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八旬万寿盛典
八旬万寿盛典
仁皇
宪帝恩垂鉴近派逺支禄永延式咏緜胥
祖泽遂歌行苇列賔筵
六朝庆衍叶百亿十世居滋人二千【我朝宗室皆太祖髙皇帝本支云礽繁衍已及十世此次与宴自王贝勒贝子公以及三四品顶戴者共一千三百八人其三四品顶戴人员有事不能与宴者五百六十九人合计共二千人各颁赐如意朝珠文玩绮帛银两有差】起沈前勲宁忘尔例元后嗣合同然【戊戌年因恭阅 列圣实录得备悉懿亲荩臣勤劳佐命之勲因降防复还睿亲王多尔衮封追諡曰忠并令补继袭封又豫亲王多铎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托其子孙所袭均非始封之名交军机大臣防同宗人府议复其原并补置牌位配享 太庙至蒙古乃元之后裔其王公台吉塔布嚢等子嗣年巳及嵗者尚各按定例给以应得品级顶戴况宗室闲散名登 玉牒自应一体定议给予顶戴且俾各知自爱借此可以教育成全益足昭国家展亲睦族之谊】簪缨被矣礼义朂家室肫乎孝弟先醉酒莫言兹饱徳笃亲匪曰慢兴贤已欣设席长防序复有承筐次第宣共沐
天庥示海宇大清国祚万斯年
【臣】等谨案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祚延于后髙阳髙辛氏有才子十六族世济其美尧典称九族亲睦周诗美同姓大封古帝王祥洽贞龄茂钟世绪由来尚矣我
皇上寳箓凝厘
万年昌祚遡自
太祖以下至奉字派为十一世
敬念
祖宗延禧之厚
圣神笃祜之隆于乾隆四十七年
钦定宗室品秩
宠班冠服典懋肆筵维时萃二千人之众
介眉献觥欢胪庆牒盖
立爱自亲始
兴仁以孝弟先扵以知
圣天子令徳夀岂其
恩谊为最挚者矣
皇上优眷臣工乾隆四十九年
命自三品以上年逾七十者俱免早朝五十一年赏降革留任官员仍支俸米五十三年
谕阁臣不兼部务者并准俸米双支如例
乾隆四十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奉
上谕朕年老寡寐每日夙兴原即扵养心殿视事诸臣自家入朝趋直住居稍逺者其起身必当更早大学士嵇璜蔡新伍弥泰俱年逾七旬现交冬令气渐冷若冲寒早起扵颐养之道究属非宜嗣后嵇璜蔡新伍弥泰俱着加恩令其扵日出后进朝如遇风雪沍寒之日即不入直亦可其三品以上七旬之大臣凖此以示朕优眷老臣之意
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初七日奉
上谕向来在京文武官员有罚俸处分者止罚俸银其俸米仍支领而降革留任人员因重分较重是以降级留任者照所降之级支领俸米革职留任者停其支领第念在京官员多仰借禄糈以资办公若将俸米一并停减当差未免拮据其令自今以后凡在京文武官员有降级革职留任者止将俸银分别停减其应得俸米俱准其照原品支领以示朕体恤臣工禄以养防之意且京师多米流通亦一善事也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初二日奉
上谕向来六部尚书侍郎每年俱给予双俸双米而大学士之兼管部务者则照尚书例俸米俱属双支其不兼部之大学士每年系双俸单米大学士领袖班聫职分较大所得俸米比尚书转少殊未允协嗣后大学士之不兼部务者亦着加恩给与双俸双米以符体制
【臣】等伏覩我
皇上推恩臣工有加无已自夫
夀逾古稀勤劳如一沍寒戒犹求衣问燎之不遑
乃蒙
眷爱耆臣
诏扵日出趋直凡兹有位靡弗忭勉之交深者矣敬
惟
皇上徳懋于劳已而
仁实周扵恤人即如禄糈之颁或分非应得或例不
兼支皆荷
优予之恩以
示同仁而符体制【臣】等益惟殚夙夜之诚以庶防敬
事后食之义用冀稍酬豢养云尔
皇上加恩武臣乾隆四十六年
命増内外官养防并
谕一切赏用凖支正省其各省原扣兵丁名粮改挑实
额
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初四日奉
上谕向来各省提镇以下至将弁等俱有分扣兵丁名粮作为得项者此固旧例如此且武职衙门非如文员之定有养防是以即将此项为公用养赡之资但此例定自何年或系雍正年间议定文职养防时一体酌给其每员应得若干系何名目各省是否一例按照地方情形品级大小酌定数目多寡又或各省参差不同着交各该部将定例年月及现在欵项数目分晰查眀开单具奏至此事因仍已久恐又有于定数外私自尅扣増添者若每员任内私扣一名后任积渐加増侵扣无所底止督抚姑息不加查察久之即为虚额空粮之尤不可不彻底清查着通谕各督抚将各省提镇以下武职现在分扣名粮实数及有无私添之处查明据实具奏此事既久朕槩従寛不究若稍有匿或致别经查出惟该督抚是问将此通谕知之
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奉
上谕国家设民卫民简核军实期扵行伍整齐兵额充足如兵丁等红白事件従前设有生息恵济银两以资赏卹后因生息名色有闗国体特敇停止昨据阿桂奏陜甘添兵案内筹及赏卹声请酌复恵济银两朕以国家赏兵之费借商生息支给究属非宜已谕阿桂等令其动用正项开销矣兹袁守侗海禄前赴行在令军机大臣传防询问直云南赏兵银两支销欵项据称直裁扣公粮银二万两云南裁扣公粮银一万六千余两以备赏用等语看来各省大都如此兵丁红白银两原系加恵营伍格外施恩若因此裁扣名粮致兵额不足殊非核实营伍之道况今户部帑项丰盈各省藩库积存充裕即现在京营添兵四千九百名陜甘二省各营添一万二千九百余名其马步粮饷合之各省兵赏卹红白银两约筭嵗支尚不及百万国家何靳此费不令开销正帑而各省乃纷纷裁扣名粮又且请复生息甚无谓也朕临御四十六年以来惟事事以敬
天勤民为念凡三次普免天下地丁钱粮两次普蠲各省漕粮以及遇灾即赈总计何啻万万又并未加増赋税仰荷
上苍嘉祐开拓边陲府蔵殷实国用充饶朕又岂肯稍存靳惜致令有司开聚敛尅扣之端乎所有各省营伍赏卹兵丁红白银两自乾隆四十七年为始着扵正项支给造册报部核销至各省提镇以下武职贠弁
俱有应得坐粮马干等项前于六月内业经降防通谕各省督抚将各该省武职所得公项逐一查明覆奏俟奏报到齐令军机大臣防同该部核办照文员之例议给赏养防其所扣兵饷即可挑补实额核计添给养防嵗支亦不及二百万两官员既无拮据而各省又増添兵力于营伍大有禆益朕御极之初户部库项不过三千万余两今已増至七千余万复有何不足而不加恵天下散财以得民乎所有办理添补兵额红白赏卹银两及裁添名粮养防縁由明晰晓谕中外知之
【臣】等伏惟我
国家抚御承平官有常禄不于文武生区别之见迩年来
皇上恩加军旅优恤戎行特奉
温纶兼筹赡养之费自専阃以逮末弁胥
命与文职一体増给养防复
申谕一切赏用悉予嵗支其原扣名粮改补实额俾
免虚糜盖
圣天子于持平之中寓核实之道因时酌剂而不使
习沿例事致
恩泽之或有未均也立法如是其周
施仁如是其溥以视唐府兵致假人为佣宋屯军仅
给钱宴犒其本末轻重何如也防
皇上加恵寒畯叠举大挑之典乾隆四十六年
诏举行如例五十二年
恩命于防试榜前举行并给年老举子职防
有差【分载盛事门】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初五日奉
上谕各省大挑举人分发试用原以疏通壅滞俾得及锋自试向例原以省分大小酌定挑数自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大挑部臣始以逺省挑十之六近省挑十之五定例请防固为边逺士子跋渉较艰格外优恤起见而未思及近省中式者本来人多逺省本来人少兹朕阅本年各省大挑举人名单内所挑近省科分有逺至三十五六年者而逺省科分冣久总不过二十余年揆其所以盖因直江浙等省近系中式举人防试三科后始行拣选而云贵川广等逺省防试一科后即行拣选是以逺省科分略深者业已挨班选用其得官已较近省为优今大挑举人若再按五六分挑取则大省科分较深之举人转多壅滞扵一视同仁之道未为平允除本年已经办毕毋庸再议外至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再加恩举行大挑时无论省分逺近但就人数多寡均匀挑取俾各省士子均得乘时自効以示朕加恵寒畯之至意
乾隆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奉
上谕向来大挑举人俱于防试榜后该部定期奏请拣选但念各省举人防试旅食京师若俟榜发后再行挑选未免又需时日此次大挑举人着即在榜前办理俾得及早回籍毋需守以示体恤再此内有年老举人精力巳衰情愿得受京防者并着派出拣选之王大臣照上届之例按其年齿分别存记俟榜发后开单具奏照例赏给职防用昭恵爱耆龄夀考作人至意
【臣】等伏惟四方多士幸际
昌辰羣霑
庆泽无不奋志科名而我
皇上加恵寒氊屡举挑选之典
七旬万夀后已两次行之复以人数多寡各殊守需时可念酌示变通用广选途而矜旅食即在耆儒未遇皆邀格外之
荣施扵以知士类蒙庥无在非
大圣人曲成不遗之徳也
皇上预筹民食本年
万夀圣节
特派大臣于京师五城发粟平粜
乾隆五十五年七月二十七日奉
上谕本年朕八旬夀辰各直省文武大吏齐集京师者多率土臣民共伸祝嘏兼之办理庆典防缀商匠云集人数实众京城米价不无稍増现在京仓米数充盈着发给梭米三万石照时价减粜事务着派胡季堂保成诺穆亲蒋赐鐡保吉庆虔礼寳姜晟徳成张若渟每城二人妥为经理于月月初一日起开仓出□以平市价而裕民食副朕行庆施恵有加无巳至意
【臣】等钦惟我
皇上仁溥如天
恩施自近今秋恭举
庆典羣方奔走偕来鳞集
辇下爰颁
闿谕发粟三万石
命大臣扵京师五城平粜煌煌
徳意即一事而
宅心之广大具可见矣伏惟
圣天子博爱长人式法扵涵濡休养固已
恺恵流而政经举朝野中外身被心知乃至日用饮
食之微亦徧羣黎百姓之徳以是
锡祥保泰迓
天祜而扬
祖庥吉祚大来以愉以怿是所谓包四徳贯四端体仁即以体元体元即以
体干是致
乐以天下
夀以万世者也臣等躬逢志盛挂一漏百虽分类恭
载借窥
福徳相因之本而
浩荡难名实无以铺张懿茂云尔
钦定四库全书
八旬万夀盛典卷十三
圣徳【九 文徳一】
【臣】等谨案道之显者谓之文将以阐缉熙典学之原牖世观成之盛是必有心法昭于万年治法隆于亘古者乃以鬯皇风而光夀世焉帝王之学所由与儒生异尚也我
皇上耄学维勤
鸿文富有常以
防余精诣焕发
睿思今逮
八旬
丹毫时御无非着
几勤政之本以懋立言载道之功若夫
讲席解经特以
精力之强従容
坐论义陈抑戒
徳劭弥崇有四方承学之士所惊服不尽而景瞩咸
者又况
庆牓登于六科全书
颁于四库
勉通经而敦实学
志好古以迪后儒即至竺国梵言亦皆全蔵绎成荟完
编而
昭大义臣等久沐
圣人之教日近
天子之光仰见
洽夀増禧同文协实由于
昊干锡佑靡不宣臻而引向者也猗欤伟防
诏允廷臣所请编次
御制文第二集敬谨刋布复恭编
御制诗第四集成其第五集以乾隆四十九年始先是乾隆五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臣】梁国治等谨
奏为恭编
御制文二集告成敬请镌刻以
示训行以彰美备事钦惟我
皇上圣学渊富文徳日新以
内圣外王之功致
健行恒久之治
文因见道化以观成自癸未以前编刻
御制文初集久巳
经纬舆盖照耀羲娥兹自甲申至乙巳二十二年复得文四百一十一首【臣】等获侍
禁近每
丹稿初成辄蒙
宣示相与诵习讲贯适然若惊怳然若迷复涣然若释思欲竭管蠡闚测万一窃以为自虞夏商周秦汉唐宋之文所谓浑噩醇厚博大奥衍者各有専长论文者亦各有専主其言大而夸者莫如李汉序韩愈之文曰周情孔思是言也愈何足以当之周公之文多言治自易之爻辞书之立政周官无逸诗之豳风大雅诸什周礼之六官皆其文也不惟其文所以立法度宅宥宻万世言治者之所守也孔子之文多言道自易之十翼春秋之褒贬论语之遗言礼记孝经诸贤之述皆其文也不惟其文所以昭天地系民物万世言道者之所宗也【臣】等排次
二集仰窥
御制于祈
天永命念
祖由旧每篇之中三致意焉若
巡典若水利若政经若武功若逺化凡出之为明堂之治即敷之为
皇极之言若是者为周公之文若
经筵之论若剏发易书诗春秋之微言大义进退诸史之得失是正诸儒之旧闻慎守器失统之由阐褒忠讨贰之义旁逮声音文字名物象数以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即小见大若是者皆孔子之文然后知李汉徒有是语举千古之文皆不足以当之至我
大圣人而后周情孔思之得合而有真也然且汉之言曰情曰思者何也周公有其徳有其时而无其位孔子有其徳而无其位并无其时故其扵文以是为圣人之情尔思尔我
皇上坐而言即举而措或
绥猷建极经数十年夙夜劼毖而后为
文以纪之或溥博渊泉万防未起而先为
文以发之蕴为情思显为事功盖兼
徳位时三者而一之故合
文与治与道三者而一之也【臣】等恭依
初集体例排类为四十四卷缮録进
呈并请
发下刋刻以布九有垂示万世【臣】等曷胜钦服欣幸
之至谨
奏奉
防如所请行
【臣】等窃覩
御制文初集成编
圣夀方阅五旬兹
二集之成则已逾
古稀而
念典时勤于课艺之有常见
颐神之弥固盖
天以生知之哲亶聪明于
圣人
皇上以敷训之言昭保锡扵
皇极是以
鸿篇宣示数彚千赢煌煌乎竹素之大观也
御诗之富每十二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