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

  侯景之乱,梁元帝凡遣五军入援京邑,量预其一。台城陷,量还荆州。元帝承制以量为假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巴州诸军事、信威将军、巴州刺史。侯景西上攻巴州,元帝使都督王僧辩入据巴陵。量与僧辩并力拒景,大败景军,擒其将任约。进攻郢州,获宋子仙。仍随僧辩克平侯景。承圣元年,以功授左卫将军,封谢沐县侯,邑五百户。寻出为持节、都督桂、定、东、西宁等四州诸军事、信威将军、安远护军、桂州刺史。
  荆州陷,量保据桂州。王琳拥割湘、郢,累遣召量,量外虽与琳往来,而别遣使从间道归于高祖。高祖受禅,授持节、散骑常侍、平西大将军,给鼓吹一部,都督、刺史并如故。寻进号镇南将军。仍授都督、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祖嗣位,进号征南大将军。王琳平后,频请入朝,天嘉五年,征为中抚大将军,常侍、仪同、鼓吹并如故。量所部将帅,多恋本土,并欲逃入山谷,不愿入朝。世祖使湘州刺史华皎征衡州界黄洞,且以兵迎量。天康元年,至都,以在道淹留,为有司所奏,免仪同,馀并如故。光大元年,给鼓吹一部。华皎构逆,以量为使持节、征南大将军、西讨大都督,总率大舰,自郢州樊浦拒之。皎平,并降周将长胡公拓跋定等。以功授侍中、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醴陵县公,增邑一千户。未拜,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侍中、仪同、鼓吹并如故。
  太建元年,进号征北大将军,给扶。三年,坐就江阴王萧季卿买梁陵中树,季卿坐免,量免侍中。寻复加侍中。五年,征为中护大将军,侍中、仪同、鼓吹、扶并如故。
  吴明彻之西伐也,量赞成其事,遣第六子岑率所领从军。淮南克定,量改封始安郡公,增邑一千五百户。六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郢、巴、南司、定四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郢州刺史,侍中、仪同、鼓吹、扶并如故。七年,征为中军大将军、护军将军。九年,以公事免侍中。寻复加侍中。十年,吴明彻陷没,加量使持节、都督水陆诸军事,仍授散骑常侍、都督南北兗、谯三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南兗州刺史,馀并如故。十三年,加左光禄大夫,增邑五百户,馀并如故。十四年四月薨,时年七十二。赠司空。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祖道盖,齐广平太守。父法尚,梁扬州议曹从事。昭达性倜傥,轻财尚气。少时,尝遇相者,谓昭达曰:“卿容貌甚善,须小亏损,则当富贵。”梁大同中,昭达为东宫直后,因醉坠马,鬓角小伤,昭达喜之,相者曰:“未也。”及侯景之乱,昭达率募乡人援台城,为流矢所中,眇其一目,相者见之,曰:“卿相善矣,不久当贵。”
  京城陷,昭达还乡里,与世祖游,因结君臣之分。侯景平,世祖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世祖。世祖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优渥,超于侪等。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及杜泰退走,因从世祖东进,军吴兴,以讨杜龛。龛平,又从世祖东讨张彪于会稽,克之。累功除明威将军、定州刺史。
  是时留异拥据东阳,私署守宰,高祖患之,乃使昭达为长山县令,居其心腹。永定二年,除武康令。世祖嗣位,除员外散骑常侍。天嘉元年,追论长城之功,封欣乐县侯,邑一千户。寻随侯安都等拒王琳于栅口,战于芜湖,昭达乘平虏大舰,中流而进,先锋发拍中于贼舰。王琳平,昭达册勋第一。二年,除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郢、巴、武沅四州诸军事、智武将军、郢州刺史,增邑并前千五百户。寻进号平西将军。
  周迪据临川反,诏令昭达便道征之。及迪败走,征为护军将军,给鼓吹一部,改封邵武县侯,增邑并前二千户,常侍如故。四年,陈宝应纳周迪,复共寇临川,又以昭达为都督讨迪。至东兴岭,而迪又退走。昭达仍逾岭,顿于建安,以讨陈宝应。宝应据建安、晋安二郡之界,水陆为栅,以拒官军。昭达与战不利,因据其上流,命军士伐木带枝叶为筏,施拍于其上,缀以大索,相次列营,夹于两岸。宝应数挑战,昭达按甲不动。俄而暴雨,江水大长,昭达放筏冲突宝应水栅,水栅尽破。又出兵攻其步军。方大合战,会世祖遣余孝顷出自海道。适至,因并力乘之,宝应大溃,遂克定闽中,尽擒留异、宝应等。以功授镇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初,世祖尝梦昭达升于台铉,及旦,以梦告之。至是侍宴,世祖顾诏达曰:“卿忆梦不?何以偿梦?”昭达对曰:“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馀无以奉偿。”寻又出为使持节、都督江、郢、吴三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江州刺史,常侍、仪同、鼓吹如故。
  废帝即位,迁侍中、征南将军,改封邵陵郡公。华皎之反也,其移书文檄,并假以昭达为辞,又频遣使招之,昭达尽执其使,送于京师。皎平,进号征南大将军,增邑并前二千五百户。秩满,征为中抚大将军,侍中、仪同、鼓吹如故。高宗即位,进号车骑大将军,以还朝迟留,为有司所劾,降号车骑将军。
  欧阳纥据有岭南反,诏昭达都督众军讨之。昭达倍道兼行,达于始兴。纥闻昭达奄至,恇扰不知所为,乃出顿洭口,多聚沙石,盛以竹笼,置于水栅之外,用遏舟舰。昭达居其上流,装造拍,以临贼栅。又令军人衔刀,潜行水中,以斫竹笼,笼篾皆解。因纵大舰随流突之,贼众大败,因而擒纥,送于京师,广州平。以功进车骑大将军,迁司空,馀并如故。
  太建二年,率师征萧岿于江陵。时萧岿与周军大蓄舟舰于青泥中,昭达分遣偏将钱道戢、程文季等,乘轻舟袭之,焚其舟舰。周兵又于峡下南岸筑垒,名曰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之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以攻其城,降之。三年,遘疾,薨,时年五十四。赠大将军,增邑五百户,给班剑二十人。
  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于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尽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对寇敌,旗鼓相望,弗之废也。四年,配享世祖庙庭。
  子大宝,袭封邵陵郡公,累官至散骑常侍、护军。出为豊州刺史,在州贪纵,百姓怨酷,后主以太仆卿李晕代之。至德三年四月,晕将到州,大宝乃袭杀晕,举兵反,遣其将杨通寇建安。建安内史吴慧觉据郡城拒之,通累攻不克。官军稍近,人情离异,大宝计穷,乃与通俱逃。台军主陈景详率兵追蹑大宝。大宝既入山,山路阴险,不复能行,通背负之,稍进。寻为追兵所及,生擒送都,于路死,传首枭于硃雀航,夷三族。
  史臣曰:黄法抃、淳于量值梁末丧乱,刘、项未分,其有辩明暗见是非者盖鲜,二公达向背之理,位至鼎司,亦其智也。昭达与世祖乡壤惟旧,义等邓、萧,世祖纂历,委任隆重,至于战胜攻取,累平寇难,斯亦良臣良将,一代之吴、耿矣。
列传第六 胡颖 徐度 子敬成 杜棱 沈恪
  胡颖,字方秀,吴兴东迁人也。其先寓居吴兴,土断为民。颖伟姿容,性宽厚。梁世仕至武陵国侍郎 ,东宫直前。出番禺,征讨俚洞,广州西江督护。高祖在广州,颖仍自结高祖,高祖与其同郡,接遇甚隆。及南征交趾,颖从行役,馀诸将帅皆出其下。及平李贲,高祖旋师,颖隶在西江,出兵多以颖留守。
  侯景之乱,高祖克元景仲,仍渡岭援台,平蔡路养、李迁仕,颖皆有功。历平固、遂兴二县令。高祖进军顿西昌,以颖为巴丘县令,镇大皋,督粮运。下至豫章,以颖监豫章郡。高祖率众与王僧辩会于白茅湾,同讨侯景,以颖知留府事。
  梁承圣初,元帝授颖假节、铁骑将军、罗州刺史,封汉阳县侯,邑五百户。寻除豫章内史,随高祖镇京口。齐遣郭元建出关,都督侯瑱率师御之。高祖选府内骁勇三千人配颖,令随瑱,于东关大破之。三年,高祖围广陵,齐人东方光据宿预请降,以颖为五原太守,随杜僧明援光,不克,退还,除曲阿令。寻领马军,从高祖袭王僧辩。又随周文育于吴兴讨杜龛。绍泰元年,除假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轻车将军、南豫州刺史。太平元年,除持节、散骑常侍、仁威将军。寻兼丹阳尹。
  高祖受禅,兼左卫将军,馀如故。永定三年,随侯安都征王琳,于宫亭破贼帅常众爱等。世祖嗣位,除侍中、都督吴州诸军事、宣惠将军、吴州刺史。不行,寻为义兴太守,将军如故。天嘉元年,除散骑常侍、吴兴太守。其年六月卒,时年五十四。赠侍中、中护军,谥曰壮。二年,配享高祖庙庭。子六同嗣。
  颖弟铄,亦随颖将军。颖卒,铄统其众。历东海、豫章二郡守,迁员外散骑常侍。随章昭达南平欧阳纥,为广州东江督护。还预北伐,除雄信将军、历阳太守。太建六年卒,赠桂州刺史。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也。世居京师。少倜傥,不拘小节。及长,姿貌瑰伟,嗜酒好博。恒使僮仆屠酤为事。梁始兴内史萧介之郡,度从之,将领士卒,征诸山洞,以骁勇闻。高祖征交趾,厚礼招之,度乃委质。
  侯景之乱,高祖克定广州,平蔡路养,破李迁仕,计划多出于度。兼统兵甲,每战有功。归至白茅湾,梁元帝授宁朔将军、合州刺史。侯景平后,追录前后战功,加通直散骑常侍,封广德县侯,邑五百户。迁散骑常侍。高祖镇硃方,除信武将军、兰陵太守。高祖遣衡阳献王往荆州,度率所领从焉。江陵陷,间行东归。高祖平王僧辩,度与侯安都为水军。绍泰元年,高祖东讨杜龛,奉敬帝幸京口,以度领宿卫,并知留府事。
  徐嗣徽、任约等来寇,高祖与敬帝还都。时贼已据石头城,市廛阝居民,并在南路,去台遥远,恐为贼所乘,乃使度将兵镇于冶城寺,筑垒以断之。贼悉众来攻,不能克。高祖寻亦救之,大败约等。明年,嗣徽等又引齐寇济江,度随众军破之于北郊坛。以功除信威将军、郢州刺史,兼领吴兴太守。寻迁镇右将军、领军将军、徐州缘江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给鼓吹一部。
  周文育、侯安都等西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拘,乃以度为前军都督,镇于南陵。世祖嗣位,迁侍中、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未拜,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吴郡太守。天嘉元年,增邑千户。以平王琳功,改封湘东郡公,邑四千户。秩满,为侍中、中军将军。出为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信安、晋安、建安九郡诸军事、镇东将军、会稽太守。未行而太尉侯瑱薨于湘州,乃以度代瑱为都督湘、沅、武、巴、郢、桂六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秩满,为侍中、中军大将军,仪同、鼓吹并如故。
  世祖崩,度预顾命,以甲仗五十人入殿省。废帝即位,进位司空。华皎据湘州反,引周兵下至沌口,与王师相持,乃加度使持节、车骑将军,总督步军,自安成郡由岭路出于湘东,以袭湘州,尽获其所留军人家口以归。光大二年薨,时年六十。赠太尉,给班剑二十人,谥曰忠肃。太建四年,配享高祖庙庭。子敬成嗣。
  敬成幼聪慧,好读书,少机警,善占对,结交文义之士,以识鉴知名。起家著作郎。永定元年,领度所部士卒,随周文育、侯安都征王琳,于沌口败绩,为琳所絷。二年,随文育、安都得归,除太子舍人,迁洗马。度为吴郡太守,以敬成监郡。天嘉二年,迁太子中舍人,拜湘东郡公世子。四年,度自湘州还朝,士马精锐,敬成尽领其众。随章昭达征陈宝应,晋安平,除贞威将军、豫章太守。光大元年,华皎谋反,以敬成为假节、都督巴州诸军事、云旗将军、巴州刺史。寻诏为水军,随吴明彻征华皎,皎平还州。二年,以父忧去职。寻起为持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壮武将军、南豫州刺史。四年,袭爵湘东郡公,授太子右卫率。
  五年,除贞威将军、吴兴太守。其年随都督吴明彻北讨,出秦郡,别遣敬成为都督,乘金翅自欧阳引埭上溯江由广陵。齐人皆城守,弗敢出。自繁梁湖下淮,围淮阴城。仍监北兗州。淮、泗义兵相率响应,一二日间,众至数万,遂克淮阴、山阳、盐城三郡,并连口、朐山二戍。仍进攻郁州,克之。以功加通直散骑常侍、云旗将军,增邑五百户。又进号壮武将军,镇朐山。坐于军中辄科订,并诛新附,免官。寻复为持节、都督安、元、潼三州诸军事、安州刺史,将军如故,镇宿预。七年卒,时年三十六。赠散骑常侍,谥曰思。子敞嗣。
  杜棱,字雄盛,吴郡钱塘人也。世为县大姓。棱颇涉书传,少落泊,不为当世所知。遂游岭南,事梁广州刺史新渝侯萧映。映卒,从高祖,恒典书记。侯景之乱,命棱将领,平蔡路养、李迁仕皆有功。军至豫章,梁元帝承制授棱仁威将军、石州刺史,上陌县侯,邑八百户。
  侯景平,高祖镇硃方,棱监义兴、琅邪二郡。高祖诛王僧辩,引棱与侯安都等共议,棱难之。高祖惧其泄己,乃以手巾绞棱,棱闷绝于地,因闭于别室。军发,召与同行。及僧辩平后,高祖东征杜龛等,留棱与安都居守。徐嗣徽、任约引齐寇济江,攻台城,安都与棱随方抗拒,棱昼夜巡警,绥抚士卒,未常解带。贼平,以功除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丹阳尹。永定元年,加侍中、忠武将军。寻迁中领军,侍中,将军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