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琐事


  痴翁买舟特访沈启南于吴中。到门,值启南他往。见堂中登有素绢,濡墨摇笔成山水一幅,不题姓名而去。苍头请留姓名,痴翁笑曰:“汝主人见画,即为神交,何必留姓名乎?”启南归,见其画曰:“吾阅人画多矣。吴中无此人,非金陵史痴不能也。”遣人四觅之,邀回,果是痴翁。相与一笑,留启南话堂中,三月而返。后启南来京,多馆于卧痴楼中。

  痴翁年八十余尚康健,饮酒、步覆,如少壮人。预出一生殡杂于亲友中,送出聚宝门外。又知死期,无疾而终。

  余收痴翁诗画一册,痴自书于册尾,云:“余年六十矣。发白,精神尚健快。闲处终日,高卧痴楼。蒸香煮茗,四望皆远山拱翠。飞鸟时鸣,不留繁杂之冗,静观自得,而与车尘马足了无所系。于心贫处如常,足以乐矣。日有诗人文士往来,以诗酒为谈。笑以风月为戏谑,弄笔作林木泉石。人以为债索,亦可笑也。吾妻乐清道人朱氏,亦年五十七矣。更索吾作戏墨,乃为图此。若好奇博雅,求古者见之,则可发一胡芦耳。弘治丙辰十月十三日痴书。”

  ○牛首解嘲

  吕泾野先生游牛首山,记云俗传:

  太祖怪牛首双峰不北拱,乃杖之。此或误传乎?盖天地间万山环列,而江河四绕其中,则堪舆也。此牛负而载之,宜其南向耳。泾野之论,可与牛首解嘲。

  ○河南残石

  盛仲交云,南原王公视学河南时,于寺中掘得残石,皆右军阴符经、心经十七帖。搨而视之,笔意翩翩,有东晋风韵。曩见其子子新为予言,是胜国时一少年僧所临,不知彼何所据。然子新随父宦游,似得其实也。子新爱此石,归时以紫毡包置车上。后为南原公所止,遂弃驿中。今不知所在。

  ○北门桥

  北门桥一名草堂桥,桥洞中有石刻“草堂桥”三字。

  ○逍遥楼

  太祖造逍遥楼,见人博奕者、养禽鸟者、游手游食者,拘于楼上,使之逍遥尽,皆饿死。楼在淮清桥东北,临河对洞神宫之后。今关王庙是其地基。

  ○菌毒

  江东门里皮行井某,嘉靖壬子年四月见竹林中丛菌,采而食之数口,皆毒死。仅老仆有事他往,得免。

  ○瓜毒

  张椿瓜园中,西瓜留一极大者自用。剖而食之,方食两片即死。闻其香者亦病。

  ○芋毒

  万历三十七年秋日,余侄梦兆馆于陈家。主人食芋,沾唇则唇麻,沾舌则舌麻。急吐之,尚服药数日,方愈。

  ○洪武三十五年

  秀才蔡某,指挥白某,争坟地讼于刑部。经十三司问过,皆未成招。复批推府何公跃龙问焉。指挥执洪武三十五年红契为据,何公曰:“洪武三十五年乃建文年也,岂有民间先知有革除之事,预写洪武年者?乃伪契无疑。”指挥方服,遂断坟地与秀才。刑部诸公皆服何之吏才。

  ○牙板随身

  指挥陈铎,以词曲驰名。偶因卫事谒魏国公于本府。徐公问可是能词曲之陈铎乎?铎应之曰是。又问能唱乎?铎遂袖中取出牙板,高歌一曲。徐公挥之去,乃曰:“陈铎是金带指挥,不与朝廷做事,牙板随身,何其异也。”

  ○天竺匾

  余游西湖,见天竺寺一匾,乃魏国徐公辉祖之笔。因忆野史载公能榜书,曾学于詹希源,最得其笔法云,惜不多见也。

  ○宴举人

  国初新中式举人,魏国公设一晏,以晏之。送一拜帖,惟书“魏国公拜”四字,不具姓名。其尊如此。

  ○更名中举

  二淮向公黉任兴国知州时,曾白罗二之冤狱。夜梦阅应天试录,有向德象名,云是公子二淮子,实名辰参。久不得入泮,因忆昔年之梦,更名德象,遂中万历辛卯举人。

  ○出猎图

  印冈罗公,题徐廷威公子所藏:

  景帝画出猎图云:“朔吹潜消塞上尘,长扬纵猎捷书频。侍臣谁奏相如赋,赢得君王为写真。”

  ○豆腐

  豆腐,杨业师名之曰“淮南子”,取其始于淮南王也。

  ○画眉

  画眉鸟,一友人名之曰“京兆鸟”,乃取张敞故事。

  ○蛛丝纲屋

  马文原制扇为生,性朴实不欺。百钱赁钞库街房一间住。万历三十六年八月朔,母子梦蛛丝网其屋,不露一孔。天明谈梦,人不能解。至初十日一方回禄,独马之房无恙。方悟蛛丝之梦,乃天祐焉。

  ○医中有人

  松居金璿,精于医,不计利,好责人礼貌。户部尚书某公,延医夫人痰火,两服而愈。尚书公写数百言叙病源,索丸药方,因圈其句读以与之。金援笔修一书奉复,亦圈其句读。尚书公见其文法古字画工,乃曰:“吾之过也。”命驾访之,遂为知己。对人云,南京医中有人。

  ○评圣教序

  三藏圣教序,世傅王、褚两本,盛仲交评之云:褚王书如千狐聚裘,痕迹俱无。褚书如孤蚕吐丝,文章具在。但知有右军之刻,不知中书之榻者众也。

  ○二花

  石村郑公廉,正德丙子年将入场。梦女子持桂花授公手中,尚有杏花一枝。公索之,女曰:“尚早。”是科遂中乡试。至嘉靖癸未,会试人京。所寓卧房中,挂画一幅,画一女子持杏花,像与昔年所梦无异,乃中进士。

  ○阳宅

  童枕肱、陈自庵,二公之祖皆精天文。

  太祖徵入钦天监。两家相约云:金陵,秀气所钟,阴地发迟,阳宅发速。童定居淮清桥西,陈定居淮清桥东,皆精择之处。后枕肱,自庵兄弟皆贵显。

  ○军变先兆

  嘉靖丙辰,总督粮储公署,檐前有蜂房大于斗,群蜂成阵。至庚申年,振武营军变,黄侍郎遂遇害。盖蜂屯固先兆哉。刘石圃、郭少溪、杨虚游,皆有文纪之。

  ○竹溪诗集

  竹溪金公鋹,字子宣,有《竹溪诗集》。张公西铭称其“绿水行门外,青山立酒边”之句,有悠然之趣云。竹溪二子皆进士,名章者南道御史。

  ○见天子方言

  青城僧永杰,字斗南,国初时住牛首山。日惟默坐。会仁祖为太子时,出猎见而问之。杰起身亹论。后人问之,曰:“见天子不言,更待何时耶?”仁祖许他日为造寺与之同宿,兜率岩者一夕。后不久化去,亦工诗。

  ○送饭入场

  正德年,太监刘琅掌厂事。丙子科士子入场,科举场门一闭,只待揭晓方开,此定例也。刘太监敲开场门,送饭与相知监生。其庸横坏法也如此。

  ○塔影

  牛首山禅堂右傍门隙内,塔影倒射纸上,阴晴俱有吕泾野。太史辨其塔尖,自门孔中透入,故有影。未知是否。

  ○促织

  促织独金陵者斗,谓之秋兴。斗之有场,盛之有器,掌之有人。必大小相配,两家方赌。傍猜者甚多,此其大略也。马南江有《斗促织赋》。

  ○不用鼓乐

  庐陵孙公鼎,正统间督学南畿。故事士子中小试,赴举者插花挂红鼓乐导送。时睿皇北狩之报方至,孙公语诸生云:“天子蒙尘在外,正臣子泣血尝胆之时,不可用花红鼓乐也。”乃亲送至察院前门,人皆称其得体云。

  ○卖药用术

  甲卖药于市,车载观音大士像。问病,将药从大士手过。有留于掌者,曰:“大士许服此也。”市上皆神之。乙旁观,思得其术。邀饮酒家相约,饮毕,竟出酒■〈亻庸〉见。如不见,饮三遍。后甲问,何能如此。乙曰:“聊戏作小术。君能以术相易乎?”甲因自陈大士掌是块磁石,丸药中有铁末,是以相粘。乙曰:“吾之术不足奉报,不过先以钱付酒家,戒出门,勿问而已。”此验封黄公所谈,嘉靖初年事。

  ○沁园春

  陈霆,字震伯,尝僦居白下。所著有《唐余纪传》、《两山墨谈》、《渚山堂词话》。尝言夺锦标曲,不知始何时。世所传者,僧仲殊一篇而已。予每浩歌寻绎音节,因欲效颦,恨未得佳趣耳。庚辰卜居建康,暇日访古采陈。后主张贵妃事以成,素志按后主既脱景阳井之厄,随竟戮丽华于清溪。后人哀之,即其地立小祠。祠中塑二女郎,次即孔贵嫔也。今遗构荒凉庙,貌亦不存矣。感叹之余,为作此阕沁园春云:“独上遗台,目断清秋,凤兮不还。恨吴宫幽径,埋深花草,晋时高冢,销尽衣冠。横吹声沉,骑鲸人去,月满空江雁影寒。登临处,且摩挲石刻,徒倚栏干。青天半落三山更,白鹭洲横一水间。问谁能心比,秋来水净,渐教身似岭上云间。扰扰人生,纷纷世事,就里何尝不强颜?重回首,怕浮云蔽日,不见长安。”志云:保宁寺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宋高宗南渡,尝驻跸寺中。有石刻书王荆公赠僧诗“纷纷扰扰十年间,世事何尝不强颜。亦欲心如秋水净,应须身似岭云间”。又言“金猊瑞脑喷香雾,向晓寒多深闭户。窗明残雪积飞琼,风起乱云飘败絮。”“锦帏细看霓裳舞,小玉银筝学莺语。梅香满座袭人衣,谁道江桥无觅处。”此陈太声冬雪词也。寄木兰花令,论者谓其有宋人风,致使杂之草堂集中,未必可辨。

  ○西溪词

  西溪龙公诗词,未有刊本,仅从人家卷轴上见之。今得其一词云:“田庐重葺,劝溪翁,休作千年调指。新屋数间,连旧屋,团转不愁风雨。买得林丘,旋开亭榭,意思而已矣。虽然节省,短景只消如此。陶宅李庄幽遂,深藏少出安,乐从今始。夏麦秋秔,时岁好,舍舍鸡肥酒美。妇要城居,儿嫌产薄絮,语常常在耳。劳生自苦,更到何年知止。”乃念奴娇词也。

  ○定解元会元

  提学裁庵杨公宜,嘉靖癸卯科方揭晓时,京兆送试录至察院,遂问解元,是瞿景淳、是尤瑛?对是尤瑛。裁庵公曰,会元终让瞿景淳也。瞿果中甲辰榜会元。如此文章眼,不枉做提学。

  ○鸡鸣寺基

  鸡鸣寺基颇窄隘,今委曲贡如数亩,令人不觉其窄隘者,乃铁冠道人所创制。

  ○化缘疏

  太祖赐鸡鸣寺一化缘疏,凡有修造,捧疏到功臣府化之。数年后雷火焚焉。寺僧再求疏,太祖弗与,曰此天意也。

  ○报恩寺回录

  成祖造报恩寺于聚宝门外,乃旧长于寺基。数年方成,佛殿画廊,壮丽甲天下。嘉靖丙寅年二月十六日,异常风雨,雷火梵之,不两三时而尽,独僧房无恙。

  ○修塔

  报恩寺佛殿尽焚,一塔尚存,斜向东北。万历庚子年,本寺讲僧弘恩化缘修之,用万金焉。此塔未修之先,早晚日射,光彩万状,令人目夺。既修之后,觉光彩顿少。

  ○宝塔文章

  报恩寺宝塔有三篇名笔:陈石亭文,盛云浦赋,淡园焦先生化缘疏。弘恩号雪浪,金陵人,黄野王之叔。与余云,修塔完时,作一文纪之,竟未果。

  ○衡水

  黄梦麒宰分宜县时,每每梦行通衢中,忽遇水阻,惊醒。及万历十未观察当调,闻调衡水县之命方下,一夕而死。盖水阻者,衡水也。其梦始验。

  ○鼠出头

  驾部王仲山,问邀四司饮天界万松庵。见鼠过,因各谈鼠事。一人云,世间鼠多猫少,猫一鼠百。若百鼠出力共敌一猫,寡能胜众乎?僧官珵苇航曰,只是无一鼠敢出头耳。众皆笑。

  ○定不闻雷

  一缙绅访鼎庵讲僧于卧佛寺中,因问夜来好雷,鼎庵遂云:“小僧入定,不曾闻得。”缙绅知鼎庵大言欺人,默令门子市一纸炮,俟宾主谈锋锐时,从鼎庵背后放之。鼎庵出其不意,顿尔惊皇失措。缙绅遂曰:“入定时雷亦不闻,出定时炮声亦怕,此僧之贵于定也。”鼎庵面赤,不能对矣。

  ○推敲磨洗

  嘉靖年间,御史刘公行素命书办顾峣写诗轴。顾擅易一字,刘公略不介意。复命写送行诗,辄易两字。刘遂大怒,痛责之,革去其役。又上河经纪高霞峰,好以俚句涂抹寺壁,且无处不到。偶诸御史游鸡鸣寺,一道长指壁上诗戏高姓,御史云:“此高霞峰想是贵族,不然那得如此好句?”高公问住持:“此是何等人?好拿来枷号示众。”高霞峰闻此语,觅数人各寺洗诗。人遂云,顾秋丽高霞峰之诗,皆不可及。一级御史推敲过,一经御史洗磨过,此两事可为的对。

  ○山荒

  张揆,字端孟,临桂人。以大田令入观过金陵,约余游灵谷寺。问寺松枯死故,余谓万历十七年,有一种毛虫,长寸许,食其叶。叶尽即堕地死,树遂枯。乡人谓之山荒。端孟云,山荒二字甚新,二十一史中无此二字。

  ○鲁桥相会

  秀才徐九功,兄九经、九畴,正德癸酉同中乡试。九功遂取书厨焚,却曰:“留些有余与后人。”一日,饮友家,夜归。月明径静,见南门河中突出一女子,姿容妖冶异常。同行里许,九功家在上浮桥南岸,敲门而入。登楼开窗,再玩月色。忽女从楼窗而入,求合。九功严拒之曰:“汝妖物也。”女取笔书几云:“吾非妖物,乃与君有缘耳。后日鲁桥相会。”复从窗中去。及兄九畴选邹平知县,九功送母就养。路经鲁桥,值流贼阻路,不敢行,暂借民居权住数日。忽沂州兵备顾英玉先生过,乃九功社友,又二兄同年也。识其仆,问所从来,入拜其母。主人乃一民兵,点御流贼,已误三卯。顾之令严,不敢犯,一卯该责四十。主人自料有死而已,哀恳徐母救之。英玉先生遂免其责,主人愿以闺女酬谢活命大恩。九功见女之貌,乃南门所遇之女,地又是鲁桥,坚不肯受而去。英玉先生作九功传,有遇女不乱之语,乃指此事。

  ○文德桥吉兆

  万历十四年,府学前建一板桥,名文德。至万历丁酉,桥圯,提学御史陈子贞更建,以石易木,桥下泥中得锁子甲两领,人以为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