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无文


  董夫人召夫人至前,抚慰之有加,曰:『总制,先将军之贤辅,尔无虑也。彼行当自死』。夫人泣。左右见者不忍即视。乃又询所欲为。夫人曰:『昔将军在,以我为儿妇。今克■〈臧上土下〉非太夫人孙,身不得为太夫人妇。且昔闻之先君,罪人之妻不可承事贵人;既为罪人妻,宜出,愿居克■〈臧上土下〉丧柩旁,以执箕帚,除污秽』。董夫人听之。夫人昼夜哭于柩侧,如是者百日,而自经死。

  奈村农夫曰:郑克■〈臧上土下〉为人严毅,永华以为辅,可以有为也。迨夫经多内宠,荒于老妪,外任奸媚,遂乃翩然岩居,可称明哲之士哉!永华死后,而郑氏亦随亡。

  闽中四隐君子

  天地闭,贤人隐,遯世而无闷。子欲居九夷,虞卿义不帝秦,欲蹈东海之滨,其志高绝千古,悲夫!后人之难学也。夫阴阳错行,则天地大骇,于是乎水气生火,震雷掣电以作,而奋击夫万物。吾何以逃之哉?吾无所逃,藏于九死而不悔,惟身所之也。吾适穷荒,吾适绝域,吾身安之。吾安之也,阴阳之气未错也,则是浮海居夷,犹吾故国旧邦也。夫何戚戚焉。

  王忠孝传

  辜朝荐传

  沈佺期传

  李茂春传

  王忠孝传

  王忠孝字槐两,惠安人也。崇祯戊辰进士,授户部主事,遣分税于密云。时有内监于密云为不法事,忠孝劾之。上不悦,遂论戍。顷之免归。

  弘光立,起官浙江绍兴府知府。居官廉洁,厘剔肃清,吏民皆畏之,不敢为非。浙、闽众拥唐王为帝,征忠孝为兵部侍郎。未几,帝迁延平,忠孝归泉州。清师入仙霞岭,郑成功举义于海澄,忠孝往居厦门。及取台湾地,忠孝筑室居之。为人善饮酒,能诗歌,遂纵情诗酒以老。

  辜朝荐传

  辜朝荐字在公,揭阳人也。崇祯戊辰进士。初仕为安庆府推官,以廉洁称。行取入为给事中。是时黄奇遇、罗万杰、郭之奇同朝荐以谏诤争是非,为一时之冠,于是号为四骏。

  弘光末,居家。郑鸿逵军在金门岛,朝荐依之。及清取广东西地,从宁静王至台湾。郑成功待以上宾之礼,而与之谋复闽、粤地。会成功薨,朝荐乃之赤嵌城筑室以居。及朝荐殁,明年乙卯,经入闽。

  沈佺期传

  沈佺期字云又,泉州府南安人也。崇祯癸未进士,未授职,值乱。隆武皇帝立于福建也,设六卿台垣。郑芝龙以佺期同里居,言于帝,欲骤贵之。帝遂任为右副都御史。清兵入闽,佺期随郑成功至厦门。及克台湾,佺期葺屋于安平镇。能治黄帝,岐伯书,,察脉别,量和剂,以济人之疾病,四方全活者甚众。先成功卒,闽人至今思之。

  李茂春传

  李茂春字正青,龙溪人也。隆武丙戌,茂春中式乡试。未几,清兵入闽,茂春匿海岛上。已而岛有兵警,乃诣厦门。及郑成功辟台湾为东都,茂春于安平相其地,得山水之胜,筑室结茅斋,前凭清流,旁植修竹,兀坐檐间,诵读离骚。朗诵已,则岸帻跣足,寻胜而往。曰:『吾于此皆梦境也』!名其斋以「梦蝶斋」。而东明寓居之士则称为李处士云。
 

野史无文卷十三

  前朝鲁王以海监国于闽浙命延平王郑成功兵部尚书张煌言自闽海率师攻江宁府城纪略

  百吉按:此文已见于本丛刊第一四二种张苍水诗文集,故删,惟录奈村农夫跋文于左:

  康熙八年己酉,兵部张煌言来普陀后山买粮。有标下兵卒之降清朝者报之有司,发兵于僧舍执之,械之杭州城。督抚诸官劝之薙发,煌言但瞑目端坐,大骂浙闽总督赵廷臣等官。于九月初七日遇害,而面不变色,端坐受刑,口吟绝句二十首,浙人多传诵之。杭之士庶收其尸葬于西湖之上。奈村农夫浪游西湖,于戊辰年九月十三日登先生之墓拜焉。后于癸巳年五月十一日,奈村农夫至常熟县粮宪署中,会幕友张景龙者,名镳,钱塘人,乃玄箸先生之宗侄,得先生所著兵余零艹一帙,载诗文四百余章,假而录之以归,亦生平之大幸也。

  答三省总督郎廷佐书

  放歌

  被执过故里

  百吉按:上列文一篇、诗二首亦已见于张苍水诗文集,故皆删,录其为诗文集所遗者于左:

  绝命词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属腥膻!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青史传。

  国亡家破复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尽鸱夷。

  归隐

  何事孤臣竟息机,鲁戈不复挽斜晖。到来晚节■〈斩上心下〉松柏,此去清风笑蕨薇。双鬓难容五岳往,一帆仍向十洲归。迭山迟死文山早,青史他年任是非。

  临刑绝命词口占

  成仁取义毕,今日九月七。

  书斋联

  虚怀揖当世英雄,但愿揭竿并起;

  努力谢中原父老,还期卷土重来。
 
野史无文卷十四

  群贼名目

  流贼陷庐州府纪(上)

  群贼名目

  闯王:高如岳、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王:罗汝才、平世王:贺景、邓天王:邓廷臣、撞天王:贺一龙、扫地王:惠登相、大傻子:刘通、一秤金:牛成虎、活阎罗:马进孝、虎拉海:范世寿、没遮栏:阎洪、混十万:刘国龙、九条龙:郭大成、一只虎:李过、闯塌天:韩国基、红狼:刘希尧、小红狼三猴儿:刘超、阎王鼻:刘越、云里虎:张得功、金钱豹:柳天成、莽张飞:杨世威、鬼子母:董国贤、独脚虎:刘兴子、二大王:张进嘉、草上飞:徐世宝、赛金刚:韩国维、巴山虎:李园、小袁营:张三贵、王老虎:名国维、紫金梁:王自用、金翅鸟:王成功、格里虎:孙仁、老回回:马守应、过天星:徐世福、幆子块:白广恩、一斗粟:孙承恩、翻山鹞::高杰、一盏灯:张有义、点镫子:赵四、显道神:高加义、一科葱、满天星:张大受、横天王、托天王、十反王、小秦王、托塔王、爬天王、整齐王、混天王、乱世王、上天王、左军王、混世魔王、瓦罐子、不识秤、上天龙、马老虎、乡里人、一联鹰、九梁星、老当家、八金刚、破钾罐、邢红娘、一垛墙,浑天蜚、可天蜚、独行狼、混天龙、姚黄十三家、猛如虎、袁韬、武大定、混天猴、摇天动、管泰山、黄虎、流金椎、整十万、射塌天、金狗儿、龙江水、自来虎、上天猴、邢家米、张玅子、黑煞神、李老柴、杨六郎、东山虎、郝小泉、掠地虎、通天税、邢老虎、赵和尚、神一元、神一魁、掠山虎、混江龙、不沾泥、马上蜚、一杆枪、一丈青、李公子:李岩、一座城、一字王:曹操。

  流贼陷庐州府纪(上)余瑞紫

  熹、烈之时,屡岁荒旱,死亡载道,民不堪命,以致流贼蜂起三秦。贼之首领百余人,大者万余人,亦有数千人者,小者千人,亦有数百人者。势小则合,势大则分。攻城略地无虚日。独李自成与张献忠称渠魁。闯贼陷秦、晋、楚、豫后,流燕京逆天作难。八贼陷河南、江北、湖广、四川。所陷州邑,奸淫掳掠,焚杀惨毒,经过之处,立成丘墟,无复人烟。是时纪事者,有明季遗闻,绥寇纪略、樵史、虎口余生,纪事本末等书,事亦颇详。惟陷庐州等处,事实舛错,语言模糊而多虚伪。吾乡余瑞紫先生(字圣友),城陷被掳,在营半载而遯,八贼甚重之,与共食饮,晨夕聚谈起事本末甚悉,耳闻目见,丝毫不爽。先生随笔录之,文虽朴质,事咸真实。予不敢易其原稿,姑录而存之,以俟后世有志于史学之君子,以备采择云尔。

  大明崇祯八年,岁次乙亥,庐州府知府吴大朴(河南汝宁府固始县进士)于正月初旬循例谒淮(见总漕都御史)去后,遂闻流贼反信。如上元佳节,历年街市各色灯俱全,龙灯、狮子灯尤多。人家放花、放爆竹、放烟火,笙箫鼓乐,諠填街巷,闹热之极。看灯者自晚达旦,游行不绝。至是概不题起,大街寂寞无闻,相遇者直讲流贼。于是七门各集多人,持刀枪、执棍棒,俱绕行城外,名曰扬兵;谓贼闻之,城中有备,决不敢来。

  至十九日,太守回,即令城上盖窝铺,搬运砖石,积城头以候用。至二十一日晚,遥望城东,火光烛天,諠传乡村失火,竟不知贼到店埠镇,杀人放火,焚房屋,烧竹木。二十二日侵晨,贼到城下。全城大惊。贼之人马多不可言,城外焚杀惨不可言,人人愤怒,共议出城杀贼。各门之精壮勇健者俱奋勇争先。从德胜门,自城上缒下,取得胜之谶也。走到小东门城外,止见数贼,众人即一齐跪下。贼叫丢器械,人人弃其刀枪,任数贼砍杀。可怜数百性命,无一生还者。城上人见之,恨入骨髓。幸人人奋守城池。富家大户多送酒饭,犒劳守垛人夫。

  二十三日,贼众顶大门板来攻城,挖水关。又顶板掘城墙,穿地道。矢如飞蝗射城上。守城人以砖石击射,伤贼多人。昼夜攻之,又挖关。有庠生李玉卿,甚富,出多钱募人填关,人争趋之,半日而关填塞坚实。

  二十四日,攻北门。已破月城,登小楼。寻缘墙上大城。幸大城垛口高,贼不得上。有壮士鲁能所(名弘道),一人挺枪抵垛口御之。群贼畏之不敢上。又一人放炮,而炮不响。指挥使田起潜情急,更挟一百子炮,咬指血滴炮上,叩首哭祝,一发而小楼打倾半边,打杀数十贼。内一衣蓝袍者号二大王(张进嘉),被打死。贼众尽退,而城始全。太守赞曰:『北门锁钥,非将军不可』。是夜,贼急攻南门、小东门。城上灯火照之,如同白昼。贼人百计攻之,太守百计御之。张献忠曰:『好个庐州府!日间是个人城(见守城人多也),夜里是个灯城(见城头灯火多)』。遂有「铁庐州」之号。适养济院一团头,名方四,以葫芦瓢罩头上,浮于水面,远远漂至,贼之蹲河岸者,突撦下水杀之。太守于城上见之,赏银四两。自是贼之饮马取水者,皆群行以目。连攻数日,贼攻者疲,而守者亦困矣。

  二十八日晨,贼流往巢县去。破巢县,杀知县颜觉(浙江人)。又陷无为州,陷含山县,陷和州,陷全椒县。掳掠焚杀之惨,古今未有之恶也。城社丘墟,蒿莱没人,十室无烟,磷火昼见,路断行人,狐兔之迹满道。先是陷凤阳,杀官吏,放罪宗,焚皇陵。皇上闻之震怒,命将出师,以剿贼为事。自此无不谈兵说贼矣。

  流贼去后,吴太守遂于东关外修筑石坝,以蓄水护城。恐贼决坝,乃造炮楼于河边以卫之。其关下去前所填土,则铸铁柱,使通水道,而贼不能动。又于城门口砌陷马坑,深丈余。城下碇梅花桩,挖品字坑,使蜚梯冲车不能近。每一垛用五人守之,更番迭易。夜间,每垛用照城灯一盏,每五垛用照城火一盆,贼至即见之。其为守城计亦周矣。光阴迅速,不觉十二月十七日,流贼又到庐州府,攻城特甚,全不似春初。幸守城者亦不似春初。故虽力攻,而守亦坚固。因思以冬月之贼攻春初之城,城必不保;以冬月之人杀春初之贼,贼必大伤。无如命数已定,故春为城之幸,而冬亦贼之幸也。二十二日,贼流往滁州去。

  九年丙子正月初一日晚,援剿经略卢象升率大军到府。总兵祖宽系守边名将,闻贼在滁州,初二日即起兵追剿,兼程而进,直入贼营。贼意不知是兵,犹以为本营人马。怎当此惯战将士视流贼似婴儿,杀伐之声闻数里,贼大败,又流而去。嗣是贼无不到之处,而卢公又勤王去矣。

  继则熊文灿,用剿兼抚,而张献忠就抚于谷城县。城中创一大宅以居之。所居有牡丹花开于冬月。有一老婢贺曰:『老爷必有天日之分,从未见此花开于此时』!八贼私喜。贼性不改,与官民俱不合。兵备道密以文投治院为剿计,下文役为巡风贼所执,搜出密札。八贼大怒,即刻焚杀,叛之而去。去则流毒无穷。上命辅臣杨嗣昌(湖广常德府武陵人)督师。上亲送之,赐宴赐诗曰:『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此十二年九月中旬事。一时军容之盛,地方迎送之恭,古未有也。其随征将官则有猛如虎虎大威者(此将系虎生,故以母为姓),骁勇无比,日夜追贼。贼之奔窜无宁晷,日不暇食。疲困之极,兵贼交卧于路,彼此不知。于是贼流入四川山中。奈山险路狭;不便排兵布阵,只用围困之法。时值大雪,八贼衣貂裘犹寒。其人马所存者仅千余人。是时冻馁交迫,八贼几欲自刎。一贼曰:『胜败兵家常事,且缓俟兵到再议』。八贼犹豫。忽拿一土人至,问何处有粮。土人曰:『离此不远有砦,砦上有粮。』群贼疾行到砦,攻之即破。果得粮若干,贼赖以生。破后,视砦下险峻陡绝,亦不自知其何由而上也。粮尽春回,贼竟从山背后无路径处生开一路遯出,官兵犹以贼困久,非冻死即饿死。岂知贼众复至湖广,掳人甚众,竟到襄阳,围城数日。忽又退去三百里。城中侦贼去远,遂怠其守。贼忽一昼夜复回,假充营兵,吹打进城,并无一人疑为贼者。盖贼去而兵即来,每每如是,故不疑尔。是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陷襄阳府,焚杀掳掠,且遍搜觅襄王。少顷执王。王年七旬外,须发尽白,体貌修伟,跪叩八贼曰:『求千岁爷爷饶命』!八贼说:『你是千岁,倒叫我千岁。我不要你别的,只借你头用』。王曰:『宫中金银宝玩,任千岁爷搬用』。八贼曰:『你有何法禁我不搬哩?只一件事,你不给我头,那杨嗣昌不得死』。于是杀王。遂以告示张挂沿路,上说杨嗣昌得金银珠玉紬缎各色若干。至于总兵、副将、参、游、都、守、千百把总之类,悉加官爵。人见之,有信者疑者。而杨公知罪难逭,遂自缢于徐宅花园中。从此兵欲剿贼愈甚。八贼乃回避于英、霍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