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行在阳秋-清-戴笠
行在阳秋-清-戴笠
初九日,驾发端州。十三日,命李元胤留守。上闻韶镇罗成耀遁去,遂戒舟西上。
驾至德庆。
二月□□朔,驾至梧州。戎政刘远生奏自请行,守清远峡,给事中金堡奏留驾,争之不得。适大学士瞿式耜疏至,言:“粤东难得易失。且韶去肇数百里,强弩乘城,坚营固守,亦可待勤王兵至,何乃朝闻警而夕登舟?”疏再上,而跸移德庆,向梧州矣。
下给事中丁时魁、金堡、蒙正发、詹事侍郎刘湘客诏狱。从御史程源奏也。大学士瞿式耜七疏救金堡等。时,上至梧州,百官请修行台。上欲以舟为家,有旨命陈邦傅统兵护驾,马吉翔护三宫舟先行。五虎失势,报仇者群起,独袁彭年以忧去得免。时魁等奉旨逮问于梧州,照厂卫,故事:榜掠招赂以数十万计,尽以充饷。拷讯时,惟堡大呼二祖列宗,余则乞哀殊甚。
十五日,清攻奉天。总督刘禄、监军御史毛养登战死,马进忠走靖州。
二十六日,清攻广州。
清陷惠州。惠州总兵黄应杰、道臣李士琏、知府林宗京等,以惠州降清,并执赵王由炎以献。
三月。
廿四日,清破永州铁柱关,次日破龙虎关。总兵向明高、姚得仁阵殁。永国公曹志建奔灌阳。
二十八日,朱敕发内阁,榜袁彭年、金堡、丁时魁、刘湘客、蒙正发等罪于朝堂,追赃遣戍,以昭法纪。
夏四月□□朔,再行考选。朱士考选第一(常州靖江县人)补吏科给事中,以代丁时魁。补童云骧御史,潘骏观职方主事,云骧谢恩时,伏地不能起,殒于御舟。
初八日,清兵至黔阳。
二十日,王光恩驻巫夔间,行屯政。
清兵至郴州兴宁县。巡抚黄顺祖,总兵林国瑞战死,其众二千人被屠。
二十四日,兴国侯李赤心擒永州清官李茂祖、余世忠,送行在,诛之。茂祖,陕西布政,署巡抚事,世忠乃镇将也。
六月□□朔。
清入清远峡。清远参将郦文龙,东总兵张道瀛,参将张善,南雄副将覃养志等俱降。
秋七月□□朔,湖南巡抚□□□,总兵白文明,自郴桂出降于孔有德。
八月。
十五日,御舟泊击龙洲。在梧州之东。
自春至秋,王、严二相,随驾逍遥河上,有民谣云:“汉宫秋也;昭阳愁也。”起恒字秋冶,化澄字昭阳;上与太后、三宫置酒楼船,箫鼓于梧州击龙洲之上下。起恒手书“水殿”二字,挂小牌于御舟前。上饮至中宵,不乐而罢,以清远峡及惠间有败报也。
九月,清破灌阳。知县李遇升被获,死。
曹志建奔恭城。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上不怡。严起恒疏请修省。
大学士瞿式耜遣其孙昌文入觐于梧州,授昌文翰林院简讨。
十一月。
驾幸藤县,陈邦傅自浔江迎驾。
初二日,清陷广州,屠之。李元胤携重资入广州;城中人亦婴城自守。男子上城,妇女馈饷。清兵环围城外,自八月至十一月初二日五鼓,北门观音山扎云梯,遂入城。城中惊惶相蹂践,炮统相击,城门筑塞难开,百万人民,尽死于内。杜永和自清远败后,退还端州,尚有兵万人。知不能守,遂奔恩平、高、电以扼高、雷廉。上与太后,三宫移驾西上,至藤县,遂分为两。陈邦傅自浔州来迎驾,诸臣与之合者,皆往石江;不入者,则入容县沟,赴北流、陆州、高化境。兵多散败,肆行劫掠。户部尚书吴贞毓失一妾,刑部尚书毛毓祥,孑身遁,闻上往南宁,向交趾及二十四土州为援。相随有王化澄、严起恒、马吉翔、庞天寿等。陈邦傅尚据浔江为殿后,其兵尚万余。
初三日,清孔有德入全州。
卫国公胡一青撤守榕江兵。
初四日,孔有德犯兴安。四日,有德兵至兴安,次日辰刻,大举入岩关。开国公赵印选、卫国公胡一青、宁远伯王永祚、俱以分饷入桂,榕江空壁。武陵侯杨国栋、宁武伯马养麟,方驰出小路军榕江,兵未战而自溃。发使趣印选,印选已出城。城中大乱,沿道驱掠。式耜令戢之不得,城中溃兵各鸟兽散。一青、永祚从城外去。式耜衣冠危坐署中。适总督张同敞自灵州回,过东江,不入泅水;过江,入桂林,愿与式耜同殉国。
初六日,孔有德破桂林。刘湘客作初五日,用历异也。
清江王及其世子、长史李□□,被获不屈,死。
留守大学士瞿式耜、兵部侍郎张同敞被执。不屈,羁于别室。
大学士王化澄、户部尚书董天阅、广西布政朱□俱降于清。
桂林、平乐、全州、□□、东安、永宁、临桂、灵川、兴安、义宁、昭平、灌阳、永福、恭城、阳朔、荔浦、修仁、富川等十七州县俱陷。
闰十一月。
十七日,留守大学士瞿式耜、兵部尚书张同敞死之。刘厢客曰:“瞿公执去,见有德,公云:‘事已至此,一死足矣,夫复何言?’有德雅重公,安于别所,防卫严而不失礼焉。公赋诗与张公赓和,逻卒得公与胡一青书,知公死心社稷,而志未灰也、十七日辰刻,请公出,公笑谓张公曰:‘我二人多活了四十日,今日事毕矣!’张公亦谓曰:‘今日得死所矣!’遂南面被害。十六日之夕、十七日之辰,雷霆冬发,远近皆曰:‘征在公也。’瞿公绝命诗云:‘从容待死与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张。三百年来恩泽久,头丝犹带满天香!’时给事中金堡已为僧,上书有德,请葬二公,遂瘗北门园。”
十二月。
驾幸南宁,入土州。朱天麟、严起恒、王化澄、马吉翔、庞天寿等俱从行。
擢兵科给事中张起为副都御史,巡抚南宁。
南阳伯孙元胤被获于钦州,赴广州。五日之内,两广连陷,驾离梧州,为陈邦傅所劫,百官星散。元胤身率散卒护跸,憩南宁。身至南海,檄旧旅。至钦州,为土兵王胜常所劫,械送广州。见有德,不屈膝。有德不遽杀,留之以招杜永和。
是冬,高、李二将率众数千渡沪,自黎州出掠嘉眉。
五年辛卯春正月,□□朔,驾在南宁,寻幸安隆州。
二月十五日,清陷梧州及苍梧、藤县。
二十五日,清陷柳州及象平、马平。
三月。
端州、罗定州降于清。
清陷高州。高州提督李明忠兵溃于□,清兵追至电白县,明忠预遁,清遂陷高州。道臣郭光祖、吴人龙、知县文振义、副将王邦友等俱降清。
新泰伯镇守潮州总兵郝尚文、潮州道沈时、知府王朝鼎俱降于清。尚文寻内附。
夏五月,秦王孙可望遣将贺九仪、总兵常荣将兵至南宁护驾,并请移跸南。上亟召随从诸臣议之。时,阁臣吴贞毓、御史王光廷、徐极等劝驾幸钦州,依李元胤。阁臣朱天麟力请幸滇,言:“元胤屡败之余,众不满千,栖依海滨,其不足恃,明矣。南山川险阻,雄师百万。北通川陕,南控荆楚。亟宜移跸,以坚可望推戴之心,以慰中外臣民之望。”吴贞毓,魏光廷等坚执不可,遂寝其议。
秋八月,庆国公陈邦傅与其子文水伯陈曾禹遣将至梧州,降于孔有德。
浔州总兵李时、方有声、副总兵邓景、监军道杨兆文,浔州知府何允中,俱降于清。
陈邦傅杀宣国公焦琏。琏与邦傅有儿女戚,邦傅说降,不屈,遂为所诱杀。又宁端伯茅守宪为邦傅所胁,缴印降。守宪寻悔恨,遂卒。
冬十月,抚南王刘文秀率兵五万攻保宁,不克。文秀自滇入蜀,与袁韬、武大定等相拒数月。
十四日,靖南侯于大海率兵于荆州,降于清。大海初据夔州之巫阳,为孙可望所败,故降。
定川侯李占春被执。占春伪降,即为僧遁去,寻复被执。
是岁,永州诸生邓光远,不屈,死之。
孙可望杀大学士杨畏知。畏知故沧衡道也,永历改元,擢部院。是年,入觐安隆,晋大学士;还滇,可望忌而杀之。
●卷下
六日壬辰正月□□朔,驾在安隆州。
二月二十五日,吴三桂破嘉定州,总兵白文选预遁。
清耿继茂兵入钦州,开国公赵印选预遁。
杜永和守琼州,降清。
三月初八日,湖北昼晦,大风扬沙,至持烛而行。
官车复沅州,又复平遂卫、蓝田县。
清破佛图关,遂陷重庆。
夏四月二十日,清入叙州,总兵王俊臣、白文选退守永宁。
故四川提学任佩弦降于吴三桂。
十一日,德州雨雹,大者如瓜,杀三人,沈漕舟一。
十三日,清杀南阳伯孙元胤、安肃伯李建捷。元胤闻杜永和之降,恸哭三日夜,清遂杀之,投尸江中。时,前锋将周彩、安肃伯李建捷亦成栋养子,与元胤义兄弟也。建捷尝从杜永和先登广州,败走苍梧,与元胤同护跸,亦随海内。钦州作难,已登舟出海。闻元胤被执,遂愿与同死。
十八日,官军复靖州,擒斩清总兵杨国勋。
廿一日,孙可望自靖州率众攻湖南,清帅沈永忠遣张国柱御战,可望击败之。
六月荆江侯张先壁朝行在,封沅国公。
晋马进忠鄂国公。
吴三桂破石泉县,巡抚詹天颜、及曹淇等俱被获。天颜,福建人。
秋七月庚午朔,复宝庆。
初四日,安西王李定国、平东王孙可望、复桂林;孔有德、陈邦傅、曾盛、祖秘希、孔承先、孙龙、孙延世、董英、袁道先等伏诛。可望自行在出宝沅,定国帅偏师轻骑扼有德于桂林,旬日下数十城。有德自刎。已获其幼子置军中;至十三年己亥春,杀之。
十一日庚辰,黄雾四塞。
复永州。擒斩清纪国相、邓胤昌、姚杰等数十人。
八月十六日,复夷陵。
十八日,建极殿大学士朱天麟卒于广南府,予祭葬,荫一子中书舍人,谥文靖。
孙可望败清于靖州。可望驻长沙善安县。
博兴侯张月降于清。
九月,清再陷梧州。
杜永和、张月执、提督李明忠降于清。
诏授文日章为攸县知县。
吴三桂兵至龙安边堡。
冬十月,抚南王刘文秀攻保宁,不克。文秀自绵州出攻保宁,十日,吴三桂至,文秀撤围退。
十一月十三日,官军复衡州,擒清辰州总兵徐勇及刘升祚等。
十九日,清兵至湘潭,马进忠退守宝庆。
二十三日,清再陷衡州。总兵马□败死。
十二月初五日,清陷藤县,总兵罗超战殁,再陷贺县。
二十九日,清兵入平乐县,守将彭俊阵殁。
是岁,封莫宗文安仁伯。
七年癸已春正月□□朔,驾在安隆州。
二月,李定国、马进忠兵入永州。
二十八日,永州陷,李定国走龙虎关。
孙可望驻靖州,总兵冯壮力驻奉天。
清帅耿继茂破廉州,道臣河道光被执,死。道光,江西庚午举人,初任南太和知县。
三月,武陵侯杨国栋、安仁伯莫宗文,攻常德,不克。
十七日,孙可望御清兵于周家堡,败回宝庆。
安西王李定国败于肇庆,退驻柳州。
夏四月,郝尚文复以潮州内附,斩清知府薛信辰。
五月,封杨时清征定侯。
六月初四日,潮阳再陷。
闰月初九日,安西王李定国出师广州,攻肇庆。
二十六日,总兵周金汤攻复遂溪,降其守将陈琪。
秋七月,李定国复化州、吴川、信宜、石城。定国以施尚义守化州。
初九日,李定国离肇庆。
十三日,李定国遣兵入贺县、乐平。
二十一日,李定国率兵二万攻围广西贼,不克。定国围七昼夜,清兵自奉天至,定国解围。
总兵王之邦、卜宁、张盖阵没于阳朔。
叛将赵文贵执四川道孙胤乾至保宁,献于清。
孙可望驻奉天。
李定国兵擒斩清广西巡抚王荃可。
八月初五日,石城遂溪陷。
化州陷。
九月十四日,潮州再陷,新太侯郝尚文父子投井死,潮州道李兆京被获,死。以王立功内应也。尚文一作尚久,以功历升总兵,守潮州,清至以城降附。戊岁,李成栋内附,尚文复正朔,诏以为将军,仍驻潮州。李败,复降清,为潮州总兵,寻加衔管水师,中疑不肯越省城。癸己,复奉正朔,自称复明将军,挟诸乡绅入城,尽反清所署官属,愿从者仍与原衔,不愿者拘留之,唯教官以下听。下各邑,追印,多挟印去,空城以待。惟龙溪知县焦某举城归之。至是清以重兵压之,尚文父子投井死(一曰自缢死)。
冬十月,清帅尚可喜陷吴川县。陈彝典、陈其策被杀。
十一月二十日,清督祖泽远援郧阳。
十二月十三日,清破郴州桂东县黄蜡潭。巡抚朱俊臣陷阵死,总兵罗念等降。
是岁,官军擒斩清广西右江道参议金汉葸,乐平知府尹明廷。广西副将温如珍降清。
八年甲午春正月□□朔,驾在安隆府,以吴贞毓为大学士。
孙可望驻靖州。
二月,安西王李定国帅兵入高州,张月来归。
夏四月初十日,李定国兵至雷廉,遣将攻复罗定、新兴、石城、电白、阳江、阳春等县。
六月李定国遣将攻梧州,不克。
官军擒斩清湖广湖北道右参议刘鼎祚、辰州知府王仕。
秋七月,遣内臣至厦门岛,册封朱成功为延平王。
二十六日,平远再陷。
冬十月初三日,官军攻围广州。
十一月,诏改安隆州为府,改都康、万承、安平、龙安诸州为府。
十二月□□朔,延平王克复漳州。
初六日,李定国攻新会县。
十四日,清援广州,官军解围。
十六日,李定国攻肇庆,不克,还广西。
南宁巡抚张起致仕。起与孙可望标将贺九仪不和,故也。
是岁,予大学士吴贞毓自尽,杀张钅鼎十余人。诏曰:“朕以藐躬,缵兹危绪。上承祖宗,下临臣庶,阅今八载,险阻备尝。朝夕焦劳,罔有攸济。自武衡肇梧以至邕新,播迁不定,兹冬濑湍,仓卒西巡。苗截于前,虏迫于后。赖秦王严兵迎扈,得以出险。定跸安隆,获有宁宇。数月间捷音叠至:西蜀三湘,以及八桂,氵存归版图。忆昔封拜者累累,若若,类皆身图自便,任事竟无一人。惟秦王力任安攘,昆予一人。二年以来,渐有成绪,朕实赖之。乃有罪臣吴贞毓、张钅鼎、张福禄、全为国、徐极、郑光元、蔡宿、赵赓禹、周允吉、易土佳、杨钟、任斗枢、朱东旦、李颀、蒋乾昌、朱议昶、李元开、胡士端包藏祸心,内外连结。盗宝矫敕,擅行封赏,贻祸封疆。赖祖宗之灵,奸谋发觉,随命朝廷审鞫,除赐辅臣吴贞毓死外,其张钅鼎,张福禄等同谋不法,蒙蔽朝廷,无分首从,宜加伏诛。朕以频年患难,扈从无几,故驭下之法,时从宽厚,以至奸回自用,盗出掖廷,朕德不明,深自劾责。此后凡大小臣工,各宜洗涤,廉法共守,以待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