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总目

 
  禅门法印传五卷
 
  〔锡鬯按:通志略、法印作法师,句令元撰,宋志作句令。〕
 
  六祖传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傅大士心王传语一卷
 
  〔锡鬯按:旧本士心二字并作志字,今据宋志校改。〕
 
  相传杂语要一卷 通志略、宋志、并不著撰人。
 
  德山集一卷 原释,不详何人。(见东观余论。)
 
  〔锡鬯按:黄长睿校正崇文总目云,德山在朗州,盖宣鉴禅师,乃唐僖宗朝人,此云不知何人,疏缪如此。〕
 
  净慧偈颂一卷
 
  〔锡鬯按:宋志、慧作惠,颂作讼。〕
 
  〔又按:以上原卷五十五。〕
 
  释书类下

  共二十七部,计二百二卷。
 
  〔锡鬯按:今核计实二百九十八卷。〕
 
  庐山集十卷 释惠远撰。
 
  比邱尼传四卷 释宝唱撰。
 
  〔锡鬯按:宋志五卷。〕
 
  洪明集十卷 释僧祐撰。
 
  〔锡鬯按:诸家书目、洪并作宏,下书同,旧唐志、唐志、通志略及今本并十四卷。〕
 
  广洪明集三十卷 释道宣撰。
 
  〔锡鬯按:宋志无广字,疑脱也。〕
 
  宝林传十卷 释智矩撰。
 
  国清道场百录一卷 释灌顶撰,智顗修。
 
  〔锡鬯按:旧本脱国字,今据宋志校补。〕
 
  法显傅一卷 诸家书目、并不著撰人。
 
  〔锡鬯按:通志略二卷。〕
 
  僧法琳别传三卷
 
  〔锡鬯按:唐志无僧字二卷,不著撰人,通志略亦二卷,释彦源撰,宋志作彦琮。〕
 
  往生净土传五卷 释飞锡撰。
 
  金陵塔寺记三十六卷 释清彻撰。
 
  开皇三宝录十四卷 费长房撰,原释,以下阙。(见天一阁钞本。)
 
  〔锡鬯按:唐志作历代三宝记三卷,通志略、不著撰人。〕
 
  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 释义静撰。
 
  〔锡鬯按:唐志上有大唐二字。〕
 
  真觉大师传一卷 通志略、宋志、并不著撰人。
 
  高僧嫩残传一卷 唐志、通志略、并不著撰人。
 
  六祖法宝记一卷 释法海撰。
 
  舍利塔记一卷 高越撰。
 
  〔锡鬯按:旧本舍讹作金,今校改。〕
 
  瑞象历年记一卷 释十朋撰。
 
  华严经纂灵记五卷 释贤首撰。
 
  〔锡鬯按:宋志无卷数。〕
 
  前代国王修行记五十卷 释师哲撰。
 
  〔锡鬯按:唐志、通志略、并五卷,宋志无国字,一卷,师哲作师质。〕
 
  摄山栖霞寺记一卷 释灵湍撰。
 
  〔锡鬯按:通志略作灵偳。〕
 
  竺道生法师十四科元赞义一卷
 
  〔锡鬯按:宋志下有记字。〕
 
  迦叶祖裔记一卷 通志略、宋志、并不著撰人。
 
  润文官录一卷 通志略、宋志、并不著撰人。
 
  释门要录五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僧伽行状一卷 辛崇撰。
 
  〔锡鬯按:宋志作卒崇误。〕
 
  妙香丸子法一卷 宋志、不著撰人。
 
  破胡集一卷 原释,释氏兴于西域,自汉末始流于中国。(见东观余论。)
 
  〔锡鬯按:旧本胡讹作明,今校改,黄长睿校正崇文总目云,破胡集后云云,非汉末,陈诗庭曰,唐志注云,会昌沙汰佛法诏敕。
 
  又按:以上原卷五十六。〕
 《崇文总目》 宋?王尧臣等编



卷五


  总集类上

  共七十三部,计二千六百三十九卷。
 
  〔鉴按:今核计实二千七百二十八卷。〕
 
  楚词十七卷 王逸注。
 
  文选三十卷 原释,吕延济注。(见天一阁钞本。)
 
  文选六十卷 梁太子统编, 原释,唐李善因五臣而自为注。(见东观余论。)
 
  〔鉴按:黄长睿校正崇文总目云,按李善注在五臣前,此云因五臣而自为注,非是。〕
 
  东汉文类三十卷 窦严编。
 
  〔鉴按:旧本严讹作俨今校改,唐志亦作严。〕
 
  上清文苑四十卷
 
  〔鉴按:玉海引崇文目尚。〕
 
  文苑英华一千卷 原释,宋白等奉诏撰,采前世诸儒杂著之文。(见文苑英华事始。)
 
  文粹五十卷 姚铉编
 
  〔鉴按:尘史及通考,宋志并一百卷,读书志及书录解题并作唐文粹,卷亦同,晁昭德云,铉采唐世文章分门编类,初为五十卷,后复增广之,今本亦作唐文粹一百卷,此作五十卷,盖初定之本。〕
 
  唐德音录三十卷
 
  灵仟集赋二卷
 
  〔鉴按:宋志作赋集。〕
 
  典丽赋集六十四卷 杨翱编。
 
  〔鉴按:遂初堂书目,宋志并无集字。〕
 
  两庙赞文一卷 原释,以下阙。(见天一阁钞本。)
 
  〔鉴按:通志略云,太宗真宗御制文宣武成王赞,宋志两庙上有国子监三字,下无文字。〕
 
  明良集五百卷 李虚己编。
 
  〔鉴按:玉海云,明良集五百卷,崇文目在总集。〕
 
  文馆词林弹事四卷 许敬宗编。
 
  〔鉴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唐登科文选五十卷 乐史编。
 
  蜀国文英集八卷 刘赞编。
 
  〔鉴按:宋志无集字。〕
 
  名臣杂文二编
 
  杂碑文六卷 陈勰编。
 
  〔鉴按:唐志二十卷,通志略无杂字,亦作二十卷。〕
 
  正元制敕书奏一卷
 
  〔鉴按:贞作正,避仁宗嫌名,通志略不著撰人,正元作王元,误。〕
 
  元和制集十卷
 
  〔鉴按:宋志作制诰集,不著撰人。〕
 
  唐旧制编录六卷 费乙编。
 
  咸通后麻制一卷 毛文晏编。
 
  〔鉴按:宋志无后字,疑别是一书。〕
 
  王言曾最五卷 马文敏编。
 
  〔鉴按:通志略十卷,宋志下有钞字。〕
 
  拟状注制一卷
 
  〔鉴按:通志略十卷,宋志注制下有集字。〕
 
  东壁出言三卷 毛文晏编。
 
  批答一卷 李绅撰。
 
  〔鉴按:通志略上有唐字。〕
 
  杂制诏集二十一卷 宋志不著撰人。
 
  宣底八卷
 
  〔鉴按:玉海云,唐故事中书舍人掌诏诰,皆写两本,一为底,一为宣,崇文目有宣底八卷,五代史云,读梁宣底,见敬季为崇政院使,宋志作朱梁宣。〕
 
  玉堂遗范三十卷 李琪编。
 
  两制珠玑二卷
 
  〔鉴按:通志略一卷,不著撰人。〕
 
  制集三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麻藁集三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鉴按:宋志上有后唐二字。〕
 
  长兴制集四卷 宋志不著撰人。
 
  显德制集一卷
 
  〔鉴按:通志略集作诏,陈诗庭云,是书皆载显德中赐外国书诏,疑作集者,非。
 
  李慎仪集二十卷
 
  〔鉴按:集下疑脱制字,通志略与此同。〕
 
  内制杂编十卷
 
  〔鉴按:通志略制作外,不著撰人。〕
 
  杂麻制十五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杂书诏一卷
 
  奏议集二十卷 马总编。
 
  〔鉴按:玉海云,名臣奏议集二十卷,崇文目同唐志三十卷。〕
 
  唐名臣奏七卷 吴克编。
 
  〔鉴按:玉海云,唐名臣奏十卷,崇文目七卷,唐志亦作十卷,宋志不著撰人。〕
 
  谏书八十卷
 
  〔鉴按:玉海云,张易纂谏书八十卷,崇文目同,通志略不著撰人。〕
 
  唐谏静集十卷 赵元编。
 
  〔鉴按:玉海引崇文目同,通志略,宋志并作赵元拱。〕
 
  大唐直臣谏奏七卷 张易编。
 
  〔鉴按:玉海引崇文目无大字。〕
 
  奏议驳论一卷
 
  〔鉴按:宋志上有唐字,不著撰人。〕
 
  羽书三卷 臧嘉猷编。
 
  续羽书六卷 宋志不著撰人。
 
  〔鉴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总戎集十卷 沈常编。
 
  〔鉴按:唐志三十卷,宋志又有顾临梁寿二书并十卷。〕
 
  纵横集二十卷 李纬编。
 
  止戈书五十卷 赵化基撰。
 
  〔鉴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王绍颜军书十卷
 
  论苑十卷 杨协编。
 
  〔鉴按:宋志别有十卷,杨征编。〕
 
  元和制策三卷 元稹、独孤郁、白居易撰。
 
  〔鉴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古今类聚策苑十四卷 周仁瞻编。
 
  五子策林十卷 许南容等五人撰。
 
  〔鉴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礼部策十卷 白居易撰。
 
  薛氏赋集九卷 薛珪撰。
 
  唐吴英隽赋集七十卷 杨氏(名失)编。
 
  〔鉴按:宋志作江文蔚唐吴英秀赋七十二卷。〕
 
  赋苑二百卷 徐锴编。
 
  赋选五卷 李鲁编,宋志不著撰人。
 
  诸田甲赋一卷
 
  杂赋一卷
 
  广类赋二十五卷 宋志不著撰人。
 
  类文赋集一卷
 
  分史衡鉴十卷 徐德言编。
 
  掌记略十五卷 李大华编。
 
  〔鉴按:宋志五卷,通志略作唐太华集,下新堂记略止题云太华集,并脱李字。〕
 
  新掌记略五卷 李大华编。
 
  〔鉴按:唐志、宋志并九卷。〕
 
  续掌记略一卷 林逢编。
 
  〔鉴按:唐志通志略并十卷,宋志十五卷。〕
 
  管记苑十卷 张鉶编。
 
  唐初表草一卷 颜师古、张九龄等撰。
 
  〔鉴按:玉海引崇文目草作章,卷同,通志略二十卷。〕
 
  类表五十卷 曹恩编。
 
  咸通初表奏集一卷 宋志不著撰人。
 
  杂表疏一卷
 
  分门文集十卷
 
  代耕心鉴甲乙判一卷
 
  〔鉴按:以上原卷五十七。〕
 
  总集类下

  共七十四部,计四百一十卷。
 
  〔鉴按:今核计实七十二部,四百二十八卷。〕
 
  续古今诗苑英华十卷 僧惠净编。
 
  珠英学士集五卷 崔融编。
 
  乐府集十卷 李寿昌编。
 
  〔鉴按:宋志李作朱。〕
 
  正声集三卷 孙季良编。
 
  〔鉴按:宋志作孙翌。〕
 
  南薰集三卷 窦常编。
 
  箧中集一卷 元结编。
 
  起予集五卷 曹恩编。
 
  才调集十卷 韦谷编。
 
  丽文集五卷 刘昭素编。
 
  丽则集五卷 李吉甫编。
 
  河岳英灵集一卷 殷璠编。
 
  〔鉴按:宋志二卷,今本三卷。〕
 
  唐诗类选二十卷 顾陶编。
 
  〔鉴按:宋志作颜陶。〕
 
  中兴间气集二卷 高仲武编。
 
  元白三州唱和诗一卷 元稹、白居易、崔元亮撰。
 
  丹阳集一卷 殷璠撰。
 
  极元集一卷 姚合编。
 
  〔鉴按:今本二卷。〕
 
  又元集一卷 韦庄编。
 
  〔鉴按:宋志三卷,又一卷作采元集。〕
 
  江南续又元集十卷 刘吉编
 
  拟元类集十卷 陈康图编。
 
  垂风集十卷 张籍等撰。
 
  搜玉集十卷 宋志不知名。
 
  奇章集四卷
 
  连璧诗集三十二卷 檀溪子道民编。
 
  诗纂三卷 陈康图编。
 
  临沂子观光集三卷 王谷编。
 
  廖氏家集一卷 廖光图编。
 
  玉台新咏十卷 徐陵编。
 
  玉台后集十卷 李康成编。
 
  〔鉴按:宋志作李康。〕
 
  抒情集二卷 卢环编。
 
  〔鉴按:宋志作卢环。〕
 
  本事诗一卷 孟棨编。
 
  王右军兰亭诗集一卷 王羲之编。
 
  集贤院诗二卷 唐志不著撰人。
 
  谢亭诗一卷 李逊编。
 
  〔鉴按:旧本讹作诗亭,今校改,宋志有许孟容谢亭诗集。〕
 
  宜阳录六卷 刘松编。
 
  〔鉴按:诸家书目录并作集,宋志十卷。〕
 
  留题惑山诗一卷
 
  九华山录一卷 僧应物。
 
  汉上题襟集十卷 段成式、温庭筠、余知古撰。
 
  〔鉴按:宋志无集字。〕
 
  断金集一卷 李逢吉,令狐楚撰。
 
  刘白唱和集一卷 刘禹锡、白居易撰。
 
  〔鉴按:通志略、宋志并三卷。〕
 
  渐东联句集二卷 李逢吉、令狐楚撰。
 
  〔鉴按:唐志句作唱,宋志一卷。〕
 
  西昆酬唱集二卷 杨亿、钱维演、刘筠等撰。
 
  续正声集五卷 王正范编,原释,以下俱阙。(见天一阁钞本。)
 
  极元律诗例一卷
 
  资吟集五卷 钟安礼编
 
  正风集十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鉴按:旧本阙正字,今校补。〕
 
  国风总类五十卷 王仁裕编。
 
  名公攒绵集十二卷 段子昂编。
 
  骚雅精英三卷 僧简微编。
 
  备遗缀英二十卷 王承范编。
 
  〔鉴按:旧本遗讹作道,今改正,宋志陈正图撰,掇英下有集字。〕
 
  名贤绝句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杂诗一卷

  前辈题咏诗二卷 张为编,通志略不著撰人。
 
  〔鉴按:宋志三卷,辈作贤。〕
 
  中书省试咏题诗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鉴按:东观余论校正崇文总目云,中书省试题咏诗,若集中纯载诗,即不可谓之诗笔,前通志略所注集唐中元以来中兴省试诗笔,即裴总目原释之文也,试字旧讹作诗,今校改。〕
 
  杂题诗一卷
 
  杂编类诗集二十卷
 
  李涉诗一卷
 
  五僧诗一卷
 
  瑶池新咏二卷 蔡省风编。
 
  道林寺诗二卷 袁皓编。
 
  燕歌行一卷
 
  虎邱题真娘墓诗一卷 刘禹锡等三十二人撰。
 
  诸朝彦过顾况宅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