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臣】等谨案辽时戸口史无明文地理志虽载有戸然各郡县戸总计之不过五十五万有竒而或详或阙或云分于宫府而无其数今以营衞志戸数参校兵衞志丁数大率以两丁为一戸正戸八万者其丁即为十六万蕃汉转戸十二万四千者其丁即为二十四万八千至五京民丁有宫府者有不于宫府者然每戸亦不过两丁因五京民丁之可见者止一百一十万七千三百故五京之戸亦止五十五万有竒也盖有丁数见于兵志者地理志始载其戸无丁者举阙之耳【如兵志云上京临潢县丁七千地志即云戸三千五百长防县丁八千地志即云戸四千渤海兴仁二县无丁地志即不言戸数其余四京类然】不然中京道统县九辖军府州城二十三岂有独载三韩一县戸丁之理叶隆礼契丹国志谓东京戸口三十万其説似为近之余俱不可考矣
  太祖壬戌嵗【唐天复二年】七月攻下河东河北九郡获生口九万五千
  癸亥嵗春伐女直获其戸三百
  乙丑嵗十月以兵助唐河东节度师李克用击刘仁恭拔数州尽徙其民以归
  五年正月东西奚五部尽入版籍
  先是徳祖俘奚七千戸徙饶乐之清河哈陶津汗时创为奚德哷勒部分十三县至太祖即位亲征西部奚下之复分兵平东部奚于是尽有奚霫之地东际海南暨白檀西逾松漠北抵潢水凡五部咸入版籍
  神册元年七月平突厥吐浑党项小蕃沙陀诸部俘其户万五千六百
  至八月抜朔州十一月攻蔚新武妫儒五州俘获不可胜计自代北至河曲逾阴山尽有其地
  四年二月修辽阳故城以汉民渤海戸实之
  时帝初得韩延徽命参军事延徽请树城郭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树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少
  十月破乌尔古部俘获生口万四千二百举部来附【臣】等谨按兵衞志载是年亲征裕库哷国俘获之数与此正同盖即一事也
  五年十月徙晋天德军之民于阴山南
  至六年十一月畧檀顺安逺三河良乡望都潞满城遂城等十余城俘其民徙内地十二月徙晋新州防御使王郁所部于潢水之南徙檀顺民于东平沈州
  天赞元年十月以戸口滋繁糺辖踈逺分北逹寜额为二部立两节度以统之
  三年五月徙蓟州民实辽州地
  十月尽取西鄙诸部有其众
  初神册五年党项诸部叛帝亲征俘生口二千六百至是复大征吐浑党项凖卜等部击索欢纳山东部族破之遣骑攻凖卜畧地西南又破呼穆蘓山诸蕃部又遣兵逾流沙拔浮图城西鄙诸部悉为辽有
  天显元年正月拔渤海扶余城议括户口太子倍諌止之
  时欲括戸口倍谏曰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从之既平渤海地方五千里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尽有其众国境益大
  太宗时籍五京戸丁以定赋税
  【臣】等谨按圣宗统和二十五年建中京兴宗重熙十三年升云州为西京而五京之称始备此时尚未有也与前天显元年称五京同误
  大显三年【太宗即位不改元】十二月遣耶律羽之迁东丹民以实东平
  初天显元年渤海平立皇太子倍为东丹王以羽之为中台省右次相帝即位羽之上表曰渤海昔畏南朝阻险自卫居辉罕城今去上京辽邈既不为用又不罢戍果何为哉先帝因彼离心不战而克天授人与彼一时也遗种寖以蕃息今居逺境恐为后患梁水之地乃其故乡地衍土沃有木铁盐鱼之利乘其微弱徙还其民此万世长策也彼得故乡又获美利必安居乐业然后选徒以翼吾左突厥党项室韦夹辅吾右可以坐制南邦混一天下表奏帝嘉纳之是嵗诏徙东丹国民于梁水其民或亡入新罗女诏困乏不能迁者许上国富民给赡而属之
  【臣】等谨按义宗传曰倍既譲位于太宗太宗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居之尽迁其民又置衞士隂伺动静是东平之徙实欲制倍耳非仅为渤海遗民计也
  四年二月阅约尼氏戸籍
  防同元年十一月晋主以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十六州并圗籍来献
  二年十月以乌尔古部水草肥美诏南北院徙三锡林户居之
  九年三月吐谷浑遣使来献生口千户
  大同元年四月得晋归顺州七十六处户一百九万一百一十八
  【臣】等谨按五代史石氏入立献十有六州于契丹而得蜀金州又増置之州一合一百九州以为晋刘氏之初秦鳯阶成复入于蜀隠帝时増置之州一合一百六州以为汉是晋亡后除四州外其地尽归于汉此所得七十六处之戸第就归顺时纪其数耳实未尝为辽有也
  景宗保宁三年十一月胪朐河裕恱杨尼哩等率户四百来附乞宫籍诏留其户分敦睦积庆永兴三宫圣宗统和元年二月南京统军使耶律善补奏宋边七十余村来附诏抚存之
  五月善补又招亡入宋者得千余户归国诏令抚慰
  三年八月令干显二州上所部里社之数
  四年正月讨女直获生口十余万
  太平六年二月东京留守巴格奏黄翩得女直降戸二百七十诏奬谕之至兴宗重熈九年十二月以所获女直戸置肃州
  十月命巡检西山四州人民
  政事令室昉奏西山四州自宋兵后人民转徙盗贼充斥乞下有司禁止命新州节度使选人分道巡检
  七年正月破宋易州迁易州军民于燕京遣涿州刺史防送易州降人八百还本贯
  时宋鸡壁砦守将郭荣率众来降砦民二百户徙居檀顺蓟三州复分八户飞狐
  八年七月诏并省东京路州县以其民分他郡时置定霸保和宣化洪理广义长庆安徳七县省州十县八
  九年七月通括户口
  至十五年三月通括宫分人户二十一年十一月通括南院部民
  十三年四月诏诸道民户应厯以来胁从为部曲者仍籍州县
  至兴宗重十年二月诏博啰满达部归哈斯罕之没入者使复业
  十四年三月诏安集朔州流民
  十五年二月徙梁门遂城泰州北平民于内地
  至二十五年城中京实以汉户开泰八年五月迁宁州渤海户于辽土二河之间至兴宗重熈时诏徙富民以实春泰二州权中京副防守刘伸以为不可奏罢之
  开泰二年四月诏以韩斌所括瞻国达鲁河奉豪等州户二万五千四百有竒置长霸兴仁保和等十县【臣】等谨案上统和八年七月置七县内已有保和地理志亦云统和八年置则此文疑误
  四年四月徙伊济等部众于胪朐河
  时伊济既平议内徙其众伊济安土重迁遂叛乃诱其众并达鲁特所获萨木实部民城胪朐河上以居之
  兴宗重熈八年六月诏括户口
  时以天下无事户口蕃息遂有南伐之志北院枢密使萧孝穆谏不报
  十二年六月诏汉人宫分户絶恒产以亲族继之道宗太康九年六月诏诸路检括脱户罪至死者原之先是朝廷遣使括三京隠户不得以东京留守耶律音济代之得四千余户至是复有是诏
  能吏曰马人望为三司度支判官防检括戸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户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君虑逺吾不及也
  大安三年二月以岁洊饥民多流散除安泊逃户征偿法
  十年六月禁边民与蕃部为婚
  嘉隆四年正月徙准卜等贫民于山前
  天祚帝天庆三年三月籍诸道户徙达里库山围场地居民于别土
  金制户有数等有课役户不课役户本户杂户正户监户官户奴婢户二税户
  有物力者为课役户无者为不课役户女直为本户汉人及契丹为杂户明安穆昆之奴婢免为良者止本部为正户没入官良人宫籍监者为监户没入官奴婢太府监者为官户户以五家为保户主推其长充男女二嵗以下为黄十五以下为小十六为中十七为丁六十为老无夫为寡妻妾诸废笃疾不为丁凡户口计帐三年一籍自正月初州县以里正主首明安穆昆则以寨使诣编户家责手实其男女老幼年与姓名生者増之死者除之正月二十日以实数报县二月二十日申州以十日内达上司无逺近皆以四月二十日到部呈省凡汉人渤海人不得充明安穆昆户
  太祖天辅二年六月以善地分处降附新民
  时辽通祺双辽等州八百余户来归命分置诸部择膏腴之地处之七月辽戸二百来归处之泰州又诏达噜噶部贝勒色埒凡降附新民善为存抚来者各令从便安居给以官粮毋辄动扰六年又命耶律佛宁以兵防送诸降人于浑河路以皇弟昂监之从便以居七年以山西诸部族近西北二边且辽主未获恐隂相结诱复命皇弟昂与贝勒搠欢等以兵四千防送处之岭东惟西京民安堵如故且命昂镇守上京路既而闻昻已过上京而降人复苦其侵扰多叛亡者遂命贝勒绰尔多徃戒谕之比至而诸部已叛去又以明安详衮留住所领归附之民还东京命有司常抚慰且贷一嵗之粮其亲属被虏者皆令聚居
  七月命稽必鲁水路等户登耗之数
  诏必鲁水路完顔卓哩布渤海大嘉努等六穆昆贫乏之民昔甞给以官粮置之渔猎之地今厯日已久不知登耗可具其数以闻至三年五月诏咸州路都统司曰兵兴以前哈斯罕辉发里与系辽籍不系辽籍女直户民有犯罪流窜边境或亡入于辽者本皆吾民逺在异地朕甚悯之今既议和当行理索可明谕诸路千户穆昆徧与询访其官称名氏地里具録以闻
  【臣】等谨案本纪金初千户多以降将领之收国二年汉人李孝功渤海二哥率众来降命各以所部为千户辽懿州节度使刘宏以戸三千来降以为千户是也又其时有万户之名详见兵制
  五年以境土既拓旧部多瘠卤移其民于泰州
  先遣皇弟昱及族子宗防按视其地昱等苴其土以进言可种植遂摘诸明安穆昆中民户万余使宗人博勒和统之
  六年既定山西诸州以上京为内地移其民实之至世宗大定二十五年四月诏于率賔呼尔哈两路选三十穆昆为三明安移置于刷达巴罕之地以实上京
  七年二月取燕京路尽徙六州氏族富强工技之民于内地
  诏按班贝勒郡县今皆抚定有逃散未降者已释其罪更宜招谕之前后起迁民户去乡未久岂无懐土之心令所在有司深加存恤毋辄有骚动衣食不足者官赈贷之
  太宗天防元年十一月徙迁润来隰四州之民于沈州后世宗大定二十一年六月徙银山侧民于临潢【臣】等谨按食货志云太宗天防元年以旧徙润隰等四州之民于沈州之地新迁之戸艰苦不能自存诏民乏食鬻子者聴以丁力等者赎之是四州民之徙沈州乃天防元年以前事与纪异
  六年三月命南路军帅实古讷籍节度使完顔慎思所领诸部及未置明安穆昆户来上
  世宗大定三年八月罢契丹明安穆昆以其户分女直明安穆昆
  金史曹望之曰大定中望之同知西京留守事上书论便宜事其一论山东河北明安穆昆与百姓杂处民多失业陈蔡汝颍之间土广人稀宜徙百姓以实其处复数年之赋以安辑之百姓亡命及避役军中者阅实其人使还本贯或编近县以为客户或留为佃户者亦籍其姓名州县与明安事干渉者无相党匿庶几军民协和盗贼弭息书奏多见采纳
  十二月诏流民未复业者増限招诱
  十七年五月厘正伊勒敦部猎户
  省臣奏延平府路一千五百余户自陈皆长白山锡馨察逊河女直人辽时佥为猎户移居于此号伊勒敦部遂附契丹籍本朝义兵之兴首诣军降仍居本部今乞厘正诏从之
  二十年令明安穆昆人户与汉人错居
  帝谓宰臣曰明安穆昆人户兄弟亲属若各随所分土与汉人错居每四五十户结为保聚农作时令相助济此亦劝相之道也至章宗明昌二年四月以齐民与屯田户往往不睦从尚书省奏许民户与屯田户逓相婚姻
  二十一年六月命避役之户举家逃于他所者元贯及所寓司县官同罪为定制
  至章宗泰和七年六月勅中物力户有役则多逃避有司令以次户代之事毕则复业以致大损不逃之户令省臣详议宰臣奏旧制太轻遂命课役全户逃者徒二年赏告者钱五万先逃者以百日内自首免罪如实销之者内从御史台外从按察司体究免之
  二十二年命括明安穆昆户口以实籍之
  初太祖即位之二年以三百户为穆昆穆昆十为明安又尝用辽人额哩页以北部百三十户为一穆昆汉人王六儿以诸州汉人六十五户为一穆昆王伯龙髙从祐并领所部为一明安熙宗皇统五年又分明安穆昆为上中下三等海陵天徳二年削其名但称为诸明安穆昆至帝大定十五年十月遣官十人分行天下再定明安穆昆户每穆昆户不过三百七穆昆至十穆昆置一明安及是以明安穆昆旧籍不明遇签军与诸差役及赈济增减不以实故有是命
  二十三年七月明安穆昆户口之数
  明安二百二穆昆千八百七十八户六十一万五千六百二十四口六百一十五万八千六百三十六【内正口四百八十一万二千六百六十九奴婢口一百三十四万五千九百六十七】在都宗室将军司户一百七十口二万八千七百九十【内正口九百八十二奴婢口二万七千八百八】徳哷勒唐古二部五乣户五千五百八十五口十二万七千五百四十四【内正口十万九千四百六十三奴婢口一万八千八十一】
  二十五年命宰臣禁有禄人一子及农民避课役为僧道者
  至明昌元年正月又以上封事者言禁自披剃为僧道者
  二十七年天下户口之数
  大定初天下户才三百余万至是户六百七十八万九千四百四十九口四千四百七十万五千八十六
  章宗明昌元年天下户口之数
  户六百九十三万九千口四千五百四十四万七千九百至六年十二月天下女直契丹汉户七百二十二万三千四百口四千八百四十九万四百物力钱二百六十万四千七百四十二贯
  泰和五年五月诏定辽东邑社人数
  六月制镇防军逃亡致边亊失错陷败户口者罪七年十二月天下户口之数
  户七百六十八万四千四百三十八口四千五百八十一万六千七十九户增于大定二十七年一百六十二万三千七百一十五口增八百八十二万七千六十五此金版籍之极盛也至宣宗兴定末河壖为疆烽鞞屡警故集庆军节度使温特赫达言亳州户旧六万自南迁以来不胜调发相继逃去所存者曾无十一砀山下邑野无居民矣
  宣宗贞祐三年四月诏有司勿拒河北避兵之民所至加存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