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略

  【水经曰吴黄门郎黄哀明居嵊县宏训里考之地图今无此里也莁节旧经曰莁音无字书曰莁荑也本草通曰芜继锦旧名治化天圣中邑人史瀹登进士第其子叔轲继之县令魏琰改今名齐唐题史氏西园诗戴水寒流对轩槛桃源深径入渔樵陈克诗雨里落帆游谢乡寒声古木共荒凉四山为我洗苍玉况有故人归上方故人汪彦章也时寓东山国庆院】

  ○官治志

  县治据剡山之阳歴坡而升楼观竦峙颇似会稽府谯登眺所临溪山陈象如顾凯之所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者孔奕会稽记曰剡县治在江东吴贺齐令始移今治公厅相直旧有德星堂名迎薫堂今堂既废扁榜亦不存所可考者有宣和间卢天骥诗云剡溪诗尹亦何人作堂饷客名迎薫虽有桃李姓潘人红梅一窠香入云东有东园有四山阁阁规模庳隘寖就倾圯园存断碑而已嘉定八年尹史安之诛茅营新屋且撤旧而更之増敞县楼广四山阁即厅之东为堂复旧迎薫之名其北为面山堂累石成山玲珑盘错因山之趾注水为池杂艺卉竹相与映发亭榭参错殆十余所皆史尹所创也

  古令长
  吴卜静字符风吴都人为剡令
  贺齐字公苗山阴人为剡长吏斯从为奸斩之从族党纠合千余人攻县齐开城门击破之
  晋周翼郄鉴之外甥少遇饥乱赖鉴得存郄亡翼为剡县令解职归心丧三年后歴青州刺史少府少卿
  谢奕字无奕陈郡阳夏人父裒为吏部尚书奕少有器鉴歴郡太守掾为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而遣之累迁豫州刺史追赠镇西大将军
  李充字宏度江夏鄂人初辟丞相掾尝叹不被遇殷扬州知其家贫问君能屈志百里否李答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剡县令
  殷旷之仲堪子有父风仕至剡令
  宋王镇之字伯重祖耆之位中书郎父随之上虞令镇之为剡令并有能名
  周颙字彦伦宋明帝颇好元理以颙有辞义引入殿内亲近宿直帝所为惨毒颙辄诵经中因縁罪福为之少止元徽中为剡令有恩惠百姓思之
  齐张稷字公乔母疾时稷年十一侍养夜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毁瘠过制杖而后起州里谓之纯孝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以贫求为剡令会山贼唐寓之作乱稷率厉部人保全县境
  梁王懐之剡令
  陈徐陵剡令
  唐张子胄剡令

  宋令题名
  周在田 晁
  陈求古 谭雍
  魏琰 林槩
  章珣 葢参
  沈振 丁宝臣
  过 胡格
  髙安世 聂长卿
  江相 郑宗回
  刘绘 晏明逺
  宋顺国 施
  侯临 苏駉
  贾公述【宣德郎元丰六年是年新官制行】 宋广国
  钱长卿 王知元
  吴贲 史祈
  刘旦 张谔
  吕必强 俞应之
  符绶 程容
  张庆逺 邹秉均
  孙汝秩 宋旅
  孙潮 莫伯■〈车尒〉
  应彬 杨植
  宋宗年 范仲将
  姜仲开 钱墌
  赵不退 毛铎
  郭康年 蔡纯诚
  韩晦 李耆年
  赵涣之 郭契夫
  赵伯楙 任望之
  苏诩 吴懤
  陈嘉谋 李耆硕
  张商卿 韩元修
  郑逸民 季光弼
  成钦亮 张注
  李拓 陈谟
  叶籈 刘榘
  周悦 詹入民
  滕璘 胡大年
  谢榘伯 赵汝遇
  史安之 蒋志行
  赵彦传 魏岠
  蒋岘
  刘长卿寄剡中诸官诗【访旧山阴县扁舟到岸涯故林嗟满岁春草忆佳期晚景千峯乱晴江一鸟迟桂香留客处枫暗泊舟时旧石曹娥篆空山夏禹祠剡溪多隠吏君去道相思】
  许浑送剡县薛明府诗【车马楚城壕清歌送浊醪露花羞别泪烟草让归袍鸟浴春塘暖猿吟暮岭髙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方干和陈明府登县楼诗【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树木映窓棂烟霞若接天台地分野应侵婺女星驿路古今通北阙仙溪日夜入东溟彩衣才子多吟啸公退时时见画屏】
  方干送剡县陈永秩满归越诗【俸禄三年后程途一月间舟中非客路镜里是家山密雪沾行袂离杯变别颜古人唯贺满今日喜同还】
  王荆公寄丁元珍诗【溪水浑浑来自北千山抱水清相射山深水急无艇子欲从故人安可得故人昔日此水上樽酒扁舟慰行役津亭把酒坐一笑我喜满颜君动色论新讲旧惜未足落日低回已催客离心自醉不复饮秋果初寒空满席今年却坐相逢处惆怅相逢别时迹可怜溪水自南流安得溪舟问消息】
  陆经送丁中允宰剡诗【尘土官曹几处闲君今作邑好开颜落帆直向剡溪口入境先登天姥山鱼鸟半和风俗处云霞多杂簿书间雪晴须去寻安道召作经宵兴尽还】
  王平父送聂剡县兼呈沈越州诗【剡溪清泻映檀栾天姥花飞载酒船忆我少年来蜡屐羡君今日去鸣弦从容人乐渔樵外潇洒诗随簿领边太守相逢应见问为言多病忆林泉】

  丞治【在县之东南佐理坊治东有月我轩】
  题名
  季佑之 林通
  苗元裔 沈升
  毛亶 常椲
  赵士叟 许殻
  曽勰 刘佺
  吕 王中孚
  时璹 韩愿胄
  章騆 周玭
  吴枏 髙子津
  陈戍 梁立
  吴道夫 陈彭寿
  项鹗 唐仲义
  苏彬 陈昌年
  杨浚 楼潚
  俞杭 沈俊心
  解汝为 杨遵
  张子荣 应泰之
  赵崇谡 刘厚南
  王彝伦

  簿治【县之右依剡山颜有登眺趣山址多林樾嘉定八年尹史安之创建于县左访戴驿之旧址治有朔风堂】
  题名
  文绳世 刘士野
  吴雍 陈友仁
  司马僖 蒋镡
  刁骏 靳
  苏林 江涛
  郑圭 赵崇规
  叶梓 赵善恕
  陈秉礼 郑伯行
  郑宰 钱观光
  边沂 姜强立
  赵謜夫 李密
  徐愿 沈忞
  沈文焕 赵必鼎
  罗隠寄剡溪主簿诗【金庭养真地朱篆会稽官境胜堪长往时危喜暂安洞连沧海阔山拥赤城寒他日抛尘土因君拟錬丹】
  梅圣俞寄剡溪主簿臧子文诗【剡溪无浅深歴歴能见底潜鳞莫苦窥尘土聊堪洗古木潭上阴遗祠岩下启应识道傍碑因风奠醪醴】

  尉治【邻丞治之东治西有隠吏轩】
  题名
  吴秉 宋易
  薛镃 韩昼
  干闶 杨炬
  程衎 侯杞
  林懋能 祝溥
  陆釡 杜师颜
  吴正国 张永
  魏兴祖 赵师向
  谢深甫 陈纪
  干汝功 锺阐
  林升 向士贵
  赵■〈与上土下〉 钱闻善
  胡之邵 宋元老
  赵崇原 支文
  赵彦垠 吴元章
  任谦之 黄飞
  姜渐 邵三杰

  榷官治【治在县南三千步为税所厅旧在县东迁善坊尹史安之移于县西化民坊】

  ○社志

  社【旧经在西南后移在此嘉定八年尹史安之重建于县西】

  ○学志

  崇宁二年以旧学増建五年六月罢八月复置学五十区为缗钱一千四百三十有七粮为斛一千五百四十学长谕直学各一人斋长谕各一人学生文士五十人武生阙焉小学教谕一人小长一人学生四十人出政和学制嘉定八年尹史安之得絶产
  旧经载孔子庙堂在县东南庆厯八年县令丁宝臣所创临川王安国平父为记【今不存】

  修学碑【庆厯八年五月旦】  【太子中允】丁宝臣
  天之道运乎上地之道处乎下圣人之道行乎其中一物不生非天地之道一民不治非圣人之道自尧舜禹汤文武成康至孔子千余年治天下者同其道也乱天下者异其道也剡令沈振初筑学舍未及完而徙他官宝臣至则嗣而成之迁殿于其中塑孔子像髙弟十人配坐左右新门严严应门躭躭两序翼翼中庭砥平令与学者春秋释奠朔望朝谒于斯学也其可废乎噫圣道与天地无穷天地毁则圣人之道或几乎熄学其可废乎【宣和中烬于盗建炎元年令应彬建孔子殿后三年蜀郡范仲将始置廊庑又明年淄川姜仲开始大之】

  修学碑  【汝阴】王铚
  嵊西南隅羣峯之麓下临剡溪山川环拱气象雄张有学焉庆厯八年令丁元珍始加兴葺宣和初焚于兵建炎元年令应侯彬建孔子礼殿三年春蜀郡范侯仲将崇廊庑备像设因其旧而升大之又明年淄川姜仲开以学为急又建学堂移殿庑与门南向致厚于学者靡不至也落成于绍兴五年秋先王建学校匪在弦诵威仪以德行道艺教养成就其才将以明师友之道世无师友道不传也孔门答问独于颜子告其大者子夏子张为诸侯师子贡筑室原宪弃仕所被者逺也孔子没而学进者曽子也一以贯之许之以道矣曽子传子思子思传孟子所谓忠恕所谓诚明所谓养气一也今夫辩足以使四方勇足以将三军一为不善不足以诃仆妾气慑失据不在大也是未闻曽子子思孟子大勇乎学者显穷齐致生死不变蹈道自乐至于没齿不可一日废其常心而巳晋南渡王谢孙李支许之伦初过浙江为剡中山水清放之游一时称髙会不知邑东余姚有诸冯之地舜所生也其北会稽之地禹所没也舜禹功被万世而有见于遗俗亦闻圣人之至德乎范侯俊明髙爽健于立事姜侯刚明亷肃政在急吏寛民人大化服郁郁然洙泗之风矣儒学为吏师政事出经术戎马之间力兴学校知急所先所立卓矣俾刻于石知所劝焉【性之外舅曽公衮以书称此记曰会稽之地但知王谢风流不知诸冯禹迹实为风俗所系其有益世教乎】

  修学碑【干道癸巳七月】  【左朝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周汝士
  簿括苍江公尉临海谢公视事之初谒夫子庙歴视倾欹上漏下湿诸生无所归因愀然曰政孰先于此同心之言其应如响于是定规摹审材用聚糇粮命徒庸弊者葺之壊者新之课有限试有法诱掖不倦发于至诚诸生激昂日进于学剡之文治煟然一变葢数十年未有也古之仕者以其所学后之仕者以其所不学古之学者一毫未信而使之仕虽圣人有所不能后之学者幸而入政往往视所学为空言谩不知省曰从事于斯吾知为政而已也不知所学为何事也昔鲁修泮宫从公于迈无小无大蜀起学宫邦人向化鸿儒竒士间生特起异时掞藻天庭渊源四海如游夏辈可不知所自耶

  新学【旧在县西五十步嘉定七年尹史安之移建于县西南继锦坊为屋百区前有泮水秀异亭】
  嘉定七年史安之行尹事三叹旧宫荒隳士失肄业相攸剡山庚兑之隅乐其崇峻敞开山水明美如杜子美所谓剡溪秀异李太白所谓剡水石清妙者乃匠新宇■〈车献〉■〈车献〉嵬嵬志于鉴风教琢翘楚也呜呼作学非难也继难也继非难也知为难也然岂无知者乎晋湛方生修学教曰岭举云霞之标泽流清旷之气山秀水清荆璞在兹剡山水有之魏曹植孔子庙颂曰修复旧庙丰其甍宇莘莘学徒爰居爰处王教既备永作宪矩剡学者图之

  新学记
  嵊古剡也剡溪藴秀异欲罢不能忘杜少陵之诗云尔夫秀异之气周流磅礴锺为人物必有资禀英粹为时翘楚者其可轻哉燮庀职成均日延四方士相与欵语观其为人有端方者有谨厚者有志气不羣者有俊敏可喜者品彚杂然未易枚举非独通都大邦人才之所自出虽僻郡小邑亦未尝乏人因是思人才之生何地蔑有今犹古也维古盛时待士类甚厚长养磨淬不厌不倦良心德性日益着明于是乎皆为善士随才器使有功有业即今之士类而以古人长养磨淬之道与之周旋迟以岁月则亦当有不可胜用之才岂不甚可贵哉不惟胶庠如是抑郡若县之学皆能用是以淑士类承学之流跃然奋发者亦必多有之兹理甚明任是责者不可不勉四明史侯之为嵊宰也悼学宫之壊栋挠柱欹岌岌将压俊秀朋来肄业无所欲一新之役大而费广资诸众力义不可强则以身任之曰事未有不可为者节浮冗窒渗漏裕财之源用由是足主簿徐君愿甚伟兹举曰此吾所欲为顾力不逮尔议罔不合事由是集旧学在城之隈地非爽垲气郁不舒周览以求胜处乃得今地临流负山面势宏杰经始于去秋而告具于今春自大成殿至于两庑重门自明伦堂至于东西斋序自仓库至于庖湢凡屋百区坚壮轩豁遂成伟观而纎芥不扰士业其中雍雍愉愉有云飞川泳之适侯及主簿君皆有书来属燮识之燮不敢辞侯名安之字子由太师之孙今丞相之从子生长金玉渊海之间益自砥砺不溺豪习而留意于学宫如此可谓知本务矣诸生涵濡教育何以报称亦惟有志于道静观此心与天地同本与圣贤同类我欲为善谁能御之充火然泉达之端谨揠苗茅塞之戒更相磨励儒风大振则侯之至望也尚勉之哉嘉定八年四月乙未朝散郎试秘书少监兼国子司业兼国史院编修宫实録院检讨官袁燮记

  渊源堂孔门像
  剡周氏作渊源堂制先圣十哲坐像列画七十二子为一堂辟富学辉声集彦擢秀恢义五斋又有细论堂藴秀轩同襟馆兰馨室时永嘉王公十朋居师席台温秀士咸在馆塾王公记曰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说者因孟子之言论渊源之学本乎自得非传授所能呜呼是见孟子之言不究孟子之不必言也夫欲造道于未得之前不资诸师友可乎必深造而后能自得非孟子有所不能言未有舍师友而自能深造者此又孟子所不必言也孟子知性为善知道莫大乎仁义为七篇书其自得有如此者世之学者多矣自得者鲜父兄之教子弟固非无师友也命之之意殆不过传句读习文词尔鲜有及乎道学之渊源望其深造自得可乎周君诫子孙曰亲师友之渊源噫君之家训过人一等矣虑子若孙懈而弗遵为名其堂且记其事似孙曰家有塾党有庠古人之教也王公之记其叙若此岂不足以裨风化美习俗乎取以系诸学

  进士登科题名
  史纶【天圣五年王尧臣榜】 史叔轲【纶之子景佑元年张唐卿榜】
  茹约【庆歴二年杨寘榜】 茹开【皇佑五年郑獬榜】
  姚勔【嘉佑四年刘辉榜】 史安民【熙宁九年徐铎榜】
  黄特【元佑六年马涓榜】 求移忠【绍圣元年毕渐榜】
  姚舜明【绍圣四年何昌年榜】 求元【忠崇宁二年霍端友榜】
  黄唐杰【宣和三年何焕榜】 马佐【绍兴十三年陈诚之榜】
  茹绍庭【绍兴十五年刘章榜】 周汝士【绍兴十八年王佐榜】
  茹骧【绍兴十八年王佐榜】 周汝能【绍兴二十七年王十朋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