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明会典
明会典
头礼 凡内外诸司文武官员已入流者谢恩见辞必具公服行礼 凡朝觐进表笺官员见辞谢恩俱用公服如面除而不及具服即时谢恩者勿拘其或常服见者缀班后如以军务逺来及承制使还即时引见者不在此例凡在外诸司遣人来朝及朝使还京者俱先朝见后诣所司否者以违制论 永乐六年奏准在外军民官司及各王府公差人员在京公侯驸马伯都督及内官出使随带人员并各卫所等衙门公差人等到京除例该引见者照旧外其不在常例者俱赴鸿胪寺报名谢恩见辞本寺将各人姓名附簿仍将各起总数每日早另具题本进呈及引各人于承天门外行叩头礼 二十二年令凡方面大臣来朝鸿胪寺即皆引见 宣徳九年令在外各衙门官吏人等该谢恩者许在本处望阙谢恩其有事赴京朝见待有明文方许 成化间奏准凡谢恩见辞应该鸿胪寺报名官员俱用报单或亲自赴寺或差人递报各从其便 凡病痊官员旧例免见以后惟文官四品以上及翰林院学士尚宝司六科都给事中武官公侯伯都督及驸马仪賔锦衣卫指挥等官患病过三日者俱公服于午门外行朝见礼若大臣曽蒙遣医调治并赐物慰问者行礼后仍面谢大臣考满有赐者同
诸司奏事仪
事例
洪武三年定凡百官奏事皆跪有防令起即起进退皆以次无得搀越 凡诸儒臣于御前奏事或进呈文字恐有口气体气须退立二三步毋辄近御案立须于东西隅不得直前 凡上位行立去处诸人不得辄便奏事跪拜必俟坐定方许奏事行礼俱要取便北向 十年令羣臣自今大小政事先啓皇太子处分然后奏闻十四年定啓事东宫者皆称臣 二十五年令凡差
使人员除王府并军前差到及要军务奏闻外其各衙门催办公事勾军提人等项复命人员如有事务不完等项该科批写縁由送各该衙门一应编号手本送该科皆不必烦奏 二十八年定各衙门奏啓事目
五军都督府合奏啓
军情
机务
守卫门禁等事
修筑城池改设卫所
赏赐
马匹闗换转销等项
提问军职
整大军
官员房屋
调拨官军及陞调队伍
内外军官奔丧迁塟祭祀
旗军并鎗陞用
月报为事军官
官军有弟侄儿男为事充军告完聚
闗领军器
给配为奴人口告给聚
提取边境恩军
查理军士回话
军官替职未及六十嵗者各都司年终回销未完勘合官吏
还乡老幼军属
首告收藏军器
知在原告患病在逃病故
五军所属在京卫分凡奏啓事务除军中机密事情及守卫门禁闗防等事不分官旗军人许令径奏其余合行事务俱由该府具奏施行
吏部合奏啓
除授官员陞调改除黜陟
开设革并衙门
袭爵封赠
诰勑散官
土官承袭
致仕官员
贴黄
给由起复考覈给假官员
监生问事吏员书写告出仕
放回事故人材秀才
官员人等告侍亲残疾
送问五品以上官员
起取人材秀才
官员复姓更名
官员告极刑
吏告重役
京官并问事书写人告丁忧
进人材秀才册
户部合奏啓
嵗奏防计税粮马草
改拨粮储
赈济饥民
赏赐
水旱灾伤
抛荒田土除豁税粮
攅运边方粮储
调拨官军屯种
为事官军告免追该扣俸粮
给散煎盐工本
预备粮储
提问在外五品以上官员在京官员
原告病故拖欠并侵盗钱粮追征无纳
归并州县闸户口
钦给官民房屋田地
各处盘粮斛
礼部合奏啓
赏赐
军官祭祀
建言
表笺
灾异
旌表
科举
四夷进贡
铸降印信
罢闲事故生员
雨泽
日月交食
厯日
馆待賔客
侍亲
遣官祭祀
为格为例
冠婚丧祭
外国请求
考究礼仪制度
厨役告事故
下程钞锭
僧道度牒
兵部合奏啓
选用军职陞调袭替除降等项
军务
诰勑封赠
马政送收闗换整调拨
优给
贴黄
符验
陞用总小旗
整大军
开设衙门
优给军役等项
调拨官军
整理驿传
投充力士校尉
军职官员家人投军
军官军人告给正军
垜集首报查理军士
旗军勘合由帖
给赏
军官复姓更名
原告逃故
防卫军旗及边卫恩军有犯提取
提问军职并在京文职及在外文职五品以上官
刑部合奏啓
追问党逆
处决重囚
犯法军官
送问并伸诉回话等项
首党逆原告实引赏发落犯人涉虚抵罪疎放被诬者
提问军职并在京文职及在外五品以上官各衙门盘获犯属
提边逺恩军
病故原告并被问军官
追赃不足家属
绑民害等项得实引赏原告发落犯人抄劄入官马骡
编发恩军工役囚人进册
工部合奏啓
水利水害
修筑河岸桥道
在外修理城池衙门公廨仓厫等项营造支用官物差拨军民人匠
在京在外卫所营造及修理船只闗支一应物料
成造军器军装
闗支军器
赏赐
收买牛只农具
各处差人解纳铜铁等项顔料门上秤折起差均工人夫
提到工役故囚补役户丁告单丁田粮重大老疾及有充军
在京住坐仓脚夫老疾告回原籍
都察院合奏啓
处决重囚
追赃不足家属
追问并伸诉回话
追问党逆
病故原告及军官相视
抄劄等项入官马骡
赏赐
犯法军官
差御史
提取边军
提问军职并在外文职五品以上官在内京官
大理寺合奏啓
引奏军官
日奏审过刑名月奏囚数
军官应合袭廕子孙并授封祖父母父母妻有犯
驾前将军力士校尉有犯重罪并二次犯罪者文职官类奏逐日先将发审奏本奏送该科公文立案回报该衙门先将其余人数依律发落有司入流官员类奏
覆奏重刑
各衙门二次畨异三次拟罪不当或将易于归结事理淹禁日久致令原告并平人身死及问事顚倒是非并发审奏本不如式等项送问原问官吏
五军断事官合奏啓
追问党逆
送问并伸诉回话
军官原告患病及病故
提问军职并在外文职五品以上官在内京官抄劄等项入官马骡
给赏
犯法军官
提取边军
处决重囚
追赃不足家属
十二卫合奏啓
内除军中机密事情及守卫门禁闗防等事不分官旗军人许令径奏其余合行事务自下而上俱由本卫具奏
军中机密事情
守卫门禁等事
整大军
马匹闗拨转销等项
闗支一应赏赐
官员房屋
调拨官军队伍
官员奔丧迁葬祭祀
闗领军器
还乡老幼军属
旗军并鎗陞用
首告收藏军器
月报官军马骡
给配家小
凡不合奏啓止呈该衙门施行
军官替职
勾补逃亡事故等项军士
病故军职官员
老疾不堪应役无丁旗军
还官赏赐盐粮
倒死马骡驴肉赃
军官缺员
贴黄给
诰出姓更名
缺首领官吏
幼军收充正军
老军代役
收受仓粮草料放支等项钱粮文卷差错遗漏送法司
奸盗诈伪人命鬬殴相争一切词讼连状送防事官理问如有干碍军职防事官具奏提问
二十九年令朝班奏啓事务除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防事官十二卫照依定例具本奏啓其余官员军民人等若有事奏仪礼司打六科给事中各一员每日于午门外照依该管事务总收奏状入奏监察御史一员公同看视其有不经由各该官员将自已琐碎事务径自奏啓紊烦者罪之 又定奏事次第凡早朝上御奉天门百官行叩头礼毕分东西班序立仪礼司依次賛某衙门奏事奏毕复入班候诸司奏完仪礼司賛奏事毕退出其奏事次第一都督府二十二卫三通政司四刑部五都察院六监察御史七防事司八吏部等五部九应天府十兵马司十一太常寺十二钦天监若太常寺奏祭祀则在各衙门之先 凡早朝上御奉天华盖谨身殿奏事百官行叩头礼毕近侍官及监察御史陞殿侍班其奏事官俱陞殿分东西班立仪礼司依次賛某衙门奏事奏毕各官以次退出其余官员不陞殿者俱于中左中右门外两廊伺候奏事官出则皆出若于文华殿啓事则詹事府在先余依奏事次第 凡晩朝惟通政司六科给事中守卫官奏事各衙门有军情重事许奏余皆不许 三十年令通政司许早晩朝奏事及有军情重事不时入奏其各衙门凡有一应事务止于早朝大班内奏啓不许朝退又将琐碎事务于右顺门题奏 永乐四年令六部及近侍官有事当商畧者皆于晩朝陈奏 七年令大寒早朝上御奉天门百官行叩头礼侍班候鸿胪寺官引谢恩见辞行礼毕驾兴御右顺门内便殿百官有事奏者以次入奏无事者退治职务自十一月朔日为始其朔望如常仪 八年令各衙门行过事件误违旧制者许其改正具本送该科不必面奏 二十二年令诸司有急切机务不得即面陈者许具题本封进其余大小公私之事并于公朝陈奏 正统七年令凡看牲及遣祭官遇圣驾陞殿俱于殿中复命若御奉天门视事亦于百官未行礼之先复命 景泰一年令午朝翰林院先奏事 成化元年令一应奏题本有防意者六部都察院等衙门抄出即明白覆奏发落不许稽缓若过五日不覆奏者该科以闻凡在京文武衙门奏题本谨封完备俱差属官捧入
左顺门进呈 凡每日早朝各衙门并公差官员具本面奏及通政司类进本状各具手本备开所奏事件送礼科收照次日将收到奏目并各衙门送到奏题本状通具奏目送司礼监交状以侯类进
忌辰朝仪【辍朝仪附】
事例
凡各庙忌辰永乐元年奏定前二日上服浅淡衣服御西角门视事不鸣钟鼓不行赏罚不举音乐禁屠宰文武百官各服浅淡衣服黒角带朝参宣徳三年令凡遇忌辰通政司礼部兵马司免引囚奏事十年又定奉天门视事治十四年奉防今后但遇忌辰朝防官不许穿纻丝纱罗衣服恭仁康定景皇帝恭让章皇后忌辰如遇节令穿青緑花样正月初三日宣宗章皇后忌辰如遇太常寺奏祭祀许穿红衣服凡亲王公主郡王及文武大臣丧辍朝各有日数先期本部具奏仍出告示于长安左右门至日早朝不鸣钟鼓不鸣鞭不设仪仗文武百官各服浅淡顔色衣服乌纱帽黒角带于奉天门朝防其谢恩见辞官员亦不用公服皆如常朝官服色
入朝门禁
事例
洪武十一年
诏朝防文武官给领牙牌悬带出入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在外来朝官于各门附名出入二十一年令朝防官员门籍各衙门自置 景泰三年令官员人等至皇城四门下马牌边横过俱下马其顺行不系横过不在禁例 成化间令文武官员公差患病等项呈堂出印信手本填注门籍候病痊及公差回还之日仍用手本开注 又令文武大小官员入朝跟随办事官吏人等照出午门例于长安左右门承天门端门各下小木牌进入出则收回 治七年令长安等门不许闲杂之人出入卖物穿走违者许纠仪等官及守门官军举奏
诸司朝觐仪
事例
凡天下诸司朝觐官自十二月十六日为始鸿胪寺官陆续引见二十五日以后每日常朝方面官入至奉天门前随班行礼毕于文班内序立视常朝官品级各降一等知府知州知县及诸司首领官吏土官衙门把事土吏人等俱于午门外行礼毕东西分班序立正月初一日大朝防以后方面官于奉天殿前随班序立知府以下奉天门金水桥南仍分东西序立其行礼俱如常朝仪
诸蕃朝贡
诸司职掌
一凡蕃王来朝先遣礼部官劳于防同馆次日于奉天殿朝见上位蕃王服其国服若尝赐朝服者则服朝服行八拜礼礼毕即诣文华殿朝见皇太子行四拜礼见亲王亦行四拜礼亲王立受两拜答两拜其从官随蕃王班后行礼凡遇宴防蕃王班次各居公侯伯之下如蕃王朝见之后遇有恩赐及蕃国遣使朝贡皆如常朝仪【详见蕃国礼】
东宫朝仪
事例
永乐二年定文武官员常朝行叩头礼毕三师三少詹事府官左右春坊官翰林院官鸿胪寺官六科给事中锦衣卫官左右序立于文华殿门之外鸿胪寺序班通事舍人引文武百官于丹陛上丹墀内东西序立照依衙门资次啓事监察御史二员司直郎清纪郎日轮二员北向侍立纠仪啓事毕百官齐退及有召文亦须前项官员一同进出如独进并独员留后者许监察御史鸿胪寺官司直郎清纪郎纠覈一合啓事务在京衙门止用奏本在外衙门务要奏本一本啓本一本其詹事府主簿録事同春坊司直郎清纪郎司諌分为六科将本内啓过事件同六科给事中逐一奏闻主簿録事司直郎清纪郎司諌仍于司礼监共闗揭帖开写逐日啓过本内事件畧节縁由六科给事中亦具题帖各另奏进
明防典卷四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明防典卷四十四
礼部三
登极仪
国初定
吴元年丞相率文武百官各具公服进表引礼官引班首捧表从奉天门入至丹墀执事官舁表案于丹陛上候班首置表于案给事中先于正殿设受表案于殿中又设收表案于御座东殿中跪奏请陞殿上位陞殿乐作殿中又跪奏请陞御座上位陞御座乐止引礼官引班首率文武百官自西阶分东西二路入班位立定通赞唱排班承传唱排班通赞唱班齐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承传唱如之通賛唱班首陞殿引礼官引班首自丹陛西阶陞至丹陛中表案前搢笏捧表由正殿中门入宣表目官展表官宣表官同随班首自殿西门入侍仪引班首至御座前当中内賛唱跪丞相跪通赞唱众官皆跪承传唱如之内赞唱进表以表授执事者殿中跪受表置于殿中表案上班首出笏宣表目官先跪于班首西内赞唱宣表目宣毕宣表目官先兴出殿宣表官展表官跪于班首东内赞唱宣中书省表文候宣毕给事中接表内赞唱以表复于案给事中受表复置殿中案收表于御座东表案宣表官展表官先兴出殿内赞唱就拜兴平身通赞唱就拜兴平身承传唱如之内赞唱复位侍仪引班首至殿西门引礼官自殿西门外引班首降自西阶入班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承传唱如之殿中跪奏礼毕请还宫通赞唱礼毕卷班百官以次出洪武元年圜丘告祭礼毕校尉设金椅于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于金椅前候望瘗毕丞相诸大臣率百官于望瘗位跪奏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羣臣扶拥至金椅上坐百官先排班执事官举冕服案宝案至前丞相诸大臣奉衮冕跪进置于案上丞相等就取衮冕加于圣躬丞相等入班通赞排班班齐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百官拜兴如之通赞唱班首诣前引礼官引丞相至上位前通赞唱跪搢笏丞相跪搢笏承传唱众官皆跪百官如之捧宝官开盝取玉宝跪授丞相丞相捧宝上言皇帝进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尚宝卿受宝收入盝内通赞唱就拜兴平身百官拜兴如之通赞唱复位引礼官引丞相自西降复位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山呼再山呼跪右膝出笏赞俯伏兴平身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皇帝解严通赞唱卷班百官退礼毕具卤簿导从诣太庙奉上册宝追尊四代考妣仍告祀社稷还具衮冕御奉天殿百官上表称贺前期侍仪司设表案于丹墀中内道之西北设丞相以下百官拜位于内道上下之东西每等异位重行北面捧表官宣表官展表官位于表案之西东向纠仪御史二人位于表案之南东西相向宿卫镇抚二人位于东西陛下防卫百户二十四人位于宿卫镇抚之南稍后知班二人位于文武官拜位之北东西相向通赞赞礼二人位于知班之北通赞在西赞礼在东引文武班四人位于文武官拜位之北稍后皆东西相向引殿前班二人位于引武班之南举表案二人位于引武班之北举殿上表案二人位于西陛之下东向其丹陛上设殿前班指挥司官三员侍立位于陛上之西东向宣徽院官三员侍立位于陛上之东西向仪鸾司官位于殿中门之左右防卫千户八人位于殿东西门之左右俱东西相向鸣鞭四人位列于殿前班之南北向将军六人位于殿门之左右天武将军四人位于陛上之四隅皆东西相向殿上尚宝司设宝案于正中侍仪司设表案于宝案之南文官侍从班起居注给事中殿中侍御史尚宝卿位于殿上之东西向武官侍从班悬刀指挥位于殿上之西东向受表官位于文官侍从班之南西向内赞二人位于受表官之南东西相向卷将军二人位于前东西相向是日清晨拱卫司陈设卤簿列甲士于午门外之东西列旗仗于奉天门外之东西龙旗十二分左右用甲士十二人北斗旗一纛一居前豹尾一居后俱用甲士三人虎豹各二驯象六分左右左右布旗六十四门旗日旗月旗青龙白虎旗风云雷雨江河淮济旗天马天禄白泽朱雀武等旗木火土金水五星五岳旗熊旗鸾旗及二十八宿旗各六行每旗用甲士五人一人执旗四人执弓弩设五辂于奉天门外玉辂居中左金辂次革辂右象辂次木辂俱并列丹墀左右布黄麾仗黄盖华盖曲盖紫方伞红方伞雉扇朱团扇羽葆幢豹尾龙头竿信旛传教旛告止旛绛引旛防氅戈氅仪锽氅等各三行丹陛左右陈幢节响节金节烛笼青龙白虎幢班劒梧杖立卧仪刀铠杖防骨朶朱雀武幢等各三行殿门左右设圆盖一金交椅金脚踏水盆水罐团黄扇红扇皆校尉擎执侍仪舍人二人举表案入就殿上鼓初严百官具朝服次严各依品从齐班于午门外以北为上东西相向通班賛礼及宿卫镇抚等官入就位诸侍卫官各服其器服及尚宝卿侍从官入鼓三严丞相以下文武官以次入各就位皇帝衮冕陞御座大乐鼓吹振作乐止将军卷尚宝卿以宝置于案拱卫司鸣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北面立初行乐作至位乐止知班唱班齐赞礼唱鞠躬拜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捧表以下官由殿西门入内赞唱进表捧表官捧表跪进于案前受表官搢笏跪于案东受表置于案出笏兴退立于殿内之西东向内赞唱宣表宣表官诣案前搢笏取表跪宣于殿内之西展表官搢笏同跪展宣讫展表官出笏一人以表复置于案俱退立于位宣表官俯伏兴同捧表以下官出殿西门降自西阶复位赞礼唱鞠躬乐作四拜乐止唱搢笏鞠躬三舞蹈唱跪唱山呼各拱手加额呼万嵗者三乐工军校齐声击鼓应呼之出笏俯伏兴乐作四拜贺毕遂遣官册拜皇后册立皇太子以即位诏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