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宋会要辑稿
宋会要辑稿
十二月四日,诏:「宣州观察使士衎特许用兄士术所得回授一官恩例,与减三年磨勘;仍依仲温例除在京宫观,任便居住。应合得请给支赐等,并依南班旧法支破。」
十二日,诏:无官宗子师椿令大宗正司押赴南外宗司拘管。以本司言其过犯非一,屡经庭训不悛故也。
二十二日,诏:知大宗正
事、权主管濮安懿王祠事士男不言帛、弥连切不赇特与依不凡例换授文资。
二十一年四月十九日,诏:取应宗子公乂令赴正奏名廷试。
二十二年二月五日,安庆军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士街言:「行在南班宗室目今穷窘,用度不足,至有亡殁而无以办棺殓者,若宗室士晴仓向切并士阐妻王氏是也。欲乞行在奉朝〔请〕南班宗室,应权住支请给及郊礼支赐等,并乞依旧格全放施行。」从之。
四月二十一日,诏:无官宗子不辱,令秀州差人押赴大宗正司庭训(乞)[讫] 闭。以夜游殴击右迪功郎吕褫致死故也。
五月一日,诏:右监门卫大将军、开州团练使士谙,令大宗正行司发赴行在,依旧奉朝请。所有应住支请给人从等,并依行在见今南班宗室支破。
十二月二十四日,诏:右监门卫大将军居申降一官,特送绍兴府宗正司拘管。以乘马撞踏百姓致死故也。
二十三年三月十三日,诏:福州观察使、前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士任满,特令再任。请给人从等并许于经总制钱内支破本色,仍免减借。
二十二日,诏:皇侄右千牛卫将军、权主奉吴王祭祀居端转两官吴:原缺,据本书帝系六之二五补。 ;右监门率府率居靖转一官。以居端等言:「祖父检校少保、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晋康郡王孝骞,自靖康以来该遇圣节并大礼共三十余次,合得奏荐恩泽,乞依安时、仲如昆切例,止于居端及居靖官上转行。」故有是诏。
五月四日,故检校少师、光山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齐安郡王士男不怞言:「先臣曾判大宗正事,兼主奉濮安懿王祠事,乞依仲湜、仲儡例赠官封爵。臣乞依不微例转行一官,候服阕日差在京宫观。亲弟六人,乞以(遣)[遗]表恩泽各转两官。曾长孙汝砺系白身,乞补文资。姑崇德县主乞特封郡主。诸妹所生母五人,乞依士妾焦氏封号。仍许踏逐功德院。」诏并从之。
十一月一日,琼州观察使、权主奉益王祭祀居广等言:「祖父各任检校少保,孝诒淮康军节度使,孝悦奉宁军节度使,孝颍顺昌军节度使,孝愿静江〔军〕节度使。自靖康以来遇大礼并圣节合得恩泽共一百二十余次,乞附收使。」从之。于是以居广特授常德军承宣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居中特授和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刺史居门右于救切特授荣州团练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居仁特授吉州刺史;右监门卫大将军居修特授高州刺史;右千牛卫将军居厚特授右监门卫大将军;降授右千牛卫将军居申特降右监门卫大将军。
二十四年三月十七日,诏:「士(大)[太]上遗表,可依士例赠官进爵。弟士谙、士大可巨宜切各特转行一官,男不言帛与转行两官,不赇、不 微并特与除直秘阁,不骋、不呰、祖尔切不刓、吾官切并特改次等合入官,并幼男二人与赐名补官。仍拨赐绍兴府山阴县天衣寺充功德院。」
二十八日,诏:无官
宗子公宝,令大宗正司庭训讫押送南外宗正司 闭。以宗正司言公宝在镇江府凶暴扰民,累犯不悛故也。
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诏〕:左朝(仪)[议]大夫、直秘阁、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令誏下恳切可特授利州观察使、安定郡王。
二十八日,安定军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士籛言:「窃惟天下之才成于激昂,败于自弃,况天族之贵乎!陛下建宫学,选师儒,所以崇奖宗子,委曲备至。比年以来,布衣韦带与进士群试有司者甚盛也。望令今后得解宗子,不以有官无官,愿与异姓举子混同考试者听。如有中选之人,乞稍加采擢。如不愿与异姓举子混试者,只依旧法施行。庶几人思自励,奇才辈出,以彰宗党得人之盛。」从之。
绍兴二十六年正月二十四日,诏:左朝请大夫令衿除明州观察使,袭封安定郡王。初,令衿坐累拘管,尝诏左朝(仪)[议]大夫、直秘阁令誏袭封,至是令誏言:堂兄令衿系齿序最长,偶因停降,乞赐改封。故有是命。
二十六日,枢密院编修官吴(□)[埭]言:「仰惟国家敦叙九族,是故睦亲有宅,敦宗有院,又设学校,尊师儒,以教导之。比年以来,以科举进,数倍日前,可谓甚盛。然特精于文艺耳,其于行检,庸或阙然。望下内外宗正司,其间宗子有能砥节砺行,不同流俗,恪遵士检,可为宗室表仪者,上其名于大宗正司,籍记姓名,以俟他日登科,优加擢用,庶几有〔以〕激劝。」从之。
四月七日,右监门卫
大将军、昌州防御使、提举佑神观不微言:「先臣士元任开府仪同三司,恩数依见任执政条例。昨来身薨,虽蒙恩与男三人、弟二人各转一官,其致仕遗表恩泽等并未得指挥。窃见故叔士樽亦任开府仪同三司,遗表恩泽男九人内八人各转一官,一男除直敷文阁、添差通判,一弟叙复观察使。其给使减半,并皆依所乞。望依故叔士樽前后已得指挥施行。」从之。
六月二十二日,故敦武郎子骏男伯琎言:「故父子骏曾于济南府募兵勤王,隶大元帅;又于济南劝进,并护从至南京,该遇登极。乞补授一初补使臣名目。」诏伯琎补承信郎。
七月十九日,知南外宗正事士雪先活切言:善从、伯迈、伯仁在学,文艺为众所推。诏并特免将来文解一次。
十月四日,上谕宰执曰:「往年京师宗室繁盛,侍从官以至建节者甚多。今如南班,亦绝稀少,朕甚念之。或有材行文艺者,选三两人与除行在官。」
二十六日,定江军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士籛奏:具到宗室正任观察使三员,正任防御使一员,遥郡防御使四员,遥郡团练使八员,遥郡刺史二员,右监门卫大将军二员。诏:南班近属,所存无几,久不推恩,可特与转行一官,承宣使者令回授。于是以皇叔、均州观察使士洪为华容军承宣使;潭州观察使士 丘检切为静江军承宣使;宣州观察使士谙为清远军承宣使;和州防御使、知濮安懿王园令士輵
为建州观察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和州防御使士 丕攀悲切为和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和州防御使士豢乎串切为蕲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眉州防御使士周为复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象州防御使士程为眉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吉州团练使仲车胥写与切为和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成州团练使士铢为蕲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成州团练使士窘九又切为眉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士 音乌感(戚)[切]为复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果州团练使士()人补彻切为郢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成州团练使士穆为和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士石为蕲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士歆为眉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士秀为成州团练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吉州刺史士阐为果州团练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士言别丘列切为恭州刺史;右监门卫大将军士岘户显切为达州刺史。其所带环卫官并依旧。
十一月二十六日,诏:亲贤宅南班宗室居广等九员,可依士 等例,特与转行一官。内居广系承宣使,许依条回授。于是以蕲州防御使居中为宣州观察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均州防御使居门右为和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居仁为和州防御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权主奉吴王祭礼居端为复
州防御使、权主奉吴王祭祀;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居申为成州团练使;右监门卫大将军、高州刺史居修为贵州团练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吉州刺史居厚为忠州团练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居靖为果州团练使。所带环卫官并依旧。
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楼韦奏:「伏见绍兴五年七月十七日敕:诸王、宗室年未十五岁附入州小学,十五岁以上入大学,依学生日给钱米,依进士科举法取应。其有官而未出官,亦许入学听读,实及一年,许参选出官。敦叙之道、训迪之方,可谓至矣!而比年以来,诸州宗子入学或止系籍,而身未尝到。至于有官参选之人,往往临时计会有司,虚给公据,上下相蒙,寖以成俗,甚非所以奉承休德。乞下大宗正司严行约束,仍敕监司、郡守督所在尊长检察劝诱,痛革前弊。」从之。
七月二十日,吏部尚书陈康伯言:「勘会绍兴令:诸宗室知通与兵职官不得同任兵职:原脱,据本书帝系五之二三补。;又令:诸职事相干或统摄有亲戚者并回避。尚书右选差注宗室兵官,见依建炎四年五月二十九日指挥,会问大宗正司,与见任宗室无服纪,许行差注。缘尚书左选每遇差注宗室知通,即会问本州岛,如有已差宗室兵官,即拘上条,不以有无服纪,不得同任。近来诸州兵官多是添差宗室。又近承指挥,应通判除武臣知州、高丽人使经由、及元系堂除使阙外,余并令本部使
阙。若不申明朝廷,不惟宗室已关升通判资序,无阙可入,使本部亦差注不行。今欲乞注拟宗室知通,其见任已差下宗室兵官系是添差厘务者,并行会问大宗正司,若别无服纪,即行拟差。如有服纪,及系正额兵官,到罢月日相(防)[妨],并不许同任。」从之。
二十八年二月七日,诏益王府宗子居申、居修各特降一官,内居修送绍兴府宗正司拘管。以在府喧嚣不肃也。
二月十七日,礼部言:「契勘本部见在宗室职事官随侍子弟,乞依条国子监补试,缘自来未有立定条法。窃详在法,补入学国子生,虽赴公私试,即不许升舍,不差职事;至发解年,系别立号,于十人取三人为合格。今来若令宗室职事官随侍有服亲依国子监法补试,即合依庶姓例,如补试入学后,亦不许升舍,不差职事。至发解年,即合自依宗室取解本法,更不与庶姓太学、国子监生混试。庶几天支之秀,得与寒士均被教养。」从之。
五月十五日,宰执进呈宗正司乞将取应宗子比类府监得解人理年免举。上曰:「此等皆有条法。且如祖宗时,宗室子孙众多,朝廷费用亦广,自分袒免、非袒免亲以来,俸料之数稍就科格。此事若可行,当亦不至今日。只令遵守旧制可也。」宰臣沈该等奏曰:「自神祖朝加意宗室,法令周备,当依圣训,同共遵守。」
八月二十六日,知大宗正丞陈棠言:「切观比年以来,宗室补环卫者无几,而朝谒之员寖阙;
合袭封者不举,而主祀之人或废。是皆有司失于讲明,甚不称陛下惇睦之意。臣闻祖宗时,近属并留京师参奉朝请,治平中为最(感)[盛]。爰自时艰,环卫稀少,又分处绍兴府外司者几半。顷者宗官建言,遇朝参宗室阙员,乞于绍兴府南班内选择循守规矩之人,具名以闻,既得请矣。今睦亲、亲贤两宅,奉朝请者不满二十人,而在他司者未闻选择,寘之周行。凡奏告荐飨,摄行祀事,轮差猥并。以此知朝谒之员寖阙也。臣又闻,祖宗之子皆择其后一人为宗,世世封公,补环卫官,以奉祭祀。缘袭封公爵并须传嫡,遂难其人。后因臣僚论奏,乞选属近行尊者各一人承袭,于是宗司拟定,将诸王之后最长宗室一名,权令主管祀事。阅时滋久,逮今十国公位,典祀之人阙员甚多,楚、晋、秦、魏,祭享旷然。以此知主祀之人或废也。望诏有司检会前后已得指挥,举而行之,庶几益壮宗子维城之势。」诏令礼部、宗正寺讨论,申尚书省。开具(项下)[下项]「开具下项」上当有脱文。:一、(切)契勘趁赴朝参南班宗室系一十七员,目今止是一十一员。今欲令大宗正司于绍兴府行司南班宗室内选择循守规矩、无疾病可以趁赴朝参之人,具名申取朝廷指挥;如不足,亦乞于在外居住南班宗室内依此选择施行。一、十国公位除商国公、周国公见有仲 、仲车胥权行主管祀事外,有冀国公、汉国公、越国公虽元系子堂、不世、不斁权行主管,今来未知存亡。
其秦国公、昭国公、楚国公、镇国公、魏国公五位见阙人主管祀事。今欲令大宗正司将逐位各推见在最长宗室一名,权令主管。所有子堂、不世、不斁亦令本司再行取会诣实,令于本位下别推最长之人,权令主奉施行。」从之。
十月十九日,诏利州观察使居门右特降一官。以大宗正司言其太庙告迁祖宗神主不赴也。
十一月十七日,定江军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士籛言:「自来宗室文臣参选,并免铨试。盖祖宗优异宗枝,别于庶姓,德至渥也。近有宗室不近于切系京官参选,吏部告示,令赴铨试。若是本选去失指挥,无可籍考,自合申明,通用选人见今免试条法,窃恐后来成例。欲乞自今后京官参选,许通用选人免试条法施行。及武臣宗室,昨因臣僚论列,应任监当并不厘务,亦非国家并用文武、均惠戚 之意。乞依祖宗旧例,仍旧注授厘务差遣,如有愿就岳庙宫观者听从便。兼契勘宗子犯罪,据所司根勘,约法定断,得旨拘管或 闭之人,自有条法,立定〔年〕限,取旨放免。近来遇有拘管 闭年限已满之人,有司又行看详元犯情理,再行展年。如此,则罚责尤重于异姓。欲乞依祖宗旧制,依年限取旨放免,以彰陛下加惠同姓之德。」诏吏、刑部看详,申尚书省。逐部欲以初官宗室无出身,如试不中,及无免试恩例,未应出官之人,令比选人法,(不)候年及三十;如授官,候满三年,年二十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