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宋会要辑稿
宋会要辑稿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兴平县城
兴平县城天头原批:「永兴军路。」
兴平城。旧灰家觜新寨,元符元年改今名。皇城副使兼合门通事舍人种朴迁文(恩)[思]使,以统制兵马进筑兴平城横山寨也。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南牟会新城
南牟会新城天头原批:「秦凤路。」
元符二年改为西安州。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甘州城
甘州城
泰定三年三月六日天头原批:「泰定为元朝年号,疑嘉定之误。」今按:观此条内容实为元朝事,「泰定」字不误,甘州不在宋朝版图。盖《永乐大典》误作《宋会要》。,枢密院臣火沙王等奏:「甘肃省言,甘州城为边徼重地,且多钱粮,而其城坏,请以军士三千九百人修筑之。臣等议,昔城甘州,尝发旁近汉军,今请依前例。」上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故邠州城
故邠州城天头原批:「环庆
路。邠州。」按标题「邠州」原作「豳州」,据正文改,宋代邠州不
作「豳」。
熙宁四年二月四日,环庆路经略司言:「已修完邠州城壁楼橹了当。」御笔:「勘会昨以麟府城垒守具颓弛,曾指挥陕西诸路,令沿边、次边州军城寨各用心整葺修完。今邠州首能奉法了当,可特旌赏之。」既而赐官吏银绢有差。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延安故城
延安故城天头原批:「永兴军路。」
元丰六年闰六月十三日,权发遣陕府西路转运副使公事范纯粹言:「见修治延州城,许令用军须金帛钱粮,如不足,以朝廷所赐入便钱支用。其它城若虽被旨修治,若不依延州已得指挥,即无由办集。欲望朝廷详酌。」从之。七年正月二十六日,赐陕西转运司度僧牒二百修延州城。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金汤古城
金汤古城天头原批:「永兴军路。」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绥德州城
绥德州城天头原批:「鄜延路。」
金汤城,旧金汤新寨,元符二年改。
【宋会要】在陕西鄜延路,熙宁二年废绥州置。咸平四年闰
十二月十日,命比部员外郎、直史馆洪湛,侍禁、合门祇候程顺奇,乘传按视城绥州利害以
闻。初,帝与辅臣谋修此州,而群议不一。至是,诏中书、枢密院会议,而吕蒙正、王旦、
王钦若以为修之不便;李沆言修之便,然恐
劳民;向敏中、周莹、王继
英、冯拯、陈尧叟皆以修之便。帝以境土遐邈,未能周知其事,命湛等往视之。
十九日,诏筑绥州城。时程顺奇使还,言于石、隰州沿边相度建城,询于吏民,其利有七而
害有二。帝召宰臣于便殿,出湛等奏,曰:「利害昭然,卿等所见如何 」蒙正曰:「利多
害少,乞行(与)[兴]修。」故命筑之。
五年正月十日,以西上合门使孙全照为石、隰州兵马钤辖,屯绥州,经度修城事。
二月十一日,诏曰:「昨议修复绥州,已兴力役,询于佥众,犹或异同。因令知天雄军、工部侍郎钱若水与并代州驻泊陈兴乘传详度之,傥有所便利,即令施功,如其不然,可至罢之。」四月七日,若水言:「奉诏与陈兴详度重修绥州利〔害〕,寻领兵过河, 视荒废城垒,用工计百余万,材植难致,又须广屯田兵,百姓渡河运粮艰阻,久长计之,有害无利。所有防兵、役夫及所运粮,悉已停罢。」诏从之。一时言事者请城绥州,屯兵积谷,以遏党项。及边臣互言利害,前后遣使数辈按视,不能决。时已大发丁夫,将兴其役,帝以其地敻绝难守,特命钱若水驰往规度,事有不可,即罢其役。近臣有执前议者,帝曰:「太宗罄四海之力克平河东,近灵武失守,今如更城绥州,又须辇运刍粮,重费民力。河东久安,不可虚致困匮。」既而若水上言:「绥州顷为内地,民赋登集,尚须旁郡转饷。自赐赵保忠以来,人户凋残,今复城之,即须广屯戍兵倍于往日,则刍
粮之给全仰于河东。其地隔黄河、大小铁鍻二山,又城下有无定河,缓急用兵,输送艰阻。且其地险,若修葺未备,蕃寇奔冲,即难于固守。况此州城邑焚毁,无尺椽片瓦,所过山林无巨木,不堪采用,徒为烦扰,绝无所利。」若水即罢其役,后诣(关西)[阙面]陈其事,帝嘉纳之。
元丰七年正月十九日,陕西漕臣范纯粹言、绥德城当寇冲,请立军,以七城砦隶焉。在州东北二百三十里。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王家城
王家城天头原批:「泾原路。」
庆历四年置管石门堡,名王家城。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笼竿城
笼竿城原无此题,据天头原批移入。以下三城并同。
笼竿城,大中祥符七年修筑。天禧元年五月二日,权泾原路驻泊都钤辖郝荣等言:「掘笼竿城壕,自上石门至镇戎军功毕。」诏奖之,仍赉器帛,赐将士缗钱。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羊牧隆城
羊牧隆城天头原批:「泾原路。」
羊牧隆城,天禧元年修筑,在泾原路。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统万城
统万城
淳化五年四月四日,诏夏州旧城宜令废毁,居民并迁于绥、银等州分,以官地给之,长吏倍加存抚。先是,帝以夏州深在沙漠,本奸雄窃据之地,欲隳其城,迁民于绥、银以来。因问宰相夏州建置之始,吕蒙正等对曰:「昔赫连勃勃,后魏道武末僭称大夏天王,自云徽赫与天连,又号其支庶为铁伐氏,云刚锐如铁,可以伐人。蒸土筑城,号曰统万,言其统领众多也。自赫连筑城已来,颇与关右为患,今迁于内地,斯万世之利也。」帝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银川城
银川城天头原批:「永兴军路。银川城。」
银川城,在今神木县,崇宁五年以银州改。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古乌延城
古乌延城天头原批:「永兴军路。」按此条文字似臣僚奏章,删略太甚,缘起不明。
乌延城,正据山界北垠,旧依山作垒,可屯士马。东望夏州且八十里,西望宥州不过四十里,下瞰平夏,最当要冲,土地膏腴,依山为城,形势险固,欲乞移宥州于此。旧宥州地平难守,兼在沙碛,土无所出。先于华池油平筑堡以接兵势,川路稍宽,可通车运,聚积粮草器具。事事有备,并力乌延,先补山城,山城毕乃筑平城。此地膏美,去盐池不远,其北即是牧地,它日当为一都会,镇压山界,屏蔽鄜延。其银、夏州及可置盐、铁冶、钱监、马牧,因崄控扼,候乌延功毕,渐次计置。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震威城
震威城原无此题,据天头原批移入。
震威城天头原批:「河东路。」,在府州,旧铁炉骨堆新寨,宣和六年改为震威城。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郢 城
郢城天头原批:「荆湖路。」
庆元元年二月七日,枢密院进呈湖北总领所申,郢州修城壁已圆修。余端礼等奏,乞降指挥常切检点,无令损坏。上曰:「随坏随修,不至临时多有费用」。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太原府城
太原府城天头原批:「河东路。」
【宋会要】
咸平三年九月五日,诏并州旧城内人户等曰:「先皇帝亲总锐师,削平多垒。眷言编俗,咸与惟新,爰徙郡城,就安吉壤。如闻编户犹复阳曲重迁,非国家兴利除害之意。其并州故城,委转运司告谕人户,勿复居止。有见居者,县给限半月,令徙新城。及平晋县、祁沟等处并侧近州县镇内,请占官地住居,见耕种城内者,许于故城外系官田土住居耕种。应故城内税物悉除之。」时参知政事向敏中等奏:「并州旧城,朝廷先已毁废,其人户不合就彼居住,乞并令起移。」故有是诏。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晋州城
晋州城天头原批:「河东路。」
熙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诏赐河东路转运司祠部〔牒〕一百道,付晋州修完城壁楼橹支用,仍作二年出给。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丰州古城
丰州古城天头原批:「河东路。」
元和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天头原批:「『元和』疑『元丰』之误。」,丰州言:「修城工毕,而城中乏水,欲增筑获水城闇门,就汲涧水。」帝曰:「丰州迂僻,不足为边隅扞蔽。故用首领王承美为守将,令自庇一方。尔后总管司发军戍守,非独外分兵力,且又重劳河东馈挽。昨已为葺城,今又欲再兴版筑,非所以惜费而爱民也。不若量留戍兵,扞部族之耕种,如寇至,即归总管司并力拒战,足以张军势而免劳内地民力也。」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金华府城
金华府城天头原批:「两浙东西路。」按「西」字衍。
绍兴元年七月十三日,知婺州傅崧卿言:「本州岛城壁自来庳狭,春夏霖雨,倒塌几半。欲措置兴修,别无钱物可以那融,若只用壮城兵士,则工力不足,空费岁月。欲于农隙之时,起七县人夫并工修筑,一月可了。乞降钱三五万贯。」诏礼部给两浙东路空名度牒三百道,充修城使用。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平江府〔城〕
平江府〔城〕天头原批:「浙东西路。」按当云「两浙西路」。
淳熙十一年八月二日,平江府言:「本府城壁年深颓圮,见那拨官钱,计置物料,差拨壮城军兵及雇募匠人,兴工修砌子城。所有外城,未敢擅便,乞札下照会修筑施行。」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Qf下\Qf 扬州府古城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下
扬州府古城天头原批:「淮南东路。」
建炎二年十月,诏令扬州先次开撩城濠及措置增修城壁,其教习军兵,令扬州依法施行。
干道三年五月二十三日,诏修扬州城。先是,主管殿前司公事王琪言:「扬州为淮东重城,地面狭隘,壕堑水浅,四外平陆地无险,乞贴筑城壁,开掘旧壕。」从之。其后琪奏修城砖灰,叶颙因言:「扬州修城,工役甚大,议者以为恐劳动兵众,未甚有益,且致敌人言。」上曰:「内地修城,何预边头 且誓书所不载。万一今冬有警,悔又无及。朝廷作事,安能尽恤浮议,不至张皇可也。」
四年九月,诏:「扬州修城,入役官兵虑有病患,令逐处守令同统兵官专差职医诊视,官给汤药。
四月二日,知扬州、主管淮南东路安抚司公事莫蒙言:「扬州城壁,当时两军计料,止于壕外取掘干土,添筑炮台,不曾计料开深壕河。大观中重修扬州图经,本州岛城壕深一丈至一丈五尺,阔十三丈,至有十八丈之所。本州岛近稍阙雨,濠内极深不过二三尺,至有浅涸可以通人往来。窃详固守之利,莫如高城深池,今城虽高而池不深,窃恐冬深水涸,人可平涉,缓急之际,深所未便。欲望令殿前司并镇江府都统制司重别计料,以水面为则通展,务令深阔,缓急可以备御。」从之。
五月四日,权主管殿前司公事王逵言:「扬州城壁周围十七里一百
七十二步,计三千一百四十六丈。昨申朝廷,于沿城里周围作卧牛势贴展。近莫蒙陈诉,壕河浅狭,已有旨令两司屯戍官兵开掘深阔。看详扬州城围阔远,处处受敌,四向平陆,别无山林险阻,万一有警,提出精锐,占利迎遏,难坐守城池以俟攻击。其城身外表砖瓦元不曾相验修筑,虑其间不无损缺之处,难以守御。欲再加相验,别参酌工数奏闻施行。」从之。
闰七月十九日,殿前司言,与镇江军分南北兴修扬州城,恐不均平。上语辅臣:「北边乃受敌处。」蒋芾因奏,不如令东西分。从之。凡十月毕工。
淳熙元年八月二十七日,诏扬州屯戍统制官,自今兼提督修城,遇有城壁损缺,与同提督兵官措置,疾速修整,依例交替。从枢密院请也。
庆元五年六月十六日,枢密言:「修治扬州城壁,其诸州起发砖灰,恐有计嘱弊幸。」诏(今)[令]殿前司,将来兴工,砖坯仰督责合干人,务要坚实。仍于砖侧模印关司某军烧造,其受纳去处,委官点校交纳,以备不测取摘,前去看验。其余应干对象,津运到日,仰安抚司子细交纳,如法安顿,具已收名件申枢(察)[密]院,毋致欺弊,失陷官物。仍令提督官常切觉察。
庆元五年八月三日,诏:「(关)[殿]前司见差扬州修城官兵二千人,并令镇江都统制司更就差武锋军一千人,并权听安抚郭杲节制,措置修补城壁,卓立楼橹,修治女墙等,以为经久之计。将见在钱米物料等,依所奏事理据数
分给两司,令郭杲先次计料以闻。仍仰阎世雄往来照管,务要协力催督,早得办集。候一切圆备,别听指挥,却令(关)[殿]前司、镇江都统制司依旧分定管认,各先具知禀闻奏。」从帅臣郭杲之请也。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Qf下\Qf 六合县城
六合县城天头原批:「淮南东路。」
孝宗隆兴元年,诏修真州六合城,以九月二十二日兴役。十一月九日毕,北城创立,余增修。
干道二年八月,主管步军司陈敏复请别浚城濠,于旧壕填筑羊马墙,更增城五尺。从之。
三年正月二十四日,诏给(宝)[内]藏南库银八千两修六合城。先是,淮东总领所当办修城工费二万七千缗,免之。
四年四月五日,诏扬州六合修城堑,凡材木砖灰木脚等钱,自浙西往者,官尽给其价。上因曰:「工役如此,苟钱不给,恐州郡科敛。」蒋芾曰:「陛下念及此,天下幸甚。」及有司程费以闻,上又虑外府或阙,不时给,命以内库钱八万缗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