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国朝宫史
国朝宫史
黄貂皮縁缎朝袍
海龙皮縁缎朝袍
绵缎朝袍
纱朝袍
并用香色披领及袖俱石青色片金縁以黄貂海龙縁者加于外前后绣正龙各一两肩行龙各二下幅行龙五间以五色云周围八寳平水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一袖相接处行龙各二领后垂金黄縧
海龙皮縁灰防皮里缎朝裙
绵缎朝裙
纱朝裙
并用红色织金夀字下镶石青行龙妆缎纱亦如之片金縁以海龙皮縁者加于外皆正幅有襞积
薰貂吉服冠
青绒吉服冠
并缀红缨顶衔碧防防
吉服挂
用石青色绣四团龙春秋以缎绸夏以纱冬以裘随时所宜
吉服袍
用香色领袖俱石青色绣金龙九间以五色云福夀文下幅八寳平水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如朝袍左右开襟以袭吉服挂缎绸纱裘随时所宜
皇子侧室福晋
薰貂朝冠
青绒朝冠
并缀红缨正中金龙顶一座二层饰五等东珠九上衔红寳石红缨上周缀金孔雀五饰五等东珠各五小珍珠共三十九后金翟一翟尾垂小珍珠三行二就【不计粒数共重一两六钱】中间金桃花一衔青金石末缀瑚冠后防领垂金黄縧末亦如之青缎为带
金约
周围金云八衔五等东珠各一间以青金石红片金为里后繋金衔青金石结珠下垂三行三就【用小珍珠不计粒数约重一两六钱】中间青金石方胜二末缀瑚
珥
左右各三用金衔五等东珠各二
领约
周围金云七衔五等东珠各一间以瑚垂金黄縧二中贯瑚背云各一末缀瑚各二
朝珠
中左右共三盘中以瑚左右以琥珀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珠寳杂饰惟其宜縧俱金黄色
绵缎有褶朝挂
石青色片金縁上绣立龙四下通襞积为行龙及万福万夀四层相间领后垂金黄縧
绵缎朝挂
纱朝挂
并用石青色片金縁前绣行龙四后正龙一行龙二下幅八寳平水领后垂金黄縧
黄貂皮縁缎朝袍
海龙皮縁缎朝袍
绵缎朝袍
纱朝袍
并用香色披领及袖俱石青色片金縁以黄貂海龙縁者加于外前后绣正龙各一两肩行龙各二下幅行龙五间以五色云周围八寳平水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一袖相接处行龙各二领后垂金黄縧
海龙皮縁灰防皮里缎朝裙
绵缎朝裙
纱朝裙
并用红色织金夀字下镶石青行龙妆缎纱亦如之片金縁以海龙皮縁者加于外皆正幅有襞积
薰貂吉服冠
青绒吉服冠
并缀红缨顶衔碧防防
吉服挂
用石青色绣四团龙春秋以缎绸夏以纱冬以裘随时所宜
吉服袍
用香色领袖俱石青色绣金龙九间以五色云福夀文下幅八寳平水领前后正龙各一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如朝袍左右开以袭吉服挂缎绸纱裘随时所宜
国朝宫史卷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
钦定四库全书
国朝宫史卷十
典礼六
仪卫
皇太后仪驾
鳯轿一
通髤以黄绘金云龙鳯顶二层饰金鳯十二中安钑花赤金顶衔瑚青金緑松等石明黄绫重幨绘金龙凤舁以十六人
鳯舆一
通髤以黄绘金云龙鳯顶二层饰金鳯十二中安钑花赤金顶衔瑚青金緑松等石明黄绫重幨绘金龙鳯轮亦黄髤
仪轿二
通髤以黄赤金顶明黄云縀为衣舁均以八人
仪舆二
通髤以黄赤金顶明黄云縀为衣轮均黄髤
朱牦拂尘二
金提鑪二
金香合二
金洗一
金水盂一
金瓶二
自提鑪以下并赤金质钑龙鳯山水珠火饰瑚青金緑松等石陈于八角盘氶以方几并木质朱髤绘金龙鳯
金交椅一
木质金髤背饰钑金龙鳯
金方几一
木质金髤绘龙鳯
明黄縀绣九鳯三幨曲盖一
金节二
以黄纱绣五色龙鳯长八尺悬于竿缀朱旄五
青縀绣九鳯二
黄縀绣九鳯二
红縀绣九鳯二
白縀绣九鳯二
黑縀绣九鳯二
黄縀绣宝相花四
红縀方四
自青縀九鳯以下并三幨直柄
黄縀绣龙鳯扇四
红縀绣龙鳯扇四
黄罗绣雉羽扇四
红罗绣雉羽扇四
青云縀绘金龙鳯旂二
黄云縀绘金龙鳯旂二
红云縀绘金龙鳯旂二
白云縀绘金龙鳯旂二
黑云縀绘金龙鳯旂二
卧瓜四
立瓜四
吾仗四
皇后仪驾
鳯轿一
通髤以黄绘金云鳯顶二层饰金鳯十二中安钑花赤金顶衔瑚青金緑松等石明黄绫重幨绘金鳯舁以十六人
鳯舆一
通髤以黄绘金云鳯顶二层饰金鳯十二中安钑花赤金顶衔瑚青金緑松等石明黄绫重幨绘金鳯轮亦黄髤
仪轿二
通髤以黄赤金顶明黄云縀为衣舁均以八人
仪舆二
通髤以黄赤金顶明黄云縀为衣轮均黄髤
朱牦拂尘二
金提鑪二
金香合二
金洗一
金水盂一
金瓶二
自提鑪以下并赤金质钑云鳯花草饰瑚青金緑松等石陈于八角盘承以方几并木质朱髤绘金鳯
金交椅一
木质金髤背饰钑金云鳯
金方几一
木质金髤绘云鳯
明黄縀绣九鳯三幨曲盖一
金节二
以黄纱绣五色鳯长八尺悬于竿缀朱旄五
青縀绣九鳯二
黄縀绣九鳯二
红縀绣九鳯二
白縀绣九鳯二
黑縀绣九鳯二
黄縀绣宝相花四
红縀方四
自青縀九鳯以下并三幨直柄
黄縀绣鳯扇四
红縀绣鳯扇四
黄罗绣雉羽扇四
红罗绣雉羽扇四
青云縀绘金鳯旂二
黄云縀绘金鳯旂二
红云縀绘金鳯旂二
白云縀绘金鳯旂二
黑云縀绘金鳯旂二
卧瓜四
立瓜四
吾仗四
凡仪驾旂顶俱以金擎执舆尉俱用旂尉内廷陈设则用内监服红袖绣小团花逊衣系緑防带戴青氊防红绒缨铜顶挿明黄翎
皇贵妃仪仗
翟轿一
通髤以黄绘金云翟鸟顶二层饰金翟十中安素金顶明黄绫重幨绘金翟舁以八人
仪舆一
通髤以黄顶二层饰金翟十中安素金顶明黄云縀为衣重幨轮亦黄髤
仪轿一
通髤以黄金顶明黄云縀为衣舁以八人
朱牦拂尘二
金提鑪一
金香合一
金洗一
金水盂一
金瓶二
自提鑪以下并金质钑云翟花草陈于八角
盘承以方几并木质朱髤
金交椅一
木质金髤背饰钑金云翟
金方几一
木质金髤
明黄縀绣七鳯三幨曲盖一
金节二
以红纱绣五色鳯长八尺悬于竿缀朱旄五
明黄縀绣宝相花二
红縀绣寳相花二
黑縀绣宝相花二
红縀绣瑞草二
黑縀绣瑞草二
自明黄縀宝相花以下并三幨直柄
红罗绣雉羽扇二
黑罗绣雉羽扇二
金黄云縀素扇二
红云縀素扇二
黑云縀素扇二
金黄縀绘金鳯旂二
红縀绘金鳯旂二
黑縀绘金鳯旂二
红云縀素旂二
黑云縀素旂二
卧瓜二
立瓜二
吾仗二
贵妃仪仗
翟轿一
通髤以金黄绘金云翟鸟顶二层饰金翟十中安素金顶金黄绫重幨绘金翟舁以八人
翟舆一
通髤以金黄顶二层饰金翟十中安素金顶金黄云縀为衣重幨轮亦金黄髤
仪轿一
通髤以金黄金顶金黄云縀为衣舁以八人
朱牦拂尘二
金提鑪一
金香合一
金洗一
金水盂一
金瓶二
自提鑪以下并金质钑云翟花草陈于八角盘承以方几并木质朱髤
金交椅一
金方几一
并木质金髤
金黄縀绣七鳯三幨曲盖一
金节二
以红纱绣五色鳯长八尺悬于竿缀朱旄五
金黄縀绣宝相花二
红縀绣宝相花二
黑縀绣宝相花二
红縀绣瑞草二
黑縀绣瑞草二
自金黄縀宝相花以下并三幨直柄
红罗绣雉羽扇二
黑罗绣雉羽扇二
红云縀素扇二
黑云縀素扇二
红縀绘金鳯旂二
黑縀绘金鳯旂二
红云縀素旂二
黑云縀素旂二
卧瓜二
立瓜二
吾仗二
凡仪仗旂顶俱涂金擎执舆尉俱用旂尉内廷陈设则用内监服红袖绣小团花逊衣系緑防带戴青氊防红绒缨铜顶挿金黄翎
妃采仗
翟轿一
通髤以金黄绘金云翟鸟顶二层饰金翟十中安铜质涂金顶金黄绫重幨绘金翟舁以八人
翟舆一
通髤以金黄顶二层饰金翟十中安铜质涂金顶金黄云縀为衣重幨轮亦金黄髤
仪轿一
通髤以金黄铜质涂金顶金黄云縀为衣舁以四人
朱牦拂尘二
银提鑪一
银香合一
银洗一
银水盂一
银瓶二
自提鑪以下并银质钑花饰金陈于八角盘承以方几并木质朱髤
金交椅一
金方几一
并木质金髤
金黄縀绣七鳯三幨曲盖一
金节二
以红纱绣五色鳯长八尺悬于竿缀朱旄五
金黄縀素二
红縀绣宝相花二
黑縀绣宝相花二
自金黄縀素以下并三幨直柄
红云縀素扇二
黑云縀素扇二
红縀绘金鳯旂二
黑縀绘金鳯旂二
卧瓜二
立瓜二
吾仗二
嫔采仗
翟轿一
通髤以金黄绘金云翟鸟顶二层饰金翟十中安铜质涂金顶金黄绫重幨绘金翟舁以八人
翟舆一
通髤以金黄顶二层饰金翟十中安铜质涂金顶金黄云縀为衣重幨轮亦金黄髤
仪轿一
通髤以金黄铜质涂金顶金黄云縀为衣舁以四人
银提鑪一
银香合一
银洗一
银水盂一
银瓶二
自提鑪以下并银质钑花陈于八角盘承以方几并木质朱髤
金交椅一
金方几一
并木质金髤
红縀绣七鳯三幨曲盖一
金节二
以红纱绣五色鳯长八尺悬于竿缀朱旄五
金黄縀绣宝相花二
红縀绣宝相花二
并三幨直柄
红云縀素扇二
红縀绘金鳯旂二
卧瓜二
立瓜二
吾仗二
凡采仗旂顶俱涂金擎执舆尉俱用旂尉内廷陈设则用内监服红防绣小团花逊衣系緑防带戴青氊防红绒缨铜顶挿金黄翎
国朝宫史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国朝宫史卷十一
宫殿
华盖阁道上应天文魏阙明堂详备往牒凡以式示崇闳由来尚矣我
朝宫殿制度自外朝以至内廷多仍胜国之旧而斟酌损益皆合于经籍所传以为亿万年攸芋攸宁之所煌乎盛哉且夫治莫隆于孝政莫重于农桑事莫大于祭祀功莫钜于拓疆绥逺洪惟我
世祖章皇帝肇立
奉先殿于宫左庸展孝思
圣祖仁皇帝经始丰泽园于西苑敦重田功
世宗宪皇帝缔建斋宫于大内防恭祀事
皇上觐扬
谟烈堂构光昭懿夫孝奉
慈宁爰葺
寿安宫
躬舞称觞以介
万寿粤若平定西域丰庸显铄廼扩紫光之阁用庆武
成而且斋观春耦
坛祀先蚕皆太平本计之所寓
鸿规美盛超轶前古况乎
奎章炳耀楹帖禁扁丽若星云而即境成文日新富有或以寓箴儆或以畅对育使珥笔而纪者仰窥敬
天勤民之隐与夫
居所无逸之懐则兹之焕然编帙者固非同三都两京徒侈张光明神丽之观已也今备载规制厘为六卷就其径路相属者聨缀成帙凡
睿藻所及各以其地敬谨详登焉
宫殿一
外朝
皇城外围墙三千三百四丈三尺九寸有 天安东安 西安 地安四门又 天安门外东
西南三面围墙四百七十一丈三尺六寸正南门牓曰 大清门东为 长安左门西为 长安右门重建于乾隆十九年至二十五年工竣又增筑 长安左门外围墙一百五十五丈长安右门外围墙一百六十七丈五尺一寸各设三座门 紫禁城内围墙一千六十八丈三尺五寸其门凡四曰 午门 东华门 西华门 神武门墙四角有重楼墙外东西北三面守卫围房七百三十二间防城河环绕于外河水由 地安门外西步梁桥下流入 皇城从地道经 景山西门引入环 紫禁城至东西阙门止门下地道相通复东经
太庙左垣西由织女桥前绕
社禝坛 端门
太庙防东来之水过牛郎桥天妃闸从巽方出 皇城为 御河其流入 紫禁城者由 神武门西地道引防城河水流入沿西一带经 武英殿太和门绕 文华殿后由 銮驾库巽方出紫禁城
大清门在都城 正阳门内面南正中为阙三皇城之第一门也左右石狮二下马碑石各一前为 天街方广数百歩周以石栏俗名碁盘街门内左右朝房东西向者各一百十楹北向者各三十三楹凡吏兵两部月选官掣籖刑部秋审礼部郷防试磨勘俱于此朝房之外东为户部米仓西为工部木仓其北 天街横亘东出为 长安左门西出为 长安右门门外各有下马牌石趋朝者由此出八其北正中南向者榜为
天安门即 皇城南门也初名承天门顺治八年重建改今名为门五上覆崇楼九楹前临 御河跨金水桥七桥南北石狮各二其南华表对峙
国家有大庆典
覃恩于楼上宣
诏设金鳯衔而下焉其北相直榜为
端门康熙六年重建制与 天安门同南立华表二左右两庑各二十二楹东为
太庙街门门内为
太庙正南门五楹 前殿九楹两庑各十五楹 中殿九楹两庑各五楹后殿与中殿同其正南门外桥五座桥下向无水乾隆二十六年始引金水桥水注之东为 神库牲亭西为 神厨俱如礼制
御制孟秋时享
太庙诗【庚申】玉斗回旋届指庚金舆夙驾紫鸾鸣矞
皇礼乐陈
清庙糺缦云霞焕宝楹陟降俨临
神鉴赫显承佑启泰阶平礼成肃穆瞻霄汉何限依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