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明会典
明会典
所司吏
留守前卫
令史二名 典吏八名
所司吏
武骧左右卫
腾骧左右卫
令史各二名 典吏各八名
所司吏各十九名
长陵卫
令史二名 典吏八名
所司吏八名
献陵卫
景陵卫
裕陵卫
茂陵卫
令史各二名 典吏各八名
所司吏各六名
仓攅典各一名
神武右卫
令史二名 典吏八名
司吏六名
神武左卫
神武后卫
大宁中前卫
忠义左右前后卫
府军后右卫
龙虎卫
大兴左卫
虎贲左卫
龙骧卫
蔚州左卫
义勇左右中前后卫
富峪卫
济州卫
防州卫
武成中卫
燕山左右前卫
济阳卫
永清左右卫
令史各二名 典吏各八名
司吏各六名
仓攅典各一名
虎贲右卫
武徳卫
兴武卫
鹰卫
神策卫
沈阳左右卫
豹韬卫
典吏各八名
所司吏各六名
寛河卫
令史二名 典吏八名
所司吏九名
仓攅典一名
羽林左卫
令史二名 典吏八名
所司吏七名
仓攅典一名
羽林右卫
令史二名 典吏八名
所司吏七名
羽林前卫
令史二名 典吏八名
所司吏八名
仓攅典一名
金吾前卫
武功右中卫
令史各二名 典吏各八名
所司吏各十名
仓攅典各一名
武功左卫
令史二名 典吏六名
所司吏六名
金吾后卫
令史二名 典吏八名
所司吏七名
仓攅典一名
金吾左右卫
令史各二名 典吏各八名
所司吏各九名
仓攅典各一名
府军卫
府军左卫
令史各二名 典吏各八名
所司吏各七名
仓攅典各一名
府军前卫
令史四名 典吏十一名
所司吏二十三名
应天卫
典吏八名 司吏八名
和阳卫
典吏七名 司吏八名
骁骑右卫
典吏八名 司吏六名
镇南卫
典吏八名 司吏六名
通州卫
令史二名 典吏八名
所司吏六名
仓攅典八名
蕃牧千户所
司吏七名
牧马千户所
司吏二名
王府长史司
司吏二名 典吏十二名
典簿防
典吏一名
仪卫司
司吏一名
羣牧所
司吏一名
典仗所
司吏六名
审理所
司吏二名 典吏四名
典膳所
司吏一名 典吏二名
纪善所
司吏一名 典吏二名
奉祠所
司吏一名 典吏二名
工正所
司吏一名 典吏二名
典宝所
司吏一名 典吏二名
良医所
司吏一名 典吏二名
典仪所
司吏一名 典吏二名
仓攅典
库攅典各一名
在外衙门该设吏典
各布政司
通吏 令史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库攅典
经歴司
典吏
理问所
司吏 典吏
各府
司吏 典吏
承发
经歴司
典吏
司狱司
狱典
各州县
司吏 典吏
承发
各府州县儒学
司吏
各府州县税课司局
司吏 攅典
各府州县仓
攅典
各府库
攅典
各递运所
司吏 典吏
各水马驿
驿吏
各巡检司
司吏
按察司
书吏 典吏
承发
经歴司
典吏
司狱司
典吏
架阁库
典吏
盐运使
书吏 典吏
承发
经歴司
典吏
盐仓攅典
批验所
攅典
库攅典
盐课提举司
司吏 典吏
盐课司
司吏
各都指挥使司
令史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经歴司
典吏
断事司
司吏 典吏
各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各守御千户所
司吏
还职役官吏人材生员
诸司职掌
凡在京各衙门送到还职官员俱凭来文随即附簿查对缺册如未作缺者立案类冩手夲赴吏科给凭已作缺未除官者立案给凭就连送付缺科销缺司勲续黄作缺已除官者见送官员若照钦定事例戴罪还职者立案给凭赴任仍将新官类奏取回或就彼调用若不系戴罪还职先已除官代替者不必发回就令备供脚色过名查考类选别用但有过名纪録的决并戴罪者俱付考功纪録司勲附黄还役吏送付司封转发还役人材生员人等咨发原该衙门收管办事
事例
洪武间令府州县首领官在任三年及九年考满考不称职者发充吏役三十一年令不分在任月日浅深但不称职俱发充吏至三十五年令未及三年九年者俱仍旧引奏复职 成化六年奏准官员除事干情重照例改调若违限失错犯笞杖等罪免其问断止令罚赎还职
凡法司问断还职官员在京者用手夲送还职在外者给凭赴任各王府文职官员法司问拟答杖罪名送来还职者给凭赴任徒流及私罪具奏定夺法司送来収查发落官员查例定夺
天地山川等坛孝陵长陵等祠祭署奉祀祀丞两京太常寺典簿恊律郎賛礼郎司乐等官并两京乐舞生有犯除奸盗诈伪失误供祀并一应私罪名不分轻重照例黜罢外其有讦告词讼及因人连累并一应公错犯该笞杖罪名并徒罪不系干碍行止者俱赎罪各还职役 治十三年奏准在京大小衙门当该吏典患病一个月勘寔俸粮住支名缺拨补病痊仍送原役衙门收叅补若有奸托故以图改拨者问发为民
给假
诸司职掌
凡内外官吏给假省亲迁塟者须要具奏俱量地逺近附簿定限行移应天府给引照回仍行体勘至期各还职役不在作缺之数如违限日久不到者就行提问
事例
洪武间在京大小衙门官吏给假省亲祭祖等项自行具奏取自上裁如准夲部覆奏定限放回其考满吏给假别无粘带就行定限除路程日期外别与假一个月在家俱给引照回 洪熈元年诏内外文职官员离家年久者许具奏挨次给假省亲祭祖 宣徳元年奏准外官九年考满到部许令给假省祭陞除以后不许给假又令京官给假但违限一年之上停俸五个月 景泰六年奏准聴选监生并考满起复裁减等项官员守日久许其给假依限回部聴用 天顺二年奏准办事官满者数多俱类奏方得放回省祭自后各衙门送到查审明白即送顺天府给引照回以次取用 成化五年令监生给假违限三年之上者送问未及三年告有事故文凭俱免问罪十一年令京官离家十年者方许省祭 二十三年诏两京文职有离家六年之久欲给假省亲者查无违碍许其归省
凡两京给假省祭官员除往回水程许在家两个月违限一年以上住俸五个月一年半以上者送问
凡京官及进士奏乞毕姻行同郷官员保勘明白具奏定夺
凡官吏监生妻故送防子还乡行勘是实官具奏许在家两个月违限半年以上者送问监生吏典给引放回
明防典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明防典卷八
吏部七
验封清吏司
诸司职掌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之封爵
国初封功臣因前代之制爵有五等曰公侯伯子男后子男革不封其有功封公侯伯者皆给诰劵或世袭或不世袭各因其功之髙下为等
诸司职掌
一凡公侯伯子男见职授封者必须随即奏请封号爵禄等级及驸马婚礼俱用具奏给授诰命劄付翰林院撰文具手本送中书舍人书冩尚宝司用宝完备择日具奏颁降
一凡功臣殁后加封公追封为王侯追封为公合封三代者照依追赠封爵一体追封其袭爵子孙非建立竒功异能生死只依本爵
一凡命妇因子孙官爵封母并祖母者并加太字追封则不用
一凡封赠公侯伯子男者其公侯夫人各从其爵伯子男夫人止封夫人不须用爵
一凡功臣封号如开国辅运守正文臣之类非特奉圣旨不与
一凡见封公侯伯子男封赠三代并妻室合依钦定事例各依见授名爵照例封赠
事例
凡勲阶如特进光禄大夫柱国之类乃一品官所该给授公侯伯间有特旨给授者旧制亦惟本身受封始得后袭封者或有之
诸司职掌
公
父祖父曽祖父各封某国公母祖母曽祖母各封某国夫人本官妻封某国夫人
侯
父祖父曽祖父各封某侯母祖母曽祖母各封某侯夫人本官妻封某侯夫人
伯子男同
诸司职掌
凡受封官身死须以嫡长男承袭如嫡长男事故则嫡孙承袭如无嫡子嫡孙以嫡次子孙承袭如无嫡次子孙方许庶长子孙承袭不许搀越仍用具奏给授诰命劄付翰林院撰文具手本送中书舍人书写尚宝司用宝完偹具奏颁降及孔氏袭封衍圣公如之其湖广四川云南广西土官承袭务要本司委官体勘别无争袭之人明白取具宗支图本具官吏人等结状呈部具奏照例承袭移付选部附选司勲贴黄考功附写行止类行到任见到者闗给劄付颁降诰勑
事例
洪武十三年奏定公侯封号曰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某公某侯食禄若干石世袭者曰世袭某公某侯食禄若干石追封者曰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其将军某公某侯追封某王某公諡某
凡公侯伯殁后子孙奏请袭爵本部奏准行该府保勘应否袭爵取具结宗图连人送部奏请定夺
凡土官承袭国初皆本部掌行洪武三十年以宣慰宣抚安抚长官等司职掌土兵改隶兵部其府州县巡检驿传土官仍属本部 正统元年奏准土官在任先具应袭子侄姓名开报合干上司候亡故照名起送承袭六年奏准预取应袭儿男姓名造册四本都布按三
司各存一本一本年终类送本部以凭查考以后每三年一次造缴 天顺二年奏准土官病故该管衙门委堂上官体勘应袭之人取具结宗图连人保送赴部奏请定夺 治二年奏准十年外文书到部者不准承袭 五年诏十年内曽在本处上司具告者亦准承袭
文武官俱有封赠武官归兵部惟公侯伯以封爵从本司掌行与文职封赠制度具列于此
诸司职掌
一凡文职官一品至五品武职官一品至六品照依生前散官果有功迹合加封者例与加赠
诸司职掌
一凡公侯一品赠三代二品三品赠二代四品至七品赠父母妻室
一凡文官一品至七品止封散官职事其合封三代二代并父母及妻者照依子孙见授职事照例封赠一凡封赠文官散官如上阶特进光禄大夫光禄大夫之类非特奉圣旨者不与
一凡文官应封赠祖父母父母妻室者照依钦定资格一品赠三代二品三品赠二代四品至七品赠一代各照见授职事依例封赠
正一品至从七品曽祖父祖父父各照见授职事对品封赠
正从一品曽祖母祖母母妻各封赠一品夫人正从二品祖母母妻各封赠夫人
正从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赠淑人
正从四品母妻各封赠恭人
正从五品母妻各封赠宜人
正从六品母妻各封赠安人
正从七品母妻各封赠孺人
一凡遇前项封赠依例具本奏闻吏科给事中置立文簿附写各该封赠爵职钦用勑符御宝本部抄录具印信手本送中书舍人书写诰勑其文职官员申请封赠本部行移保勘如果于例相应然后照例施行
一凡文职官一品至七品止封赠散官职事其合封一代二代三代者俱照见授职事父母见任者不封已致仕并不在任者封之能在任弃职就封者听
一凡诸子应封父母嫡母在所生之母不得封嫡母亡得并封若所生母未封赠不得先封其妻
一两子当封从一高者妇人因其子封赠而夫子两有官亦从一髙者
一应封妻者止封正妻一人如正妻生前未封已殁继室当封者正妻亦当追赠其继室止封一人
一凡命妇因子孙品级封母并祖母者并加太字若已亡殁或曽祖祖父在者不加
一凡正从七品至正从六品止封一次陞至正从五品封赠一次陞至正从三品封赠一次陞至正从二品封赠一次陞至正从一品封赠一次【洪武十六年正从四品亦封赠一次】一凡曽祖父母祖父母父母曽犯十恶奸盗除名等罪及例所封妻不是以礼娶到正室或系再醮倡优婢妾并不许申请
一凡诸职官曽受赃者不许申请封赠之后但犯取受之赃并行追夺其祖父原有官进一阶非因子封赠者不在追夺之例
一凡妇人因夫子得封者不许再嫁如不遵守将所授诰追夺断罪离异
一凡在京官四品以上试职实授颁给诰命取自上裁已给诰命者亦须一考满方许封赠五品以下官初到任试职一年后考覈堪用者与实授仍具奏颁给诰不堪用者不与已给诰者亦须一考方许封赠一凡在外官员三年为一考称职者颁给诰再考称职听请封赠其有才能卓异之人出自特恩者不拘此例
事例
凡武职子任在京文职成化二十三年诏书照依文官事例父职髙于子者依原职进一阶职卑者从子官封凡在京品官考满应得本身诰命或以亲老乞停本身而移封其亲者本部奏请定夺
凡两京官应得诰封赠其父有犯罪问革为民不该受封子将本身诰勑奏请移封者取自上裁
凡公侯伯有加师保者治十四年奏准止授本身诰命不许乞赠三代
国初因前代任子之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廕子一人以世其禄后乃渐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