褚欧阳徐栁之书下迨偏傍字源之类则分布于庭之左右先是有兴平僧诞妄惑众大尹刘公希道没入其赀有请于朝以修慈恩浮图者公建言兴建学校为急朝廷以五百千畀之不费于公不役于民经始于元祐二年初秋尽孟冬而落成门序旁启双亭中峙廊庑回环不崇不卑诚故都之壮观翰墨之渊薮也如蔡中郎石经四十六碑范蔚宗才见其十有六今皆磨灭不可攷矣然后知金石之固不得其人以防持之亦难必其可久此吕公所以为有功于圣人之经而不可不书也元祐五年嵗次庚午九月黎持记河南安宜之书予以为尹玉羽之功在吕公之上诸石残缺多明崇祯间长安费铸另书九经补缺字様别刻于石字不佳与唐不类予所装裱石经手自补缀唐石有半字画可见者悉存之空缺处不得已用费字誊补玉羽小吏有功石经 本朝陜抚贾汉复于康熙三年补刻孟子于石孟子七卷十石三万六千五百六字 周宣王石鼓韩昌黎请自凤翔移至长安国学而不可得元人乃不逺数千里辇置燕都石经自唐开成厯宋至明迄今千余年而孟子一书补之者乃出于汉复之手不能不作绕朝之叹然字与刻手皆劣不足以防美唐石 顾宁人金石文记曰宰臣郑覃以六经讹谬已多博士相沿难改正请召宿儒奥学详校正定准后汉故事勒石太学从之乃石经立又乖师法后数十年名儒皆不窥之以为芜累甚矣旧史之评如此愚初读而疑之又见新书无贬辞以为石壁九经虽不逮古人亦何遽不贤于寺碑冡碣及得其本而详校之乃知经中之缪戾非一而刘昫之言不诬也略识于左
  周易
  君子以裒多益寡裒误作褒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言误作存 其孰能与于此哉脱于字 周易系辞下第八脱下字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下多一也字 力小而任重小误作少复于外者必反其家其误作于 夬必有所遇脱所字蛊则饬也饬误作饰 丰多故亲寡旅也故下多一
  也字 姤遇也姤误作遘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终来有他吉他作它 刚健笃实辉光作煇光 君
  子以治厯明时厯作厯 可与佑神矣佑作祐 其受命也如向向作响 兼三才而两之三才之道也才皆作材 其一字而前后不同者 包防包荒包承包羞系于包桑【系辞下同】包皆作苞包有鱼包无鱼以杞包包皆作包 问以辨之由辨之不早辨也其辨明也明辨晳也辨吉防者存乎辞困徳之辨也井以辨义辨是与非辨皆作辩君子以类族辨物剥牀以辨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复小而辨于物皆作办其旁注至静而徳方徳下添一也字 贲亨小利有攸徃利下添一贞字 其先误而后改者 略例筌误作荃 愈误作喻 二无误作无皆即以其误改之 其标题周易系辞上第七周易系辞第八周易说卦第九皆八分书而周易序卦第十周易杂卦第十一皆正书虽依古注本附于第九之内以正书为别终似未安
  尚书
  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髙后曰作丕刑于朕孙乃父误作先父孙上多一子 臣下罔攸禀令令误作命 若药弗瞑药误作乐 王乃狥师而誓狥误作循 乃汝世讐世误作誓 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攻误作公 用端命于上帝于误作予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敢对扬天子之休命无之字 其旁注者 予有乱臣十人臣字旁注 惟妇言是用是字旁注 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干下容下各添一之字
  诗
  小戎序国人则矜其车甲甲误作田 舒懮受兮懮误作忧 予尾翛翛翛误作脩 戎车既饬饬误作饰以祈黄耉祈误作祁 凉曰不可凉误作谅 无此疆尔界界误作介 侯疆侯以疆误作强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雝雝鸣雁雝作雍 之死矢靡他他作它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作不我知二章同 和鸾雝雝雝作雍 何人斯序故苏公作是诗以絶之也以作而 维尘雝兮雝作雍 既匡既敕敕作勅 其政不获政从郑笺作正 尚不愧于屋漏愧作媿 于彼西雝肃雝和鸣有来雝雝雝作雍 屡丰年屡作娄其先误而后改者 抱衾与裯裯误作稠 不瑕有害瑕误作遐 鳣鲔发发发误作拨 噂沓背憎噂误作蹲 如彼遡风遡误作 駉駉牡马牡皆误作牧皆即其误改之 云何其吁脱其字添
  周礼
  女史八人史误作使 太宰三曰郊甸之赋郊误作邦内飨豕望视而交睫豕误作施 典枲掌布缌缕纻
  麻草之物缌误作丝 牛人军事共其犒牛犒误作槁司市市司帅贾师而从贾误作胥 肆长掌其戒令
  令误作禁 鞮鞻氏府一人一误作八 鬯人禜门用瓢赍用误作明 司几筵设莞筵纷纯筵误作席 大司乐大防防误作磬 王大食三侑侑误作宥 大师令奏皷皷误作瞽 大祝四曰禜禜误作荣 司常家各象其号象误作相 凡以神仕者仕误作士 小子史二人二误作一 大司马旂居卒间居误作车考功记妢胡之笴笴误作笱 矢人前弱则俛俛误作勉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医师疕者疕上多一
  有字 野庐氏有相翔者诛之诛上多一则字 邦之大师大上多一有字 庭氏以救日之弓与救月之矢射之射上多一夜字
  仪礼
  士冠礼柶兴误作建 射礼司射适堂西袒决袒误作祖 楅髤横而奉之奉误作拳 大夫与士射袒纁襦纁误作薰燕 礼右祭脯醢脯误作补 大射仪賔升成拜拜误作败 坐授瑟乃降授误作受 聘礼賔既将公事复见讶以其挚讶误作之 公食大夫礼陈鼎于碑南南面西上脱一南字 觐礼天子赐舍曰伯父脱曰字 士丧礼祭服不倒倒误作到 少牢馈食礼如筮日之仪仪误作礼 主妇被锡衣侈袂侈误作移下同 祝延尸延误作筵 有司彻二手执挑匕枋挑误作桃 主妇洗爵于房中脱爵字 主妇北面答拜受爵尸降筵受主妇爵以降误作受尸爵 主人降洗爵爵误作觯下主人实爵竝同 主人拜受爵尸拜送脱爵字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乡射礼适左个中亦如之亦作皆 燕礼小臣又请媵爵者二大夫媵爵如初大夫下更有大夫二字
  礼记
  删御定月令在曲礼之前 月令人乃迁徙徙误作徒其器闳以奄奄误作掩 檀弓上周公盖祔祔误作
  附 王制示弗敢主也示误作亦 礼器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脱节字 学记燕辟废其学辟误作譬丧大记男子出寝门外脱外字 子大夫公子众士
  食粥脱众士二字 哀公问如此则国家顺矣少则字坊记民犹薄于孝而厚于慈犹下多一有字 中庸
  待其人而后行而误作然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脱之字 缁衣有国家者章善瘅恶脱家字 儒行慎静而尚寛脱而字 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五辟字皆误作譬 若有一个臣个误作介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檀弓上有亡恶乎齐亡作无 嵗壹漆之壹作一 乐记非聴其铿锵而已也锵作鎗 杂记上客立于门西于作于 杂记下泄栁之母死泄作世 丧大记命妇汜拜众賔客于堂上于作于 主人先俟于门外于作于 中庸可一言而尽也一作壹 问丧祭之宗庙以鬼享之享作飨 大学尧舜帅天下以仁二帅皆作率 昏义祖庙既毁教于宗室于作于 射义是以诸侯君臣以作故 其先误而改者 学记教人不尽其材材误作才 故人不耐无乐耐误作能皆即误而改之
  春秋左传
  隐元年且告之悔且误作具 五年僖伯称疾不从疾误作侯 十年伐戴戴误作载 桓二年故封桓叔于曲沃故误作政 六年楚之羸羸误作嬴 以类命为象类误作徳 闵二年从曰抚军军误作国 僖三年公子友如齐涖盟涖误作泣 四年归胙于公脱胙字姫寘诸宫六日宫误作公 公杀其傅杜原欵傅误
  作传 七年弗可改也已改误作故 十四年公怒止之止误作上 十五年辂秦伯辂误作 使郤乞告瑕吕饴甥且召之且误作国 二十五年昬而傅焉傅误作传 二十七年责无礼也责误作青 郤縠可縠误作谷 三十一年晋新得诸侯新误作亲 东傅于济傅误作传 三十三年入险而脱入误作人 为从者之淹淹误作流 文元年王使毛伯卫来锡公命锡误作赐 享江芉芉误作芊 二年废六闗闗误作阙七年寘文公子焉焉误作曰 十二年太子以夫钟与郕邽来奔邽误作封 宣二年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弑误作杀 三年晋侯伐郑及郔郔误作延 商纣暴虐纣误作讨四年秋公如齐秋误作利 六年离卦误作同人 八年杀诸绛市绛误作终 十二年晋师在敖鄗之间师误作帅 十五年吾获狄土土误作士 十七年盟于卷楚卷误作巷 郤子其或者欲已乱于齐乎乎误作平 十八年凡自虐其君曰弑虐上多一内字 成二年及齐师战于新筑师误作侯 且辟左右且误作旦 七年寻虫牢之盟虫误作蛊 十七年楚公子櫜师袭舒庸櫜误作槖襄十年子蟜误作矫 今伐其师今误作令 十四年士鞅反反误作及 十七年茍过华臣之门必骋骋误作聘 十九年而视不可含含误作舍 所不嗣事于齐者事误作是 天子令徳天误作夫 二十一年栾盈过于周过上多奔楚二字 二十三年邾畀我来奔畀误作卑 二十五年先夫当之矣夫误作天 井堙木刋堙误作烟 赋车兵徒卒甲楯之数卒误作兵 二十七年父子死余矣余误作余 免余复攻氏余误作余 二十八年重丘之盟未可忘也忘误作志 使析归父告晏平仲晏误作宴 文子使召之召误作君 庆氏之马善惊马误作焉 武王有乱臣十人脱臣字 三十年蔡景侯为太子般娶于楚娶误作聚 单公子愆期期误作旗驷带追之驷误作四 昭元年今武犹是心也今误作令 二年齐使上大夫送之送误作逆 三年少姜有宠而死姜误作齐 知而复从复误作弗 四年恃险与马马误作焉 五年娶于子尾氏娶误作聚 君若驩焉好逆使臣若误作苦 九年无囿犹可囿误作宥十三年隠太子之子庐归于蔡庐误作卢 十四年
  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宗误作宋 二十年余不忍其訽訽误作狥 取人于萑苻之泽苻误符二十一年心是以感感实生疾感误作咸 二十二年士平出奔楚士误作氏 边卬为大司徒卬误作印二十五年季公鸟生申申误作甲 二十七年入于堀室堀误作 定元年荣驾鹅驾误作骂 三年及邾盟于防防误作技 八年子姑使溷代子代误伐 十年驷赤谓侯犯曰赤误作亦 哀四年盗杀蔡侯申杀误弑 蔡昭侯将如呉蔡误作 十六年与晋人谋袭郑晋误作为 三十三年有不腆先人之产马马误焉 二十六年四方其训之训误顺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宣二年以视诸朝视误作示 哀十六年此事克则为卿事下有也字 其续添者 昭二十二年辛丑伐京毁其西南下添子朝奔郊四字
  春秋公羊传
  隐元年何以名字也字上多一不字 二年妇人谓嫁曰归嫁误作稼 三年曷为或言崩或言薨脱上一或字生毋相见死毋相哭毋字竝误作母死毋误作母死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未误作末下同 十年宋
  人蔡人卫人伐戴戴误作载 桓二年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脱一有字 隠贤而桓贼也贼误作贱 庄十九年此其言遂何脱其字 二十五年求乎隂之道也隂误作隠 二十三年狄伐邢邢误作刑 僖四年南夷与北狄交误作北夷 六年此其言围何围下多一者字二十六年乞师者何脱师字 三十年归恶乎元喧
  也乎误作于 三十三年百里子与蹇叔子百误作伯文四年其谓之逆妇姜于齐何何误作河 宣十五
  年然后归尔尔误作耳成十五年成公幼幼误作忧臧宣叔者相也叔误作公 襄十四年季孙宿防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