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司职掌

  民科
   州县
    图志
凡十二部所属布政司府州县地理人物图志所载古今沿革山川险易户口赋税多寡之数俱要周知
    田土
凡各州县田土必须开豁各户若干及条(假去人)四至系官田者照依官田则例起科系民田者照依民田则例征敛务要编入黄册以凭征收税粮如有出卖其买者听令增收卖者即当过割不许洒(口料)(上夭下山) 诡寄犯者律有常宪其民间开垦荒田从其自首首实三年后官(尔简体无两点)收科仍仰所在官司每岁开报本部以凭稽考
凡公侯禄米各有等第皆于浙西苏松等府官田内拨赐其佃户仍于有司掌差
凡民间有犯法律该籍没其家者田土合拘收入官本部书填勘合类行各布政司府州县将犯人户下田土房屋召人佃赁照依没官则例收科仍将佃户姓名及田地顷亩房屋间数同该科税粮赁钱数目开报合干上司转达本部知数
十二布政司并直隶府州田土总计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三顷零
浙江布政司田土计五十一万七千五十一顷五十一亩
湖广布政司田土计二百二十万二千一百七十五顷七十亩
河南布政司田土计一百四十四万九千四百六十九顷八十二亩零
江西布政司田土计四十三万一千一百八十六顷一亩
北平布政司田土计五十八万二千四百九十九顷五十一亩
陜西布政司田土计三十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顷七十一五亩
广西布政司田土计一十万二千四百三顷九十亩
山东布政司田土计七十二万四千三十五顷六十二亩
山西布政司田土计四十一万八千六伯四十二顷四十八亩零
广东布政司田土计二十三万七千三百四十顷五十六亩
四川布政司田土计一十一万二千三十二顷五十六亩
福建布政司田土计一十四万六千二百五十九顷六十九亩
云南布政司田土
直隶苏州府田土计九万八千五百六顷七十一亩
宁国府田土计七万七千五百一十六顷一十一亩
徐州田土计二万八千三百四十一顷五十四亩
滁州田土计三千一百五十顷四十五亩
池州府田土计二万二千八百四十四顷四十五亩
扬州府田土计四万二千七百六十七顷三十四亩
庐州府田土计一万六千二百二十三顷九十九亩
安庆府田土计一万一千二十九顷三十七亩
松江府田土计五万一千三百二十二顷九十亩
凤阳府田土计四十一万七千四百九十三顷九十亩
应天府田土计七万二千七百一顷二十五亩
广德州田土计三万四千七顷八十四亩
淮安府田土计一十九万三千三百三十顷二十五亩
徽州府田土计三万五千三百四十九顷七十七亩零
常州府田土计七万九千七百三十一顷八十八亩
镇江府田土计三万八千四百五十二顷七十亩
太平府田土计三万六千二百一十一顷七十九亩
和州田土计四千二百五十二顷二十八亩
    农桑
凡民间一应桑株各照彼处官司原定则例起科丝绵等物其丝绵每岁照例折绢俱以十八两为则折绢一匹所司差人类解到部札付承运库收纳以备赏赐支用其树株果价等项并皆照例征收钱钞除彼处存留支用外其余钱钞一体类解本部行移该库交收仍将存用数目出给印信通关具本入递奏缴本部查领附卷作数其进纳绢匹钱钞一节俱照依后项金科课程条款一体施行
    灾伤
凡各处田禾遇有水旱灾伤所在官司踏勘明白具实奏闻仍申合干上司转达本部立案具奏差官前往灾所覆踏是实将被灾人户姓名田地顷亩该征税粮数目造册缴报本部立案开写灾伤缘由具奏如奉旨赈济仍定夺大小男女口数则例差官前去赈济给赏毕日仍将散过粮钞分豁备细数目造册缴报以凭稽考
   户口
    丁口
凡各处户口每岁取勘明白分豁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总数县报于州州类总报之于府府类总报之于布政司布政司类总呈达本部立案以凭稽考仍每十年本部具奏行移各布政司府州县攒造黄册编排里甲分豁上中下二等人户遇有差役以凭点差若有逃移者所在有司必须穷究所逃去处移文勾取赴官依律问罪仍令复业十二布政司并直隶府州人户总计一千六十五万二千八百七十户人口总计六千五十四万五千八百二十一口
浙江布政司
人户二百一十三万八千二百二十五户
人口一千四十八万七千五百六十七口
湖广布政司
人户七十七万五千八百五十一户
人口四百七十万二千六百六十口
江西布政司
人户一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户
人口八百九十八万二千四百八十一口
河南布政司
人户三十一万五千六百一十七户
人口一百九十一万二千五百四十二口
北平布政司
人户三十三万四千七百九十二户
人口一百九十二万六千五百九十五口
陜西布政司
人户二十九万四千五百二十六户
人口二百三十一万六千五百六十九口
广西布政司
人户二十一万一千二百六十三户
人口一百四十八万二千六百七十一口
山东布政司
人户七十五万三千八百九十四户
人口五百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七十六口
山西布政司
人户五十九万五千四百四十四户
人口四百七万二千一百二十七口
广东布政司
人户六十七万五千五百九十九户
人口三百万七千九百三十二口
福建布政司
人户八十一万五千五百二十七户
人口三百九十一万六千八百六口
四川布政司
人户二十一万五千七百一十九户
人口一百四十六万六千七百七十八口
云南布政司
人户五万九千五百七十六户
人口二十五万九千二百七十口
直隶
苏州府
人户四十九万一千五百一十四户
人口二百三十五万五千三十口
宁国府
人户九万九千七百三十二户
人口五十三万二千二百五十九口
徐州
人户二万二千六百八十三户
人口一十八万八百二十一口
滁州
人户三千九百四十四户
人口二万四千七百九十七口
池州府
人户三万五千八百二十六户
人口一十九万八千五百七十四口
扬州府
人户一十二万三千九十七户
人口七十三万六千一百六十五口
庐州府
人户四万八千七百二十户
人口三十六万七千二百口
安庆府
人户五万五千五百七十三户
人口四十二万二千八百四口
松江府
人户二十四万九千九百五十户
人口一百二十一万九千九百三十七口
凤阳府
人户七万九千一百七户
人口四十二万七千三百三口
应天府
人户一十六万三千九百一十五户
人口一百一十九万三千六百二十口
广德州
人户四万四千二百六十七户
人口二十四万七千九百七十九口
淮安府
人户八万六百八十九户
人口六十三万二千五百四十一口
徽州府
人户一十二万五千五百四十八户
人口五十九万二千三百六十四口
常州府
人户一十五万二千一百六十四户
人口七十七万五千五百一十三口
镇江府
人户八万七千三百六十四户
人口五十二万二千三百八十三口
太平府
人户三万九千二百九十户
人口二十五万九千九百三十七口
和州
人户九千五百三十一户
人口六万六千七百一十一口
    赋役
凡各處有司十年一造黃冊分豁上中下三等人戶仍開軍民匠等籍除排年里甲依次充當外其大小雜泛差役各照所分上中下三等人戶點差
    婚姻
凡民間男女嫁娶不許同姓及尊卑親屬相為婚姻違者律有常憲
    讀法
凡民間須要講讀大誥律令(來力)諭老人手榜及見丁著業牌面沿門輪遞務要通曉法意仍仰有司時加提督
   會計
    糧儲
凡所在有司倉廩儲積糧斛除存留彼處衛所三年官軍俸糧外務要會計周歲關支數目分豁見在若干不敷若干餘剩若干每歲開報合干上司轉達本部定奪施行仍將次年實在糧米及該收該用之數一體分豁舊管新收開除實在開報
    草料
凡各處倉場收積草料以備軍馬往來支用草於本處官司照田糧徵收料於秋糧內折納務要常存預備果係調撥軍馬及有本部印信文憑方許支給仍仰所在官司將支過數目申達合干上司作數
    轉運
凡有軍馬去處所需錢糧等項本部必先查考某處蓄積有餘某處歲用不給量其水陸路程地里遠近難易計其人夫多寡明白具奏差官於糧多去處撥運缺糧衛分支用
    雜行
凡一應錢糧等事行移各布政司及直隸十八府州本部預為編置勘合并底簿二扇一扇本部收貯一扇發下各司府州如有行移將各該事件移付通類科通行於原編底簿內附寫置立前件書填勘合内云洪武某年某月某日书填某字几号勘合照会某布政司或札付某府州仰比对朱墨字号相同行下所属照依坐去勘合内事件施行候事完呈报到部于前件下注写回销缘由以凭稽考其内外仓库司局等衙门官员任满须从本部查考任内钱粮等项如是收支明白别无亏欠然后咨发吏部听用若有亏少及收支不明必须究问至若本部官员考核及皂隶更替公用印色纸札等事悉皆理之
  度支科
   经费
    赏赐
凡在京赏赐该用钞锭本部量数具奏于内府关支凡有钦赏官军人等当该衙门将该赏人名钞数于本部委官处磨筭相同将该赏数目附簿验名给散其委官仍将日逐各起赏过钞数开呈本部立案备照候季终本部将原关并赏过钞数通类具奏及赏赐胡椒苏木铜钱等项亦如之其在外如有钦依赏赐官军及赈济饥民等项本部约量会计钞锭具奏委官赴内府照数关领点闸明白于户科给批差人管运仍行移所在官司如运钞到彼照依坐去则例眼同验名给散造册回报本部以凭稽考
    月粮
凡内外卫所正伍旗军岁用粮米已行各该有司编置勘合对拨着令人户自行依期送纳外其在京有未对军人及未入正伍等项带支人数如遇按月支粮百户所将所管军人造册申缴千户所本所类总缴申本卫该卫类总具解申缴合干上司转达本部磨筭相同明立文案编给半印勘合字号仍定夺合于本卫仓某年分某字廒某粮米内支给将文册缴回原行衙门转下该仓眼同该卫委官及本仓官攒照数放支如有事故扣除还官支毕将实支扣除数目申达本部知数仍于原编字号底簿内注写实支扣除数目以凭稽考其支过粮数另于内府粮册内明白注销其在外卫所军人支粮亦合一体造册编给勘合放支
    月盐
凡内外大军关支月盐有家小者月支二斤无家小者月支一斤其在京卫分如遇按月支盐将该支军名盐数造册申缴合干上司转达本部磨筭相同立案将原缴文册出给勘合字号坐定军名盐数札付龙江盐仓放支如有事故就便扣除支毕将实收扣除数目申报本部于原编勘合字号底簿内注销以凭稽考仍立案备照其在外卫所军士月盐亦有支钞去处每盐一斤折钞一百文照例行移有司于系官钱内支给如有事故一体扣除不支
    杂支
凡仓库一应关支钱粮及工部成造军装等项必须计其所用物料转行本部札付各该仓库照数支给将支过数目申报作数其各司府州县遇有祭祀及庆贺等项俱于系官钱粮内支用务要明白花销开申上司以凭稽考
   廪禄
    俸给
凡在京五军都督府首领官吏并六部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官吏俸给本部每岁于秋粮内会定数目起运拨赴各衙门仓内收贮按月造册照依品从等第分豁该支粮数委官验名支给其各卫军官俸给巳将人户对定编给勘合自行依期送纳供给其首领官吏俸给该卫造册到部定仓放支年终通(尔简体无两点)稽考及在外各布政司府州县官吏俸给照例每米一石折钞二贯五百文按月于系官钱钞内支给其支过数目通行岁报本部以凭查考
正一品每员月支米八十七石岁该一千四十四石
五军左右都督
从一品每员月支米七十四石岁该八百八十八石
五军左右都督同知
正二品每员月支米六十一石岁该七百三十二石
六部尚书 左右都御史
五军佥都督 中都留守正
都指挥使
从二品每员月支米四十八石岁该五百七十六石
左右布政使 都司指挥同知
正三品每员月支米三十五石岁该四百二十石
六部侍郎 副都御史
通政使 太常司卿
大理寺卿 按察使
应天府尹 都司指挥佥事
各卫指挥使 中都留守副
从三品每员月支米二十六石岁该三百一十二石
光禄司卿 太仆寺卿
布政司参政 盐运使
宣慰使 各卫指挥同知
正四品每员月支米二十四石岁该二百八十八石
佥都御史 太常司少卿
左右通政 大理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 应天府丞
按察司副使 各府知府
宣慰司同知 各卫指挥佥事
从四品每员月支米二十一石岁该二百五十二石
国子监祭酒 布政司参议
盐运司同知 宣慰司副使
宣抚司宣抚 中都国子监祭酒
正五品每员月支米一十六石岁该一百九十二石
宗人府经历 尚宝司卿
六部郎中 通政司参议
太医院使 光禄司少卿
钦天监正 钦天回回监正
大理寺丞 翰林院学士
左右春坊大学士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
应天府治中 按察司佥事
各府同知 宣抚司同知
五军断事官
王府长史 各千户所正千户
从五品每员月支米一十四石岁该一百六十八石
尚宝司少卿 五军都督府经历
六部员外郎 侍读学士
侍讲学士 盐运司副使
各州知州 盐课司提举
宣慰司佥事 宣抚司副使
招讨司招讨 安抚司安抚
左右春坊左右谕德
各卫镇抚 各千户所副千户
司经局洗马
正六品每员月支米一十石岁该一百二十石
尚宝司丞 六部主事
太常司丞 太仆寺丞
钦天监副 钦天监五官正
钦天回回监副 钦天回回监五官正
翰林侍读 翰林侍讲
大理寺正 太医院判
都察院经历
兵马指挥 国子监司业
京县知县 各府通判
都司经历 断事司断事
安抚司同知 各长官司长官
宣抚司佥事 招讨司副招讨
留守司经历 左右春坊左右中允
中都国子监司业
王府审理正 各百户所百户
仪卫司仪卫正
从六品每员月支米八石岁该九十六石
大理寺副 光禄司丞
翰林修撰 光禄司各署正
应天府推官 布政司经历
理问所理问 盐运司判官
各洲同知 盐课司同提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