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艺文志

何由辛苦构危峨,往事曾翻古井波。百折精心愁佛劫,三幡黑孽累诗魔。移山未必非权应,退院犹难说扈那。苦待因缘作初地,可知烦恼尽人多。
耳熟汤休是妙才,黄鸡白发不衰颓。放眸云际天难问,招手人间曲可哀。剩有诗肠齐郁勃,何妨禅悦间谈诙。梵钟佛火通宵坐,记取浮生第几回。
行滕乍与洗征尘,方外旋来笑语亲。乘兴但随流水至,旧时齐指白云邻。(寺背即白云寺)沉沉杯酒供饶舌,草草诗篇鲜入神。明发莫忘桑下宿,无端小住亦前因。
——《退庵诗存》卷五
萨察伦字珠士,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九年(1804年)举人,官云南省知县。

浴凤池

神仙古所稀,樵者忽识面。凤凰古所稀,樵者卻得见。榴花洞府浴凤池,两处樵夫奇不奇。我读闽郡志,古来传信合翻疑。记昔景星卿云帝之世,于传有之凤来仪,此外惟有西伯德所致,千载以后重鸣岐。非然,虽使大圣如孔子,犹曰凤兮不来吾衰矣。樵夫本是流俗徒,谈何容易便观止。吾闻罗浮蛱蝶有五色,神人变化本难测。倘非青鸟之使出青冥,或且佛见之鸟来西域。神雀自是雀,愚泯何诧丹山翼。嗟嗟闽人少所见多所怪,三日不诧言,天柱应崩坏。所以钓龙无真龙,浴凤非真凤,倡者一人和者众,万古终成不觉梦。
——《珠光集》卷二
宣统二年(1910年)刊本

赠了堂上人

茗椀诗瓢结净因,山门深锁隔红尘。我思一语称文畅,名士高僧算此人。
驴背推敲古莫当,浪仙诗格重韦庄。当年若见山青句,合把才名让了堂。(上人《鼓山诗》有‘海翻沧屿白,山接武夷青’之句。)
广陵风月旧曾谙,却向维摩静里参。好是孤灯禅榻夜,可还唱否望江南?(上人原籍扬州。)
生平不惯谈禅悦,访衲登山却未曾。从此都官坛上去,满囊诗句尽寻僧。
——《珠光集》卷四
叶申万字芷汀,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由翰林院检讨外放广东高廉兵备道。

圆通庵

兹庵旧知名,茶墨复新结。行人渴奔泉,饶此一瓯雪。
——《歺英轩诗钞》卷三
道光十六年(1836年)刊本

无尽门

法门千百灯,厥初一枝引。老死与无明,既无亦无尽。
——《歺英轩诗钞》卷三

白云堂

徒觉寺涌泉,而实云为胜。山中莫嫌贫,来往有持赠。
——《歺英轩诗钞》卷三

东际楼

小楼倚东偏,于此宿檀越。夜半虚白生,窗棂先得月。
——《歺英轩诗钞》卷三

放生池

但习功德香,不谋濠梁乐。策策复堂堂,呼之乃欲跃。
——《歺英轩诗钞》卷三

喝水岩

灵泉非无源,可喝亦可唾。耽耽苍石螭,借汝腹中过。
——《歺英轩诗钞》卷三

国师岩

晏师开佛印,前后解二三。打坐石岩底,居然弥勒龛。
——《歺英轩诗钞》卷三

凤尾亭

何年凤凰鸣?于彼飞思奋。至今竹翛翛,似闻归昌韵。
——《歺英轩诗钞》卷三

忘归石

众石藓驳斑,隐隐见题字。扪剔穷崖巅,不觉日沉寺。
——《歺英轩诗钞》卷三

屴崱峰

云梯度七里,尚有数里遥。再游不能登,愧此云薄霄。
——《歺英轩诗钞》卷三
鄢翱字鹤汀,福建建宁人,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

积翠阁赠圆智上人

雨歇通诸界,烟霏出远山。昙花长昼静,让我两人间。四大原无相,禅房尚有兰。及时除蔓草,横木不须关。
——《鹤汀诗稿》
道光二十年(1840年)刊本
林光天字忠辉,号水如,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副举人,以授读为生,年六十八卒。

游鼓山宿白云堂

鸣泉半榻雨,飞籁五更松。夜静尘心淡,堂虚露气浓。禅房空对月,佛火照闻钟。晨与山僧别,初阳下远峰。
——《冶麓草堂诗钞》
道光二年(1822年)刊本

喝水岩访圣水诗僧不过

不向鼓山近十年,为寻梵隐到岩前。禅门寂寂沈夕照,落叶萧萧咽暮蝉。飞锡空怀天外迹,金州莫结佛中缘。携锄采药在何处,古道云深只听泉。
——《冶麓草堂诗钞》
陈池养(1788~?)字春溟,福建莆田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官河南中牟县。
鼓山寺了若上人遗牡丹一朵

涌泉佛士见花王,此日散花到下方。手既可拈空是色,衣原不着鼻闻香。参天烂漫曾隆虑,满地芳菲有洛阳。我欲结缘遍游玩,何论魏紫与姚黄。
——《慎余书屋诗集》卷三
咸丰五年(1855年)刊本

鼓山寺又遗牡丹

着屐寻芳莫漫夸,风风雨雨遍天涯。却欣静处维摩室,偏许重看富贵花。
——《慎余书屋诗集》卷二
查廷华字九峰,安徽泾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任福州粮捕通判。

半山亭

几回结念叩禅关,此日才能到半山。好把脚根立得稳,上方还许再登攀。
——《鼓山艺文志 诗补》旧抄本
林元英(1774~?)字弁瀛,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授国子监学正,后主讲漳州芝山书院,改江西龙泉知县。

鼓山朱晦翁天风海涛摩崖书歌

人杰地灵语不易,地灵人杰若相迫,名山终古鲜名人,石壁巉岩空自碧。我闽形势天下奇,福地洞天海旁辟。层峦叠嶂插烟霄,一峰如鼓谁敲击。俯窥岛屿袖堪藏,仰扪星斗手可摘,罡风怒捲早潮喧,恰与西旗相对敌。当年凭眺紫阳翁,寻幽时蹑阮字屐。中道不阻力不疲,一奋直登云外宅。衣上白云海上涛,乘风快比附六翮。众山罗列如儿孙,奇观大观适我适。峰顶一石广而平,劖削居然巨掌擘。染濡椽笔洒墨渖,大书特书字径尺。龙跳虎卧极精神,凤翥鸾翔共标格。石刻至今七百年,鬼神呵护犹遗迹。我昔纵步陟山巅,对之如披古简册。摩崖镌石记姓名,文人例有标题癖。独羡此中际遇奇,能得大儒纵腕力。古来吟咏几汗牛,挂漏未免同捃摭。万象包罗四字中,语重句奇胜千百。何人为我榻硬黄,拂拂风涛生四壁。
——《嗽石斋吟草 容膝轩草》
苏廷玉字鳌玉,福建同安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

游鼓山宿涌泉寺(二首)

探幽来胜境,山静抱云眠。法界诸天列,钟声入夜圆。当头宜皓月,到耳有灵泉。已觉烦襟涤,何须问偓佺?

素有游山癖,登高绝万缘。况当秋乍爽,恰值月初圆。夜气无声画,清心入定禅。听残更漏永,相伴是炉烟。
——《亦佳室诗钞》卷三
咸丰六年(1856年)刊本

游鼓山喝水岩(二首)

日向山中行,夜许山中住。鸿雪有爪泥,飞仙自来去。

石磴自萦纡,白云自朝暮。过眼豁烦襟,翠微隐高树。
——《亦佳室诗钞》卷一
梁云镛字大中,福建长乐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晋安学教谕。

鼓山绝顶望海

矫首危峰最上头,罡风倒捲海涛秋。天低日气蒸三岛,地少人烟隘八州。放眼每惊翔白鹭,振衣便拟蹑苍虬。广陵枚叟凭高处,可有雄观似此不?
——《江田梁氏诗存》卷七
道光十七年(1837年)刊本
杨庆琛字雪椒,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曾官山东布政使,累官光禄寺卿。

游鼓山作(六首)

去年鼓山来,秋山献明洁。今年鼓山来,伏暑蒸炎热。旧伴仍三人,儿孙欢笑挈。天公怜游侣,火伞炎官撤。骤雨送轻凉,奔泉荡清洌。来叩无尽门,静听广长舌。

烟客笼树杪,云气截山腰。有如美人睡,朦胧罥轻绡。冥心结遐想,高契凌虚霄。学佛既难悟,学仙亦无聊。只有青山色,一年一度招。开眼见故人,欣欣云际邀。含笑谢山灵,平视不为骄。

古寺藏山窝,疏钟出林隙。松门甘露多,萝径悬岩擘。来者往者题,名士纷如鲫。我亦踵前GFDD6,留名纪游迹。天地一逆旅,名山不改易。以我镌崖心,试问点头石。想亦知我心,悄然抱烟碧。

酷爱喝水岩,叠嶂开禅关。可无琴筑声,禽语和潺潺。何以国师意,当年一喝还。欲学愚公愚,移取山外山。并作家园景,位置秋水湾。逝者有如斯,着屐吾能闲。

夜宿东际楼,清景百虫绝。天色入空虚,壁灯自明灭。悠然生道心,如是证佛说。世网眼过云,尘根炉沃雪。即此微妙禅,已得菩提诀。底事着袈裟,天龙一指揭。

小顶怯未上,大顶更难跻。愧乏济胜具,峰峦空留题。行年逾六十,健步未扶藜。奈此截嵲何,心往青云梯。安得披天风,笋舆舁小奚。待结后游缘,指点佛天西。伊蒲饭已饱,下山闻午鸡。
——《绛雪山房诗》卷三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刊本

闰五月十九挈次儿士頣、侄孙鹤龄
及莲卿、达夫二甥宿鼓山僧院

寒泉潄石鸣天风,阳乌跃影骄长空。松柏一迳趋山背,中有兰若光玲珑。楼阁华严现弹指,岩扉清翠高凌穹。我从前年辞帝阙,归来唤作灌园翁。勋名富贵久如梦,依山结屋甘长终。平生海内半游迹,每从佳处穷天工。蓟北烟云岱东雨,湖西花柳岳南峰。滕王江阁剔残碣,武夷仙府趋灵宫。吾郡名山首石鼓,九仙乌石难希踪,乘兴频蹑阮孚屐,去来无定浮云同。今年游兴尤豪健,入山先噉荔枝红。灵源洞口试顾渚,国师岩下逢宝公。青山绿树尽如此,白日黄鸡何太匆。掰笺斗韵二三子,各以尖叉专其功。或吟耸肩或拥鼻,我亦见猎号寒虫。朅来初地得新句,也思呈佛撞清钟。夜深灯灺人语寂,皎皎凉月生于东。
——《绛雪山房诗钞》卷十八

挈黄莲卿甥(瑞麟)
登鼓山宿东际楼(八首)

有约登山兴,篮舆戒诘朝。草香秋露湛,日色早烟消。榕影碧横涧,稻花黄过桥。东来岚翠重,迎面起岧峣。

小憩留云院,阶前众绿环。残灯谁借榻,初地此登山。答响泉如语,依禅鸟亦闲。扶筇腰尚健,长啸上孱颜。

忠懿更衣地,危亭长绿苔。万松围寺古,群嶂逼天开。云影向空尽,江光如画来。甘棠遗港在,凭眺共低徊。

育育鱼知乐,粼粼水有声。方塘恣游泳,寒碧浸空明。佛法先无苦,天心本好生。我躬频到此,为恐校人烹。

楼阁空中现,华严宝相庄。金银开佛界,钟鼓礼闽王。尘海自喧寂,名山常老苍。宋碑与唐刻,劫火几沧桑。

只觉江天近,不闻鸟雀喧。两峰盘绝涧,一水涌灵泉。隔洞绿成海,悬岩青到门。自从泉倒喝,奇景辟乾坤。

江月天风句,曾闻屴崱游。欲倾沧海浪,一写暮山秋。余亦耽高詠,诗还感互酬。会当凌绝顶,双髻指琉球。

二十五年前,僧楼襆被眠。今霄重话雨,旧梦已如烟。水月三生果,松风一榻禅。夜阑钟响急,清梵落诸天。
——《绛雪山居诗钞》卷九

宿鼓山僧院(二首)

吹来岚气碧氤氲,香火绿深礼佛勤。到眼云平千嶂暝,出林钟远四山分。天风石鼓空中悟,禅界樨香定后闻。更向经龛听梵呗,旃檀炉热手频焚。

东际楼高逼斗牛,大千世界望中收。五更雪色孤峰月,七里松声一枕秋。落木空山时摵摵,白云沧海两悠悠。残灯清梦归何处,记与昙林惠远游。
——《绛雪山房诗钞》卷三

题鼓山喝水岩

一喝当年水倒流,松门苔径记前游。沈沈鸟雀树前没,历历帆樯天半收。江海气蒸危蹬雨,笙钟声捲暮山秋。忘归我亦同顽石,三宿重为桑下留。
——《绛雪山房诗钞》卷七

下山憩茶庵

数椽精舍与蜗分,憩足阶前看夕矄。秋色上衣双袖觉,泉声如雨半山闻。评茶客到瓯吹雪,挑笋僧归担入云。水影连天霞绮薄,西风枫叶叫鸦群。
——《绛雪山房诗钞》卷三

与莲卿话开山旧事

浴凤驱龙迹未磨,开平日月去如梭。东南霸气销钟鼓,山水清音出薜罗。灵液远含云海润,神僧奇比雪峰多。只今铜点秋风夜,谁续闽山石鼓歌。
——《绛雪山房诗钞》卷九

闰九月十九日
同莲卿重登鼓山宿白云堂

青山一笑落吾曹,匝月重来屐齿劳。与佛有缘常再宿,好游无具敢称豪。泉飞秋籁筛寒玉,松并江声作怒涛。却望亭前烟历历,万峰围处一峰高。
——《绛雪山房诗钞》卷九

七月望后挈次儿士頣
侄孙鹤龄宿鼓山涌泉寺

十年鸿爪认依稀,重挈儿孙宿翠微。山色不随青鬓改,泉声还逐白云飞。定中海月窥僧榻,空外天风冷客衣。鱼梵未喧尘影净,沈沈楼阁坐朝晖。

群峭摩天崱屴高,闾阎十万渺秋毫。青盘鹤翅回孤屿,白走龙宫捲怒涛。放眼居然双髻小,传声真觉九天豪。竿丝我亦垂纶手,欲傍珊瑚去钓鳌。
——《绛雪山房诗钞》卷十七

白云堂题壁次徐惟和先生韵

曈曈海日散朝氛,寺古苔花绣篆文。入谷风添千嶂鼓,登楼僧踏一梯云。江天水月空人相,昏晓钟鱼证我闻。到此方知灵境净,尘心早已息如焚。
——《绛雪山房诗钞》卷十七

涌泉寺僧送牡丹(四首)

樱桃作态未抽芽,寂寞萧斋蝶不哗。多感穿云增白足,一肩香露送名花。

连朝薄雾散东风,酥雨霏霏润更工。忙到小奚还解事,哥瓷栋色供新红。

薝蔔旃檀味不分,带来屴崱岭头云。也知米汁禅门戒,多事沈香醉夕醺。

嫣紫鞓红价自高,金花笺上洒宣毫。夜来十色珠灯影,照耀诗人蜀锦袍。
——《绛雪山房诗钞》卷十八

半山亭遇雷雨(二首)

急雷驱雨裂崖惊,不辨雷声与雨声。我恋青山山峦我,飞泉百道送归程。

磴道纡徐滑藓苔,鲜妍新叶隔崖开。留云仙榻在何许,带得满衣松翠回。
——《绛雪山房诗钞》卷十八

憩白云廨院

夹涧喧逐树半淹,奚僮赤足怯峰尖。当门万丈红泉塔,绝似香炉挂水簾。
——《绛雪山房诗钞》卷十八
龚文龄字蔗汀,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

天风海涛亭

才从喝水岩前过,又上危亭踏绿莎。瞰到琉球双髻影,海风吹月晚潮多。
——《击钵吟》卷下
道光七年(1827年)荔香社刊本

徐经字芸圃,福建建阳人。清嘉庆中诸生。尝旅游川楚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