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正史
- 新唐书纠谬
新唐书纠谬
今案徐坚传末云齐■〈目冉〉姑为太宗充容仲为髙宗婕妤皆明图史议者以坚父子如汉班氏此亦重出也
项斯
艺文志云项斯诗一卷注云字子迁江东人会昌丹徒尉
今案杨敬之传末已叙斯之字及乡里等事今艺文志又载之此重出也
李揆李玄道
李揆传云系出陇西为冠族去客荥阳祖玄道为文学馆学士
今案李玄道自有传在褚亮传末其文曰李玄道者本陇西人世居郑州然则揆传与玄道传旣畧相引缀玄道传已云本陇西人世居郑州揆传又言之岂非冗文乎
崔良佐
艺文志杂史类内崔良佐三国春秋注云良佐深州安平人凡二十六字
今案文艺崔元翰传中已叙良佐始末事六十余字甚悉今艺文志又载之盖重出也
髙重
艺文志春秋类内云髙重春秋纂要四十卷注云字文明士亷五代孙凡四十二字
今案髙重已附见于士亷传末其叙说甚详此注重出也
髙定
艺文志易类云髙定周易外传二十二卷注云郢子京兆府叅军
今案髙定自有传附郢传后此注重出也
吉中孚
艺文传下卢纶末云吉中孚鄱阳人官户部侍郎
今案艺文志云吉中孚诗一卷注云楚州人始为道士后官校书郎登宏辞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判度支贞元初卒此说自与卢纶传末不同且又中孚等当大厯时与苗发韩翃同号十才子其家世及声迹皆已略见于纶传矣如中孚之事宜删定从一而乃重复两见且又其说异同如此非所谓刋修者也
王裕
公主传同安公主下嫁隋州刺史王裕隋司徒柬之子终开府仪同三司
今案王方翼传云祖裕隋州刺史尚同安大长公主官开府仪同三司卒谥曰文此二传自可删就一见足矣不必两载之也
韦彤
儒学韦彤传彤京兆人四世从祖方质为武后时宰相
今案韦云起及孙方质自皆有传云起京兆万年人孙方质光宅初为鳯阁侍郎同鳯阁鸾台平章事今彤传止可云韦彤光宅宰相方质四世从孙余皆可删去也
注文选五臣
艺文志有五臣注文选三十卷注具述五臣官位姓名共四十字
今案文艺吕向传末又载此五人姓名盖重出也
裴安时
艺文志第四十七卷有裴安时左氏释疑七卷注云字适之大中江陵少尹
今案第四十八卷又有裴安时史记训纂二十卷元魏书三十卷其注亦与上文同盖重出也
帅夜光
艺文志第四十九有帅夜光三玄异义三十卷并注十七字
今案夜光在方技张果传后自有传此注不惟重出兼与传不同未知孰是
叚秀实
叚秀实传云秀实尝以禁兵寡弱不足僃非常言于帝曰【文多不録】世多其谋
今案兵志中已具载秀实之疏而传又具述之其文意皆同盖重出也
杨慎交
长宁公主传述下嫁杨慎交及贬官等事
今案杨恭仁传又载慎交歴官贬官等事此盖重出也
崔嘏
艺文志有崔嘏制诰集十卷注叙嘏事四十字
今案李徳裕传后已有崔嘏事七十余字此注盖重出也
新唐书纠谬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三
(宋)呉缜 撰
○十三曰宜削而返存
安乐公主览镜作眉
林藴矜氏族
令狐徳棻宜州人
杜审权手自下帘
蒋洌父墓植松柏
姚崇传
严绶李逹
宋之愻为刺史教婢
韩滉乗马李岩服裘
五王赞中不字
杨恭仁为雍州牧事
安乐公主览镜作眉
安乐公主传云临淄王诛韦庻人主方览镜作眉闻乱走至右延明门兵及斩其首追贬为悖逆庻人
今案玄宗纪云乃夜率刘幽求等入苑中玄宗率摠监羽林兵会两仪殿梓宫宿卫兵皆起应之遂诛韦氏又韦氏传云俄而临淄王引兵夜破玄武门又刘幽求传云临淄王入诛韦庻人预叅大策是夜号令诏敇一出其手然则玄宗之起事在夜而公主方览镜作眉何为哉斯必妄也设使其事诚然尚不足书而况于妄乎
林藴矜氏族
林藴传云藴辨给尝有姓崔者矜氏族藴折之曰崔杼弑齐君林放问礼之本优劣何如邪其人俯首不能对
今案凡史之所纪必系乎兴亡治乱礼乐政刑褒贬劝惩贤愚邪正有益于名教有考于后人则虽多书而无害若安乐公主览镜作眉林藴矜氏族之类虽连编累牍书之何补于事乎是徒污简策而贻讥诮也
令狐德棻宜州人
令狐徳棻宜州华原人
今案地理志华原乃京兆府之属县也其注云义寜二年以华原宜君同官置宜君郡并置土门县以隶之武徳元年曰宜州贞观十七年州废省宜君土门以华原同官隶雍州然则宜州虽尝暂置数年然终于废省则其名不当复存当曰雍州或京兆华原人可也
杜审权手自下帘
杜审权传云或昼日少息则顾直将解帘卽旁无人自起彻钩手拥帘徐下乃退
今案此亦人之间居燕处常事末节又何足载于史乎
蒋洌父墓植松柏
髙智周传末蒋洌父挺之卒洌兄弟庐墓侧植松柏千余
今案丘墓之植松柏亦足纪欤若其以多为贵则又非所闻也
姚崇传
姚崇传云况木积年而木自当蠧乎
今案此一句中当有刋修之字不当冗长如此也
严绶李逹
严绶传载其未贵时干李逹而逹不礼旣显后逹谒绶而绶不礼以报之之事首末凡百余字何预于兴亡治乱而载之欤
宋之愻为刺史教婢
宋之问传后叙之愻为刺史教歌婢事
今案此于兴亡治乱何所损益而记之邪
韩滉乗马李岩服裘
韩滉传云自始仕至将相乗五马无不终枥下李岩传云为叅军时制一裘服终身文多不録
今案史之为书如此等事亦当记邪
五王赞中不字
五王赞云五王提卫兵中兴唐室不淹辰其谋深矣至不尽诛诸武使天子藉以为威何其浅邪衅牙一启为艳后竖儿所乗无亦神夺其明厚韦氏毒以兴先天之业乎不然安李之功贤于汉平勃逺矣
今案所谓不然安李之功贤于汉平勃其不字可削也
杨恭仁为雍州牧事
宰相表贞观九年七月辛巳恭仁罢为雍牧
今案宰相表杨恭仁以武徳二年自黄门侍郎凉州摠管遥领纳言六年四月入为吏部尚书兼中书令检校凉州诸军事至九年七月罢自后表内不见复入为何官至此忽有此罢为雍州牧一事且案恭仁本传止有武徳末拜雍州牧而无贞观九年为雍州牧事然则此九年七月罢者乃武徳九年七月罢而贞观九年七月恭仁罢一事本无之乃悞书也况本纪内亦不书即可见宰相表悞剰此一事可削也
新唐书纠谬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四
(宋)吴缜 撰
○十四曰当书而反阙
九宫贵神
穆宗改名
宰相表阙文
王思礼传阙文
雨五十二日而不书月
苏定方传
薛大鼎传
五行志
李子和传
马周传
太子监国时宰相纪传阙载
纪传漏记萧瑀事
李绩传
长孙无忌传
百官志
封徳彛传
忠义吕子臧传漏载马元规
郑元璹朱粲传
刘潼传
九宫贵神
崔龟从传云太和初迁太常博士最明礼家沿革定九宫皆列星不容为大祠诏可其议九宫遂为中祠
今案新书全不载九宫贵神之所本而其进新书表畧云名篇立传因革增损义类凡例具载别录然其别录今世罕传皆不知其刋削之所谓今龟从传既述其事则它志传中亦当因事着九宫之始庶其本末相证而后世可考焉况九宫之神自唐中叶以还世世崇奉人主尝所亲祝礼次昊天上帝列为大祠迄今不改其礼盖亦甚重此正古所谓有其举之莫敢废而史氏所宜纪录者也后世欲有所考据舍史籍奚适哉今新书直削而不述使一代巨典湮晦不传后学无复稽考罔然不知其所本实阙文也
穆宗改名
穆宗纪云穆宗皇帝讳恒始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
今案宪宗纪元和元年八月丁夘进封子延安郡王宥为遂王【即穆宗也延安建安字有悞已见别篇】元和七年立遂王宥为皇太子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闰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以上穆宗之为皇太子其名宥也及本纪则讳恒新史又不载改名年月今案澧王恽传云初恽名寛深王察洋王寰绛王寮建王审元和七年并改今名以此推之当是元和六年惠昭太子既薨七年乃立遂王为皇太子因此并与诸子改名皆从心为文而穆宗之名必是此时所改以唐会要考之则可验矣盖新史凡诸帝在潜之日诸事多所简畧不复详述故不能见尔然既为一朝之史凡人主或皇太子之名岂细故哉当明加纪述使后人开卷而厯厯可考今乃削而不着使览者莫见本末则难免阙文之讥也【自后文武宣懿僖昭六帝在藩与本纪所载之讳皆不同又不见所改年月其失皆与穆纪同也】
宰相表阙文
长孙无忌传晋王为皇太子无忌自司徒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房乔传自司空为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萧瑀传自特进为太子太保李绩传自兵部尚书为特进太子詹事并同中书门下三品
今案宰相表内止载萧瑀李绩二人所命之官而无忌乔则不载此乃当书实阙文也
王思礼传阙文
王思礼传云在太原器甲完精储粟至百万斛云
今案邓景山传云思礼在太原储廥盈衍请输半以实京师此一事当载于思礼本传今言之不尽实阙文也
雨五十二日而不书月
五行志第二十四云贞元二年五月乙巳雨至于丙申
今案五行志载元和十二年八月壬申雨至于九月戊子自壬申至戊子止十七日犹且明书月以谨其事今自乙巳至丙申凡五十二日若乙巳在五月中旬后则事闗五六七月凡三月岂可不明书丙申所系之月使后世何由而知哉实阙文也
苏定方传
苏定方传云定方讨贺鲁勒兵进至双河与弥射步真合
今以定方传上下文考之不见弥射步真是何人汉兵邪汉将邪蕃兵邪蕃将邪戎人部族名邪及以西突厥传考之乃汉所遣将二人阿史那步真然则在定方传则皆不书姓岂非阙文也乎
薛大鼎传
齐王佑传长史薛大鼎屡谏不听帝以辅王无状免之
今案薛大鼎本传则无之此当书也
五行志
太宗本纪贞观三年六月己夘大风拔木
今案五行志不载此一事以武徳二年十二月壬子大风拔木例推之则当载盖阙文也
李子和传
本纪贞观六年正月癸酉静州山獠反右武卫将军李子和败之
今案李子和传不载此一事盖阙文也
马周传
本纪贞观十八年十一月甲午马周为辽东道行军大摠管
今案马周传不载此一事盖阙文也
太子监国时宰相纪传阙载
宰相表贞观十九年二月乙夘士亷摄太子太傅刘洎马周太子左庶子许敬宗右庶子髙季辅少詹事张行成同掌机务
今案是时太宗亲征髙丽而皇太子监国于定州故以士亷洎周等佐之是亦宰相之任也故新书载之宰相表者以此然而不载于纪者何哉又案士亷洎周敬宗传皆载其辅太子监国同掌机务之事惟季辅行成传不载亦阙文也
纪传漏记萧瑀事
宰相表贞观二十年四月甲子瑀罢太子太保今案本纪及萧瑀传皆无此一节盖阙文也
李绩传
本纪贞观二十一年三月戊子李世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摠管以伐髙丽
今案宰相表及髙丽传皆同而世绩本传则不载盖阙文也
长孙无忌传
本纪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丙午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宰相表亦同
今案无忌传不载此一事然至于述髙宗即位后乃云进无忌太尉检校中书令犹知门下尚书二省既云犹知二省则是前此曾知二省矣本传阙文无疑也
百官志
太宗本纪云髙祖以谓太宗功髙古官号不足以称乃和号天策上将
今案天策上将亦官号也以翰林学士例言之亦当见于百官志今百官志不载实阙文也
封徳彝传
髙祖纪武徳六年四月癸酉封徳彝为中书令今
案同时宰相裴寂萧瑀杨恭仁传各载其所命之官独封徳彝传无为中书令一节盖阙文也
忠义吕子臧传漏载马元规
髙祖本纪武徳元年十月壬午朱粲陷邓州刺史吕子臧死之
今案吕子臧传同时死于邓者又有慰抚使马元规一人其守职死事与子臧同而不得载名于纪岂独阙文而已哉是无以旌忠节而助风教也
郑元璹朱粲传
本纪武徳元年十二月辛巳郑元璹及朱粲战于商州败之
今案郑元璹及粲传皆无此一战盖阙文也
刘潼传
郑裔绰传云宣宗初刘潼由郑州刺史授桂管观察使裔绰固争潼被责未久不宜付亷察帝已遣使者颁诏追罢之
今案刘潼传止云为灵武节度使坐累贬郑州刺史改湖南观察使而漏此桂管观察使追罢诏命一事不载盖阙文也
新唐书纠谬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五
(宋)吴缜 撰
○十五曰义例不明
中宗纪前与诸帝纪详略不同
宗室有书姓或不书姓者
一事兼该诸传而诸传中有载不载者
皇后传所书不同
薨卒书法不同
温王不立纪传
姚南仲传书独孤后事
太宗纪魏征薨事
中宗纪前与诸帝纪详略不同
本纪云中宗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髙宗第七子也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髙宗崩以皇太子即皇帝位
今案诸帝纪初必书其始封或迁徙改名进爵及厯官次序等事然后乃记即位而中宗自髙宗时封周王又徙英王改名哲武后时复名显之类以诸帝纪例皆宜备书今乃畧而不述未知其故
宗室有书姓或不书姓者
太宗纪贞观二年正月癸丑吐谷浑寇岷州都督李道彦败之八年十二月辛丑特进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摠管胶东郡公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摠管以伐吐谷浑十二年十一月己巳明州山獠反交州都督李道彦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