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目录
- 书目答问
书目答问
《古韵标准》四卷,《四声切韵表》四卷。(江永。《贷园丛书》本,粤雅堂本,守山阁本。)
《音学辨微》一卷。(江永。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合前二种沔阳陆氏刻本。)
《声韵考》四卷。(戴震。《戴氏遗书》本,贷园丛书本,经韵楼本。)
《声类表》十卷。(同上。《戴氏遗书》本。)
《六书音韵表》二卷。(段玉裁。附《段注说文》后。互见。)
《四声韵和表》五卷。(洪榜。刻本。)
《古音谐》八卷。(姚文田。姚氏咫进斋本。简明易晓。)
《声类》四卷。(钱大昕。集外单行本,粤雅堂本。)
《韵补》五卷。(宋吴棫。《连筠丛书》校本。)
《韵补正》一卷。(顾炎武。《亭林遗书》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连筠》本。《苗夔韵补正》,未刊。)
《补部韵略》五卷。(宋丁度等。《楝亭五种》本,姚氏咫进斋重刻曹本。
钱孙保影宋钞足本,未刊。此书不合于古,不行于今,特藉以考见当时程试之制。)
《五音集韵》十五卷。(金韩道昭。明刻本。)
以上小学类音韵之属(音韵声属。)
《仓颉篇》三卷。(孙星衍辑。岱南阁本。)
《急就篇》四卷。(汉史游。唐颜师古注,宋王应麟补注。陈氏独抱庐本,《津逮》本,《学津》本,《玉海》附刻本。)
《急就章考异》一卷。(孙星衍。岱南阁别刻行本,《小学汇函》本。)
《小学钩沈》十九卷。(任大椿。山阳汪氏刻本。)
《方言注》十三卷。(汉扬雄。晋郭璞注。丁杰校。抱经堂本,聚珍本,福本,《小学汇函》本。《方言》、《释名》、《小尔雅》、《广雅》四种,明郎奎金刻《五雅》,《汉魏丛书》,《古今逸史》,皆并有之,但无校注,不善。)
《方言疏证》十三卷。(戴震。《戴氏遗书》本。钱绎《方言笺疏》十三卷,钱侗《方言义证》六卷,未刊。)
《续方言》二卷。(杭世骏。《杭氏七种》本,《珠尘》本。)
《续方言补正》一卷。(程际盛。《珠尘》本。)
《释名疏证》八卷,《补遗》一卷。(汉刘熙。江声疏补。经训堂篆书、正书两本,又璜川书屋本、《小学汇函》本,无疏证。)
《续释名》一卷。(江声。经训堂本。)
《小尔雅疏》八卷。(旧题汉孔鲋。晋李轨解。王煦疏。凿翠山房本,非《汉书艺文志》元书。)
《小尔雅训纂》六卷。(宋翔凤。浮溪精舍本。)
《小尔雅义证》十三卷。(胡承珙。《墨庄遗书》本。钱东垣《小尔雅校证》二卷,未刊。)
《博雅音》十卷。(魏张揖。隋曹宪音。高邮王氏刻本,明毕效钦原刻本,《小学汇函》校本。即《广雅》。)
《广雅疏证》十卷。(王念孙《疏证》。家刻本,学海堂本。)
《骈雅训纂》十六卷。(明朱谋<土韦>。魏茂林训纂。通行大字、小字两本。
借月山房本。原书七卷。)
《骈字分笺》二卷。(程际盛。《珠尘》本。)
《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唐释玄应。庄炘校刻本,海山仙馆本,杭州新校刻本。)
《华严音义》四卷。(唐释慧苑。粤雅堂本,杭州新校刻本。二书所引古书及字书,古本甚多,可资考证,故国朝经师,多取资焉,于彼教无与也。)
《匡谬正俗》八卷。(唐颜师古。雅雨堂本,《小学汇函》重刻卢本,《珠尘》本。)
《字诂》一卷。(黄生。《指海》本,家刻本。钱绎《字诂类籑》一百六卷,未刊。)
《埤雅》二十卷。(宋陆佃。顾棫校刻本,明郎氏五雅本。多駮杂,不尽关经义。)
《尔雅翼》三十二卷。(宋罗愿。《学津》本,《格致丛书》本。不尽可据。)
以上小学类训诂之属训诂义属。
──右小学(此类各书,为读一切经、史、子、集之铃键。)
卷二 史部
(此类若古史及宋以前杂史、杂地志,多在通行诸丛书内,此举善本,若诸本相等,举易得者。)
◎正史第一
(事实先以正史为据。)
《钦定二十四史》。(乾隆间钦定。此二十四部皆为正史,共三千二百四十三卷,目列后。正史撰人不录。)
《史记》一百三十卷。(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汲古本、扫叶本无索隐、正义。)《汉书》一百二十卷。(唐颜师古注。即宋庆元附三刘刊误、宋祁校语本。明监本、汲古本、扫叶本无校语。)《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唐章怀太子贤注。《内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三国志》六十五卷。(宋裴松之注。)《晋书》一百三十卷。(附唐何超《音义》三卷。)《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北齐书》五十卷。《周书》五十卷。《隋书》八十五卷。《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旧唐书》二百卷。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明南监本附宋董冲《释音》二十五卷。)《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录》二卷。《新五代史记》七十四卷,《目录》一卷(宋徐无党注。)。《宋史》四百九十六卷。《辽史》一百一十六卷。《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元史》二百一十卷。《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武英殿附《考证》本,江宁、苏州、扬州、杭州、武昌五书局合刻本,新会陈氏覆刻殿本。明南、北监本《廿一史》,断自元止,无《旧唐》、《旧五代》。北监合刻,南监乃新旧版辏集而成,或别刻,或覆刻。毛氏汲古阁本《十七史》,至《新五代》止,亦无《旧唐》、《旧五代》。席氏扫叶山房本,与毛本同,增《旧唐》、《旧五代》。北监本、扫叶本、陈本、坊翻毛本有脱误。)
以上正史合刻本重刻明震泽王氏本《史记》一百三十卷。(武昌局本,间有依明柯校汪刻本者,王延喆、柯维熊、汪谅,有《索隐》、《正义》。)
古香斋袖珍《史氏》一百三十卷。(内府本。)
重刻殿本附《考证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新五代史》。(成都局本。卷数与殿本同。)
重刻闻人本《旧唐书》二百卷。(明闻人诠原刻。扬州岑建功重校刻本,附《逸文》十二卷、《校勘记》六十六卷。)
重刻殿本《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汲古阁本《新五代史》七十四卷。(武昌局本。)
重刻《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江宁藩库本。)
《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汉书评林》一百二十卷。(明凌稚隆刻本,较胜他坊本,有《索隐》、《正义》。)
以上正史分刻本(此外若明刻之秦藩本《史记》,刘氏翻刻元中统本《史记索隐》,汪文盛本两汉书,冯梦祯刻《三国志》,皆善本。其余明刻、近人坊刻《史》《汉》甚多,不具录。)
单行本《史记索隐》三十卷。(汲古阁本,扫叶山房本。)
《史记志疑》三十六卷。(梁玉绳。原刻本。)
《史记三书释疑》三卷。(钱塘。钱坫补《史记注》一百三十卷,未刊。)
《史记三书正讹》三卷。(王元启。祇平居士集本。《律书》一卷,《历书》一卷,《天官书》一卷。孙星衍《史记天官书考证》十卷,未见传本。)
《读史记十表》十卷。(汪越。)
《古今人表考》九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人表考校补》一卷,《续考校补》一卷。蔡云。自刻本。)
《汉书律历志正讹》上下卷。(王元启。祇平居士集。杭世骏《汉书疏证》、《北齐书疏证》,未见传本。)
《汉书地理志校本》二卷。(汪迈孙。杭州刻本。)
《汉书地理志稽疑》六卷。(全祖望。朱文翰刻本,粤雅堂本。)
《新斠注地理志》十六卷。(钱坫。原刻本,同治甲戌会稽章氏重刻本附徐松《集释》。又《汉书十表注》十卷,未刊。)
《汉书地理志补注》一百三卷。(吴卓信。安徽包氏刻本。)
《汉书地理志图今释》七卷,《汉志水道考》一卷。(今人。广州刻本。)
《汉志水道疏证》五卷。(洪颐煊。问经堂本。)
《补汉兵志》五卷。(宋钱文子。知不足斋本。)
《汉艺文志考证》十卷。(王应麟。《玉海》附刻本。)
《汉书西域传补注》二卷。(徐松。原刻本,张琦刻本,《指海》本。)
《汉西域图考》七卷。(李光廷。同治庚午刻本。)
《班马字类》五卷,附《补遗》。(宋娄机。别下斋刻涉闻梓旧本,小玲珑馆仿宋大字本,又仿宋中字本。)
《班马异同评》三十五卷。(宋倪思。刘辰翁评。嘉庆丁酉福建刻本。倪书为考史、汉文辞异同,刘评无谓,今倪书无单行本。)
《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姚之骃。刻本。孙志祖补辑谢承《后汉书》五卷,未见传本。)
《补后汉书年表》十卷。(宋熊方。卢校鲍刻本。)
《后汉书补表》八卷。(钱大昭。汗筠斋本,粤雅堂本。)
《补后汉艺文志》四卷。侯康。伍氏《岭南遗书》本。钱大昭《补续汉书艺文志》二卷、《后汉郡国令长考》一卷,钱塘《续汉书律历志补注》二卷,未刊。
《后汉书补注》二十四卷。(惠栋。宝山李氏刻本,粤雅堂本,冯集梧刻本。)
《后汉书补注》一卷。(侯康。《岭南遗书》本。)
《两汉刊误补遗》十卷。(宋吴仁杰。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陈景云《两汉举正》五卷、钱大昭《两汉书释疑》四十四卷、沈钦韩《两汉书疏证》七十四卷,未刊。)
《三国职官表》三卷。(洪饴孙。道光元年李兆洛《合梁疆域志》刻本。)
《三国疆域志》二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
《补三国艺文志》四卷。(侯康。《岭南遗书》本。)
《三国志补注》六卷,附《诸史然疑》一卷。(杭世骏。刻本。)
《三国志补注续》一卷。(侯康。《岭南遗书》本,《学海堂二集》本。)
《三国志辨误》一卷。(宋人阙名。聚珍本,福本,守山阁本,金壶本。陈景云《三国志举正》四卷、钱大昭《三国志辨疑》三卷,未刊。)
《三国志考证》八卷。(潘眉。嘉庆间刻本。沈钦韩《三国志补训诂》八卷、《释地理》八卷,未见传本。)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五卷。(毕沅。经训堂本。)
《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
《补晋兵志》一卷。(钱仪吉。《幵石斋记事初稿》本。)
《补宋书刑法志》一卷,《食货志》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
《晋宋书故》一卷。(同上。洪亮吉《宋书音义》四卷,未刊。)
《补梁疆域志》八卷。(洪齮孙。李兆洛刻本。)
《南北史表》六卷。(周嘉猷。原刻本。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未刊。)
《旧唐书校勘记》六十六卷。(罗士琳、陈立、刘文淇、刘毓崧同校。)
《旧唐书逸文》十二卷。(岑建功辑。扬州岑氏附《旧唐书》刻本。互见。)
《新唐书纠缪》二十卷。(宋吴缜。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陈黄中《新唐书误》三卷,未刊。)
《新旧唐书合钞》二百六十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丁小鹤新《旧唐书合钞补正》,有刻本,未见。
《新旧唐书互证》二十卷。(赵绍祖。原刻本。)
《五代史补》五卷。(宋陶岳。汲古阁本,扫叶山房本。)
《五代史记纂误》三卷。(宋吴缜。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
《五代史记纂误补》四卷。(吴兰庭。知不足斋本,《珠尘》本,单刻本。)
《新五代史记补注》七十四卷。彭元瑞、刘凤诰同撰。原刻通行本,中分子卷。
《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二卷。(钱大昕。钱侗续成。文选楼本,粤雅堂本。)
《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六年敕撰。殿本。《宋》、《辽》、《金》、《元》史原书译语不合者,殿本四史奉敕改正。)
《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倪璠。抱经堂《群书拾补》之一。)
《辽金元三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潜研堂全书》本。)
《辽史拾遗》二十四卷,《补》五卷。(厉鹗。汪刻本。杭世骏《补金史》一百卷,未刊。)
《元史氏族表》三卷。(钱大昕。潜研堂本。别有《元史稿》一百卷,未刊。)
《补元史艺文志》四卷。(同上。)
《元史备忘录》一卷。(明王光鲁。借月山房本。)
《元史本证》五十卷。(汪辉祖。家刻本。)
《诸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潜研堂本。)
《历代史表》五十九卷。(万斯同。原刻足本,初印本少末六卷。钱大昕《唐学士年表》一卷、《五代学士年表》一卷、《宋中兴学士年表》一卷,德清徐氏刻本。)
《史表》卷。(洪饴孙。李兆洛刻本。乃合编历代史目录。)
《历代帝王年表》三卷。(齐召南。文选楼本,仁和叶氏重刻本。此书最简括。)
《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谱》一卷。(陆费墀。阮福刻本,仁和叶氏重刻本。)
《历代统纪表》十三卷,《疆域表》三卷,《沿革表》三卷。(段承基。自刻本。)
《廿一史世谱》五十四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
《历代建元考》十卷。(钟渊映。守山阁本,金壶本。)
《纪元要略》二卷。(陈景云。)《补注》一卷。(子黄中。《文道十书》本,《学津》本,《珠尘》本。)
《元号略》四卷,《补遗》一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
《纪元通考》十二卷。(叶维庚。自刻本。此书最详。)
《历代纪元编》三卷。(李兆洛。江宁官本,粤雅堂本。此书最便。)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二十卷。(同上。江宁官本。此书最便。)
《历代沿革图》一卷。(六严。江宁官本。以上三书与《皇朝舆地韵编》、《舆地图》合刻,通称《李申耆五种》。)
《历代地理沿革表》四十七卷。(陈芳绩。道光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