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集解三家注索隐正义

〔四〕集解徐广曰:「在阳夏。」骃案:晋灼曰「即固始也」。正义括地志云:「固陵,县名也。在陈州宛丘县西北四十二里。」
〔五〕集解李奇曰:「信、越等未有益地之分也。」韦昭曰:「信等虽名为王,未有所画经界。」
〔六〕正义傅音附,着也。陈即陈州,古陈国都也。自陈着海,并齐旧地,尽与齐王韩信也。
〔七〕正义括地志云:「谷城故在济州东阿县东二十六里。」睢阳,宋州也。自宋州以北至济州谷城际黄河,尽与相国彭越。
〔八〕正义为,于伪反。
〔九〕集解如淳曰:「并行,并击之。」正义父音甫。寿州寿春县也。城父,亳州县也。屠谓多刑杀也。刘贾入围寿州,引兵过淮北,屠杀亳州、城父,而东北至垓下。
〔一0〕集解徐广曰:「在沛之洨县。洨,下交切。」骃案:应劭曰「垓音该」。李奇曰「沛洨县聚邑名也」。索隐张揖三苍注云:「
垓,堤名,在沛郡。」正义按:垓下是高冈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洨音户交反。
〔一一〕集解如淳曰:「以舒之众屠破六县。」正义括地志云:「
舒,今庐江之故舒城是也。故六城在寿州安丰南百三十二里,匽姓,咎繇之后。」按:周殷叛楚,兼举九江郡之兵,随刘贾而至垓下。
〔一二〕正义九江郡寿州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自陈徙寿春,号云郢。至王负刍为秦将王翦、蒙武所灭,于此置九江郡。应劭云:「自庐江寻阳分为九江。」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一〕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二〕常幸从;骏马名骓,〔三〕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四〕项王泣数行下,〔五〕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一〕集解应劭曰:「楚歌者,谓鸡鸣歌也。汉已略得其地,故楚歌者多鸡鸣时歌也。」正义颜师古云:「楚人之歌也,犹言『吴讴』、『越吟』。若鸡鸣为歌之名,于理则可,不得云『鸡鸣时』也。高祖戚夫人楚舞,自为楚歌,岂亦鸡鸣时乎?」按:颜说是也。
〔二〕集解徐广曰:「一云姓虞氏。」正义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
〔三〕正义音隹。顾野王云青白色也。释畜云:「苍白杂毛,骓也。」
〔四〕正义和音胡卧反。楚汉春秋云:「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五〕正义数,色庾反。行,户郎反。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一〕麾下〔二〕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三〕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四〕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五〕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六〕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八〕于是项王大呼〔九〕驰下,汉军皆披靡,〔一0〕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一一〕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一〕正义其倚反。凡单乘曰骑。后同。
〔二〕正义麾亦作「戏」,同呼危反。
〔三〕正义属音烛。
〔四〕集解徐广曰:「在淮南。」正义括地志云:「阴陵县故城在濠州定远县西北六十里。地理志云阴陵县属九江郡。」
〔五〕集解文颖曰:「绐,欺也。欺令左去。」
〔六〕集解汉书音义曰:「县名,属临淮。」正义括地志云:「
东城县故城在濠州定远县东南五十里。地理志云东城县属九江郡。」
〔七〕正义,卒,子律反。
〔八〕正义期遇山东,分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羽处。括地志云:「
九头山在滁州全椒县西北九十六里。江表传云项羽败至乌江,汉兵追羽至此,一日九战,因名。」
〔九〕正义火故反。
〔一0〕正义上披彼反。靡,言精体低垂。
〔一一〕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一〕乌江亭长檥船待,〔二〕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三〕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四〕指王翳曰:〔五〕「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六〕邑万户,吾为若德。」〔七〕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八〕封王翳为杜衍侯,〔九〕封杨喜为赤泉侯,〔一0〕封杨武为吴防侯,〔一一〕封吕胜为涅阳侯。〔一二〕
〔一〕集解瓒曰:「在牛渚。」索隐按:晋初属临淮。正义括地志云:「乌江亭即和州乌江县是也。晋初为县。注水经云江水又北,左得黄律口,汉书所谓乌江亭长檥船以待项羽,即此也。」
〔二〕集解徐广曰:「檥音仪。一音俄。」骃案:应劭曰「檥,正也」。孟康曰「檥音蚁,附也,附船着岸也」。如淳曰「南方人谓整船向岸曰檥」。索隐檥字,服、应、孟、晋各以意解尔。邹诞生作「漾船」,以尚反,刘氏亦有此音。
〔三〕正义音奇。
〔四〕集解张晏曰:「以故人故,难视斫之,故背之。」如淳曰:「面,不正视也。」
〔五〕集解如淳曰:「指示王翳。」
〔六〕正义汉以一斤金为一金,当一万钱也。
〔七〕集解徐广曰:「亦可是『功德』之『德』。」正义为,于伪反。言吕马童与项羽先是故人,旧有恩德于羽。一云德行也。
〔八〕索隐按晋书地道记,其中水县属河闲。正义地理志云中水县属涿郡。应劭云:「在易、滱二水之中,故曰中水。」
〔九〕索隐按地理志,县在南阳。按:表作「王翥」也。正义括地志云:「杜衍侯故县在邓州南阳县西八里。」
〔一0〕索隐南阳有丹水县,疑赤泉后改。按:汉书表及后汉作「?」,音火志反。
〔一一〕索隐地理志县名,属汝南,故房子国。正义吴防,豫州县。括地志云:「吴房县本汉旧县。孟康云吴王阖庐弟夫概奔楚,楚封于此,为堂溪氏,本房子国,以封吴,故曰吴房。」
〔一二〕集解徐广曰:「五人后卒,皆谥壮侯。」索隐地理志南阳县名。正义涅,年结反。括地志云:「涅阳故城在邓州穰县东北六十里,本汉旧县也。应劭云在涅水之阳。」
项王已死,〔一〕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二〕。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一〕集解徐广曰:「汉五年之十二月也。项王以始皇十五年己巳岁生,死时年三十一。」
〔二〕集解皇览曰:「项羽冢在东郡谷城,东去县十五里。」正义括地志云:「项羽墓在济州东阿县东二十七里,谷城西三里。述征记项羽墓在谷城西北三里半许,毁坏,有碣石『项王之墓』。」
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一〕桃侯〔二〕、平皋侯、〔三〕玄武侯〔四〕皆项氏,赐姓刘。
〔一〕集解徐广曰:「项伯名缠,字伯。」正义射音食夜反。括地志云:「楚州山阳,本汉射阳县。吴地志云在射水之阳,故曰射阳。」
〔二〕集解徐广曰:「名襄,其子舍为丞相。」正义括地志云:「故城在滑州胙城县东四十里。汉书云高祖十二年封刘襄为桃侯也。」
〔三〕集解徐广曰:「名佗。」正义括地志云:「平皋故城在怀州武德县东二十里,汉平皋县。」按:佗音徒何反。
〔四〕集解徐广曰:「诸侯表中不见。」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一〕「舜目盖重瞳子」,〔二〕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三〕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四〕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五〕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一〕集解文颖曰:「周时贤者。」正义孔文祥云:「周生,汉时儒者,姓周也。」按:太史公云「吾闻之周生」,则是汉人,与太史公耳目相接明矣。
〔二〕集解尸子曰:「舜两眸子,是谓重瞳。」
〔三〕集解此时山东六国,而齐、赵、韩、魏、燕五国并起,从伐秦,故云五诸侯。
〔四〕正义颜师古云:「背关,背约不王高祖于关中。怀楚,谓思东归而都彭城。」
〔五〕正义卒音子律反。五年,谓高帝元年至五年,杀项羽东城。
【索隐述赞】亡秦鹿走,伪楚狐鸣。云郁沛谷,剑挺吴城。勋开鲁甸,势合砀兵。卿子无罪,亚父推诚。始救赵歇,终诛子婴。违约王汉,背关怀楚。常迁上游,臣迫故主。灵壁大振,成皋久拒。战非无功,天实不与。嗟彼盖代,卒为凶竖。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高祖,〔一〕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二〕字季。〔三〕父曰太公,〔四〕母曰刘媪。〔五〕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六〕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一〕集解汉书音义曰:「讳邦。」张晏曰:「礼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二〕集解李斐曰:「沛,小沛也。刘氏随魏徙大梁,移在丰,居中阳里。」孟康曰:「后沛为郡,丰为县。」索隐按:高祖,刘累之后,别食邑于范,士会之裔,留秦不反,更为刘氏。刘氏随魏徙大梁,后居丰,今言「姓刘氏」者是。左传「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说者以为天子赐姓命氏,诸侯命族,族者氏之别名也。然则因生赐姓,若舜生姚墟,以为姚姓,封之于虞,即号有虞氏是也。若其后子孙更不得赐姓,即遂以虞为姓,云「姓虞氏」。今此云「姓刘氏」,亦其义也。故姓者,所以统系百代,使不别也。氏者,所以别子孙之所出。又系本篇言姓则在上,言氏则在下,故五帝本纪云「禹姓姒氏,契姓子氏,弃姓姬氏」是也。按:汉改泗水为沛郡,治相城,故注以沛为小沛也。
〔三〕索隐按:汉书「名邦,字季」,此单云字,亦又可疑。按:汉高祖长兄名伯,次名仲,不见别名,则季亦是名也。故项岱云「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后因讳邦不讳季,所以季布犹称姓也」。
〔四〕索隐皇甫谧云:「名执嘉。」王符云:「太上皇名煓。」与湍同音。正义春秋握成图云:「刘媪梦赤鸟如龙,戏己,生执嘉。」
〔五〕集解文颖曰:「幽州及汉中皆谓老妪为媪。」孟康曰:「长老尊称也。左师谓太后曰『媪爱燕后贤长安君』。礼乐志『地神曰媪』。媪,母别名也,音乌老反。」索隐韦昭云:「媪,妇人长老之称。」皇甫谧云:「媪盖姓王氏。」又据春秋握成图以为执嘉妻含始,游洛池,生刘季。诗含神雾亦云。姓字皆非正史所出,盖无可取。今近有人云「母温氏」。贞时打得班固泗水亭长古石碑文,其字分明作「温」字,云「母温氏」。贞与贾膺复、徐彦伯、魏奉古等执对反复,沈叹古人未闻,聊记异见,于何取实也?孟康注「地神曰媪」者,礼乐志云「后土富媪」,张晏曰「坤为母,故称媪」是也。正义帝王世纪云:「汉昭灵后含始游洛池,有宝鸡衔赤珠出炫日,后吞之,生高祖。」诗含神雾亦云。含始即昭灵后也。陈留风俗传云:「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使使者以梓宫招幽魂,于是丹蛇在水自洒,跃入梓宫,其浴处有遗发,谥曰昭灵夫人。」汉仪注云:「高帝母起兵时死小黄城,后于小黄立陵庙。」括地志云:「小黄故城在汴州陈留县东北三十三里。」颜师古云:「皇甫谧等妄引谶记,好奇骋博,强为高祖父母名字,皆非正史所说,盖无取焉。宁有刘媪本姓实存,史迁肯不详载?即理而言,断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