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集解三家注索隐正义

〔七〕集解马融曰:「舜受终后五年之二月。」郑玄曰:「建卯之月也。祡祭东岳者,考绩。祡,燎也。」正义案:既班瑞群后即东巡者,守土之诸侯会岱宗之岳,焚柴告至也。王者巡狩,以诸侯自专一国,威福任己,恐其壅遏上命,泽不下流,故巡行问人疾苦也。风俗通云:「太,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始也,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之长也。」案:二月,仲月也。仲,中也,言得其中也。
〔八〕正义乃以秩望祭东方诸侯境内之名山大川也。言秩者,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九〕集解郑玄曰:「协正四时之月数及日名,备有失误。」正义既见东方君长,乃合同四时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周礼:「太史掌正岁年以序事,颁正朔于邦国。」则节气晦朔皆天子颁之。犹恐诸侯国异,或不齐同,因巡狩合正之。
〔一0〕集解郑玄曰:「律,音律;度,丈尺;量,斗斛;衡,斤两也。」正义律之十二律,度之丈尺,量之斗斛,衡之斤两,皆使天下相同,无制度长短轻重异也。汉律历志云:「虞书云『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一曰黄锺,二曰太蔟,三曰姑洗,四曰蕤宾,五曰夷则,六曰无射。吕以旅阳宣气,一曰林锺,二曰南吕,三曰应锺,四曰大吕,五曰夹锺,六曰中吕。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锺之管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黄锺之龠,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为一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衡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轻重也。本起于黄锺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而五权谨矣。衡,平也。权,重也。」
〔一一〕集解马融曰:「吉、凶、宾、军、嘉也。」正义周礼「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也。尚书尧典云「类于上帝」,吉礼也;「如丧考妣」,凶礼也;「群后四朝」,宾礼也;大禹谟云「汝徂征」,军礼也;尧典云「女于时」,嘉礼也。女音女虑反。
〔一二〕集解郑玄曰:「即五瑞也。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一三〕集解马融曰:「三孤所执也。」郑玄曰:「帛,所以荐玉也。必三者,高阳氏后用赤缯,高辛氏后用黑缯,其余诸侯皆用白缯。」正义孔安国云:「诸侯世子执纁,公之孤执玄,附庸之君执黄也。」案:三统纪推伏羲为天统,色尚赤。神农为地统,色尚黑。黄帝为人统,色尚白。少昊,黄帝子,亦尚白。故高阳氏又天统,亦尚亦。尧为人统,故用白。
〔一四〕正义羔、鴈也。郑玄注周礼大宗伯云:「羔,小羊也,取其群不失其类也。鴈,取其候时而行也。卿执羔,大夫执鴈。」案:羔、鴈性驯,可生为贽。
〔一五〕正义雉也。马融云:「一死雉,士所执也。」案:不可生为贽,故死。雉,取其守介死不失节也。
〔一六〕集解马融曰:「挚:二生,羔、鴈,卿大夫所执;一死,雉,士所执。」正义挚音至。贽,执也。郑玄云:「贽之言至,所以自致也。」韦昭云:「贽,六贽: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鴈,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也。」
〔一七〕集解马融曰:「五器,上五玉。五玉礼终则还之,三帛已下不还也。」正义卒音子律反。复音伏。
〔一八〕正义祢音乃礼反。何休云:「生曰父,死曰考,庙曰祢。」
〔一九〕集解郑玄曰:「巡狩之年,诸侯见于方岳之下。其闲四年,四方诸侯分来朝于京师也。」
〔二0〕正义遍音遍。言遍告天子治理之言也。
〔二一〕正义孔安国云:「功成则锡车服,以表显其能用也。」
〔二二〕集解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岛。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郑玄曰:「更为之定界,浚水害也。」
〔二三〕集解马融曰:「言咎繇制五常之刑,无犯之者,但有其象,无其人也。」正义孔安国云:「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也。」
〔二四〕集解马融曰:「流,放;宥,宽也。一曰幼少,二曰老耄,三曰蠢愚。五刑,墨、劓、剕、宫、大辟。」正义孔安国云:「以流放之法宽五刑也。」郑玄云:「三宥,一曰弗识,二曰过失,三曰遗忘也。」
〔二五〕集解马融曰:「为辨治官事者为刑。」
〔二六〕集解郑玄曰:「扑,槚楚也。扑为教官为刑者。」
〔二七〕集解马融曰:「金,黄金也。意善功恶,使出金赎罪,坐不戒慎者。」
〔二八〕集解郑玄曰:「眚?,为人作患害者也。过失,虽有害则赦之。」
〔二九〕集解徐广曰:「一作『众』。」
〔三0〕集解郑玄曰:「怙其奸邪,终身以为残贼,则用刑之。」
〔三一〕集解徐广曰:「今文云『惟刑之谧哉』。尔雅曰『谧,静也』。」索隐注「惟形之谧哉」,案:古文作「恤哉」,且今文是伏生口诵,恤谧声近,遂作「谧」也。
讙兜进言共工,〔一〕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二〕共工果淫辟。〔三〕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四〕在江淮、荆州〔五〕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六〕以变北狄;〔七〕放驩兜于崇山〔八〕,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九〕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一0〕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一〕正义讙兜,浑沌也。共工,穷奇也。鲧,梼杌也。三苗,饕餮也。左传云「舜臣尧,流四凶,投诸四裔,以御魑魅」也。
〔二〕正义工师,若今大匠卿也。
〔三〕正义匹亦反。
〔四〕集解马融曰:「国名也。」正义左传云自古诸侯不用王命,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孔安国云:「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也。」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案:洞庭,湖名,在岳州巴陵西南一里,南与青草湖连。彭蠡,湖名,在江州浔阳县东南五十二里。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
〔五〕正义淮,读曰汇,音胡罪反,今彭蠡湖也。本属荆州。尚书云「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是也。
〔六〕集解马融曰;「北裔也。」正义尚书及大戴礼皆作「幽州」。括地志云:「故龚城在檀州燕乐县界。故老传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神异经云:「西北荒有人焉,人面,朱佛,蛇身,人手足,而食五谷禽兽,顽愚,名曰共工。」
〔七〕集解徐广曰:「变,一作『燮』。」索隐变谓变其形及衣服,同于夷狄也。徐广云作「燮」。燮,和也。正义言四凶流四裔,各于四夷放共工等为中国之风俗也。
〔八〕集解马融曰:「南裔也。」正义神异经云:「南方荒中有人焉,人面鸟喙而有翼,两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鱼,为人很恶,不畏风雨禽兽,犯死乃休,名曰驩兜也。」
〔九〕集解马融曰:「西裔也。」正义括地志云:「三危山有三峰,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神异经云:「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飞,为人饕餮,淫逸无理,名曰苗民。」又山海经云大荒北经「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也。
〔一0〕集解马融曰:「殛,诛也。羽山,东裔也。」正义殛音纪力反。孔安国云:「殛,窜,放,流,皆诛也。」括地志云:「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神异经云:「东方有人焉,人形而身多毛,自解水土,知通塞,为人自用,欲为欲息,皆(曰)云是鲧也。」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一〕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二〕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三〕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四〕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五〕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六〕是为帝舜。
〔一〕集解徐广曰:「尧在位凡九十八年。」骃案:皇览曰「尧冢在济阴城阳。刘向曰『尧葬济阴,丘垄皆小』。吕氏春秋曰『尧葬谷林』。」皇甫谧曰「谷林即城阳。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正义皇甫谧云:「尧即位九十八年,通舜摄二十八年也,凡年百一十七岁。」孔安国云:「尧寿百一十六岁。」括地志云:「尧陵在濮州雷泽县西三里。郭缘生述征记云『城阳县东有尧冢,亦曰尧陵,有碑』是也。」括地志云:「雷泽县本汉城阳县也。」
〔二〕正义尚书「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是也。
〔三〕索隐郑玄云:「肖,似也。不似,言不如父也。」皇甫谧云:「尧娶散宜氏之女,曰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皆不肖也。」
〔四〕索隐父子继立,常道也。求贤而禅,权道也。权者,反常而合道。正义五帝官天下,老则禅贤,故权试舜也。
〔五〕集解刘熙曰:「南河,九河之最在南者。」正义括地志云:「故尧城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十五里。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有偃朱故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案濮州北临漯,大川也。河在尧都之南,故曰南河,禹贡「至于南河」是也。其偃朱城所居,即「舜让避丹朱于南河之南」处也。
〔六〕集解刘熙曰:「天子之位不可旷年,于是遂反,格于文祖而当帝位。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虞舜者,〔一〕名曰重华。〔二〕重华父曰瞽叟,〔三〕瞽叟父曰桥牛,〔四〕桥牛父曰句望,〔五〕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一〕集解谥法曰:「仁圣盛明曰舜。」索隐虞,国名,在河东大阳县。舜,谥也。皇甫谧云「舜字都君」也。正义括地志云:「故虞城在陕州河北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郦元注水经云干桥东北有虞城,尧以女嫔于虞之地也。又宋州虞城大襄国所封之邑,杜预云舜后诸侯也。又越州余姚县,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县西七十里有汉上虞故县。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周处风土记云舜东夷之人,生姚丘。」括地志又云:「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孝经援神契云舜生于姚墟。」案:二所未详也。
〔二〕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舜以尧之二十一年甲子生,三十一年甲午征用,七十九年壬午即真,百岁癸卯崩』。」正义尚书云﹕「重华协于帝。」孔安国云。「华谓文德也,言其光文重合于尧。」瞽叟姓妫。妻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目重瞳子,故曰重华。字都君。龙颜,大口,黑色,身长六尺一寸。
〔三〕正义先后反。孔安国云﹕「无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叟』。叟,无目之称也。」
〔四〕正义桥又音娇。
〔五〕正义句,古侯反。望音亡。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一〕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一〕索隐皇甫谧云:「舜母名握登,生舜于姚墟,因姓姚氏也。」
舜,冀州之人也。〔一〕舜耕历山,〔二〕渔雷泽,〔三〕陶河滨,〔四〕作什器于寿丘,〔五〕就时于负夏。〔六〕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一〕正义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宋永初山川记云:「蒲阪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括地志云:「妫州有妫水,源出城中。耆旧传云即舜厘降二女于妫汭之所。外城中有舜井,城北有历山,山上有舜庙,未详。」案:妫州亦冀州城是也。
〔二〕集解郑玄曰:「在河东。」正义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亦名首阳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亦名甘枣山,亦名猪山,亦名狗头山,亦名薄山,亦名吴山。此山西起雷首山,东至吴阪,凡十一名,随州县分之。历山南有舜井。」又云:「越州余姚县有历山舜井,濮州雷泽县有历山舜井,二所又有姚墟,云生舜处也。及妫州历山舜井,皆云舜所耕处,未详也。」
〔三〕集解郑玄曰:「雷夏,兖州泽,今属济阴。」正义括地志云:「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山海经云雷泽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也。」
〔四〕集解皇甫谧曰:「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正义案:于曹州滨河作瓦器也。括地志云:「陶城在蒲州河东县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
〔五〕集解皇甫谧曰:「在鲁东门之北。」索隐什器,什,数也。盖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为数,犹今云「什物」也。寿丘,地名,黄帝生处。正义寿音受。颜师古云:「军法,伍人为伍,二伍为什,则共器物,故谓生生之具为什器,亦犹从军及作役者十人为火,共畜调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