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斋金石刻考略

  芮君豆卢寛碑
  在昭陵永徽元年卒据金石录李义府撰不知谁书豆卢代北着姓魏太和中称单姓为卢寛乃隋文帝之外孙为梁泉令髙祖定闗中与刺史萧瑀同赴京师累授殿中监子懐让尚万春公主贞观中厯礼部尚书左卫大将军封芮国公
  太常寺卿汾阴献公薛收碑
  在昭陵残缺存百余字据金石录于志宁撰不知谁书武徳七年薨最早年三十三碑额唐故太常卿上柱国汾隂献公薛府君之碑
  司徒卫公李靖碑【正书】
  在昭陵许敬宗撰王知敬书 显庆三年墓准卫霍故事为阴山乌徳鞑山状土人谓之上三塜王知敬与虞褚诸公入内府临兰亭者昭陵碑多残缺此独有千余字可读 金石记曰其文有曰悯兹视即肉字谓蚩愚之人也史记李斯传禽鹿视肉索隠曰禽鹿犹禽兽也言禽兽但知视肉而食之庄子及苏子曰人而不学譬之视肉而食文子言人有二十五等其二十四等谓之肉人广韵肉俗作越絶书陈音对越王防竹续竹飞土逐作此字乃俗书也而今人以为古字误矣 宋元祐四年二月游师雄别立碣于唐碑侧刻云唐特进卫国公李靖以贞观二十二年薨年七十九赠司徒并州都督陪塟昭陵坟制如卫霍故事起冡象铁山积石山以旌殊功今按其坟在昭陵左北距山麓三里南距今醴泉县三十五里冢为三山之状主山与西山迤逦相属而东北者势若防絶别为一山疑其一象积石而一象铁山也而其髙五十五尺东西七十五尺周一百五十五步遗迹雄伟见之者无不想其英概能以功名始终真一代之名臣也前有神道碑乃许敬宗撰王知敬书其座元无鼇制规模皆削于英公未详其然也访古者可以观焉
  礼部尚书张后碑
  在昭陵残缺不知撰书何人显庆三年额题大唐故礼部尚书张府君之碑  太宗受学于张及文皇即位尚在下僚乃自请老文皇始悟置酒宴之寻以对孔门弟子称防授国子祭酒卒加礼部尚书陪塟昭陵甲午十一月二十五日徃贺来髙舅寿归因书记之
  兰陵长公主碑【正书】
  在昭陵碑残缺据金石录李义府撰不知谁书首云太宗第十九女也显庆四年薨年三十二驸马窦懐悊赠长公主
  太子少师崔敦礼碑【正书】
  在昭陵据金石录为于志宁撰残缺不知谁书显庆年间卒碑额题太子故少师中书令文昭崔公碑
  阳翟侯褚亮碑【八分书】
  在昭陵残缺存五百余字不知撰书姓氏以贞观二十二年薨寿八十八碑额题大唐褚卿之碑文内有龙朔封阳翟侯数字可见
  大将军许洛仁碑
  在昭陵残缺不知撰书人隐隠可见者破宋老生有功年八十八諡曰勇隆朔二年
  大将军阿史那忠碑【正书】
  在昭陵残缺不知其卒塟年月撰书姓氏额书大唐故右骁卫大将军薛国贞公阿史那府君之碑
  右武卫将军乙速孤行俨碑【分书】
  在昭陵北五十里叱干村东与其父左领军将军神庆墓相去十余步刘宪撰白义晊分书此碑去昭陵最逺醴泉县志曰昭陵诸碑若文皇后碑止存赑屭长孙无忌碑存而字尽灭其碑字尚有存者仅二十一片房龄存五百余字【褚遂良书】髙士廉存三百余字【许敬宗撰赵模书】段志存八百余字张后马周兰陵公主各存六百余字【公主碑李义府撰殷仲容分书】姜遐许洛仁各存九百余字【姜碑侄郕公晞撰书】孔颖达存千字【于志宁撰】阿史那忠崔敦礼各存七百余字【崔碑于志宁撰于立政书】豆卢寛存四百字【李义府撰】薛收张阿难监门将军王君各百余字徒存形似惟唐俭存字一千一百乙速孤行俨存字一千四百【刘宪撰白义晊八分书】李靖存字一千五百【许敬宗撰王知敬书】李勣存字千八百【髙宗御制并书】乙速孤昭祐存字二千五百余【苖仲容撰释行满书】又一碑存字百五六十可辨而前有兰陵公主字中存诏词曰第十九女则公主或有二碑不可知此崇祯十一年苟好善所修志云又二十六年而余至陵下时值雪后空山无人未及徧访仅见李卫公一碑其下截俱劖去后又购得四五碑皆然且有并其碑而仆之者
  赵崡曰万厯戊午四月余为九之游距昭陵十里宿髙生俨家翌日同行北一里许得许洛仁碑又北半里许得薛收碑似昭仁寺碑骎骎有伯施法折而西一里许为赵村村有广济寺寺后石鼓唐人书尊圣经咒精健絶伦止存十三从赵村北行里许为庄河村未至先于道旁冡得姜遐防碑至村则有段志碑东行有监门将军王君碑横于田间又东行一碑无字亦无冡葢土人平之而磨其碑耳以图考疑长孙无忌碑又东行为刘洞村流水界之渡而东有房梁公龄碑褚河南正书而东有髙士廉碑又东有李靖碑撰书姓氏残缺与褚碑同而上半完好靖作三山形文皇以象其功土人谓上三冢勣亦如靖土人谓下三南北相去不二里勣碑髙宗御书髙二丈余崭然屹立与温彦博碑搨者甚多土人捶其字殆尽彦博碑在靖碑北欧阳询书书法视皇甫九成化度三碑最为得中而不复可搨至西峪村村东南古冡相连有褚亮碑阿史那忠碑张后孔颖达豆卢寛张阿难各碑鳞次不逺书与段姜等碑皆有法而孔碑极类虞伯施但结搆小踈昔人谓伯施书非也颖达卒在世南后当是习世南之书耳既而又得兰陵公主碑于老军营之西北得马周碑于苟村之东得唐俭碑于小阳村之北又得崔敦礼碑又尉迟敬徳碑自额以下埋土中闻十五年前令芮质掘而搨数十纸余出之了无一字又山半数塜土人谓乱塜坪仆二碑余皆起之则与尉迟碑同葢土人捶而仆且瘗之也又西山半数塜土人谓宰相坟仆一碑传是魏郑公碑又登山谒昭陵有六马皆以片石刻其半左右各三陵北四十五里叱干村村东二塜一为乙速孤昭祐碑苖仲容撰释行满正书一为乙速孤行俨碑刘宪撰白羲晊分书地僻搨者少故得稍完
  林同人曰赵子函以万厯戊午游昭陵家本秦又得贤主人极搜讨之乐顾瞻低徊穹碑丰碣仆者起之埋者出之百六十残篇防简犹二十余种至崇祯丁丑方二十年苟公好善修醴泉县志所载昭陵碑目悉同赵公所见又二十八年为康熙甲辰余过昭陵经兵火之后耳目非旧而余乃倩工搜搨仅得英卫房马诸公十六碑字之存者已不能如赵公所云耳若段志唐俭姜遐阿那难监门王公及兰陵公主别碑皆亡矣又三十年予重游西凉过闗中时秦方大饥百里防人烟昭陵一径化为萑苻之薮行旅裹足窃意前所存十六碑将复沈没于寒烟衰草中后人不得而见也毎翻阅碑本愈加珍重作为昭陵石迹考略三卷慨昔贤之既逝伤往制之将湮不禁寄愁天上云尔 杜甫行次昭陵旧俗疲庸主羣雄问独夫防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风云随絶足日月继髙衢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词宁戮辱贤路不﨑岖徃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松栢瞻虚殿尘沙立瞑途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重经昭陵草昧英雄起讴歌厯数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翼亮贞文徳丕承戢武威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防再窥松栢路还见五云飞
  孔庙诏表碑
  在曲阜县庙中武徳九年十二月诏一通太宗即位之初年髙宗干封元年诏一通太子宏表一通干封元年祭文一通共为一碑书出一手王元美曰其行书不甚精工而时有汉意乃知古法自开元帝始尽变也金明昌二年七月一日暴风折木压其碑仆于地趺分为二碑与字俱无害岂阴有所相而然耶九月一日复命工易以此座云【开州刺史髙得裔记】
  赠太师孔宣公碑【书】
  在曲阜县孔庙崔行功撰孙师范分书干封元年 顾宁人金石记曰碑文内升斗二字升音陞斗音防释汉苦县老子铭有斗星字司校尉杨孟文石门颂上顺斗极白石神君碑米斗五钱注并云斗字【汉分韵升斗二字上升下斗】唐比丘尼法琬碑天分斗极竟作升字则谬矣昔人以其文易混故改斗为俗作斗而二字多有误者故汉书食货志治日勤谨则畆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臣瓉曰当言三斗尚书帝命騐黄曰神斗博雅误作神升又世语姜维胆大如升误作斗
  修孔子庙墓碑
  在曲阜县庙中开元七年李北海邕撰张廷珪书邕文不及书此碑是己廷珪名书书小史谓邕文不及珪书而评者有古木隤沙闲花映竹语观此亦未为的然但书赵盾作赵遁何也
  兖公之颂【正书】
  在曲阜孔庙张之宏撰包文该书天宝元年四月旧唐书礼仪志开元二十七年八月制追諡孔子为文宣王赠渊为兖公【即顔渊】闵子骞费侯冉伯牛郓侯冉仲弓薛侯冉子有徐侯仲子路卫侯宰子我齐侯端木子贡黎侯言子游呉侯卜子夏魏侯又赠曽参颛孙师等六十七人皆为伯
  新修文宣王庙门碑
  在曲阜孔庙裴孝智撰裴平书大厯八年十二月
  修文宣王庙记
  在曲阜县贾防撰无书者名咸通十一年三月 孔子三十九世孙温裕以私俸奏请葺庙奬中书门下牒一道
  曲阜孔庙碑石林立自汉至魏凡【阙】碑已编于前唐碑凡六通序次如右自宋而下不详录焉
  嵩岳防善寺造像记【八分书 麟徳元年十月】
  今存本寺大殿右
  少林寺金刚经【正书】
  王知敬书咸亨三年是时奘奉勅再于东都译诸佛经佛法方盛之始天子尚加敬信书此经所由来矣第石质似恶刻亦未精剥蚀甚存不及半正可与李靖墓碑叅看
  嵩岳诸碑自汉开母庙石阙至唐代嵩髙碑凡二十七种俱楚黄叶井叔所贻
  天后御制诗【正书】
  在少林寺王知敬书永淳二年九月 武后既杀王皇后宫中时有祟故常居东都嵩山诸胜多所游观而三十六峰碑碣亦惟此时为盛
  王征君口授碑【正书】
  在嵩山老君洞南垂拱二年四月征君即王元宗也弟绍宗甄录并书
  封祀坛碑
  在登封县西万羊冈武三思撰天册万嵗二年薛曜正书下截剥蚀
  中岳体先生潘尊师碣文
  在【阙三字】王适撰司马承祯分书圣厯二年
  升仙太子碑
  在偃师县南三十五里武后御制并书圣厯二年六月王元美谓文似北门诸学士手笔意软媚无铁椎椎
  悍马时意气且既为太子立碑而以莲花六郎称其后身得不秽千古青简耶 赵子函云碑首升仙太子之碑六大字飞白书作鸟形亦佳飞白书久不传于世此其仅存者耳叶井叔先生以此碑寄余未有额为之一怅乃行书甚虬健有致非直柔也【恶其乱常因不列于御书】
  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凡十六人】
  在嵩山石淙北崖上薛曜正书久视元年五月 天后自制七言一首侍游应制皇太子显太子左奉裕率兼检校安北大都防相王旦太子賔客上柱国梁王三思内史狄仁杰奉宸张易之麟台监中山县开国男张昌宗鸾台侍郎李峤凤阁侍郎苏味道夏官侍郎姚崇给事中阎朝隠凤阁舍人崔融奉宸大夫汾隂县开国男薛曜守给事中徐彦伯右玉钤卫郎将左奉宸内供奉杨敬述司封员外于季子通事舍人沈佺期各七言一首
  秋日宴石淙序
  在嵩山石淙南崖张易之撰正书阙年月疑与夏日同时之事
  道安禅师碑
  在嵩山废戒坛寺西南宋儋撰并行书开元十五年十月 宋儋开元中人明甚淳化阁帖编入隋朝王着之不学乃尔
  少林寺碑
  在寺内钟楼下裴漼撰并书行体开元十六年七月裴懿公负文笔号霹雳手不以书名而此文不及书法之秀劲渐升伯施之堂此碑上方刻秦王告少林寺教宗书太宗文皇帝御书七大字其阴刻开元赐田牒一碑前后三刻
  景贤大师身塔石记
  在嵩山防善寺羊俞撰沙门温古行书开元二十五年八月 叶井叔云按王维有留别温古上人诗云宗兄此削发葢其族人亦必可称者也
  嵩阳观圣徳感应颂
  在登封县故嵩阳观遗址李林甫文徐浩分书裴逈题额天宝三载 石髙一丈广五尺八寸计二十五行毎行五十字碑髙大为诸碑冠宋广平碑方豪记云髙二丈许然石身不过八尺广仅五尺若此碑下上螭不知如何壮丽惜乎其为林甫所撰与道士孙太冲炼丹九转谀饰方术以邪事主不足称也
  少林寺灵运禅师塔铭【崔琪撰沙门勤行书天宝九年四月】
  今在寺中碑顶有字云寺西石塔灵运师坟即梁帝皇嗣者也以其为梁武帝之裔而称皇嗣亦为不顺其阴刻陀罗尼经咒
  嵩岳永泰寺尊胜咒石幢
  在寺内庭西天宝九载
  永泰寺碑【沙门靖彰撰荀望行书天宝十一载闰三月】
  今在嵩山永泰寺
  防善寺戒坛勅牒【行书 大厯二年十一月】
  今在嵩山防善寺西上层刻中书奉勅牒中层刻沙门乗如谢表下层刻代宗御书批答二十四字
  大证禅师碑铭【王缙撰徐浩正书 大厯四年】
  今在嵩岳寺
  梵网经心地戒品等经【髙坚正书 大厯十三年正月】
  今在嵩山防善寺后一碑两面
  防善寺戒坛记
  陆长源撰陆郢分书并篆额贞元十一年七月
  少林寺厨库记
  顾少连撰崔溉正书贞元二十年
  状嵩髙灵胜诗【尉遅汾撰正书无名太和三年六月】
  今在中岳庙壁有宋熙宁丁巳王绅题字题云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准字作准
  多宝佛塔感应碑
  在西安郡庠岑勋撰顔真卿正书天宝十一载赵子函云鲁公此书最着以其字比诸碑稍小便于展玩耳而结法视东方讃家庙碑似觉少逊 王元美曰惜在藏锋小逺大雅不无佐史之恨信然碑旧在兴平千福寺不知何时移立西安府学中岑参有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诗
  东方朔画像賛
  在山东陵县夏侯湛撰賛顔真卿正书天宝十三载予少时乡人有为陵令者以此碑一纸饷旅馆主人予见悦之及长问其家无有也后自秦抵开州去陵邑四五百里其令秦人以世好求之得四纸归闽偶置别舟下建溪触石舟破碑纸损裂愧赵子固之防兰亭犹补缀得一本装潢颇精防以佳木又为人窃去怅惘久之后于故家得旧搨本后又得画賛而缺碑阴亦可无憾记此以见守藏之不易子孙其识之右军作画賛小楷风流蕴借为百代模式鲁公乃大书深刻岩岩气象有垂绅搢笏之容皆东方生之所顾盼而深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