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

  夏四月癸卯,尚书删定郎蔡法度上梁律二十卷,令三十卷,科四十卷。
  五月,尚书右仆射范云卒。乙丑,益州刺史邓元起克成都,曲赦益州。
  六月丁亥,以新除左光禄大夫谢朏为司徒、尚书令。甲午,以中书监王莹为尚书右仆射。是夏,多疠疫。
  秋七月,扶南、龟兹、中天竺国各遣使朝贡。
  冬十月,皇子纲生,降都下死罪以下囚。
  十一月乙卯,雷电,大雨,晦。
  三年春正月癸丑,以尚书右仆射王莹为左仆射,太子詹事柳惔为右仆射。
  二月,魏克梁州。
  三月,陨霜杀草。
  夏五月丁巳,以扶南王憍陈如闍耶跋摩为安南将军。
  六月丙子,诏分遣使巡察州部,视人冤酷。癸未,大赦。
  秋七月甲子,立皇子综为豫章王。
  八月,魏克司州。
  九月壬子,以河南王世子伏连筹为镇西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封河南王。北天竺国遣使朝贡。
  冬十一月甲子,诏除赎罪科。
  是岁,魏正始元年。
  四年春正月癸卯,诏“自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若有才同甘、T,勿限年次”。置五经博士各一人。有司奏:吴令唐佣铸盘龙火炉、翔凤砚盖。诏禁锢终身。丙午,省凤凰衔书伎。戊申,诏“往代多命宫人帷宫观禋郊之礼,非所以仰虔苍昊,自今停止”。辛亥,祀南郊,大赦。二月,初置胄子律博士。壬午,遣卫尉卿杨公则率宿卫兵塞洛口。壬辰,交州刺史李凯据州反,长史李畟讨平之,曲赦交州。是月立建兴苑于秣陵建兴里。
  夏四月丁巳,以行宕昌王梁弥博为安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
  六月庚戌,立孔子庙。
  冬十月,使中军将军、扬州刺史临川王宏都督北讨诸军事侵魏。以兴师费用,王公以下各上国租及田谷以助军资。
  是岁大穰,米斛三十。
  五年春正月丁卯朔,诏“凡诸郡国旧族邦内无在朝位者,选官搜括,使郡有一人”。乙亥,起前司徒谢朏为中书监、司徒。甲申,立皇子纲为晋安王。
  三月丙寅朔,日有蚀之。
  夏四月甲寅,初立诏狱。诏建康县置三官,与廷尉三官分掌狱事,号建康为南狱,廷尉为北狱。
  五月,置集雅馆以招远学。
  秋七月乙丑,邓至国遣使朝贡。
  八月辛酉,作东宫。
  九月,临川王宏军至洛口,大溃,所亡万计,宏单骑而归。冬十一月甲子,都下地震,生白毛。乙丑,以师出淹时,大赦。魏人乘胜攻锺离。
  十二月癸卯,司徒谢朏薨。
  六年春三月庚申,陨霜杀草。是月,有三象入建邺。
  夏四月壬辰,置左右骁骑、左右游击将军官。癸巳,曹景宗、韦叡等破魏师于邵阳洲,斩获万计。己酉,以江州刺史王茂为尚书右仆射。丁巳,以扬州刺史临川王宏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以右光禄大夫沈约为尚书左仆射。五月己巳,置中卫、中权将军,改骁骑为云骑,游击为游骑。
  秋八月戊子,赦。戊戌,都下大水。
  九月乙亥,改阅武堂为德阳堂,听讼堂为仪贤堂。
  冬闰十月乙丑,以开府临川王宏为司徒,以行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沈约为尚书令,以行太子少傅;吏部尚书袁昂为兼尚书右仆射。甲申,以左光禄大夫夏侯详为左仆射。
  十二月丙辰,左仆射夏侯详卒。
  七月春正月戊子,以元树为恒、朔二州都督,封魏郡王。戊戌,诏作神龙、仁兽阙于端门、大司马门外。
  二月乙卯,新作国门于越城南。乙丑,增置镇卫将军以下为十品,以法日数;凡二十四班,以法气序;不登十品,别有八班,以象八风;又置施外国将军二十四班,合一百九号。庚午,诏于州郡县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专掌搜荐。乙亥,以车骑大将军高丽王高云为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夏四月乙卯,以皇太子纳妃故,赦大辟以下,颁赐朝臣及近侍各有差。
  五月,都下大水。戊子,诏兰陵县建修二陵周回五里内居人赐复终身。己亥,诏复置宗正、太仆、大匠、鸿胪,又增太府、太舟,仍先为十二卿,及置朱衣直合将军官。
  六月辛酉,改陵监为令。
  秋八月丁巳,皇子绎生,赦大辟以下未结正者。
  九月壬辰,置童子奉车郎。癸巳,立皇子绩为南康王。
  冬十月丙寅,以吴兴太守张稷为尚书左仆射。丙子,诏大举北侵。丁丑,魏县瓠镇主白皁生、豫州刺史胡逊以城内属。
  是岁,魏永平元年。
  八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大赦。壬辰,魏镇东参军成景隽以宿预城内属。
  夏四月戊申,以司徒临川王宏为司空、扬州刺史,以车骑将军、领太子詹事王茂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
  秋七月癸巳,巴陵王萧宝义薨。
  冬十一月壬寅,立皇子续为庐陵王。
  九年春正月乙亥,以右光禄大夫王莹为尚书令。庚寅,新作缘淮塘。
  三月己丑,幸国子学,亲临讲肄,赐祭酒以下各有差。乙未,诏皇太子及王侯之子,年在从师者,皆入学。
  夏四月丁巳,选尚书五都令史,革用士流。
  六月癸丑,盗杀宣城太守朱僧勇。
  闰六月己丑,宣城盗转寇吴兴,太守蔡撙讨平之。
  冬十二月癸未,幸国子学,策试胄子,赐训授之司各有差。
  是岁,于阗、林邑国并遣使朝贡。
  十年春正月辛丑,祀南郊,大赦。戊申,荆州言驺虞见。
  三月,盗杀东莞、琅邪二郡太守刘晰,以朐山引魏徐州刺史卢昶。
  夏六月,以国子祭酒张充为尚书右仆射。
  冬十二月,山车见临城县。振远将军马仙崥大破魏军,斩馘十余万,复朐山城。
  是岁,初作宫城门三重楼及开二道。宕昌国遣使朝贡,婆利国贡金席。
  十一年春正月壬辰,诏“自今逋谪之家,及罪应质作,若年有老小,可停将送”。加镇南将军、江州刺史建安王伟开府仪同三司,司空、扬州刺史临川王宏进位元太尉,以骠骑将军王茂为司空。
  二月戊辰,新昌、济阳二郡野蚕成茧。
  三月丁巳,为旱故,曲赦扬、徐二州。庚申,高丽国遣使朝贡。 夏四月,百济、扶南、林邑等国各遣使朝贡。
  秋九月,宕昌国遣使朝贡。
  冬十一月乙未,以吴郡太守袁昂为兼尚书右仆射。己酉,降太尉、扬州刺史临川王宏为骠骑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癸丑,齐宣德太妃王氏薨。
  是岁,魏延昌元年。
  十二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赦大辟罪以下。
  二月辛酉,兼尚书右仆射袁昂即正。丙寅,诏“明下远近,若委骸不葬,或篨衣莫改,量给棺具收敛”。辛巳,新作太极殿,改为十三间,以从闰数。
  闰三月乙丑,特进、中军将军沈约卒。
  夏四月,都下大水。
  六月癸巳,新作太庙,增基九尺。
  秋九月,加扬州刺史临川王宏位元司空,以司空王茂为骠骑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江州刺史。
  冬十月丁亥,诏曰:“明堂地居卑湿,可量就埤起,以尽诚敬。”
  十三年春二月庚辰朔,震于西南,天如裂。丁亥,耕藉田,大赦,赐孝悌力田爵一级。
  夏六月,都下讹言有枨枨,取人肝肺及血,以饴天狗。百姓大惧,二旬而止。
  秋七月乙亥,立皇子纶为邵陵王、绎为湘东王、纪为武陵王。
  是岁,林邑、扶南、于阗国各遣使朝贡。作浮山堰。
  十四年春正月乙巳朔,皇太子冠,大赦,赐为父后者爵一级,王公以下班赉各有差。停远近上庆礼。辛亥,祀南郊,诏班下远近,博采英异。又前以墨刑用代重辟者,除其条。丙辰,汝阴王刘胤薨。丁巳,魏宣武皇帝崩。
  夏四月丁丑,骠骑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江州刺史王茂薨。
  冬十月,浮山堰坏。
  是岁,蠕蠕、狼牙修国各遣使来朝贡。
  十五年春三月戊辰朔,日有蚀之,既。
  夏四月,高丽国遣使朝贡。
  六月庚子,以尚书令王莹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袁昂为左仆射,吏部尚书王暕为右仆射。
  秋八月,蠕蠕、河南国各遣使朝贡。
  九月辛巳,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王莹薨。壬辰,大赦。
  冬十一月,交州刺史李畟斩反者阮宗孝,传首建邺。曲赦交州。 是岁,魏孝明皇帝熙平元年。
  十六年春正月辛未,祀南郊。诏尤贫家勿收今年三调,无田业者,所在量宜赋给;及优蠲#子之家,恤理冤狱,并赈孤老鳏寡不能自存者。
  二月辛亥,耕藉田。甲寅,赦罪人。
  三月丙子,敕太医不得以生类为药;公家织官纹锦饰,并断仙人鸟兽之形,以为亵衣,裁翦有乖仁恕。于是祈告天地宗庙,以去杀之理,欲被之含识。郊庙牲牷,皆代以面,其山川诸祀则否。时以宗庙去牲,则为不复血食,虽公卿异议,朝野喧嚣,竟不从。
  冬十月,宗庙荐羞,始用蔬果。
  是岁,河南、扶南、婆利等国各遣使朝贡。
  十七年春二月癸巳,雍州刺史安成王秀薨。甲辰,大赦。
  三月丙寅,改封建安郡王伟为南平王。
  夏六月乙酉,中军将军、中书监临川王宏以本号行司徒。
  秋八月壬寅,诏“兵驺奴婢,男年六十六,女年六十,免为编户”。
  闰八月,干陀利国遣使朝贡。
  冬十月乙亥,以行司徒临川王宏即正。
  十一月辛亥,以南平王伟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是岁,魏神龟元年。
  十八年春正月甲申,以领军将军鄱阳王恢为征西将军、荆州刺史,以荆州刺史始兴王憺为中抚将军,并开府仪同三司。以尚书左仆射袁昂为尚书令,以右仆射王暕为左仆射,以太子詹事徐勉为右仆射。辛卯,祀南郊,孝悌力田赐爵一级。夏四月丁巳,帝于无碍殿受佛戒,赦罪人。秋七月,于阗、扶南国各遣使朝贡。
南史 南史卷七 梁本纪中第七
  普通元年春正月乙亥朔,大赦,改元。丙子,日有蚀之。己卯,以司徒临川王宏为太尉、扬州刺史,以金紫光禄大夫王份为尚书左仆射。庚子,扶南、高丽等国并遣使朝贡。
  二月癸丑,以高丽王嗣子安为甯东将军、高丽王。
  三月,滑国遣使朝贡。
  夏四月,河南国遣使朝贡。
  秋七月己卯,江、淮、海并溢。
  九月乙亥,有星晨见东方,光烂如火。
  是岁,魏正光元年。
  二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诏置孤独园以恤孤幼。戊子,大赦。 二月辛丑,祀明堂。
  三月庚寅,大雪,平地三尺。
  夏四月乙卯,改作南北郊。丙辰,诏曰:“平秩东作,义不在南,前代因袭,有乖礼制。可于震方,具兹千亩。”于是徙藉田于东郊外十五里。
  五月己卯,琬琰殿火,延烧后宫屋三千间。
  闰月丁巳,诏自今可停贺瑞。
  六月丁卯,义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归魏。
  秋七月丁酉,假大匠卿斐邃节,督F军侵魏。甲寅,魏荆州刺史桓叔兴帅F降。
  八月丁亥,始平郡石鼓村地自开成井,方六尺六寸,深三十二丈。
  冬十一月,百济、新罗国各遣使朝贡。
  十二月戊辰,以镇东大将军百济王余隆为甯东大将军。
  三年春正月庚子,以吴郡太守王暕为尚书左仆射。庚戌,都下地震。
  三月乙卯,巴陵王萧屏薨。
  夏四月丁卯,汝阴王刘端薨。
  五月壬辰朔,日有蚀之,既。癸巳,大赦。诏公卿百僚各上封事,连率郡国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
  秋八月甲子,婆利、白题国各遣使朝贡。
  冬十一月甲午,开府仪同三司始兴王憺薨。
  四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大赦。辛亥,祀明堂。
  二月乙亥,耕藉田,孝弟力田赐爵一级,豫耕之司,克日劳酒。 冬十月庚午,以中卫将军袁昂为尚书令,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 十一月癸未朔,日有蚀之。甲辰,尚书左仆射王暕卒。十二月戊午,用给事中王子云议,始铸铁钱。狼牙修国遣使朝贡。
  五年夏六月乙酉,龙斗于曲阿王陂,因西行至建陵城,所经树木倒折,开地数十丈。庚子,以员外散骑常侍元树为平北将军、北青兖二州刺史,率F侵魏。
  六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大赦。庚申,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彭城来降。自去岁以来,北侵诸军,所在克获。甲戌,以元法僧为司空,封始安郡王。
  二月辛巳,改封法僧为宋王。
  三月丙午,赐新附人长复除,诖误罪失,一无所问。
  夏五月己酉,修宿预堰,又修曹公堰于济阴。壬子,遣中护军夏侯亶督寿阳诸军侵魏。
  六月庚辰,豫章王综奔魏,魏复据彭城。
  秋七月壬戌,大赦。
  冬十二月壬辰,都下地震。
  是岁,魏孝昌元年。
  七年春正月辛丑朔,赦死罪以下。
  夏四月乙酉,太尉临川王宏薨。南州津改置校尉,增加奉秩。诏在位群臣,各举所知,凡是清吏,咸使荐闻。
  秋九月己酉,荆州刺史鄱阳王恢薨。
  冬十一月庚辰,丁贵嫔薨,大赦。
  是岁,河南、高丽、林邑、滑国并遣使朝贡。
  大通元年春正月乙丑,以尚书右仆射徐勉为尚书仆射。诏百官奉禄,自今可长给见钱。辛未,祀南郊。诏流亡者听复宅业,蠲役五年,尤贫家勿收今年三调,孝弟力田赐爵一级。是月,司州刺史夏侯夔进军三关,所至皆克。初,帝创同泰寺,至是开大通门以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同泰。自是晨夕讲义,多由此门。
  三月辛未,幸寺舍身。甲戌还宫,大赦,改元大通,以符寺及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