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宋朝事实
宋朝事实
前导皇帝归幄殿,佩剑,纳舄,乐作,殿中监跪受镇圭。皇帝至御幄,乐止,司天跪奏:“庆云绕坛,月有黄辉气。”宰臣率从官称贺。即日,还仗奉高宫。壬子,禅祭社首山,如封祀之礼,禅祭皇地祇.玉册文:“维大中祥符元年岁次戊申十月戊子朔二十五日壬子,嗣天子臣德昌敢昭告于皇地祇;无私垂祐,有宋肇基,命惟天启,庆赖坤仪。太祖神武,威震万宇。
太宗圣文,德绥九土。臣恭膺宝命,缵承丕绪。穹昊降祥,灵符下付。景祚延鸿,秘文昭著。八表以宁,五兵不试,九谷丰穰,百姓亲比。方舆所资,凉德是愧。溥率同词,缙绅叶议,因以时巡,亦既肆类。躬陈典礼,祗事厚载,致孝祖宗,洁诚严配。以伸大报,聿修明祀,本支百世,黎元受祉。谨以玉帛、牺牲、粢盛、庶品,备兹禋祀,式表至诚。皇伯考太祖启运立
极英武圣文神德玄功大孝皇帝、皇考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
武大明广孝皇帝配神作主。尚飨。”上至山下,服靴袍,步出大次。侍臣言:“山路险滑,请乘步辇。”上曰:“接神在迩,敢不徒行”前夕阴晦,风势劲猛,不能燃烛。及行事,风顿止,天宇澄霁,烛焰凝然不动。封石 感讫,紫气蒙坛。法驾还奉高宫,日重轮,五色云见。鼓吹振作,观者塞路,万岁之声震
动山谷。配座金匮,回日,奉置太庙本室。上作《登泰山谢天地述二圣功德铭》。初,王钦若言:“唐高宗、玄宗二碑之东,石壁南丘平峭,欲即崖成碑,以勒圣制。”上曰:“朕之功德,故无所纪。若须撰述,不过谢上天敷佑,叙祖宗盛美。”是日,
幸仁圣天齐王炳灵公庙、岱岳观、王母池、宜福寺、青帝君观、
天贶殿、灵液亭。改上泰山奉高宫曰会真宫,增葺室宇,选道士住持焚修,仍给供具物。放国朝以来天下所献珍禽奇兽,悉纵于山下。
祭丑,御朝觐坛,肆赦“门下:式观邃古,眇觌前王,功成治定之余,时和岁丰之际,三灵孚佑,万宇宅心,则考登封降禅之文,率建显垂鸿之礼。无怀而下,间封祀于崇峦;开元以来,旷讲求于徽典。时更五代,运应千年。当圣祖之开墓,肇平郊垒;暨神宗之制作,益固邦基。升乔岳以未遑,谓冲人之克嗣,肆予纂绍,每务精勤,动经画于永图,庶奉承于先志。
顾惟寡德,素昧王猷,遵奕世之贻谋,承庆灵之远及。属以五兵销偃,四海澄清,良民合归厚之风,嘉谷茂重华之岁。荷洪符之昭锡,示大历以无疆,允叶昌期,实繁灵眷,威蕤绝瑞,觉倍舆情。是用承列圣之垂休,徇众臣之勤请,聿崇大报,躬造神区。文物声明,具陈于法驾;豆笾圭币,悉奉于彝章。紫坛伸严配之仪,玉检视封崇之制。谅三神之降鉴,伊百福以潜臻。辑瑞班朝,率从肆觐,省方问俗,用慰来苏。遵王度以无愆,展国容而有耀。既被纷纶之景贶,宜覃涣汗之洪恩。冀与群生,共膺遐嘏。可大赦天下。云云。於戏!升中展采,旷古之盛仪;尊祖配天,哲王之洪范。既周旋而集事,谅中外以咸欢。载省眇躬,获成大礼,猥当殊庆,愈励深衷。思广听于嘉谋,贵同裨于缺政。更赖朝廷勋旧、藩辅亲贤、逮诸文武之臣,共立忠勤之效,式扶昌运,永保丕休。”
是日,上有黄气如匹素,五色云如盖,紫气翊仗。是夕,次中牟县。辛丑,过訾村,设幄殿,奉置三陵神主,上靴袍拜哭奠献。是夕晴霁,始就次,苍烟白露赴陵上,俄覆神幄,礼毕乃散,咸以为上哀惨所感。
是日,帝召近臣登延庆亭,南望仙掌,北瞰龙门。自宫至脽上列植嘉树,六师环宿行阙,旌旗帟幕照耀郊次。帝眺览久之。
先是,脽上多风,及行礼,顿止,黄气绕坛,月重轮,众星不见,惟大角光明。
上登鄈丘亭,视汾河、望梁,顾左右曰:“此汉武帝泛楼船处也。”一时之乐,垂于千古。即日还奉祇宫。鼓吹振作,紫气四塞,观者溢路,民有扶老携幼不远千里而至者,咸感泣言曰:“五代以来,此地为战场,今乃获睹天子巡祭,实千载一时之幸。”
赦文。“门下:为人伦之纪律,礼曰天经;著王者之诚明,祀惟大事。凡致恭于帱载,求介福于黎元,已建圜封,是崇方泽。考乾元之设象,配乾健以同符,厚德无疆,柔祇定位。矧高脽之灵境,有前古之严祠,诞集祺祥,荐从禋瘗,登隆祭典,焜耀国容。历五运以下衰,旷六飞之戾止。顾予菲德,叨纂庆基,钦燕翼之贻谋,荷丰融之敷祐.既无文而咸秩,顾坠典以交修。多愧眇冲,获遵盛美,率由勤请,勉徇舆情,慰蒲津伫望之民,奉鄈上亲祠之事。百神幽赞,九服骏奔,嘉瑞必升,灵休允答。遂涓良日,式展鸿仪,务极洗心,以申精意。荐豆笾而惟洁,奠琮帛以斯严,礼乐相资,神祇胥悦。集顾怀之殊贶,契茂育之玄功。是用周览时风,肆觐西后。辑瑞圭而成列,罗琛贡以充庭,和气冲融,颂声洋溢。肇迎嘉庆,适钟神赐之祥;均被华夷,宜广云行之施。可大赦天下。云云。於戏!庞
洪之庆,既浃于八区;眷佑之灵,普臻于兆庶。更赖宗亲勋旧、文武忠良,罄同德之端诚,赞卜年之景祚,庶期寰宇永洽,纯熙是行。”途中屡有甘泽之应,皆夕降晨霁,从官卫兵无沾濡之患。又农事方兴,耕民欢抃相属。
三月,驻跸西京,陈尧叟、李宗谔来朝。尧叟奏曰:“臣等供使职日,面奉宸旨:‘今之祀事,皆为蒸民,如不扰人集事,即副朕意。’臣等自经度讫于礼成,凡土木工三百九十万余,止役军士。至于辇送刍粮,供亿顿置,亦未尝科率编民。”
上称善久之。始雍熙初,议封禅,特命翰林学士扈蒙、宋白、
贾黄中、右散骑常侍徐铉、兵部员外郎张洎、太常丞吕端、殿
中丞韩顼详定仪注。真宗东封,命翰林学士杜镐、待制陈彭年与礼官同撰仪注。至是祀汾阴,亦如之。
●卷十二
○仪注二
国初,因唐与五代之制,文武官每日赴文明殿。正衙常参,宰相一人押班。五日起居即崇德、长春二殿,中书门下为班首。
其长春殿常朝,则内侍省都知、押班率内供奉官以下并寄班等先起居,次客省、蘋门使以下,次三班使臣,次内殿当直诸班,次长入祗候、东西班殿侍,次御前忠佐,次殿前都指挥使率军校至副指挥,次驸马都尉,次诸王府僚,次殿前都军使、都头,次皇亲将军以下至殿直,次行门指挥使率行门起居。如传宣,前殿不坐,即宰相、枢密使、文明殿学士、三司使、翰林、枢
密直学士、中书舍人、三司副使、知起居注、皇城内监库藏朝
官、诸司使副、内殿崇班、供奉官、侍禁、殿直、翰林医官、
待诏等同班入,次亲王、次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率军校至副都指挥使,次使相,次节度使,次统军,次两使留后、观察使,次防御、团练使、刺史,次侍卫马军步军使、都头,起居毕,见、谢班入。如御崇德殿,即枢密使以下先就班,俟升坐,宰相、参知政事最后入。日止再拜,朔望及三日假,即枢密使以下皆舞蹈。
建隆三年三月,重定合班仪,升六曹侍郎在给事舍人之上,郎中在补阙之上,员外郎在拾遗之上,节使在六曹侍郎之上、
中书侍郎之下。故事,京兆省官为侍从班,五品押南省四品,六品押南省五品,节使在诸司三品之下,至是改焉。十月,赐文武常参官冬服。累朝止赐将相、翰林学士、诸军大使,至是,太祖曰:“冬服不及百官,甚无谓也。”故赐之。
乾德元年闰十二月,诏一品致仕官曾带同平章事者,每遇朝会,宜缀中书门下班。是时,太子太师致仕侯益等来陪祀,故有是诏。
淳化二年十二月,太宗御文德殿,群臣入閤.礼毕,赐百官廊下飧。唐制,朔望天子御宣政殿,受百官起居,诸司奏事,仗卫如式;敬宗始于紫宸为入閤之仪。五代以来,礼容多缺,至是始复旧。
三年正月,太宗御朝元殿,受贺礼毕,改服通天冠、绛纱袍,升殿,群臣上寿。国朝以来,元正、冬至朝贺御正殿,即以退御大明殿,群臣常服上寿,奏教坊乐。至是始约《开元礼》,皆以法服,设宫悬万舞,酒三行而罢。
大宴群臣于广德殿。分设宰相、使相、三师、三公、参知
政事、东宫、三师、仆射、学士、御史大夫、中丞、三少、尚
书、常侍、宾客、太常、宗正卿、丞、郎、给事、谏、舍、节
度、两使留后、观察、防御、团练、刺史、上将军、都指挥使
坐于殿上,文武四品以上、知杂御史、郎中、郎将、禁军都虞候坐于朵殿,余升朝官、诸军头、都头以上、诸蕃进奉使、诸道进奉军将以上分坐于两廊。宰相、使相坐以绣墩;参知政事以下用二蒲墩、花球;军都指挥使以上用一藩墩;自朵殿而下皆绯缘毡条席。殿上器用金,余以银。其日,枢密使以下先起居讫,当侍立者升殿。宰相率百官入,宣徽、閤门通唱,致词讫,宰相升殿进酒,各就坐,酒九行。每上举酒,群臣立侍,次宰相,次百官举酒;或传旨命釂,即皆搢笏起饮,再拜。或
上寿朝会,止令满酌,不劝。中饮更衣,赐花有差。宴讫,舞蹈拜谢而出。太平兴国后,止设春宴,雍熙三年后,常以暮春召近臣赏花、钓鱼于苑中,三馆之职皆预。淳化四年,令京官兼馆职者并预大宴。咸平三年,始备设春秋大宴。五年十二月,诏凡内宴,宗正卿令升殿坐,班次依合班仪。又以翰林学士梁灏请,春秋大宴、小宴、赏花、行幸次为四图,颁下閤门遵守。
天禧四年,从集贤院祖士衡言,大宴将更衣,群臣下殿,然后更衣,更衣后,再坐。则群臣班于殿庭,候上升坐起居,谢赐花,再拜升殿。
初入,面西躬候,通衔位姓名讫,引当殿。赞喝两拜,搢笏舞蹈,三拜,不起,奏圣躬万福,喏,赞又再拜,喝祗候,出。如喝有敕赐酒食,更两拜,搢笏舞蹈,三拜讫,祗候差遣见,引当殿立,躬喝两拜,随拜山呼,奏圣躬万福,喏,喝祗候,平身,立俟。喝谢恩,两拜,随拜山呼。
唐王及善曰:“中书令可一日不见天子乎”太祖开宝九年,以中外无事,始诏旬假日不坐。然其日辅臣犹对于后殿,问圣体而退。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旬假。是日,太宗犹对辅臣至夕。帝崩,李南阳永熙挽词曰:“朝凭玉几言犹在,夜启金滕事已非。”时称佳作。至真宗朝旬假,辅臣始不入。宝元中,西事方兴,假日视事。庆历初,乃如旧。
诸蕃入朝皇朝之制。西北蕃部及契丹、高丽、东南蛮、西南夷及诸外蕃国来贡者,并对于崇德殿。契丹使捧书函入殿庭,北向,鞠躬。閤门使降受升殿以进,内侍都知受而启之,通事舍人导使者升殿,代其主跪问圣躬。上令内侍都知报问之,皆通事传译。毕,乃降阶西向,通名,起居,舞蹈,赐冠带、器币、鞍勒马。上亲宴其使于内殿。他国使或止就长春殿,皆于殿庭北向,跪奉表函,通事舍人受以进。南蛮、东夷、西南夷、
海外国、西北蕃部对讫,复引对于崇政殿。有善本国歌舞者,令奏之。契丹、高丽、交阯使归,赴内朝奉辞,皆于崇德殿。
其契丹使,召升殿授书。他国书皆有司付之。其赐物有差。真宗景德后,契丹请盟,每使至,遣官为接伴馆伴使、副使,舍于都亭驿,班在上将军之下,宴赐加等。余蕃使分馆诸驿。高丽使至,遣閤门祗候接送,直馆一员馆伴,宴饯亦命近臣。
诸蕃夷奉朝贡四十三国:高丽国、定安、女真、日本、交
趾、溪洞诸蛮、南丹州、抚水州、西南蕃、邛部州蛮、黎州山
前山后蛮、雅州蛮、风琶蛮、占城、三佛齐、阇婆、勃泥、注
辇、蒲端、丹流眉、天竺、大食、于阗、龟兹、高昌、回鹘、
吐蕃、党项、西凉府、沙州、达靼、罝勒斯赍、董戩、层檀、
勿巡、伊州、宾同陇、甘州、西州、大食罗离慈、大食俞
卢和地、大理国、西天大食国。
日本:淳化二年,贡方物。太平兴国九年,献铜铃磬。景德元年,来朝。大中祥符二年,来朝。熙宁五年,来朝。元丰元年,来朝。
交趾:开宝元年八月,来贡方物。太平兴国二年、五年、七年、八年,来贡方物。雍熙二年,贡方物。三年,贡金器、牙犀。端拱元年,贡方物。淳化元年,贡龙凤椅子、伞握子。
五年,贡方物。至道三年,贡七宝交椅、方物。咸平元年,献驯象。四年,贡驯犀象。景德元年,遣其子明提来贡。四年,遣其弟明昶来贡,乞赐《九经》、佛经。大中祥符二年,贡驯犀。三年、五年、七年、贡方物。天禧三年,遣弟鹤来贡方物。
熙宁二年、六年,贡方物。元丰元年,贡方物。
溪洞诸蛮:逐年同天节、端午,贡方物。
南丹州:开宝七年,贡银器、马。九年,求赐牌印。太平兴国五年,贡银。淳化元年,遣其子来贡银。五年,贡方物。
抚水州:咸平四年正月,贡方物。三年十一月、十二月,又来朝。天禧元年,贡方物。
西南藩:乾德四年、五年、六年,贡方物—宝二年,贡方物。八年,贡马。太平兴国三年,贡方物。五年,贡马。雍熙二年、八年,贡方物。九年,贡马。淳化元年,遣其弟汉兴来朝。三年,贡方物、马。至道元年,贡方物。咸平元年,贡方物。二年、五年,贡马。景德元年,贡方物。大中祥符二年,贡贺东封马。六年、八年、九年,贡方物。天禧四年,贡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