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船尾舵一门,用楮木舵栏一根,长一丈八尺、宽一尺四寸、厚八寸;中吉木舵闪板三块,各长一丈四尺,凑宽一尺九寸八分,用宽五寸八分、厚二寸五分板四丈七尺七寸九分;樟木极舵夹八块,各长四尺、围大一尺;硬木棍舵牙扼二根,各长一丈三尺、围大八寸。舵栏,做净每折见方尺三十尺,用舰匠一工;舵夹、舵牙四十尺,用舰匠一工;舵闪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舵夹钉缝凑长三丈二尺,每丈用长八寸钉五十个。舵夹、舵闪板艌缝凑长十五丈九尺五寸八分。共核用宽一尺四寸、厚八寸、长一丈八尺二寸楮木一块,围大二尺五寸、净长三丈六尺中吉木一丈五尺九寸三分,围大一尺樟木极三丈二尺八寸,围大八寸、长一丈三尺硬木棍二根,长八寸钉一百六十个,灰十五斤十五两,桐油六斤六两一钱,网纱五斤十五两七钱,竹丝五斤十五两七钱,舰匠四工九分五厘,锯匠五分七厘,艌匠二工二分八厘,舂灰夫五分六厘。
跟随战船舢板船用柯■〈木匋〉木龙骨一根,长一丈四尺;斗盖一块,长六尺;托浪板一块,长五尺:均宽一尺、厚三寸。浮溪木水底板十块,各长一丈六尺,凑宽五尺三寸;■〈舟皮〉板六块,各长一丈八尺,凑宽三尺一寸八分;堵板十四块,各长六尺,凑宽七尺四寸二分:共享宽五寸、厚二寸板三十七丈三尺一寸二分。龙骨,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斗盖各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龙骨用长六寸钉十二个。托浪板、水底板、■〈舟皮〉板钉缝凑长二十八丈九尺八分,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托浪板、水底板、■〈舟皮〉板艌缝凑长五十七丈八尺一寸六分。共核用宽一尺、厚三寸柯■〈木匋〉木枋二丈五尺五寸,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三根二丈八尺四寸,长六寸钉十二个,长五寸钉八百六十七个,灰五十七斤十三两,桐油二十三斤二两,网纱二十一斤十两九钱,竹丝二十一斤十两九钱,舰匠七工八分,锯匠三工七分三厘,艌匠八工二分六厘,舂灰夫二名二厘。
舢板船两旁水蛇二根、水戗二根,各长一丈六尺;压板二块,各长一丈八尺:均宽五寸、厚二寸。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水蛇钉缝凑长三丈二尺,每四尺用长八寸钉三个;压板、水戗钉缝凑长六丈八尺,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艌缝凑长二十丈。共核用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一根一尺三寸,长八寸钉二十四个,长五寸钉二百四个,灰二十斤,桐油八斤,网纱七斤八两,竹丝七斤八两,舰匠一工七分五厘,锯匠一工,艌匠二工八分六厘,舂灰夫七分。
舢板船用樟木舢板■〈舟包〉五个,各长四尺、宽五寸、厚三寸。樟木极舢板梁四块,各长四尺四寸;牛头仔极十五个,各长二尺;冲天极二块,各长二尺八寸:均围大一尺。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舢板■〈舟包〉、梁钉缝凑长三丈七尺六寸,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冲天极每块用长六寸钉二个。舢板■〈舟包〉、梁、冲天极艌缝凑长八丈六尺四寸。共核用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樟木枋六尺八寸,围大一尺樟木极五丈五尺三寸,长六寸钉一百十七个,灰八斤十两,桐油三斤七两三钱,网纱三斤三两八钱,竹丝三斤三两八钱,舰匠二工一分三厘,艌匠一工二分三厘,舂灰夫三分。
大桅铁篐六个,各长四尺六寸;头桅篐四个,各长四尺四寸;舵头篐四个,各长四尺七寸;■〈木超〉篐三个,各长三尺四寸:俱宽二寸、厚五分。椗齿四个,各长一尺、宽七寸、厚五分;橹篐六个,各长二尺七寸、宽一寸、厚三分;铁镮六个,各围大六寸。以上铁料,共净重一百九十六斤八两;每正铁一斤,加耗铁一斤。每正铁五斤,用铁匠一工;每正、耗铁一斤,用炭三斤。共核用生铁三百九十三斤,炭一千一百七十九斤,铁匠三十九工三分。
油画前船,共享乌烟三斤五两,广红五斤,铜碌四两,京红四两,南粉二斤,银朱一两,螣黄四两,蓝粉四两,杭粉一两,水胶六两,松香八两,墨二块,桐油四斤,淡底一斤,油画匠十工。
麻大桅索二条,各长七丈二尺、大七寸;头桅索二条,各长六丈、大四寸五分;大踏索二条,各长六丈、大五寸;小踏索二条,各长五丈、大三寸;大缭母一条,长四丈、大七寸;小缭母一条,长二丈四尺、大四寸;大帮衬六条,各长一丈六尺、大二寸;小帮衬九条,各长五尺、大一寸五分。以上〔麻绳〕,共重四百四十斤。每百斤用绳匠三工六分。共核用麻四百四十斤,绳匠十五工八分四厘。
棕正椗■〈纟聿〉索一条,长四十二丈、大八寸二分;副椗■〈纟聿〉索一条,长四十丈、大七寸五分;大篷筋一条,长六丈六尺、大二寸;小篷筋一条,长三丈三尺、大一寸;缭仔、缭耳共十八条,各长二丈、大二寸;椗奴二条,各长一丈五尺、大七寸;大、小摘尾二条,共长十二丈、大五寸;舵吊一条,长三丈、大六寸。以上〔棕绳〕,共重四百七十斤。每撕棕四十斤,用匠一工;成绳四十斤,用匠一工。共核用棕四百七十斤,撕棕匠十一工七分五厘,成绳匠十一工七分五厘。
冲风旗一面,长、宽各一丈六尺;一条龙旗一面,长六丈、宽三尺;妈祖旗一面,长、宽各五尺;大小定风旗三面,内一面长六尺、二面各长四尺五寸:均宽一尺。共核用幅宽一尺色布五十丈,苎线十两,裁缝匠五工。
中椗二门(齿全)各长一丈八尺、宽一尺、厚六寸。
中橹二枝,各长四丈二尺、宽八寸、厚五寸。
舢板橹一枝,长二丈五尺、宽七寸、厚四寸。
大、小桅饼七个。
大、小无底升五百个。
椗舵上配用竹绳、草绳,共享竹篾四百二十斤,绳匠十五工一分二厘,草心三百九十二斤,绳匠九工八分(查原送成规内开:打造竹绳、草绳所用匠工,多寡不齐。今照棕、麻绳索用工之例一律核定)。
篷上配用大小缭球、摄子、兔耳,共享櫆藤二十五斤,藤匠五工。
刻字用,刻字匠三工。
竖大、小桅用,壮夫三十五名。
前船共享大小铁钉二万四千五十三个,刷抹钉头每百个用灰一斤、桐油六两四钱。每油灰十斤,用艌匠一工。共核用灰二百四十斤八两,桐油九十六斤三两四钱,艌匠三十三工六分七厘,舂灰夫八名四分二厘。
前船共享舰匠四百二工二分三厘,系照杉、松木植核定;内有樟、柯等硬料用匠九十五工三分,每工外加匠二分,计加匠十九工六厘:共匠四百二十一工二分九厘。每百工加安装匠十工,计安装匠四十二工一分三厘。每舰匠、安装匠一百工,加随匠壮夫二十名,计壮夫九十二名六分八厘。
以上拆造前船,共享:
宽一尺、厚八寸松木六丈六寸(每丈银四钱一分四厘),计银二两五钱九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松木按依十六则丈尺计算,每丈核银四钱八分一厘至三钱四分一厘不等,多寡参差。均匀核计,每丈需银四钱一分四厘。今照四钱一分四厘之数一律核定。
围大三尺二寸、净长四丈二尺大吉木十八根一丈四尺(每根银二两七钱),计银四十九两五钱。
查原送成规内开:大吉木二十二根。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减三根二丈八尺。
围大二尺五寸、净长三丈六尺中吉木二十四根六尺七寸三分(每根银一两五钱),计银三十六两二钱八分。
查原送成规内开:中吉木二十二根。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增二根六尺七寸三分。
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二十四根一丈六寸(每根银五钱),计银十二两一钱六分六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浮溪木二十二根。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增二根一丈六寸。
围大一尺六寸、净长二丈八尺高洋木二十四根(每块银二钱),计银四两八钱。
围大三尺五寸木段六十一丈九尺八寸,核长一丈四尺段料四十四根三尺八寸(每根银六钱),计银二十六两五钱六分三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木段四十四根。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增三尺八寸。
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樟木枋六十八丈四尺,核长一丈七尺枋料四十块四尺(每块银一两三钱),计银五十二两三钱六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樟枋四十一块。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减一丈三尺。
宽一尺、厚三寸、长八尺二寸樟木板四块(每块银四钱一分八厘),计银一两六钱七分二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樟木梁座、梁头,一则至十七则各长一丈七尺、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每块银一两三钱。托浪樟木板,第一则长六尺五寸、宽一尺、厚三寸,每块开银五钱;第二则至十七则各长八尺、宽一尺、厚三寸,每块亦开银三钱,价值参差。今俱照梁座、梁头之价一律核定。
宽一尺二寸、厚三寸松木枋六十八丈九尺六寸,核长一丈七尺枋料四十块九尺六寸(每块银三钱五分),计银十四两一钱九分八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松枋四十块。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增九尺六寸。
围大一尺樟木极五十四丈四尺一寸,核长一丈二尺樟极四十五块四尺一寸(每块银二钱),计银九两六分八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樟极五十块。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减四块七尺九寸。
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柯■〈木匋〉木枋七丈四寸(每丈银五钱七分一厘五毫),计银四两二分三厘。
宽一尺、厚三寸柯■〈木匋〉木枋五丈一尺(每丈银三钱八分一厘),计银一两九钱四分三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柯■〈木匋〉木马面,一则至十七则各长三丈五尺、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每块开银二两。软筋及舢板龙骨等料,一则至五则各长二丈五尺、宽一尺、厚三寸,每块开银一两;六则至十七则各长三丈五尺、宽一尺、厚三寸,每块开银二两,价值参差。今俱照马面之价一律核定。
围大八寸、长一丈三尺硬木棍四十根(每根银八分),计银三两二钱。
宽六寸、厚一寸杉木板三十二丈六尺四寸(每丈银四钱),计银十三两五分六厘。
围大七尺、长一丈八尺五寸樟木一根,计银七两九分八厘。
围大五尺三寸、长一丈五尺五寸樟木一根,计银三两四钱九厘。
见方二尺四寸、长八尺二寸樟木一块,计银四两四钱三分八厘。
围大四尺六寸、长五尺八寸樟木一段,计银九钱六分。
宽二尺一寸、厚八寸、长一丈七尺二寸樟木一块,计银二两七钱一分四厘。
围大七尺五寸、长七尺七寸樟木一段,计银三两三钱九分一厘。
宽二尺二寸、厚一尺一寸、长一丈二尺二寸樟木二块(每块银二两七钱七分三厘),计银五两五钱四分六厘。
宽一尺八寸、厚八寸、长一丈樟木二块(每块银一两三钱五分三厘),计银二两七钱六厘。
宽二尺、厚九寸五分、长一丈六尺二寸樟木二块(每块银二两八钱九分二厘),计银五两七钱八分四厘。
围大四尺七寸、长一丈五尺五寸樟木一根,计银二两六钱八分一厘。
宽一尺二寸、厚六寸、长一丈八尺二寸樟木一块,计银一两二钱三分一厘。
宽二尺四寸、厚六寸、长七尺七寸樟木一块,计银一两四分二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一则至十七则,每则用樟木含檀等料十二款,所开价值逐款核计,俱属参差;均匀计算,每折见方尺一尺需银九分三厘九毫六丝。今照九分三厘九毫六丝之数一律核定。
宽一尺四寸、厚八寸、长一丈八尺二寸楮木一根,计银十六两。
围大四尺五寸、长六丈桅木一根,计银二十三两。
围大四尺三寸、长五丈桅木一根,计银七两。
长一尺钉三百五十三个,每二个重一斤,计重一百七十六斤八两;长八寸钉二百六十个,每五个重一斤,计重五十二斤;长六寸钉一万一千八百三十八个,每十五个重一斤,计重七百八十九斤三两二钱;长五寸钉一万六百四十二个,每二十个重一斤,计重五百三十二斤一两六钱;长四寸钉九百六十个,每三十个重一斤,计重三十二斤。以上铁钉,共重一千五百八十一斤十二两八钱;内除选用旧钉七百九十二斤十四两外,添新七百八十八斤十四两八钱(每斤银二分二厘),计银十七两三钱五分六厘。
灰一千八百四十七斤十四两(每百斤银二钱),计银三两六钱九分六厘。
桐油七百四十三斤二两六钱(每斤银三分),计银二十二两二钱九分五厘。
网纱六百二斤十二两三钱(每斤银一分二厘),计银七两二钱三分三厘。
竹丝六百二斤十二两三钱(每斤银六厘),计银三两六钱一分七厘。
生铁三百九十三斤(每斤银一分),计银三两九钱三分。
炭一千一百七十九斤(每百斤银一钱六分),计银一两八钱八分六厘。
乌烟三斤五两(每斤银一分五厘),计银五分。
广红五斤(每斤银五分),计银二钱五分。
铜碌四两(每斤银三钱),计银七分五厘。
京红四两(每斤银八分),计银二分。
南粉二斤(每斤银一分),计银二分。
银朱一两(每斤银六钱四分),计银四分。
螣黄四两(每斤银二钱),计银五分。
蓝粉四两(每斤银八分),计银二分。
杭粉一两(每斤银一钱六分),计银一分。
水胶六两(每斤银四分),计银一分五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