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学典礼

一、习经:疑、义、古赋、诏诰、章表策。
一、三代,
曾祖讳 【 某,有官则云某官,在则云见任,不在则云故仕,无官则云未仕,不在则云故不仕。】
祖讳 【 某。】
父讳 【 某。】 并同前。
一合家口若干, 【 有祖父、母、父、母则云合家口五,父母在则云合家口三,偏侍则云合家口二,俱亡则云合家口一。】
祖年 【 若干。】
祖母 【 某】 氏,年 【 若干。】
父年 【 若干。】
母 【 某】 氏,年 【 若干。】
一今举。
一见住 【 某处。】
右具如前。
(一)试程序:
第一场

试经疑二问。
第一问。 【 云云。】
限三百字以上。
对 【 云云。】 谨对。
涂注乙 【 若干】 字。
第二问。 【 仿此。】

试 【 某】 经义一道。
限五百字以上。
对 【 云云。】 谨对。
涂注乙 【 若干】 字。
第二场

试古赋一道。 【 诏诰、章表仿此。】
又 【 云云。】 谨对。
涂注乙 【 若干】 字。
第三场

试策一道。
限一千字以上。
对 【 云云。】 谨对。
涂注乙 【 若干】 字。
(一)草卷一十二幅,用印钤缝。
(一)凈卷一十二幅,用印钤缝,依式凈写科举文字,以上并用朱笔界画。
右家状并草卷黏作一通。
  会试程序 【 延佑二年二月日。】
试院于翰林院东至公堂设席分舍。
正月十五日,于中书礼部印卷。 【 卷面用印钤缝。】
正月二十八日,中书礼部榜示。
二月初一日,黎明,举人入院、搜检怀挟讫,班立堂下,各再拜,知贡举官答跪,试官以下各答拜,毕,受题,各就本席,午后,相次于受卷所投卷而出。
二月初三日,如前。
二月初五日,如前。
  御试程序
三月初一日,于中书礼部印卷。 【 卷背用印钤缝。】
三月初七日,黎明,入试,拜受策题,各就席,至晚进卷而出。
二月十一日,各于国子监关栏帽。
三月十三日,赴阙,听候唱名。
  进士受恩例
延佑二年四月日,中书礼部呈奉中书省札付该:来呈「策试举人,今将各二姓名、年甲、籍贯具呈照详」,得此,延佑二年四月初四日奏过事内一件:前者为这应举的人每,依礼部拟来的典故里赐了际授时分,上表谢恩,参见省官,文庙里烧香行礼,立石题名。的依?礼部拟将来的,省官人每商量了再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有来。俺商量来:赐恩、荣宴于翰林国史院,中书省官押宴,御史台、翰林、集贤两院摘官预宴、预宴官及进士簪花,至所居;进士受官:择日,具公服,侍仪司引赴殿廷,上谢恩表;次便服诣都堂参见;择日,进土谒先圣,行舍菜礼,第一名具祀文行事,有司于宣圣庙前刻石题名呵,怎生?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四月十七日,赐恩、荣宴、押宴,押宴官及进士各簪花。
四月二十七 【 日】 【 [二二]据文义补。】 于中书省祇受敕牒。
四月二十九日,各具公服,诣殿廷谢恩。
四月三十日,便服诣都堂参谢。
五月初二日,谒先圣庙,行舍菜礼。
  朱文公学校贡举私议
古者学校选举之法,始于乡党而达于国都,教之以德行道艺,而兴其贤者能者。盖其所以居之者无异处,所以官之者无异术,所以取之者无异略,是以士有定志而无外慕,蚤夜孜孜,唯惧德业之不修,而不忧爵禄之未至。夫子所谓「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孟子所谓「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盖谓此也。今之谓法,其所以教者,既不本于德行之实,而所谓艺者,又皆无用之空言,至于其弊,则所谓空言者,又皆?妄无稽,而适以败坏学者之心志。是以人材日衰,风俗日薄。朝廷、州、县每有一事之可疑,则公卿、大夫、官人、百吏愕眙相顾而不知所出,是亦可验其为教之得失矣。议者不知其病源所在,反以程试文字之不工为患。夫空言本非所以教人,亦不足以取士。而诗赋又空言之尤者,其无益于设教取士,章章明矣。然熙宁罢之,而议者不以为是者,非罢诗赋之不善,乃专主王氏经义之不善也。今必罢诗赋而分经、诸子、史、时务之大者。古者大学之教,以格物致知为先,而其考校之法,又以九年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为大成。盖天下之物事,皆学者所当知,而其理之载于经者,则各有所主。若诸子之学,同出于圣人,各有所长而不能无所短,其长者固不可以不学,而其所短亦不可不辨也。至于诸史,则该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变。时务之大者,如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世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今欲以《易》、《书》、《诗》为一科,而子年午年试之,《周礼》、《仪礼》及二戴之《礼》为一科,而卯年试之,《春秋》及三传为一科,而酉年试之,诸经皆兼《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论则分诸子为四科,而分年以附焉。策则诸史,时务亦然。则士无不通之经,无不习之史,而皆可为当世之用矣。草茅之虑,偶及于此,故敢私记其说,以为当路之君子其或将有取焉。
 元统元年进士录
  【 蒙古、色目人第】 一甲三名
赐进士及第 【 第一名授承务郎,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承事郎。】
一、同同
贯真定路录事司,侍卫军 【 广】 【 户】 【 [一] 据文义改,参见下文明安达耳项下。】 ,蒙古□□那歹氏
字同初,年卅二,十二月廿九日。
曾祖□□,祖玉速歹儿,父玉速帖木儿。 【 母,□氏。】
永感下。娶蒙古 【 氏】 。
乡试大都第四名,会试第廿三名。
授集贤修撰。
二、余阙
贯庐州路录事司,唐兀人氏。
字廷心,行四,年三十一,正月十一日。
曾祖铣节,祖铣节,父屑耳为。母尹氏。
慈侍下。兄闑、少剌八、供保,弟福。娶耶□氏 【 [二] 耶下疑脱卜字。宋濂《余左丞传》云「其妻耶卜氏」,见《宋文宪公全集》卷四○。】 。
乡试河南第二名,会试第二名。
授 【 淮】 安路同知泗州事 【 [三] 元代泗州属淮安路,见《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 。
三、寿同 【 海】 涯 【 [四] 海,原文卷中有寿同海涯所著策文一篇,据补。】
贯绍兴路,别失八里 【 畏】 兀儿氏 【 [五] 宋褧《燕石集》卷九《送翰林应奉寿同海涯挈家觐省十首》原注云:「供奉字弘毅,至顺四年(即元统元年)进士第二名,辉和尔人。」辉和尔即畏兀儿,系四库馆臣改字。今据补畏字。】 。
字弘毅,行二, 【 年】 廿八,四月二十 【 日】 。
曾祖□□;祖笃 【 善】 弥实 【 [六] 善,据钱大昕《元史氏族表》(二十五史补编本)卷二页五三补。】 ,太□□; 【 父】 普颜,朝□□□; 【 母□氏,□□下】 。兄仁同□□,举乡贡 【 进士】 。 【 娶□氏】 。
【 乡试江浙第□名】 , 【 会试】 第卅六名。
授 【 应奉翰林文字同知】 制诰兼 【 国史院编修官】 【 [七] 此处据下文虎理翰及李祁名下例补。】 。
   【 蒙古】 色目人第二甲 【 十五名】
赐进士出身授承事郎
一、虎理翰
贯奉元,弘吉解 【 [八] 解,疑系?之讹。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氏族》条蒙古七十二种中有瓮吉歹,当即此弘吉?之异写。萧启庆《校注》径改解为剌。】 人氏。
字仲桓,行三,年廿八,三月初五日。
曾祖伯连乃,潞州达鲁花赤;祖高住,鄜 【 州□□】 ; 【 父】 伯家奴,宣抚司同知。母康氏。贝庆下。兄伯忽,两举乡贡。娶张氏。
乡试大都第六名, 【 会试】 第四十九名。
授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 【 国史院编修官】 。
二、慕
贯大都路宛平县,回回于阗人氏,见居杭州。
字仲伦,行二,年廿六,五月廿九日。
曾祖迷儿阿里, 【 大名】 宣课提领 【 [九] 大名,据许有壬《至正集》卷五一《赠奉训大夫渔阳县男于□公碑铭》补。】 ;祖勘马刺丁,奉训大 【 夫】 、 【 飞骑】 渔阳县勇 【 [一○]夫、飞骑,据同上补。】 ;
父哈八石,乙卯进士,廉访佥事。 【 母】 温氏,赠县君;慈侍下。
娶 【 □氏】 ;乡试江浙第八名;会试第十六名。
授天临路同知湘阴州事。
三、大吉心 【 [一一]大吉心,《元史氏族表》卷二页八八作大吉慈。】 :
贯山东军户,见居真定路,哈儿鲁氏。
字有仁,行三, 【 年□□】 ,二月廿八日酉时。
【 曾】 祖阿□□,□大郡□。祖□□,中奉大夫、郡公。 【 父□□,母□□氏】 , 【 永】 感下。娶斡 【 □氏】 。
【 乡试燕南第□□名】 【 [一二]乡试地原缺。大吉心「见居真定」,所就当为燕南。参见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四《燕南乡贡进士题名记》。】 , 【 会试□□第□名】 。
【 授】 霸州□□□□。
四、亦速歹
贯蒙古札只剌歹人, 【 见居】 龙兴 【 路录事】 司。
字鼎安 【 [一三]鼎安,《元史氏族表》卷一页三四作鼎实。】 ,行三,年□□,十 【 月□】 日。
曾祖习剌□,密州达鲁花赤。 【 祖】 洛台□,□户。父恩知杰,母夏氏,严侍下。娶□氏。
乡试江西第一名,会试第□名。
授瑞州路同知新昌州事。
五、?僊普化
贯右都威卫探马赤军户,□□氏 【 [一四]氏族原缺,《元史氏族表》卷二页五九及《蒙兀儿史记》卷一五四《色目氏族表》皆补作唐兀氏,不知何所据。】 ,居德州。
字有恒,行十,年□□,十一月十九日。
曾祖木念兹,祖驴儿,父黑□子,母?氏、张氏。具庆下。
乡试东平第二名,会试第四十四名。
授大名路滑州判官。
六、买住
贯广平路,唐兀人氏,见居成安县。
字从道,行一,年廿七,八月初□日。
曾祖业母,县达鲁花赤,祖唐兀歹,父□哈答儿,县达鲁花赤。母岳氏。具庆下。娶蒙古氏。
乡试燕南第六名,会试第四十二名。
授保定路同知安州事。
七、敏安达尔
贯真定路灵寿县,亦乞列思人氏。
字达夫,行二,年廿六,四月初一 【 日】 。
曾祖抄合,县达鲁花赤。祖燕帖木儿,省宣使。父唐兀 【 歹】 【 [一五]歹,从《元史氏族表》卷一页一七增。】 , 【 人】 匠达鲁花赤 【 [一六]人,从同上增。】 。母王氏。具庆下。娶 【 □氏】 。
乡试燕南第七名,会试第五名。
授河间路同知莫州事。
八、乌马儿
本贯阿里马里,回回人氏,大名路, 【 见居】 襄阳。
字 【 希】 说 【 [一七]希,据王沂《伊滨集》卷八《送乌希说编修之会稽降香》补。】 ,行二,年二十七,三月□日午时。
曾祖□阿散,速鲁花;祖木八儿沙,忠翊校 【 尉】 ;父阿思兰沙。母李氏,慈侍下。娶未。
乡试 【 河】 南第四名 【 [一八]河字原缺。按乌马儿见居襄阳,元代襄阳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其所就当为河南乡试。今据补。】 ,会试第六名。
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九、伯颜
贯成都路温江县籍,管蒙古军户,唐兀人氏。字鲁卿,行二,年一十七,十二月初七日寅时。
曾祖剌真,祖秃弄歹,祖母唐兀氏,父赫闾,母女直人氏。具庆下。娶周氏。
乡试四川第三名,会试第四十八名。
授成都路同知崇庆州事。
十、阿虎歹
贯大名路滑州内黄县,左翊蒙古 【 侍卫军】 户 【 [一九]据行文体例及《元史》卷八六《百官志二》补。】
字士杰,行四,年二十八,二月二十五日卯时。
曾祖也速歹,祖不速,父忙古歹。母孟氏,生母王氏。具庆下。娶王氏。
乡试燕南第五名,会试 【 第】 三十五名。
授益都路同知莒州事。
十一、穆占必立
贯大都鹰房总管府籍,回回人氏。
字永叔 【 [二○]永叔,《秘书监志》卷一○作永初。】 ,行一,年三十八,九月十五日。
曾祖沙的:祖忻都,奉议 【 大夫】 。父?古伯,登仕 【 郎】 。母罗氏,慈侍下。
庚申湖广第三名。癸亥第八名。乡 【 试】 □□第五 【 名】 ,会试第□名。
授 【 秘书监校】 书 【 郎】 【 [二一]秘书监校郎,据《秘书监志》卷一○补。】 。
十二、 【 完迮】 □先 【 [二二]完迮,据下文兄之姓氏补。】 。
贯沔阳府景陵县,忙兀台 【 氏】 。
字进道,行三,年二十九,□月初八日卯时。
曾祖完迮。祖张撞忽,景陵主簿。父保,□事 【 郎】 【 [二三]《元史氏族表》卷二页一一补为承事郎。亦可能为征事郎或从事郎。】 。母?□□。具庆下。兄完迮溥化,□□□进士,完迮□木。乡试中选。娶师氏。
癸亥 【 河】 南第三名 【 [二四]河字原缺。按完迮□先贯沔阳府景陵县,元代沔阳府属河南江北行省,据补。】 ,陈州学正。乡试河南第四名,会试 【 第】 十一名。
授南阳府同知邓州事。
十三、丑闾
贯昔宝赤身役,唐兀氏。
字时中,行二,年二十九,七月二十九日。
曾祖□,祖□,父伯颜察儿,母葛氏,永感下,娶 【 侯氏】 【 [二五]侯氏,据《元史》卷一九五《丑闾传》补。】 。
乡试己巳上都第一名,会试第三十二名。
授崇福司管勾。
十四、别罗沙。
贯西域别失八里人氏,居龙兴。
字彦诚,行五,年二十六,二月初四日卯时。
曾祖木八刺,管领纳失失户计。祖别鲁沙,管领织匠户计。父苫思丁,兵部尚书致仕。母,回回人氏。永感下。兄默理契沙,甲子进士。娶答失蛮氏。
乡试江西第六名,会试 【 第】 廿二名。
授吉安路同知□州事。
十五、□合谟沙 【 [二六]□合谟沙,其第一字原残剩「」,萧启庆疑为默字,全名当作默合谟沙,即Mahmud──shah的音译。】
贯□□蛮氏,居常州录事司。
字文显,行三,年二十九,十一月二十一日。
曾祖义失的暇儿丁,祖□利赤。 【 父】 不撒。母阿鲁温氏。具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