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彭城王道薨。
叛羌诣左冯翊梁并降。
三月,九江贼马勉称“黄帝”。九江都尉滕抚讨马勉、范容、周生、大破斩之。
夏四月壬申,雩。
庚辰,济北王安薨。
丹阳贼陆宫等围城,烧亭寺,丹阳太守江汉击破之。
五月甲午,诏曰:“朕以不德,托母天下,布政不明,每失厥中。自春涉夏,大旱炎赫,忧心京京,故得祷祈明祀,冀蒙润泽。前虽得雨,而宿麦颇伤;
比日阴云,还复开霁。寤寐永叹,重怀惨结。将二千石、令长不崇宽和,暴刻之为乎?其令中都官系囚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
郡国有名山大泽能兴云雨者,二千石长吏各絜齐请祷,谒诚尽礼。又兵役连年,死亡流离,或支骸不敛,或停棺莫收,朕甚愍焉。昔文王葬枯骨,人赖其德。
今遣使者案行,若无家属及贫无资者,随宜赐恤,以慰孤魂。”
‘此无主。’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今我非其主邪?’遂令吏以衣棺葬之。天下闻之,曰:‘文王贤矣。泽及枯骨,又况人乎!’”是月,下邳人谢安应募击徐凤等,斩之。
丙辰,诏曰:“孝殇皇帝虽不永休祚,而即位踰年,君臣礼成。孝安皇帝承袭统业,而前世遂令恭陵在康陵之上,先后相踰,失其次序,非所以奉宗庙之重,垂无穷之制。昔定公追正顺祀,春秋善之。其令恭陵次康陵,宪陵次恭陵,以序亲秩,为万世法。”
六月,鲜卑寇代郡。
秋七月庚寅,阜陵王代薨。
庐江盗贼攻寻阳,又攻盱台,滕抚遣司马王章击破之。
九月庚戌,太傅赵峻薨。
冬十一月己丑,南阳太守韩昭坐赃下狱死。
丙午,中郎将滕抚击广陵贼张婴,破之。
丁未,中郎将赵序坐事□巿。
历阳贼华孟自称“黑帝”,攻杀九江太守杨岑,滕抚率诸将击孟等,大破斩之。
本初元年春正月丙申,诏曰:“昔尧命四子,以钦天道,鸿范九畴,休咎有象。夫瑞以和降,异因逆感,禁微应大,前圣所重。顷者,州郡轻慢宪防,竞逞残暴,造设科条,陷入无罪。或以喜怒驱逐长吏,恩阿所私,罚枉仇隙,至令守阙诉讼,前后不绝。送故迎新,人离其害,怨气伤和,以致醔眚。
书云:‘明德慎罚。’方春东作,育微敬始。其□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以崇在宽。”
畴,类也。言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其八曰庶征,有休征、咎征之应。休,美也。咎,恶也。
征,验也。人君行善政,则百谷用成,家用平康,是休征也。政有乖失,则百谷用不成,家用不宁,是咎征也。休之与咎,皆象人君之政,故言“休咎有象”也。“象”或作“家”。 壬子,广陵太守王喜坐讨贼逗留,下狱死。
二月庚辰,诏曰:“九江、广陵二郡数离寇害,残夷最甚。生者失其资业,死者委尸原野。昔之为政,一物不得其所,若己为之,况我元元,婴此困毒。方春戒节,赈济乏□,掩骼埋胔之时。其调比郡见谷,出禀穷弱,收葬枯骸,务加埋恤,以称朕意。” 夏四月庚辰,令郡国举明经,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诣太学。自大将军至六百石,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以高第五人补郎中,次五人太子舍人。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
五月庚寅,徙乐安王为勃海王。
海水溢。戊申,使谒者案行,收葬乐安、北海人为水所漂没死者,又禀给贫羸。
庚戌,太白犯荧惑。
六月丁巳,大赦天下,赐民爵及粟帛各有差。
闰月甲申,大将军梁冀潜行鸩弒,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九岁。
丁亥,太尉李固免。戊子,司徒胡广为太尉,司空赵戒为司徒,与梁冀参录尚书事。太仆袁汤为司空。
赞曰:孝顺初立,时髦允集。匪砥匪革,终沦嬖习。保阿传土,后家世及。冲夭未识,质弒以聪。陵折在运,天绪三终。
后汉书卷七 孝桓帝纪 第七
孝桓皇帝讳志,肃宗曾孙也。祖父河闲孝王开,父蠡吾侯翼,母匽氏。
翼卒,帝袭爵为侯。 本初元年,梁太后征帝到夏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崩,太后遂与兄大将军冀定策禁中,闰月庚寅,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入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太后犹临朝政。
秋七月乙卯,葬孝质皇帝于静陵。
齐王喜薨。
辛巳,谒高庙、光武庙。
丙戌,诏曰:“孝廉、廉吏皆当典城牧民,禁奸举善,兴化之本,恒必由之。诏书连下,分明恳恻,而在所翫习,遂至怠慢,选举乖错,害及元元。顷虽颇绳正,犹未惩改。方今淮夷未殄,军师屡出,百姓疲悴,困于征发。庶望髃吏,惠我劳民,蠲涤贪秽,以祈休祥。其令秩满百石,十岁以上,有殊才异行,乃得参选。臧吏子孙,不得察举。杜绝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各明守所司,将观厥后。”
九月戊戌,追尊皇祖河闲孝王曰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皇后,皇考蠡吾侯曰孝崇皇。冬十月甲午,尊皇母匽氏为孝崇博园贵人。
建和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诏三公、九卿、校尉各言得失。
戊午,大赦天下。赐吏更劳一岁;男子爵,人二级,为父后及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寡、孤、独、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贞妇帛,人三匹。醔害所伤什四以上,勿收田租;其不满者,以实除之。
二月,荆扬二州人多饿死,遣四府掾分行赈给。
沛国言黄龙见谯。
夏四月庚寅,京师地震。诏大将军、公、卿、校尉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各一人。又命列侯、将、大夫、御史、谒者、千石、六百石、博士、议郎、郎官各上封事,指陈得失。又诏大将军、公、卿、郡、国举至孝笃行之士各一人。
有中郎、侍郎、郎中。
壬辰,诏州郡不得迫胁驱逐长吏。长吏臧满三十万而不纠举者,刺史、二千石以纵避为罪。若有擅相假印绶者,与杀人同□巿论。
丙午,诏郡国系囚减死罪一等,勿笞。唯谋反大逆,不用此书。又诏曰:“比起陵茔,弥历时岁,力役既广,徒隶尤勤。顷雨泽不沾,密云复散,傥或在兹。其令徒作陵者减刑各六月。”
是月,立阜陵王代兄勃遒亭侯便为阜陵王。
郡国六地裂,水涌井溢。芝草生中黄藏府。
六月,太尉胡广罢,大司农杜乔为太尉。
秋七月,勃海王鸿薨,立帝弟蠡吾侯悝为勃海王。
*[八月]*乙未,立皇后梁氏。
九月丁卯,京师地震。
太尉杜乔免,冬十月,司徒赵戒为太尉,司空袁汤为司徒,前太尉胡广为司空。
十一月,济阴言有五色大鸟见于己氏。
戊午,减天下死罪一等,戍边。
清河刘文反,杀国相射暠,欲立清河王蒜为天子;事觉伏诛。蒜坐贬为尉氏侯,徙桂阳,自杀。
前太尉李固、杜乔皆下狱死。
陈留盗贼李坚自称皇帝,伏诛。
二年春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庚午,大赦天下。赐河闲、勃海二王黄金各百斤,彭城诸国王各五十斤;公主、大将军、三公、特进、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将、大夫、郎吏、从官、四姓及梁邓小侯、诸夫人以下帛,各有差。年八十以上赐米、酒、肉,九十以上加帛二匹,绵三斤。
三月戊辰,帝从皇太后幸大将军梁冀府。
白马羌寇广汉属国,杀长吏,益州刺史率板楯蛮讨破之。
夏四月丙子,封帝弟*(顾)**[硕]*为平原王,奉孝崇皇祀。尊孝崇皇夫人马氏为孝崇园贵人。
嘉禾生大司农帑藏。五月癸丑,北宫掖廷中德阳殿及左掖门火,车驾移幸南宫。
六月,改清河为甘陵,立安平王得子经侯理为甘陵王。
秋七月,京师大水。河东言木连理。
冬十月,长平陈景自号“黄帝子”,署置官属,又南顿管伯亦称“真人”,并图举兵,悉伏诛。
三年春三月甲申,彭城王定薨。
夏四月丁卯晦,日有食之。五月乙亥,诏曰:“盖闻天生蒸民,不能相理,为之立君,使司牧之。君道得于下,则休祥着乎上;庶事失其序,则咎征见乎象。闲者,日食毁缺,阳光晦暗,朕祗惧潜思,匪遑启处。传不云乎:
‘日食修德,月食修刑。’昔孝章帝愍前世禁徙,故建初之元,并蒙恩泽,流徙者使还故郡,没入者免为庶民。先皇德政,可不务乎!其自永建元年迄乎今岁,凡诸妖恶,支亲从坐,及吏民减死徙边者,悉归本郡;唯没入者不从此令。”
六月庚子,诏大将军、三公、特进、侯,其与卿、校尉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
乙卯,震宪陵寑屋。秋七月庚申,廉县雨肉。八月乙丑,有星孛于天巿。
京师大水。九月己卯,地震。庚寅,地又震。诏死罪以下及亡命者赎,各有差。
郡国五山崩。
冬十月,太尉赵戒免。司徒袁汤为太尉,大司农河内张歆为司徒。
十一月甲申,诏曰:“朕摄政失中,醔眚连仍,三光不明,阴阳错序。监寐寤叹,疢如疾首。今京师厮舍,死者相枕,郡县阡陌,处处有之,甚违周文掩胔之义。其有家属而贫无以葬者,给直,人三千,丧主布三匹;若无亲属,可于官壖地葬之,表识姓名,为设祠祭。又徒在作部,疾病致医药,死亡厚埋藏。民有不能自振及流移者,禀谷如科。州郡检察,务崇恩施,以康我民。” 和平元年春正月甲子,大赦天下,改元和平。
*(己)**[乙]*丑,诏曰:“曩者遭家不造,先帝早世。永惟大宗之重,深思嗣续之福,询谋台辅,稽之兆占。既建明哲,克定统业,天人协和,万国咸宁。
元服已加,将即委付,而四方盗窃,颇有未静,故假延临政,以须安谧。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迩洽同。远览‘复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及今令辰,皇帝称制。髃公卿士,虔恭尔位,暞力一意,勉同断金。‘展也大成’,则所望矣。” 谓周公摄政已久,故复还明君之政于成王;今太后亦还政于帝也。 大成谓致太平也。”言诚能致太平,是所望也。
二月扶风妖贼裴优自称皇帝,伏诛。
甲寅,皇太后梁氏崩。
三月,车驾徙幸北宫。
甲午,葬顺烈皇后。
夏五月庚辰,尊博园匽贵人曰孝崇皇后。
秋七月,梓潼山崩。
冬十一月辛巳,减天下死罪一等,徙边戍。
元嘉元年春正月,京师疾疫,使光禄大夫将医药案行。
癸酉,大赦天下,改元元嘉。
二月,九江、庐江大疫。
甲午,河闲王建薨。夏四月己丑,安平王得薨。
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司徒张歆罢,光禄勋吴雄为司徒。
秋七月,武陵蛮叛。
冬十月,司空胡广罢。
十一月辛巳,京师地震。
闰月庚午,任城王崇薨。太常黄琼为司空。
二年春正月,西城长史王敬为于窴国所杀。
丙辰,京师地震。
夏四月甲寅,孝崇皇后匽氏崩。庚午,常山王豹薨。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
秋七月庚辰,日有食之。八月,济阴言黄龙见句阳,金城言黄龙见允街。
冬十月乙亥,京师地震。
十一月,司空黄琼免。十二月,特进赵戒为司空。
右北平太守和旻坐臧,下狱死。
永兴元年春二月,张掖言白鹿见。
三月丁亥,幸鸿池。
夏五月丙申,大赦天下,改元永兴。
丁酉,济南王广薨,无子,国除。
秋七月,郡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道路,至有数十万户,冀州尤甚。诏在所赈给乏绝,安慰居业。
冬十月,太尉袁汤免,太常胡广为太尉。司徒吴雄罢,司空赵戒免;以太仆黄琼为司徒,光禄勋房植为司空。
十一月丁丑,诏减天下死罪一等,徙边戍。
是岁,武陵太守应奉招诱叛蛮,降之。
二年春正月甲午,大赦天下。
二月辛丑,初听刺史、二千石行三年丧服。
癸卯,京师地震,诏公、卿、校尉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各一人。诏曰:“比者星辰谬越,坤灵震动,醔异之降,必不空发。□己修政,庶望有补。其舆服制度有踰侈长饰者,皆宜损省。郡县务存俭约,申明旧令,如永平故事。”
六月,彭城泗水增长逆流。诏司隶校尉、部刺史曰:“蝗醔为害,水变仍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其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
京师蝗。东海朐山崩。
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诏曰:“朝政失中,云汉作旱,川灵涌水,蝗螽孳蔓,残我百谷,太阳亏光,饥馑荐臻。其不被害郡县,当为饥馁者储。天下一家,趣不糜烂,则为国宝。
其禁郡国不得卖酒,祠祀裁足。”
郑玄注云:“云汉,天河也。倬然转运于天。时旱渴雨,故宣王夜视天河,望其候焉。”
太尉胡广免,司徒黄琼为太尉。闰月,光禄勋尹颂为司徒。
减天下死罪一等,徙边戍。
蜀郡李伯诈称宗室,当立为“太初皇帝”,伏诛。
冬十一月甲辰,校猎上林苑,遂至函谷关,赐所过道傍年九十以上钱,各有差。
太山、琅邪贼公孙举等反叛,杀长吏。
永寿元年春正月戊申,大赦天下,改元永寿。
二月,司隶、冀州饥,人相食。□州郡赈给贫弱。若王侯吏民有积谷者,一切貣十分之三,以助禀贷;其百姓吏民者,以见钱雇直。王侯须新租乃偿。
夏四月,白乌见齐国。
六月,洛水溢,壤鸿德苑。南阳大水。
司空房植免,太常韩演为司空。
诏太山、琅邪遇贼者,勿收租、赋,复更、筭三年。又诏被水死流失尸骸者,令郡县钩求收葬;及所唐突压溺物故,七岁以上赐钱,人二千。坏败庐舍,亡失谷食,尤贫者禀,人二斛。
巴郡、益州郡山崩。
秋七月,初置太山、琅邪都尉官。
南匈奴左*[薁鞬]*台*[耆]*、且渠伯德等叛,寇美稷,安定属国都尉张奂讨除之。
二年春正月,初听中官得行三年服。
二月甲申,东海王臻薨。
三月,蜀郡属国夷叛。
秋七月,鲜卑寇云中。太山贼公孙举等寇青、兖、徐三州,遣中郎将段颎讨,破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