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答问

《海国闻见录附图》二卷。(陈伦炯。《珠尘》本。)
《海录》一卷。(杨炳南。海山仙馆本。)
《职方外纪》五卷。(明艾儒略。守山阁本,金壶本,《龙威》本。)
《坤舆图说》二卷。(明南怀仁。《指海》本。)
《地球图说》一卷。(西洋蒋友仁译。何国宗,钱大昕奉敕润色。文选楼本。)
《瀛寰志略》十卷。(徐继畬。原刻大字、重刻小字两本。)
《海国图志定本》一百卷。(林则徐译,魏源重定。咸丰壬子广州重编刻定本,初刻本止六十卷。)
《新译地理备考》十卷。(西洋玛吉士。海山仙馆本。)
《新译海道图说》十五卷,附《长江图说》三卷。(西洋人。上海制造局刻本。极有用。)
以上地理类外纪之属(古略今详者,录今人书。)
《三辅黄图》一卷。(庄炘校。平津馆本,微波本。)
《长安志》二十卷。(宋宋敏求。经训堂本。)
《长安志图》三卷。(元李好文。经训堂本。)
《唐两京城坊考》五卷。(徐松。《连筠》本。)
《两京新记》一卷。(唐韦述。佚存丛书本,粤雅堂本。)
《宋东京考》二十卷。(周城。原刻本。)
《汴京遗迹志》二十四卷。(明李濂。国朝人校刻本。)
《历代帝王宅京记》二十卷。(顾炎武。嘉庆戊辰顾氏刻本。)
《历代山陵考》二卷。(借月山房本。钱坫《圣贤冢墓考》十二卷,未刊。)
赵岐《三辅决录》二卷。(晋挚虞注。张澍辑。二酉堂本,又茆辑《十种》本。)
《辛氏三秦记》一卷。(二酉堂辑本。张辑《挚虞决疑要注》,《三辅旧事》,《三辅故事》,刘昞《十三州志》,段龟龙《凉州记》,《凉州异物志》,《西河旧事》,《喻归西河记》,《段国沙洲记》,皆刻《二酉堂丛书》内,篇叶无多,不别列。)
《雍录》十卷。(宋程大昌。通行本。)
《关中胜迹图志》三十二卷。(毕沅。自刻本。)
《河朔访古记》二卷。(旧题元迺贤。守山阁本。)
《昌平山水记》二卷。(顾炎武。《亭林遗书》本。)
《洛阳伽蓝记》五卷,《集证》一卷。(魏杨衒之。吴若准《集证》校刻本,丛书多有,吴本最善。)
《洛阳名园记》一卷。(宋李格非。海山仙馆本,《津逮》本,《学津》本。)
《渚宫旧事》五卷,《补遗》一卷。(唐余知古。平津馆本。)
《南方草木状》三卷。(晋嵇含。《汉魏丛书》本。)
《荆楚岁时记》一卷。(梁宗懔。《汉魏丛书》本。)
《北户录》三卷。(唐段公路。《说郛》及他丛书本皆不全。)
《岭表录异》三卷。(唐刘恂。聚珍本,杭本,福本。)
《益部方物略记》一卷。(宋宋祁。《津逮》本,《学津》本。)
《桂海虞衡志》一卷。(宋范成大。《古今逸史》本,《唐宋丛书》本,《说海》本。)
《岭外代答》十卷。(宋周去非。知不足斋本。)
《岁华纪丽谱》一卷,附《笺纸谱》一卷,《蜀锦谱》一卷。(元费著。
《续百川》本。)
《闽中海错疏》三卷。(明居本畯。《珠尘》本,《学津》本。)
《舆地纪胜》二百卷。(宋王象之。广州新刻本,阙三十二卷。)
以上地理类杂地志之属(都会、山水、古迹、人物、物产、杂记,录古雅者。)
──右地理类(山志游记如说嵩、岱览之属,今日通行有版本者凡数十种,以非切要,不录。杂地志如桂胜、楚宝、晋乘蒐略之属,止关一方,又非古籍,不录。)
◎政书第十一《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崇仁谢氏合刻本,广州重刻本。)
《通志》二百卷。(宋郑樵。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谢刻本,《提要》入别史类,今附于此,以便寻检。)
《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元马端临。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谢刻本,广州重刻本。)
《续通典》一百四十四卷。(乾隆三十二年敕撰。殿本。)
《续通志》五百二十七卷。(同上。同上。)
《续通考》二百五十二卷。(乾隆十二年敕撰。殿本。)
《皇朝通典》一百卷。(乾隆三十二年敕撰。殿本。)
《皇朝通志》二百卷。(同上。同上。)
《皇朝通考》二百六十六卷。(乾隆十二年敕撰。殿本。)
《通志略》二十卷。(明刻本,金坛于氏重刻本。止刻其二十略,非删节也,读《通志》者,以此为便,与他删本不同。)
《文献通考正续合编》卷。(通行本。)
以上政书类历代通制之属(三《通》为体,通贯古今,故别为类。)
《汉制考》四卷。(宋王应麟。《津逮》本,《学津》本,《玉海》附刻本。)
《西汉会要》七十卷。(宋徐天麟。江藩校胡森刻本,聚珍本,福本,苏州活字版本。)
《东汉会要》四十卷。(同上。钱仪吉《三国会要》未刊,序例一卷,在《衎石斋记事初稿》中。)
《唐会要》一百卷。(宋王溥。聚珍本,福本。)
《五代会要》三十卷。(宋李攸。聚珍本,福本。)
《宋朝事实》二十卷。(宋李攸。聚珍本,福本。徐松辑《宋会要》百卷,《宋中兴礼书》二百三十一卷,《续礼书》六十四卷,又半卷,未刊。)
《谥法》四卷。(宋苏洵。金壶本,钱熙祚刻《珠丛别录》本。)
《汉官六种》。(《汉官》一卷,《汉官解诂》一卷,汉王隆撰,胡广注。
《汉旧仪》二卷,《补遗》二卷,卫宏。《汉官仪》二卷,应劭。《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一卷,蔡质。《汉仪》一卷,吴丁孚。平津馆本。)
《唐六典》三十卷。(唐玄宗。刻本。《提要》入职官,今附此。)
《明会典》一百八十卷。(明弘治十年官修。原刻本。)
以上政书类古制之属(唐《开元礼》一百五十卷,宋政和《五礼新仪》二百二十卷,《金集礼》四十卷,《明集礼》五十三卷。除《明集礼》外,有传钞本,未见刻本。《开元礼》多采入《通典》内。)
《大清会典图说事例》一千一百三十二卷。(嘉庆二十三年四次敕撰。殿本礼部印行。康熙三十三年、雍正五年、乾隆二十九年本,皆止《会典》一百卷,乾隆本增则例一百八十卷,坊行巾箱本单刻《会典》一百卷。)
《大清通典》五十四卷。(道光四年敕修。殿本,贵阳重刻官本,乾隆二十一年本五十卷。)
《皇朝礼器图式》二十八卷。(乾隆二十四年敕撰,三十年校补。殿本。)
《历代职官表》六十三卷。(乾隆四十五年敕撰。殿本,三长物斋本。《提要》入职官,今附此。因《会要》旧入政书,此亦其类。)
《吾学录初编》二十四卷。(吴荣光。广州刻本。)
以上政书类今制之属(今日官书,如品级、处分、赋役、漕运、盐法、税则、学政、科场、枢政、军需、刑案、工程、物料、台规、仪象志、各部则例之属,各有专书,所司掌之,《四库》皆不著录。各省官司,以吏牍编纂成书者尤多,其《纲要》已具《会典》诸书,并散见《经世文编》中。)
──右政书类◎谱录第十二
《崇文总目辑释》五卷,《补遗》一卷。(宋王尧臣等。钱东垣等辑。汗筠斋本,粤雅堂重刻本。)
宋衢州本《郡斋读书志》二十卷。(汪士钟校刻本。此本善。)
宋袁州本(《郡斋读书志》四卷,《后志》二卷,宋晁公武。《考异》一卷,《附志》一卷。宋赵希弁。海宁陈氏刻本。)
《子略》四卷,《目录》一卷。(宋高似孙。《学津》本,《百川》本。)
《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宋陈振孙。聚珍本,杭本,福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乾隆四十七年敕撰。殿版大字本,杨州小字本,广州小字本。)
《四库简明目录》二十卷。(同上。翻阅较便,惟《四库》归《存目》者,《简明目录》无之,亦间有与《提要》不合者。)
坊刻通行本,又乾隆四十九年赵怀玉杭州刻本。仁和邵懿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二十卷,专记版本,《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多录自此书,宣统三年邵氏家刻本。
《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五卷。(阮元。即《揅经室外集》。原刻本。一百七十五种。)
《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黄虞稷。孙星衍孙祠书目,未刊。)
《古今伪书考》一卷。(姚际恒。知不足斋本。)
目录之学,最要者《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叙录》,《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宋史》、《明史》《艺文志》。
《文献通考》中《经籍考》,虽非专书,尤为纲领。(朱彝尊《经义考》极要,已入经部。)阮孝绪《七录序目》。(在《广宏明集》内,及《续古文苑》。)
《文选注引书目》(《文选理学权舆》卷二)、《太平御览引用书目》(《卷首》)、《三国志注引书目》(在赵翼《廿二史札记》内),亦要。其余若遂初堂、明文渊阁、焦竑《经籍志》、绿竹堂、世善堂、绛云楼、述古堂、《敏求记》、天一阁、传是楼、汲古阁、季沧苇、《浙江采进遗书》、文瑞楼、爱日精庐各家《书目》,或略或误,或别有取义,乃藏书家所贵,非读书家所亟,皆非切要。(坊行《汇刻书目》,《续书目》,亦可备览,但未详核,亦多芜杂,活字本尤劣。)
以上谱录类书目之属(此类各书,为读一切经史子集之涂径。)
《姓氏急就篇》二卷。(宋王应麟并自注。《玉海》附刻本。)
《元和姓纂》十八卷。(唐林宝。嘉庆七年洪氏刻本。)
《古今姓氏书辨证》四十卷,《校勘记》三卷。(宋邓名世。守山阁本,又洪刻本。)
《姓氏五书》。(《姓韵》,《辽金元三史姓录?附西夏姓》,《姓名寻源》,《姓氏辨误》,《古今姓氏书目考证》。张澍。止刻《寻源》、《辨误》两种。)
《史姓韵编》六十四卷。(汪辉祖。家刻本,江宁活字版本。)
《九史同姓名略》七十二卷,《补遗》四卷。(汪辉祖。家刻本。《古今同姓名录》二卷,旧题梁元帝撰,唐陆善经《续》,元叶森《补》,《函海》本。)
《辽金元三史同名录》四十卷。(汪辉祖。家刻本。)
《名疑》四卷。(明陈士元。借月山房本。)
《避讳录》五卷。(黄本骥。三长物斋本。此书尚略。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四十六卷,未刊。)
《周公年表》一卷。(牟廷相。福山王氏刻本。)
《孔孟年表》二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种》本。)
《颐志斋四谱》四卷。(丁晏。六艺堂自刻本。郑君、陈思王、陶靖节、陆宣公。孙星衍、阮元皆有《郑康成年谱》刻本。)
《韩柳年谱》八卷。(宋吕大防《文公集年谱》一卷,宋程俱《韩文公历官纪》一卷,宋洪兴祖《韩子年谱》五卷,宋文安礼《柳先生年谱》一卷。马曰璐合刻本,粤雅堂本。)
《朱子年谱》四卷,《考异》四卷,《附录》二卷。(王懋竑。家刻本,粤雅堂本。)
《重编陆象山年谱》二卷。(李绂编。刻本。)
洪文惠、洪文敏、陆放翁、王伯厚、王弇州《年谱》各一卷。(钱大昕。潜研堂本。)
《顾亭林年谱》四卷,《阎潜邱年谱》四卷。(张穆。合刻原本,粤雅堂本。)
《杜工部诗年谱》,(宋鲁訔原本,今为各注家以意更定。)附《集》内。
《苏文忠公年谱总案》,(王文诰。)附《苏诗编注集成》内。其余前代闻人,国朝人,多为编定年谱,或附集,或单行,不备录。
以上谱录类姓名、年谱之属《竹谱》一卷。(六朝宋戴凯之。《汉魏丛书》本。)
《茶经》三卷。(唐陆羽。《学津》本,《百川》本。)
《北山酒经》三卷。(宋朱翼中。知不足斋本。)
《广群芳谱》一百卷。(康熙四十七年敕撰。殿本,重刻通行本。)
《奇器图说》一卷。(明邓玉函。)《诸器图说》一卷。(明王征。守山阁本,通行本。)
以上谱录类名物之属──右谱录类(依《隋书经籍志》入史部。)
◎金石第十三
(金石之学,今为专家,依郑夹漈例,别出一门,无考证者不录,疏舛者不录。)
《集古录跋尾》十卷。(宋欧阳修。)《目》五卷。(欧阳棐。三长物斋合刻本,《跋尾》附《集》本。)
《金石录》三十卷。(宋赵明诚。雅雨堂本。又三长物斋本,凡欧《录》所有者,旁加墨圈,便于检核。欧、赵二书,其要在《目录》,故列目录之属。)
《金石录补》二十七卷,《续跋》七卷。(叶奕包。涉闻梓旧本。)
《舆地碑记目》四卷。(宋王象之。潘氏滂喜斋刻本。)
《蜀碑记》一卷。(宋王象之。永康胡氏刻《金华丛书》本。《函海》内《蜀碑记补》,不善。)
《宝刻丛编》二十卷。(宋陈思。翁刻本。)
《宝刻类编》八卷。(宋阙名。刘喜海刻本。)
《寰宇访碑录》十二卷。(孙星衍、邢澍。平津馆本。)
《寰宇访碑录补》十二卷。(今人。自刻本。)
《金石萃编》一百二十七卷。(王昶。原刻本。严可均编平津馆《金石萃编正续》三十一卷,未刊。)
《两汉金石记》二十二卷。(翁方纲。《苏斋丛书》本。以上二书,兼目录、文字。)
《潜研堂金石目》八卷。(钱大昕。潜研堂本。)
《金石学》卷。(国朝人。原刻本。记近人为金石之学者。)
以上金石目录之属《考古图》十卷,《续图》五卷,《释音》五卷。(宋吕大防。通行本。)
《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宋王黼等。通行本。)
《王复斋钟鼎款识》一卷。(阮刻本。)
《啸堂集古录》二卷。(宋王俅。明刻本。摹篆形,故列此。)
《西清古鉴》四十卷。(乾隆四年敕撰。殿本。)
《金石经眼录》一卷。(褚峻图,牛运震说。原刻本。即《金石图》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