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丛刊书目

033 续编 集部 宋之问集二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明本景印 唐 宋之问
034 续编 集部 朱庆余诗集一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唐 朱庆余
035 续编 集部 周贺诗集一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唐 周贺
036 续编 集部 李丞相诗集二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南唐 李建勋
037 续编 集部 三山郑菊山先生淸隽集一卷 据林佶手钞本景印 宋 郑起
038 续编 集部 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一卷锦钱余笑二十四首一卷郑所南先生文集一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林佶手钞本景印 宋 郑思肖
039 续编 集部 先天集十卷附录二卷. 山屋许先生事录一卷 据明嘉靖本景印 宋 许月卿
040 续编 集部 萧冰厓诗集拾遗三卷 据明本景印 宋 萧立
041 续编 集部 存复斋文集十卷附录一卷 据明本景印 元 朱德润
042 续编 集部 张光弼诗集七卷 据明钞本景印 元 张昱
043 续编 集部 茗斋集二十三卷. 据手稿刊本钞本景印 清 彭孙贻
044 续编 集部 明诗九卷 据手稿刊本钞本景印 清 彭孙贻
045 续编 集部 雍熙乐府二十卷 据明嘉靖本景印 明 郭勋
046 续编 集部 白云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四卷 据明崇祯本景印 明 张楚叔
047 三编 经部 诗集传二十卷 据宋本景印 宋 朱熹
048 三编 经部 中庸说残三卷(存卷一至三) 据宋本景印 宋 张九成
049 三编 史部 编年通载残四卷(存卷一至四) 据宋本景印 宋 章衡
050 三编 史部 太宗皇帝实录残二十卷(存卷二十六至三十五、卷四十一至四十五、卷七十六至八十) 据宋馆阁钞本旧钞本宋钞本景印 宋 钱若水
051 三编 史部 元朝秘史十卷续集二卷 据景元钞本景印 元 口 口
052 三编 史部 明史钞略残七卷 据石门吕氏钞本景印 清 庄庭鑨
053 三编 史部 罪惟录九十卷 据手稿本景印 清 查继佐
054 三编 史部 东山国语不分卷 据海宁张氏铁如意馆传录本景印 清 查继佐
055 三编 史部 天下郡国利病书不分卷.顾亭林先生年谱一卷 据手稿本景印 清 顾炎武
056 三编 子部 图画考七卷 据钞本景印 元 盛熙明
057 三编 子部 丞相魏公谭训十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旧钞本景印 宋 苏象先
058 三编 子部 景德传灯录三十卷 据宋本景印 宋 释道原
059 三编 子部 文始眞经三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明本景印 周 尹喜
060 三编 子部 新雕洞灵眞经五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周 庚桑楚
061 三编 集部 颐堂先生文集五卷 据宋本景印 宋 王灼
062 三编 集部 蚁术诗选八卷 据明本景印 元 邵亨贞
063 三编 集部 蚁术词选四卷 据明本景印 元 邵亨贞
064 三编 集部 居易堂集二十卷集外诗文一卷 据淸康熙二十三年本景印 清 徐枋
065 三编 集部 虚斋乐府二卷 据景宋钞本景印 宋 赵以夫
066 三编 集部 梨园按试乐府新声三卷附校记一卷 据元本景印 元 口口


















《四部丛刋》与《四库全书》相同书目(清 乾隆以后书目)
序号 编序号 部序号 书名 版本 著者
001 初编 集部 惜抱轩文集十六卷诗集十卷 据淸嘉庆十二年本景印 清 姚鼐
002 初编 集部 戴东原集十二卷. 戴东原先生年谱一卷 据经韵楼本景印 清 段玉裁
003 初编 集部 鲒埼亭集三十八卷外编五十卷. 全谢山先生年谱一卷经史问答十卷 据淸姚江借树山房本景印 清 全祖望
004 初编 集部 鲒埼亭诗集十卷 据旧钞本景印 清 全祖望
005 初编 集部 洪北江诗文集六十六卷. 洪北江先生年谱一卷 据北江遗书本景印 清 洪亮吉
006 初编 集部 孙渊如诗文集二十一卷. 长离阁集一卷 据淸嘉庆兰陵孙氏本景印 清 孙星衍
007 初编 集部 抱经堂文集三十四卷 据淸嘉庆二年本景印 清 卢文弨
008 初编 集部 潜硏堂文集五十卷诗集十卷诗续集十卷 据淸嘉庆十一年本景印 清 钱大昕
009 初编 集部 述学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别录一卷. 春秋述义一卷 据汪氏本景印 清 汪中
010 初编 集部 容甫先生遗诗五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 据汪氏本景印 清 汪中
011 初编 集部 揅经室一集十四卷二集八卷三集五卷四集二卷诗十一卷续集九卷外集五卷 据淸道光阮氏本景印 清 阮元
012 初编 集部 大云山房文稿初集四卷二集四卷言事二卷补编一卷 据淸同治本景印 清 恽敬
013 初编 集部 定盫文集三卷续集四卷补五卷 据吴氏本景印 清 龚自珍
014 初编 集部 定盫文集补编四卷 据淸朱氏本景印 清 龚自珍
015 初编 集部 茗柯文初编一卷二编二卷三编一卷四编一卷 据淸同治八年本景印 清 张惠言
016 初编 集部 茗柯文补编二卷外编二卷 据淸道光陈善本景印 清 张惠言
017 初编 集部 曾文正公诗集三卷文集三卷 据淸同治本景印 清 曾国藩
018 续编 史部 嘉庆重修一统志五百六十卷 据进呈钞本景印 敕撰
019 续编 史部 嘉庆重修一统志索引 据进呈钞本景 敕撰


《四部丛刋》与《四库全书》书目对照
  《四库全书》版本主要是敕撰本、内府本、各省采进本、私人进献本、通行本及《永 乐 大 典》本。虽广博而不精良加之删削或禁毁使其失真。《四库全书》版本在《四库提要》中略提一二但并无版本出处具体说明。《四部丛刊》之版本得益于张元济先生改定书目,反复严选,原版景印。收入《四库全书》未收之精品书目,汇萃名藏古籍,至此所得善本甚多。以下资料以《四部丛刊》477种书目为主与《四库全书》全部书目对照。对照表中《四库全书》书目空白处为《四库全书》未收入书目。
1. 书名相同者共计:245种 。占百分之51.36 例:《六臣注文选》等
2. 同书不同名者 共计:143种 占百分之29.99例:《四部丛刊》称做《汲冢周书》而《四库全书》称做《逸周书》。
3. 《四库全书》未收录的书目 共计:89种 占百分之18.65例:《四部丛刊》中 的《罪惟录》《曾文正公诗集》等。
《四部丛刋》与《四库全书》书目对照
ID 四部丛刋 版本 编次 类别 四库全书
001 周易九卷附略例一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周易注——周易略例
002 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尚书十三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尚书注疏
003 毛诗二十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毛诗注疏三十卷
004 周礼十二卷 据明翻宋岳氏本景印 初编 经部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
005 仪礼十七卷 据明徐氏翻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仪礼注疏
006 纂图互注礼记二十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礼记注书六十三卷
007 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附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春秋左传注疏六十卷 左传杜林合注(附:春秋二十国年表)
008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十二卷 据宋建安余氏本景印 初编 经部 春秋公羊传二十八卷
009 春秋谷梁传十二卷 据宋建安余氏本景印 初编 经部 春秋谷梁传注疏二十卷
010 孝经一卷 据景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孝经九卷
011 论语十卷 据日本正平本景印 初编 经部 论语集解义疏
012 孟子十四卷 据宋大字本景印 初编 经部 孟子注疏
013 尔雅三卷附音释三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尔雅注疏十一卷
014 京氏易传三卷 据明天一阁本景印 初编 经部 京氏易传
015 尚书大传五卷附序录一卷辨讹一卷 据陈氏本景印 初编 经部 尚书大传
016 诗外传十卷 据明沈氏野竹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韩诗外传
017 大戴礼记十三卷 据明袁氏嘉趣堂本景印 初编 经部 大戴礼记
018 春秋繁露十七卷 据武英殿聚珍版本景印 初编 经部 春秋繁露
019 经典释文三十卷附校勘记三卷 据通志堂经解本景印 初编 经部 经典释文
020 方言十三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方言
021 释名八卷 据明翻宋书棚本景印 初编 经部 释名
022 说文解字十五卷 据北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说文解字
023 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说文解字系传
024 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 据元本景印 初编 经部 重修玉篇
025 广韵五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经部 重修广韵
026 竹书纪年二卷 据明天一阁本景印 初编 史部 竹书纪年
027 前汉纪三十卷 据明翻宋本景印 初编 史部 前汉纪
028 后汉纪三十卷 据明翻宋本景印 初编 史部 后汉纪
029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史部 资治通鉴
030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史部 资治通鉴考异
031 资治通鉴目录 据北宋本景印 初编 史部 资治通鉴目录
032 司马温公稽古录二十卷 据明本景印 初编 史部 稽古录
033 资治通鉴外纪十卷 据明本景印 初编 史部 资治通鉴外纪
034 资治通鉴外纪目录五卷 据明本景印 初编 史部 资治通鉴外纪目录五卷
035 资治通鉴释文三十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史部
036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史部 通鉴纪事本末
037 汲冢周书十卷 据明嘉靖二十年章檗本景印 初编 史部 逸周书
038 国语二十一卷 据明嘉靖翻宋本景印 初编 史部 国语
039 战国策十卷 据元至正本景印 初编 史部 战国策
040 晏子春秋八卷 据明活字本景印 初编 史部 晏子春秋
041 刘向古列女传七卷续列女传一卷 据明本景印 初编 史部 古列女传
042 五朝名臣言行录十卷三朝名臣言行录十四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史部 宋名臣言行录
043 三朝名臣言行录十四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史部 宋名臣言行录
044 吴越春秋十卷 据明弘治邝璠本景印 初编 史部 吴越春秋
045 越绝书十五卷 据明双柏堂本景印 初编 史部 越绝书
046 华阳国志十二卷 据明钱谷钞本景印 初编 史部 华阳国志
047 水经注四十卷 据武英殿聚珍版本景印 初编 史部 水经注
048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据宋藏经本景印 初编 史部 大唐西域记
049 史通二十卷附札记一卷 据明张鼎思本景印 初编 史部 史通
050 孔子家语十卷 据明翻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孔子家语
051 荀子二十卷 据黎氏景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荀子
052 孔丛子七卷附释文一卷 据明翻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孔丛子
053 新语二卷 据明弘治本景印 初编 子部 新语
054 新书十卷 据明正徳十年吉藩本景印 初编 子部 新书
055 盐铁论十卷 据明本景印 初编 子部 盐铁论
056 刘向新序十卷 据明翻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新序
057 说苑二十卷 据明钞本景印 初编 子部 说苑
058 扬子法言十三卷附音义一卷 据景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扬子法言
059 潜夫论十卷 据述古堂景宋钞本景印 初编 子部 潜夫论
060 申鉴五卷 据明嘉靖四年本景印 初编 子部 申鉴
061 徐干中论二卷 据明嘉靖四十四年本景印 初编 子部 中论
062 中说十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中说
063 孙子集注十三卷 据明嘉靖三十四年谈恺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孙子
064 六韬六卷 据景宋钞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六韬
065 吴子二卷 据景宋钞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吴子
066 司马法三卷 据景宋钞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司马法
067 管子二十四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管子
068 邓析子二卷 据明本景印 初编 子部 邓子
069 商子五卷 据明天一阁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商子
070 韩非子二十卷 据景宋钞校本景印 初编 子部 韩非子
071 齐民要术十卷 据明钞本景印 初编 子部 齐民要术
072 重广补注皇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 据明翻北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皇帝内经素问
073 黄帝素问灵枢经十二卷 据明赵府居敬堂本景印 初编 子部 灵枢经
074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五卷 据日本活字本景印 初编 子部 难经本义
075 新编金匮要略方论三卷 据明古今医统正脉本景印 初编 子部 金匮要略论注
076 注解伤寒论十卷 据明嘉靖二十四年歙汪氏主一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伤寒论注释
077 新刊王氏脉经十卷 据元本景印 初编 子部
078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 据金泰和晦明轩本景印 初编 子部 证类本草
079 周髀算经二卷附音义一卷 据明秘册彚函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周髀算经
080 九章算术九卷附音义一卷 据淸微波榭本景印 初编 子部 九章算术
081 太玄经十卷附说玄一卷释文一卷 据明万玉堂翻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太玄经
082 易林十六卷 据元本景印 初编 子部 焦氏易林
083 墨子十五卷 据明嘉靖三十二年唐尧臣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墨子
084 尹文子一卷 据明覆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尹文子
085 慎子内篇一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逸文一卷附内篇校文一卷 据江阴缪氏蕅香簃写景印 初编 子部 慎子
086 鹖冠子三卷 据明翻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鹖冠子
087 鬼谷子三卷附录一卷 据江都秦氏石研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鬼谷子
088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据明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吕氏春秋
089 淮南鸿烈解二十一卷 据景钞北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淮南鸿烈解
090 人物志三卷 据明本景印 初编 子部 人物志
091 颜氏家训二卷 据明本景印 初编 子部 颜氏家训
092 白虎通德论十卷 据元大徳翻宋监本景印 初编 子部 白虎通义
093 论衡三十卷 据明通津草堂本景印 初编 子部 论衡
094 风俗通义十卷 据元本景印 初编 子部 风俗通义十卷
095 羣书治要五十卷 据日本尾张本景印 初编 子部
096 意林五卷逸文一卷补二卷 据武英殿聚珍版本逸文补据别下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意林
097 西京杂记六卷 据明嘉靖本景印 初编 子部 西京杂记
098 世说新语三卷附校语一卷 据明吴郡袁氏嘉趣堂本景印 初编 子部 世说新语
099 山海经十八卷 据明成化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山海经
100 穆天子传六卷 据明天一阁本景印 初编 子部 穆天子传


ID 四部丛刋 版本 编次 类别 四库全书
101 唐段少卿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 据明本景印 初编 子部 酉阳杂俎
102 弘明集十四卷 据明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弘明集
103 广弘明集三十卷 据明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广弘明集
104 法苑珠林一百二十卷 据明万历本景印 初编 子部 法苑珠林
105 翻译名义集七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106 老子道德经二卷 据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老子道德经
107 冲虚至德真经八卷 据北宋本景印 初编 子部 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