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政辑要

  霍州属 本州岛各衙门衙役工食银五百六十七两七钱四分二厘 赵城县各衙门衙役工食银五百八十八两 灵石县各衙门衙役工食银七百八十两五钱九分
  隰州属 本州岛各衙门衙役工食银七百二十一两三钱三分三厘 大宁县各衙门衙役工食银四百九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 永和县各衙门衙役工食银四百七十五两三钱三分三厘 蒲县各衙门衙役工食银六百六十一两三钱三分三厘
  归绥道属 归化城同知各役工食银四百六十八两 绥远城同知各役工食银三百一十二两 和林格尔通判各役工食银三百九十两 清水河通判各役工食银三百三十两 托克托城通判各役工食银三百六两 萨拉齐通判各役工食银三百一十八两
  以上通省共各役工食银七万九千五百四十二两四钱二分一厘

  ○囚犯口粮

  查雍正十二年蒙圣恩令各省督抚动支存公银两散给囚犯口粮当经 刑部议定每囚日给米一仓升灯油柴薪菜钱五文准于存公银内动给乾隆二年二月经山西按察使元展成条奏囚粮请每石给价一两并请以自理赎锾留作棉衣之用如赎锾不敷支领应于该省存公银内动支补给经部议准奉旨依议钦此又于乾隆三年河南臬司隋人鹏条奏赎锾拨充狱囚医药奉旨俞允又乾隆十三年酌定耗羡章程山西通省每年额留囚粮银三千九百三两奉旨依议钦此钦遵在案是以历年来凡狱囚棉衣氷水煤炭等项除将外结赎锾银两支用外每年约不敷银一千余两历经山西藩臬两司遵照乾隆二年前任按察司元奏准定例于存公耗羡银内支给因支给之银在耗羡章程之外仍每年详请抚臣专折奏明均蒙俞允又乾隆四十九年四川总督李 条奏狱囚棉衣氷水煤炭等项银两概行动支耗羡银两奉旨依议钦此钦遵在案又乾隆五十三人奉准刑部咨仍将狱囚棉衣煤炭氷水等银动支外给赎锾银两照旧办理等因在案所有各属囚粮细数开列于后
  按察司司狱额设囚粮银三百二十五两
  太原府属 本府司狱司额设囚粮银六十八两 阳曲县一百三十两 太原县二十两 榆次县二十两 太谷县二十两 祁县二十两 徐沟县三十八两 交城县一十八两 文水县二十两 岢岚州一十八两 岚县一十八两 兴县一十八两
  平阳府属 临汾县额设囚粮银四十两 襄陵县一十八两 洪洞县二十两 浮山县一十八两 太平县一十八两 岳阳县一十八两 曲沃县二十两 翼城县一十八两 汾西县一十八两 乡宁县一十六两 吉州二十二两
  潞安府属 长治县额设囚粮银四十两 长子县二十两 屯留县二十两 襄垣县二十两 潞城县三十六两 黎城县一十八两 壶关县一十八两
  汾州府属 汾阳县额设囚粮银四十两平遥县二十两 介休县二十两 孝义县一十八两 临县一十八两 石楼县一十八两 永宁州一十八两 宁乡县一十八两
  大同府属 丰镇厅额设囚粮银六十六两 大同县四十两 应州一十八两 浑源州一十八两 怀仁县一十八两 山阴县一十八两 灵邱县一十八两 广灵县一十八两 阳高县二十两 天镇县二十两
  朔平府属 宁远厅额设囚粮银四十四两 右玉县一百一十两 左云县二十两 平鲁县一十八两 朔州二十两 马邑县二十两
  宁武府属 宁武县额设囚粮银三十八两 偏关县一十八两 神池县一十六两 五寨县一十六两
  泽州府属 凤台县额设囚粮银四十两 高平县二十两 阳城县一十八两 陵川县一十八两 沁水县一十八两蒲州府属 永济县额设囚粮银四十两临晋县二十两 荣河县一十八两 猗氏县二十两 万泉县一十八两 虞乡县一十八两
  辽州属 本州岛额设囚粮银二十二两 榆社县一十六两 和顺县一十六两沁州属 本州岛额设囚粮银二十五两 沁源县一十八两 武乡县一十八两平定州属 本州岛额设囚粮银三十两 寿阳县一十八两 盂县一十八两 乐平县一十六两
  忻州属 本州岛额设囚粮银三十两 定襄县一十八两 静乐县一十八两代州属 本州岛额设囚粮银三十两 五台县一十八两 崞县二十两 繁峙县一十八两
  保德州属 本州岛额设囚粮银二十七两 河曲县二十两
  解州属 本州岛额设囚粮银三十两 安邑县二十两 夏县二十两 平陆县一十八两 芮城县一十八两
  绛州属 本州岛额设囚粮银三十两 稷山县二十两 闻喜县二十两 河津县一十八两 绛县一十八两 垣曲县一十八两
  霍州属 本州岛额设囚粮银二十二两 赵城县二十两 灵石县二十两 隰州属 本州岛额设囚粮银二十五两 大宁县一十六两 蒲县一十八两 永和县一十八两
  归绥道属 归化城同知额设囚粮银六百二十两 和林格尔一百二十二两萨拉齐一百九十二两 托克托城一十九两 清水河六十四两
  以上通计额设囚粮银二千九百三两

  ○解犯盘费

  查向来太原镇属南路各营遇有新疆遣犯过境拨兵护送如程站在五十里以外者所需盘费银两系照议定成例额外外委一员日给银一钱每兵一名日给银八分饬令该管州县于点解时先行按数垫给季底汇告总册报司核明银数移咨该镇在于原设公粮项内照数解司给发各州县清项又大同镇属北路各营遇有解犯护饷等差实在奉有兵牌明文者一并照南镇解犯之例办理嗣于乾隆四十七年奉文将公费名粮悉行裁除所有应需前项银两巳准两镇汇入各营公费册内请拨报 部准于该年地丁银内动支在案
  计开
  太原镇估拨银一千二百两
  大同镇估拨银六百两
  又于乾隆五十二年三月十三日奉准户部咨覆以每兵一名均日给银八分额外外委日给银一钱未免糜费酌议嗣后该省兵丁凡遇护饷解犯等差每兵日给盘费银六分额外外委日给盘费银八分如此适中酌定办差弁兵不致竭蹷而营中公费亦不多糜等因通行遵照

  晋政辑要卷之七终

  ●晋政辑要卷之八

  黄河源流
  渡夫工食
  晋省水利(并附案)
  省城堤堰(动项抢修)
  晋省边墙
  鼓铸事宜
  办铜事宜(并附案)
  办铜帮费(并附案)
  购办铅锡(价脚限期并附)
  汇造平铁
  晋省城垣(并附案)
  动支经费(并附案)
  修城平色
  分段修城(并附报销原案)
  城垣汇奏(并附案)
  乐输议叙(并附案)

  ○黄河源流

  黄河源流其说不一我皇上因青龙岗漫口之筑特命今工部侍郎臣阿弥达远穷河源于向来星宿海三之讹旷若发蒙具详御制文集而流出积石则千古不易汉书西域志曰河有二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合流东注蒲昌海其水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又元学士潘昂霄河源记曰河源出自火敦脑儿译言星宿海其地在昆仑山西南二千余里由昆仑山迤■〈辶里〉来北又约二千里至积石其地在甘肃省兰州府属之河州境内禹之治河导自积石即今之河州也由河州东北一百八十里而至兰州省城北门外有浮梁一座用方舰二十有四贯以巨绠架以木板可行车马桥长三四十丈临河建有杰阁颜曰万里黄河止一桥冬月黄河氷冻坚厚数丈于是拆桥涉氷而渡春曰氷泮仍架梁而行黄河由兰州至宁夏北出河套千余里折而南入山西省之保德州境由吉州蒲州而东入豫省之怀庆开封等郡复由山东省之曹州济宁江南省之徐州邳州泗州淮安而东入于海此黄河之大较也其黄河之在山西境内者则自保德州入境起往南由兴县临县石楼永和大宁吉州河津荣河蒲州折而东入于豫省葢黄河在秦晋交界之所秦晋以河为界寔天险也蒲州郡城外黄河向设官渡西达潼关河面约宽七八里其上流河津县旧设有禹门渡一处于山西耗羡项下每年额给渡夫工食银二十四两按禹门渡张孟兼记云即所谓龙门也两山石立河出其中世谓禹凿又乔宇龙门山记曰河津县黄河之西对岸是为陕西之韩城县境其山自北而东亦号龙门与东岸之山相照而断河流湍激山口旧建有禹王庙又龙门之上游为壶口在吉州境内水经注曰大禹疏通谓之孟门葢黄河之巨扼也又溯流而上平陆县境之东南有茅津渡附近黄河中流有■〈石氏〉柱水经注曰■〈石氏〉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石氏〉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又逆流而上石楼县境内有吕梁山水经注曰岩层岫衍涧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千仞涛涌波襄雷奔云泄昔吕梁未辟河出禹门之上大禹凿以通之是以吕氏春秋曰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邱陵于此见禹之功大矣黄河之在晋境者大畧如此

  ○渡夫工食

  晋省为甘陕冲途所有现设渡船水手处所开列于后
  计开
  太原府属 阳曲县旱西门外汾河设渡船一只动繁费修制 阳曲县水西门外渡船二只动台山生息修制
  平阳府属 临汾县汾河船户一十五名工食银四十五两 襄陵县汾河船户一十四名工食银四十二两 汾西县汾河送渡水手一名工食银三两
  大同府属 大同县桑干河水手四名工食银一十四两四钱
  泽州府属 阳城县沁渡刘善水手共十五名工食银六两二钱五分
  保德州属 保德州水手三名工食银九两 河曲县水手工食银二十两八钱五分七厘五毫 又唐家会水手六名工食银一十二两
  解州属 芮城县陌底渡廵检辖管船户三十名工食银七十五两
  绛州属 绛州汾河船户八名工食银二十四两 河津县仓底禹门渡水手十二名工食银三十六两
  霍州汾河船户二名工食银三两七钱五分 以上共渡夫工食银二百九十一两零俱于各该州县地丁存留项下动支 又河津县额设渡生船一只水手四名工食银二十四两历系耗羡项下动支

  ○晋省水利(并附案)

  查晋省各属水道介在万山之中虽有溪河水道势若建瓴难资灌溉惟平衍州县间有渠道堤堰但一州县亦不过数十村庄非若平原省分水利广衍者可比今查通省岢岚等六十六州县及两厅五协俱无水利唯太原平阳汾州蒲州大同五府属及忻州代州解州等属内阳曲等三十八州县地势平衍向有河渠堤堰每一州县约计数十村庄堪资灌溉前于乾隆三十三年经前抚塔题明将该管道员及同知州判等官兼水利衔令将境内河堤督率查勘修浚每于岁底验明取结奏闻按年遵行在案所有水利各属及续奏兼衔原案开列于后
  计开
  冀宁道辖有水利者十三县 太原府属阳曲太原榆次祁县徐沟清源交城文水 汾州府属汾阳平遥介休孝义宁乡 各有同知兼管水利
  鴈平道辖有水利者七州县 大同府属天镇 忻州属本州岛定襄静乐 代州属本州岛五台崞县 有大同通判代州州判兼管水利
  河东道辖有水利者十八州县 平阳府属临汾襄陵洪洞太平岳阳曲沃翼城汾西 蒲州府属永济临晋猗氏虞乡解州属本州岛安邑夏县 霍州属本州岛赵城灵石 有平阳同知蒲州同知解州州判永济县县丞兼管水利
  伏查晋省有水利共三十八州县系于水涸之时道厅责令地方官逐一查勘如何渠有淤浅阻塞堤堰有汕刷残缺之处报明道厅确勘督率州县于春融时拨夫修浚一律宽深坚实结报核奏不实力查办分别揭参或工段绵长民力不济据实详报酌量请旨动项办理如有虚糜无实仍照例揭参并勒分认出资修浚又续奏兼衔原案内开 吏部一件请严水利之责成等事文选司案呈吏科抄出山西廵抚塔题前事等因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初九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议得山西廵抚塔 疏称接准 部咨行令各省督抚查明守廵各道及同知通判等官原有兼水利衔者毋庸再行兼衔外如该地方有水利而并未兼衔者行令各督抚详细查明分晰具题臣等随行布按二司转饬确加查勘详报去后兹据布政使刘 按察使明 等详称查晋省各属内岢岚岚县兴县浮山长治长子屯留襄垣潞城黎城壶关平顺临县石楼永宁应州浑源大同怀仁山阴灵邱广灵阳高豊镇厅朔州马邑右玉左云平鲁宁远厅宁武偏关神池五寨荣河万泉凤台高平阳城陵川沁水辽州榆社和顺沁州沁源武乡平定寿阳盂县乐平繁峙保德河曲平陆芮城绛州稷山河津闻喜绛县垣曲吉州乡宁隰州大宁蒲县永和归化城和林格尔昆都仑清水河托克托城善岱萨拉齐等六十六州县两厅七协俱各查覆并无水利应毋庸置议外其太原府属之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县徐沟清源交城文水汾州府属之汾阳平遥介休孝义宁乡等十四州县均有水利河渠系隶冀宁道所辖查太汾二府各有同知向系兼衔水利毋庸再议惟冀宁道尚未兼衍应请遵照原议将分守冀宁道加衔兼管水利又大同府属之天镇忻州并所属之定襄静乐代州并所属之五台崞县等七州县均有水利河渠系属雁平道所辖除忻州并无州同州判外应将大同府粮捕同知代州州判并分守雁平道均各加衔兼管水利又平阳府属之临汾襄陵洪洞太平岳阳曲沃翼城汾西蒲州府属之永济临晋猗氏虞乡解州并所属之安邑夏县霍州并所属之赵城灵石等十八州县均有水利河渠系隶河东道所辖除平阳府同知向系兼水利毋庸再议外应将蒲州府同知解州州判永济县县丞各加衔兼管水利并请将分守河东兵备道亦兼水利衔以专责成仍令该道厅等遵照原议将所属地方一切干支河渠堤堰等项当令水涸之时责令地方官于境内逐一查勘如有淤浅阻塞汕刷残缺之处即报明该管厅道亲往确勘督率州县务于春融时拨夫修浚一律宽深坚实结报核奏倘仍视为具文并不实力查办即将该管官等分别详揭严参其或工段绵长民力不济者亦即据实详报酌量请旨动项办理如有草率虚糜工无实用者仍照例揭参并勒令分认出资修浚等情臣查晋省各属介在万山之中即有溪河水道皆势若建瓴难资灌溉惟平衍州县间有渠道堤堰为灌溉地亩之计者但一州县内亦不过数十村庄非若平原省分水利广衍者可比今据查明通省有无水利各属分别应行兼衔各官并责成办理事宜除一切应勘应修工程随时揆度地方情形督率办理总期工归实用帑不虚糜民间水利不致有名无实等因前来查该抚既称晋省各属内岢岚岚县兴县浮山长治长子屯留襄垣潞城黎城壶关平顺临县石楼永宁应州浑源大同怀仁山阴灵邱广灵阳高豊镇厅朔州马邑右玉左云平鲁宁远厅宁武偏关神池五寨荣河万泉凤台高平阳城陵川沁水辽州榆社和顺沁州沁源武乡平定寿阳盂县乐平繁峙保德河曲平陆芮城绛州稷山河津闻喜绛县垣曲吉州乡宁隰州大宁蒲县永和归化城和林格尔昆都仑清水河托克托城善岱萨拉齐等六十六州县两厅七协俱各查覆并无水利应毋庸置议其太原府属之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县徐沟清源交城文水汾州府属之汾阳平遥介休孝义宁乡等十四州县均有水利河渠系隶冀宁道所辖查太汾二府各有同知向系兼衔水利毋庸再议惟冀宁道向未兼衔应请遵照原议将分守冀宁道加衔兼管水利又大同府属之天镇忻州并所属之定襄静乐代州并所属之五台崞县等七州县均有水利河渠系隶雁平道所辖除忻州并无州同州判外应将大同府粮捕同知代州州判并分守雁平道均各加衔兼管水利又平阳府所属之临汾襄陵洪洞岳阳太平曲沃翼城汾西蒲州府属之永济临晋猗氏虞乡解州并所属之安邑夏县等十八州县均有水利河渠系隶河东道所辖除平阳府同知向系兼衔水利毋庸再议外应将蒲州府同知解州州判永济县县丞各加衔兼管水利并请将分守河东兵备道亦兼水利衔以专责成等语应如该抚所请除同知等官原有兼衔水利者毋庸再议外其冀宁道大同府粮捕同知代州州判雁平道蒲州府同知解州州判永济县县丞河东兵备道准其兼衔水利至各该员关防应令该抚另行拟定兼管水利字样送部臣部移咨礼部照例铸给颁发其原颁关防应俟新关防颁发到曰咨送礼部销毁等因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初九日奉旨依议钦此等因又一件开浚渠道等事 刑部咨山西司案呈内阁抄出山西廵抚农奏称窃照晋省榆次县所属之永康镇东南有涂河一道发源辽寿诸山濒河地亩必须开渠引水方可灌溉其附近之小张义村指明确凿可以开挖前因翻空未经办竣臣随行司委员复勘去后据委员等勘明郜村渠紧贴辛村渠之右与永康镇毫无干碍其渠身地亩并房屋十余间三村民亦愿倍价置买而永康镇民人犹有藉词不便之语访查其故历来该三村无水灌田即出钱向永康镇买水该镇久已坐享其利以致争执不休阻其开挖臣查农田水利如果有益无损即应设法利导自不得拘泥志载与否致滋讼端且三村多系鹻地春夏之交一望如雪得雨滋润即成沃壤殊与闾阎生计攸关若以旧渠日久淤塞即有射利之徒卖水阻挠自不足以服三村民人之心况自乾隆十年至今屡次讦讼两造拖累巳深即使准其买水所得不偿所失前已酿成人命如再因循延缓日久难保不复滋事随面谕太原府知府虔礼宝带同各渠头亲诣永康镇剀切开道令将如何不便情形指出俱各俯首认罪具结请开并据附近之弓村民人禀称伊等田亩因马村阻隔无水可通恳请一例开渠以资义村西贾村郜村俱在永康镇西北旧有棘针渠一道系引涂河之水横穿永康渠而过因淤塞年久旧日渠身已成熟地永康镇居民间有在上造屋葬坟踞为故业乾隆十年及二十三三十一四十等年小张义三村民人因开旧渠与永康镇互相讦讼该地方官俱以棘针渠名目未载志书不准挑挖迨乾隆四十年三月内小张义村民人萧老五等谋杀萧海成指为永康镇民人致毙其时臣任山西臬司提犯研讯翻供不承再三驳诘据称不容伊等开渠故以人命图赖如准开挖即愿畵招死亦不讳等语臣因图赖既实自应先将命案定拟所争渠道谕令另行委员勘办及命案甫经具题适臣奉旨调补安徽臬司虽于离任谆嘱府县据实查办嗣后如何完结无由稔悉本年二月内臣奉命抚晋甫经入境即据该三村民人拦舆具呈扺任查卷自臣离晋之后该地方官或议于永康子渠分水或请照旧禁止以致旋断旋翻惟臬司费淳在冀宁道任内亲勘得郜村另有旧渠一道基址尚在存志内灌溉等情并经该府亲勘绝无房舍坟墓违碍亦属应开之处随先后督同各村民夫于七月十八日兴工八月二十日开挖完竣计郜村渠长二千九百余丈弓村渠长七百七十余丈引水试放直达各村与永康镇实无妨碍合计灌地一万七千余亩从此变瘠为腴可以永资利赖而永康地主既得而倍价值并免日后再生讼累亦悟前此控阻之非均各感激乐从彼此洵属有益除饬立碑永远遵守外事关水利章程谨绘具渠图恭折奏明等因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八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