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素斋杂记


  军机处拟旨,有经御改者,书之档,仍其旧,而恭录御笔于上,谓之过朱。

  凡折件摘其事由,书之折面,谓之开面。凡军机处奏片,请旨发下后,交内阁,补书王大臣衔名于前,年、月、日、谕旨于后,谓之穿靴戴帽。

  军机处金牌,日交汉章京住班小班公佩之,封印后交领班者。若遇随扈,则派章京一人专掌之。

  王公、尚书、侍郎、将军、都统、督抚,年岁生日,各咨呈军机处。正月初旬,汇具以闻,以备赐寿。侍郎、副都统以上,年及六十岁者,每年冬咨呈军机处,亦汇以闻候旨,恩赏朝马。

  军机处谓各督抚折奏为家,其他谓之罪,值班日无明发寄信谕旨,谓之摇。

  慈禧皇太后御笔,颁赏臣下“福”、“寿”字外,又有“龙”、“虎”、“松”、“鹤”、“益寿”诸字。璇宫墨宝,堂庑生辉。

  南皮张文达公,自谓为吴刚转世,见于梦兆,尝自镌小印以志。

  元旦长至暨万寿圣节,各省督抚等应递贺折,先期半月,但非忌辰日均可呈递。

  简放各省主考日期:云南、贵州,五月初一日;广东、广西、福建,五月十二日;四川、甘肃、湖南,五月二十二日;江西、浙江、湖北,六月十二日;江南、陕西,六月二十二日;河南、山西、山东,七月初八日;顺天,八月初六日。

  廿年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江苏、山东各省,正主考皆系简放京堂开坊翰林,其他编、检居多。近惟辛卯,中书陈璧主试湖北,吏部员外郎王嘉善主试贵州,此外未经多见。

  丁酉中秋日,命翁同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案江苏,常熟、昭文二邑同城。

  国朝已得宰相四人:蒋文恪、文肃父子接武,翁文端大拜,至今日叔平大司农奉协揆之旨,相距才三十年,亦父子为相者也。

  丁酉,六部汉侍郎十二员,出学试差,及奉使外洋者,至八员之多,只四员在京,无不一人兼绾两部者,亦一时所仅见。

  每岁七夕,皇上驾幸紫光阁,皇后妃嫔皆随侍,南府供奉献剧三出,亦乞巧合欢意也。

  光绪二十四年元旦,日食,奉诏以康熙、乾隆年间正旦日食再见,参稽成宪元旦,于乾清宫受礼,不御太和殿受贺,停止宗亲宴,慈宁宫庆贺仍举行。

  近年,皇上驻跸颐和园,御仁寿殿办事。军机直庐暂设于东宫门外南朝房地,视隆宗门内直房尤隘。

  顺天乡试,向例府尹充监临兼尹,于初八日黎明赴乾清门领题,丁酉科兼尹孙燮臣大宗伯,奉命主试,入闱军机大臣面奉谕旨,特令府尹进内领题。因派予捧交片赴龙门,亲传与汉监临,亦创格也。

  丁酉秋,军机堂官谕令开列简放协办大学士名单,因查品级,考由尚书至总宪,均系应升。钱子密大司空,系拔贡出身,或疑其不应开列,然不由进士出身而拜相者。

  国朝汉员中不乏其人,并无不合开列之明文也。案宋时尤重出身,无出身者不得入相,故欲相某人,必先赐同进士出身,而后许入相。其重如此。则此语相沿已久,亦非无因。

  国朝谥法,最重文正。大臣易名之典,得谥正者,一代只一人。然谥文安者,则二百余年只道州何仙槎大司农凌汉一人。

  满汉人父子同时官一二品者,近惟徐荫轩相国桐、子楠士承煜,官荆部侍郎。

  崇心阶光官吏部侍郎、内务府大臣,子世博轩,续官阁学内务府大臣,亦绅所稀。

  满洲翰林,开坊最速,故有“编不过夏”之称。惟开至洗马司业,停滞数年,始得升转,故为之语曰“一洗万古大业千秋”。

  汉军正蓝旗赵氏,自国初以来,族中为邑宰者百余人,世因呼其门曰“赵知县家”。

  云南缪氏素君嘉蕙,工画,兼擅篆隶。慈禧皇太后召入宫中,侍从璇闱。清暇染翰,出入禁闼几十年,人比之曹大家云。

  国朝四世翰林,除满洲石氏、汉军李氏外,如常熟翁氏:文端公,道光壬午翰林;子叔平、协揆、同,咸丰丙辰翰林;孙曾源,同治戊辰翰林;曾孙斌孙,光绪丁丑翰林。亦四代蝉联,足称佳话。且叔平、协揆及侄曾源,均系状元及第,尤为科名之盛。惟江苏彭氏,足也并论。

  常熟翁文端公,未达时家贫。相传其乡居日,暇偶与二三父老为叶子戏。适雨,著钉鞋,竟夕坐博,验其履印,曾不一移。识者早决其安处有常,后必贵。

  光绪十四年,文镜堂观光,任潼商道。适抚藩臬均无人,遂兼权抚篆,后升川臬。戊戌,又值将军病故,总督藩司,均未到任。省中当时无他大吏,文又得护督篆,前后若出一辙。

  康熙间,仪徵武进士杨军门恺,受知圣祖,召入南书房,与何义门、蒋南沙诸人同校书史。后提督两湖,晚年归老。许登濂观赠联云:“天禄校书名进士,岳阳持节老将军。”儒将遭逢以视,哈军门入直枢廷,尤为荣耀。

  《梦园丛说》记内阁大堂案上粗石砚一方,相传为严分宜故物,不可移动。

  予询之温蔚卿内翰,信然。云:“此砚今犹置之大堂榻上东北隅,其西北隅尚有一柜,云亦不敢启,不知中有何物也。噫,奸雄柄国,据案票本,诬害忠良,一团厉气凝结于顽石,迄今数百年,触之犹足以祸人,可畏哉。至于柜,意必当时置紧要文件,或奸谋秘计,禁人窥视,故相沿至今,犹谓不敢启耳。其然,岂其然乎?吾不能决而信之也。

  成亲王旧邸,在净业湖北岸。府中贴落,王书甚多。后裔某贝子,欲裁去款识,售诸琉璃厂贾人,贾人不可。贝子怒,尽焚之。遗墨荡然,殊觉可惜。

  去河南裕州二十里,地名扳倒井,汉光武遗迹也。林文忠公未达时,公车过此,有留题古井五古诗一章,用笺纸四幅书之,粘于壁后寺中。住持裱为手卷,名流题跋甚多,今仍宝藏庙中。

  内阁厅事,有张诗ぎ河督祥河官阁学时绘紫薇花一幅,并书楹帖云:“丝纶阁下文章贵,钟鼓楼中日月长。近年广西况夔笙周仪、王幼霞鹏运、浙江许鹤巢玉琢、端木子畴采四君,同官中书。公余吟咏,互相赓和,刻有《薇省联吟词》,亦一时风雅事也。

  江苏曾之撰、张謇、江西文廷式、山东王懿荣四人,应礼部试时,世谓之四大公车。

  予堂伯祖诚斋光禄公达三,工诗,好读《易》。榷粤关时,构小亭于署,日把卷坐其中。题联云:“闲坐小窗读《周易》,每依南斗望京华。”先代清芬,后人能无钦挹。

  丁丑,同年支芰青太史恒荣,殿试二甲十五名,朝考二等十五名。沈立山兵部维诚,乡会两覆试,均名列二等十六。可谓巧合。

  乙未四月,庶吉士散馆用知县者,三十余员之多,为历科所无。各卷有一联故错平仄者,有故涂抹多字者,意惟恐不得知县,为熙小舫侍御麟疏参。

  军机大臣无定额,近数十年皆不过五人,相传多辄不利。光绪癸未、甲申年间,七人:恭亲王、宝文靖相国、李文正相国、景秋坪大司农、翁叔平大司空、潘文勤大司寇、王夔石少司马。未几,仍用五人:礼亲王、额筱山、张南皮两相国、孙莱山大司寇、许恭慎大司马。后复多至七人:恭亲王、礼亲王、翁常熟、李高阳、孙济甯、徐小云少宰、刚子良宗伯。高阳卒,济甯引疾,钱子密司空入为军机大臣。今则礼亲王、荣仲华相国禄、刚子良协揆、王夔石大司农、启颖之廖仲山两宗伯六人。

  予在枢垣,见上赐张南皮玉如意一柄,乃翰隆钱文端公陈群所进者。时文端后人子密司空在枢属领班,南皮因举以赠之,当时传为佳话。

  各省应行旌表妇女,例由督抚具题,或同乡官赴礼部具呈核办。军兴以来,内外臣工,专折奏请者,多戊子奉旨,仍著照例办理。

  道光以前,中外各官加衔者,百不什一。自军兴以来,保举捐纳之例开,不特外吏人人加有升衔,即部曹中且有郎中加按察使衔、主事加道衔者。后经吏部议,以四品不得逾二品,五六不得逾四品,七八不得逾五品。乃近年又有以道员加头品顶戴,自延旭之观察煜始;郎中加二品衔,自如鹤侪户部松始。

  光绪甲申,孙莱山、乌少云两侍郎,衔命赴河南鞫案未返,复使湖北、安徽,再返河南。轺车经岁,四省驰驱,为近年持节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