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福建省例
福建省例
计粘单一纸。
谨将上游各县驿站承办各项差务,现拟酌量道途远近帮贴经费章程,谨开:
琉球贡差(进京均由陆路行走,回差即从浦城坐船下省)。
前件,查古田县前办琉球贡差进京,由司核准应销经费钱合番银二百七十九两八钱六分九厘。计古田从水口接差送至清风驿交替,陆路九十里,按里匀算,每里该银三两一钱九厘零。今陆路每里拟给经费番银三两一钱九厘。
又查闽县、侯官县前办琉球贡差进京,由司核准应销经费钱合番银五十四两零四分。计侯官县由省办船送至水口站交替,共水路一百七十里,按里匀算,每里该银三钱一分七厘,理合登明。
侯官县
由省办船送至水口站交替,计水路一百七十里,应贴给银五十四两。
又至水口站接回省城,计水路一百七十里,该贴给银五十四两。
古田县
由水口送至清风站交替,计陆路九十里,应贴给银二百八十两。
又至黄田站接回水口站交替,计水陆五十一里,应贴给银十六两。
南平县
由清风站送至太平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九十里,应贴给银五百九十两。
又至大横站接回黄田站交替,计水路一百七十里,应贴给银五十四两。
建安县
由太平站送至城西站交替,计陆路四十里,应贴给银一百二十四两。
又至太平站接回大横站交替,计水路五十里,应贴给银十五两。
瓯宁县
由城西站送至建溪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二十里,应贴给银三百七十三两。
又至叶坊站接回太平站交替,计水路八十里,应贴给银二十五两。
建阳县
由建溪站送至人和站交替,计陆路一百四十里,应贴给银四百三十五两。
又至水吉站接回叶坊站交替,计水路八十里,应贴给银二十五两。
浦城县
由人和站送至江山二十八都交替,计陆路二百里,应贴给银六百二十两。
又至二十八都接回浦邑住宿,计陆路一百三十里,应贴给银四百两。
又从浦邑备船送至建阳水吉交替,计水路一百九十里,应贴给银五十四两。
--以上往来共应贴给银三千一百十九两。年例十三帮贡差。
前件,查从前建安县实用旧账,每帮给发夫价饭食等项钱合番银二十余两,约计陆路每里五钱零。今陆路每里拟给经费银五钱。
又水路用船不多,每里拟给经费番银一钱,理合登明。
侯官县
由省办船送至水口站交替,计水路一百七十里,每帮贴给银十七两。
古田县
由水口送至清风站交替,计陆路九十里,每帮贴给银四十五两。
南平县
由清风站送至太平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九十里,每帮贴给银九十五两。
建安县
由太平站送至城西站交替,计陆路四十里,每帮贴给银二十两。
瓯宁县
由城西站送至建溪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二十里,每帮贴给银六十两。
建阳县
由建溪站送至人和站交替,计陆路一百四十里,每帮贴给银七十两。
浦城县
由人和站送至江山二十八都交替,计陆路二百里,每帮贴给银一百两。
--以上每帮贡差共应贴给银四百零七两。以十三帮合计,年应贴给各县办差经费银五千二百九十一两。
主考往返差使
前件,查古田县前办两主考来闽差务,由司核准应销经费钱合番银一百两零零二钱七分一厘。计古田县至黄田接差,送至水口宿站交替,共陆路五十一里,按里匀算,每里该银一两九钱六分零。今陆路每里拟给经费银一两九钱六分。水路仅止候官县一次,不拟贴给,理合登明。
侯官县
已领科场经费,毋庸再贴。
古田县
由黄田站迎接至水口站交替,计陆路五十一里,应贴给银一百两。
又至水口站送至清风站交替,计陆路九十里,应贴给银一百七十两。
南平县
由大横站迎接至黄田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九十里,应贴给银三百七十两。
又至清风站送至太平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九十里,应贴给银三百七十两。
建安县
由太平站迎接至大横站交替,计陆路四十里,应贴给银七十八两。
又至太平站送至城西站交替,计陆路四十里,应贴给银七十八两。
瓯宁县
由宸前站迎接至太平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二十里,应贴给银二百三十五两。
又至城西站送至建溪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二十里,应贴给银二百三十五两。
建阳县
由马岚站迎接至宸前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五十里,应贴给银二百九十两。
又至建溪站送至人和站交替,计陆路一百四十里,应贴给银二百七十两。
浦城县
由江山二十八都迎接至马岚站交替,计陆路二百三十里,应贴给银四百五十两。
又至人和站送至江山二十八都交替,计陆路二百里,应贴给银三百九十两。
--以上迎送两主考共应贴给经费银三千零三十六两。
钦差来往差使
前件,并无核销定数,现在酌量拟以陆路每里酌贴经费番银三两五钱,水路每里酌贴经费番银一两五钱。如由南北各路往来,均照前定之数按里计算,理合登明。
侯官县
由省办船赴水口站迎接至省,计水路一百七十里,应贴给银二百五十五两。
又由省送至水口站交替,计水路一百七十里,应贴给银二百五十五两。
古田县
由黄田站迎接至水口宿站交替,计陆路五十一里,应贴给银一百七十八两。
又至水口站送至清风站交替,计陆路九十里,应贴给银三百十五两。
南平县
由大横站迎接至黄田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九十里,应贴给银六百六十五两。
又至清风站送至太平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九十里,应贴给银六百六十五两。
建安县
由太平站迎接至大横站交替,计陆路四十里,应贴给银一百四十两。
又至太平站送至城西站交替,计陆路四十里,应贴给银一百四十两。
瓯宁县
由宸前站迎接至太平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二十里,应贴给银四百二十两。
又至城西站送至建溪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二十里,应贴给银四百二十两。
建阳县
由马岚站迎接至宸前站交替,计陆路一百五十里,应贴给银五百二十五两。
又至建溪站送至人和站交替,计陆路一百四十里,应贴给银四百九十两。
浦城县
由江山二十八都递接至马岚站交替,计陆路二百三十里,应贴给银八百零五两。
又至人和站送至江山二十八都交替,计陆路二百里,应贴给银七百两。
--以上一来一往,共应贴给经费银五千九百七十三两。
闽省上游各县供应琉球回贡续议增减差务经费数目
一件详请示遵事。窃照接管卷内奉前兼署抚宪英批据南平县彭鏊禀称:窃查卑职本年正月间供应沈委员伴送琉球自京回贡,由水陆入境,垫用夫价酒席钱八百九十八千四百文,当即造册请销作抵,仅准核销水路经费银五十四两。复经卑职禀请更正造销陆程经费一案,旋奉藩宪饬知琉球回贡,定有章程,祗应按照水路造销,断难准予更正增销等因,自应凛遵捐赔,奚敢多渎?惟是此案先奉宪札,以嗣后琉球京回,准自浦城起旱至水口坐船晋省,逐站妥为供应,毋稍疏虞等因。是以本年正月间接准前途护送琉球回贡到境,卑职遵札将夷官灵柩并皇赏物件及伴送委员、琉球正副使派拨人夫,由陆路回省,其余官伴人等坐船入境,分别水陆供应在案。伏查卑职供应此起差务,实系恪遵宪札办理,并非事后捏饬,又非滥行支应之款。今以水陆之差务,核给水程之经费,出入悬殊,委属赔累不支。且查各前县承办赵周两起琉球回贡,已蒙更正造销。既宪恩有鉴原于前,能无体恤于后,未免向隅独抱。兹奉前因,不已再行沥情禀恳。伏乞察核,俯念此起差务实系奉札遵办供应,恩准批司更正造销,就库支抵同治九年分地丁项下造报,实为公便等由。奉批:仰布政司核案详覆饬遵。缴。禀抄发等因。并据该县禀同前情。及据前瓯宁县张琚禀请更正造销各到司。
奉据此,查琉球回贡差费原定章程,即从浦城坐船下省,所有各属办应差费,按照水路造销。惟查同治六年夏,前司任内据代理福防同知彭光藻详称:据琉球国谢恩正使法司王舅马朝栋等禀称,回贡坐船,滩多路险,请将敕书及赏物各要件同正副使臣由县拨夫按站递送,其行李箱匣及随从人等坐船前进,恳准察办转详到司,详明通饬各属查照向例,由浦城起旱至水口,坐船晋省。迨至同治八年,又经照案行饬各属遵办在案。兹查此届回省,各属册报琉球正副使正员、通事以及随带赏物、行李、灵柩等件,均系拨夫护送,其余仍由水程坐船晋省。虽核各属开造夫数,其中不无冒混,然非全系虚报,仅准水程造销。现如南平彭令、瓯宁县张令等员,即以前奉札饬由浦起旱藉词具禀,似应通盘妥筹,稍为权变。所有各属办应前项差务,除照销水程经费以外,应否按照陆路经费,每里该银三两一钱九厘,酌给十成之三,仍在税余项下动支,以杜借口之处,理合具文详请,伏候宪台察核,批示祗遵等由。奉督宪英批:据详已悉。仍候抚部院批示遵行。缴。又奉抚宪王批:查琉球回差既向有分行陆路者,自应各按水陆核办。今议于支销水程经费之外,再给十成之三陆路经费,是否不致借口出入,仰再悉心议覆饬遵。仍候督部堂批示。缴各等因。
蒙此,遵查闽省有驿州县承办差务夫价供应,前经由司核明详定有案。但各属按款造报,司中逐款勾稽,不特案牍增烦,且恐启书吏舞弄之渐。经邓前司统盘筹划,当将核销一属水陆经费作为准数,按里核计各属分别程途远近,一律仿照定议,详奉批准,刊入省例,着为定章。兹查本年琉球回贡入闽正副使臣、伴送正员都闽通事、以及赏物等件,均由陆路,此外各项即从浦城坐船下省,各属应领水程经费原额无多,应请照章核给外,其陆路经费自应量予增销。但各属开报所用轿杠名目人夫,多寡既属不同,而供应一切,亦复彼此互异。是以由司酌中核议,按照陆路经费贴给三成。现如开报销,见核实之建阳一县,夫价供应共银一百八十七两零,即以三成核给应银一百三十九两零,似亦无所借口,而各属一律照办,亦属无所异词。惟前项差务,水陵往返各属经费,均有详定章程,此次新增回贡经费,自应按县核定数目,通行各属,以资遵守。查省例内载琉球差务,陆路每里该银三两一钱九厘,酌给三成,应银九钱三分三厘,核计回贡由水改陆,自浦城县梧浦站送至马岚站,陆路一百里,应银九十三两三钱;建阳县由马岚站送至宸前站,陆路一百五十里,应银一百三十九两九钱五分;瓯宁县由宸前站送至太平站,陆路一百二十里,应银一百一十一两九钱六分;建安县由太平站送至大横站,陆路一百九十里,应银一百七十七两二钱七分;古田县由黄田站送至水口站,陆路五十一里,应银四十七两五钱八分三厘。以上统共应银六百七两三钱八分三厘,请在税余项下动支给领。嗣后各属办应琉球回贡,亦即照此办理,以昭画一。奉批前因,理合核议详覆,伏候察核批示,以便统饬遵办等由。奉督宪英批:仰候抚部院批示通饬遵办。缴。又奉抚宪王批:如详通饬遵办。仍候督部堂批示。缴等因。奉此,业经由司通饬遵办在案。相应刊入省例,永远遵循,以备查考。
铨政例
目录
州县因病告假,预期关行知照,移请邻邑相验
在籍候补职员毋论即用候选,遇有丁忧病故,均应径详咨部
杜官员捏饰告病
条议属员办事酌定功过
服满来闽候补人员,于到省次日即饬备造履历亲供送司
官员病故停取医生甘结
试用人员病痊服满,给文赴原省候补,不必由本籍验看
添设正署任事官册由司刊办
议覆川楚以前各旧例分发并议叙人员应行计缺
议覆告病人员以委验之日起定限两个月由该府取结详送
试用府经县丞等缺,仍照详定旧章各按本班名次以次轮委
凡告病人员,毋论州县丞倅以及教杂等官,文报到司五日内详咨开缺
试用人员准列劳绩班章程
任署著名难治南安等五缺之员,满足三年尽先升调
泉漳七学教职员缺章程
佐杂等官轮委销差限制章程
部覆闽省县丞补缺查照成案轮次办理
捐纳捐升并递保官阶,行令引见后方准序补差委省例
州县因病告假,预期关行知照,移请邻邑相验
一件遵批议覆事。按察使司史牌:乾隆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奉总督部堂杨批本司议详称:查例载:地方呈报人命,正印官公出,壤地相接不过五六十里之邻邑印官,未经公出,即移请代验。或地处窵远,不能朝发夕至,又经他往,方许派委同知、通判、州同、州判、县丞,毋得滥派杂职。又定例:正印公出,预将公出日期移知邻邑。如遇命案,不必往请,或另请别邑正印,或径请彼邑佐贰;事竣回任,仍移知查照。其例得相验之佐贰公出,亦照例移知。又例载:黔蜀等省遇有命案,有府州县原无佐贰,又虽有佐贰而不同城者,印官公出,准令经历、知事、吏目、典史酌带仵作速往相验,立写伤单,报明印官回日查验填图通报。如印官不能即回,仍诣邻邑印官查验填报等语。又乾隆十八年刑部覆广抚苏奏:嗣后同城无佐贰,又地方广阔,相距邻封窵远之州县,遇报到人命,印官公出,除原系吏目、典史所辖地方,即日可往返者,仍令吏目、典史验立伤单申报印官覆验外,其距城窵远,往返必须数日者,该吏目、典史据报,一面移令该巡检就近往验、填注伤单,一面申请印官覆验。如印官不能即回,亦一面申请邻邑代验。其各省地方与粤省相似者,一体通融办理等因,遵行在案。兹据署崇安县事营前县丞张勤修禀称:印官公出及因病告假,务须预期关行所属分驻佐杂及四面邻封,庶代验之案不致临期误延,而分驻佐杂亦得就近专差赍文迅速申请代验等语。除州县等官公出,移知邻邑,原有定例,照例遵行外,其州县或有因病告假,正须调理,若遇邻邑请验,关覆另请,必致稽延时日,应如所禀,一例关行知照,庶不致临时关覆,可免另请延误之虞。又据该署县禀称:离城窵远村庄,或系县丞、巡检分辖,凡遇人命,令乡保尸亲一面报明分辖衙门,一面禀报州县,照依粤省之例,令该巡检等迅往验立伤单,申请印官覆验通报。若遇印官公出,据报即刻专差申请附近遴封代行覆验等语。查人命报官,固宜相验迅速,而派委不慎,恐致弊窦丛生,是以遴境相接不过五六十里者,本城即有佐贰,亦应申请邻邑相验。惟地处窵远,不能朝发夕至,方派委同知、通判、州判、县丞等官往验,毋许滥派杂职,凡以重民命而慎尸伤也。迨后黔、蜀、粤东等省,续经议定,亦止令杂职等官验立伤单,一面仍行申请邻邑印官覆验等因,皆因地方广阔,邻封窵远,不得已而稍为变通。其实杂职中绝少公正干练之员,若任听吏仵增减喝报,草率填单,不特难以凭信,愈致淆乱案情。更遇不肖之员与吏仵串通一气,贿嘱夤缘,尤多滋弊。迨印官覆加洗罨,倘伤痕不符,势必另详请验。是欲速验未腐之尸,反致愈增蒸刷之惨,实于公事无益。况闽省州县地界,犬牙相错,凡属稍远之区,非设厅员分防,即有县丞移驻,与黔、蜀、粤东等省幅■〈巾员〉广袤者情形不同,原可不必仿照办理。应将该署县所禀地方人命,先令巡检等官验立伤单之处,毋庸议。惟是各属州县及例准相验之佐贰各官,勤惰不一,遇邻邑申请相尸,或起程迟缓,或藉词推卸,亦难保其必无。应请通饬各属,凡遇印官公出,申请代验之文,务必专差赍投,限以时刻。邻邑应验之员,一经接到,立即带同吏仵起身前往,无故稽延及任意推诿迁延时日,以致尸躯腐烂、伤痕不明者,定行严加参处,以儆惰玩。缘奉批饬核事理,是否合就详覆,伏候宪夺批示等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