莅蒙平政录


  ○为严查山场以靖地方以安民生事

  为严查山场以靖地方。以安民生事。闻蒙邑蚕场甚多。放蚕者本境仅有二三。别州县十有八九。屡奉宪檄。查迯缉盗。以及钦犯归旗人员。前于庵观寺院及在城在乡开店人等。业巳各发印册取具甘结在案。今值秋初。恐有外来匪类。托名放蚕。以致迯盗并钦犯归旗人员。潜藏蒙境。贻害地方。为祸最烈。为此票仰该管社耆社保庄头人等。逐细严查。即将查过地方。写造清册一本。注定某社某庄蚕场。坐落何处。场主某人。放蚕人等。系何州县姓名。按数开填明白。以便用印钤葢。候本县亲诣查勘。仍按月取具场主供主。并放蚕人等甘结赴县投逓。如有狥情漏报。以及奸棍隐霸不报等弊。本县访出。一并严拿。定依窝家重罪究治。申报。

  ○为严查遗漏山场以免贻害地方事

  为严查遗漏山场。以免贻害地方事。照得蒙邑地介冲衢。一切钦犯逃盗。以及归旗人员。屡奉各宪。严饬稽查。时值初秋。深山穷谷之中。恐有潜藏匪类。托放蚕为避罪之地。借山场作窝主之家。以故差役。眼同三乡社保庄头逐处挨查。并取具该管人等无遗漏甘结。不意差役。勾通社保庄头。希图目前之小利。竟忘异日之大害。罔上行私。莫此为甚。本县久巳访知。姑为宽恕。今行票委捕衙官吏务须亲诣三乡。凡有山场之处。尽行挨查。无论绅衿耆庶以及军民人等。既有蚕场。必有放蚕之人。场主供主并放蚕姓名。逐一清查明白。备造清册。并具该衙无遗漏甘结送县。以便本县亲临挨查。如有豪棍把持。抗不开报。许该衙指名报县。以凭拿究。治以窝线大罪。及该衙狥情隐漏。定提经承究处。不贷。

  ○为严拿光棍诈骗以除地方大害事

  为严拿光棍诈骗以除地方大害事。本县未出都门。访得蒙邑路当极冲。一日之间。凡客啇之往来于东南西北者。真如云而如雨。间有一种光棍。不务本业。视花酒若性命。借赌慱作生涯。囊无一钱。身鲜立锥。思盖楼阁于空中。因起风波于地上。于是游食四方。专以打网为生。或假充旗丁。或假冐势仆。或假妆差员。每每歇人店中。不惟酒食饭价。分纹不吐。抑且捏失行李。诈骗店主。又有一种不肖家人。奉主差遣将银花费。更捏窃盗名色。勒掯店家。逼取甘结。以使欺哄主人。本县足履天下之多半。稔知此辈枭恶。今奉天子命。以抚我蒙民。倘有前项光棍。胆大包天。肆行吓诈。许尔店家飞禀本县。审实。定以光棍新例严处。不贷。特示。

  ○为特设牌坊以清疆界等事

  为特设牌坊。以清疆界。以靖地方事。照得蒙处万山。路当极冲。凡行人之往来于东南西北道上者。每日不可以数计。兼以地近 神京。逃人接踵。发觉不早。害及身家。又以时值秋成。我蒙邑幸邀 神佑。大雨沾足。畧可粗安。但恐外来匪类。潜藏我蒙土。贻害我蒙民。前巳督催三乡人等。申饬保甲。设立牌长。造具清册。沿门廵缉。务俾盗息民安。尤虑界限未清。防守不力。为此特捐清俸。广设牌坊。庶使彼疆此界。不致混淆。而思患豫防。各有专责。尔等乡耆地保。务必小心稽察。以仰体本县。视尔民即吾子。视尔土即吾家之苦心也。亦不得指称牌坊名色。科派小民。借端吓诈。一经访出。重究不贷。特示。

  ○为广立义学以端蒙等事

  为广立义学。以端蒙飬。以培人材事。窃照互乡可教。何况阙党。本县世守一经。惜士怜才。匪伊朝夕。凡兹城社生童。久立大成文会。每月四九之期。分题作课。至村夫野叟。巳刋刻圣谕。分给各社乡老。按期宣讲。尤恐深山僻宇。不无稚子穷丁。或志期上达。苦于师传之乏人。念切读书。限于父兄之莫靠。余窃悯之。为此示谕三乡耆老知悉。本县于各社附近地方。广立义学。捐俸延师。以空旷为训所。凡属贫寒子弟。许尔等不时举报。注册呈县。以便送学课读。即或耕种时忙。不妨于力田之暇。偷得工夫。畧晓字句。虽不能知书达礼。亦可以化其稚气顽心。此正孝弟所山生。而亦即人材所由育也。间有富而好礼。于所居村落。能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者。本县不惟扁额奖励。而且以名闻各宪。大彰乐与为善之意矣。特示。

  ○谕三乡父老知悉凡票以钤印为凭

  谕三乡父老知悉。照得差役之拘提人也。原以催办公事尔。乃有以牌票为奇货。视小民若鱼肉。往往吓诈愚民。而莫敢谁何。以县票无印故。本县仰遵功令。下惜百姓。决不忍轻发一役以扰我乡井。故凡票非用印钤盖者弗遣。间有奉公号件。急如星火。非差不结。亦必朱标卭字于单票之上。乃敢布之三乡。其仅标日字而朱行者。即系使鬼。尔百姓。得执之以闻。特谕。

  ○为严饬事

  为严饬事照得蒙以至疲至敝之区。当极冲极苦之地。官之奉薪有限。马之倒补无穷。本县节而又节。省而又省。犹恐枉费一钱。有叶尽蚕不老之虑。以故各役工食。俱系按月支发。恐有不肖夫役。分银到手。博饮花费。贪目前之欢乐。忘终身之饥寒。致令父母忍饿。妻子号寒。尔等虽是服役。自本县视之。皆吾赤子。故深为尔等恨之。又未尝不深为尔等悯之也合行出示晓谕。为此示仰各役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凡发出工食银两。间有少人钱债。即行速还。其余剩些须。各宜养尔父母。畜尔妻子。当思衙门中之一文钱。非可容易得来。朝廷家之工食。最难轻自消受。敢有不肖夫役。博饮浪费。不顾身家。以及讨债之人。赴县呈禀。定行指名严拿。立毙杖下。决不宽宥。各宜凛遵。慎之毋忽。特示。

  ○为特设信票等事

  为特设信票。以绝差扰。以安民生事。昔者窃闻长老言。古良吏曾有以木皂隶而代一切勾摄之令者。中无贪壑。外鲜渔猎。岂不法良而意美哉。迨后世人心非古。结绳难理。一时顽梗者流。相习为木偶人。而呼应往往不灵。遂罢之弗用。以故原告自拘之说。自此起矣。由斯术也以往。宜其闾阎安。鸡犬宁耳。乃复有狡猾之徒。借自拘二字。为吓诈灵符。或转托地棍。或暗央乡保。阳为息事而止争。阴实贪财而黩货。彼此串通。两两打合。稍不遂意。即为诳禀。甚有未登其门。未见其人。故乃张大其题目。不曰。抗不服审。则曰。日无官长。葢此辈存心。欲遂巳之欲。势不得不激官之怒。欲激官之怒。势不得不甚人之恶。官长不察。便堕术中。差役一出。彼得假如狼如虎之威。以遂其如鬼如蜮之诈。茕茕愚民。何能堪此。本县莅任三月。囹圄一空。心窃喜百姓淳良。而桁杨可不事也。为此示谕三乡人等知悉。嗣后各安分守巳。让人怕人。千忍万忍。莫轻告状。倘万不得巳。赴县申诉。今特设纸皂。不惟省一差。即可省一费。亦期尔等息讼止争。共享无事之福也云尔。间有亲朋管劝。情愿和息者。本县且听尔百姓自便焉。特示。

  纸皂牌式

  纸皂牌式

  蒙阴县正堂陈为  事。据原告禀前事。仰原告执此同乡地等。亲送被犯之家。填注领送日期。并限某日具诉以便原被干证。赴县即审。如违。添差拿究。不贷。
  计开
  原告   【 某月某日同乡地等执票送讫。限同约限某日具诉候审。】
  于证
  被犯   【 某月某日同乡地等将票领讫。今依限具诉。同原告候审。】
  虽张其口。不食民肉。
  不吃民酒。虽提其牌。
  不爱尔物。不受尔财。
  虽携其索。不逞凶威。
  不肆凌虐。
  (见图)
  康熙二十 年 月 日差原告
  票           限   日销

  ●详文

  为沥陈蒙邑十大苦等事
  为通询地方利弊务期实益民生事
  为呈报路遇盘获迯人事
  为申饬弭盗之令务期黾勉力行等事
  为路途截劫事
  为遵行劝谕首报隐地等事
  为通饬详陈预筹积储悉心条议以备采择事
  为刼财杀命事
  为马价全裁未复穷员赔补难支等事
  为钦奉上谕事
  为米豆之腾贵非常等事
  为进运之关系最重等事
  为马价全衣未复穷员赔补难支等事
  为驿路之冲烦巳极移门之夫役难支等事
  为冲驿差繁日甚穷员赔补无门等事
  为冲驿差繁日甚穷员赔补无门等事
  为龙衣之关系最重等事
  为请收不税不粮之美利等事
  为异常蝗蝻田禾难保等事
  为申饬不遵禁约属员等事
  为钦奉上谕事一
  为钦奉上谕事二
  为清查丁地以均差役以苏民累事
  为饬查擅宰耕牛告示事
  为饬知事
  为异常蝗蝻田禾难保吁天作主设法急救事
  为申饬事
  为衙蠹殃民事

  ○为沥陈蒙邑十大苦等事

  为沥陈蒙邑十大苦仰祈宪鉴急赐拯救以苏疲驿以保残黎事窃照蒙邑四远交冲。诸艰丛集。官民俱困。莫此为甚。谨将数十年之积苦。择其至大者。列为十条。一一为宪台陈之。一曰赔马之苦。自额设马价七百余两。兵兴之际。全裁未复。卑职到任七月。巳赔马四十二匹。但卑职以蕞尔穷员。既乏武侯流马之能。又无文成点金之术。设使家有良田美产之可鬻。邑有富商大贾之可借。库有起觧存留之可那。即剜肉医疮。以济皇华。此亦卑职甘心而不辞。无如库无可那之项。邑无可借之人。家无可鬻之业。差繁马倒。赔补无底。其苦一也。二曰工料之苦。查驿站原额三千三百六十二两有奇。自十四年裁减。止存银二千七百两有零。现今豆价每石三两五六钱不等。窃思蒙当九省之冲。虽海隅日出之邦。莫不来享来王。以奔走于圣人之朝。差使既盛。工料倍加。犹虑不足。况并其原额而裁减之。又安望其夫饱马腾。于以达机密通远迩耶。其苦二也。三曰马少之苦。蒙处万。山。路当极冲。一切差员。每日动以数拾起。而需马常至百余匹。其额设驿马。仅有六十。以有限之马。应无穷之差。虽有千里之驹。日走于巉岩危石之中。亦安能保其骑而不伤伤而不毙也。其苦三也。四曰背包之苦。凡奉使差员。其背包应照会典。止以十觔为率。久巳奉旨在案。但立法之始。未尝不严。后即极严。未有不弛。前虽通详。今巳立石。然非仰藉宪威。大为严禁。卑职独一旦返数十年之积弊。势必大起争闹。争闹不巳。势必辱官殴吏。且有不肖之人。挟此衅隙。故意骑伤马匹者。其积恶仍未改也。其苦四也。五曰衙署之苦。方今圣天子百度厘举。庶政咸修。一十五国之郡邑。莫不星罗棊布。位置得所。独蒙署阙如。借居民房。朝廷征收之钱粮。无库可以积贮。逃人流犯之起觧。无狱可以监禁。六房急紧之公文。无地可以抄誊。县官以有署而反居无署之地。小民以有主而竟作无主之业。其苦五也。六曰饷鞘之苦。查江浙财赋。几居天下之半。而蒙以斗大山城。当南壮孔道。一时饷鞘之来。有二三十万者。有四五十万者。甚至有七八十万者。卑县额设白夫仅仅四十许。两人而抬一鞘。不过二十鞘而止。夫钱粮大事。在差员势不得不责之县官。在县官势不得不责之百姓。百姓之抬送。曾无虚日。县官之雇觅。莫可如何。其苦六也。七曰进运之苦。查上用龙衣。系至大至紧之差。其始原由水路。以达京都。迩来改为陆路。每年经过。用牲口驮载。苐蒙环山而居。其间层峦迭嶂。路高高而下下。地直直而曲曲。前于 织造府金曾有改请夫抬。永保万全之详。葢以山径崎岖。马非龙驹。不能不蹶。马即龙驹。亦不能不蹶也。其苦七也。八曰车辆之苦。蒙邑诸山环峙。众壑争流。道险路斜。民间搬运米薪。类皆肩挑背负而用车辆者葢甚寥寥。即有奉公差员。间用一二车辆。每辆折价二三两而去。近奉天津道准新泰等县关文。以上用缎箱布捆等项。需车一百五十五辆。雇觅无门。因于天津道。亦有请改夫抬之详但思进运系织造经理。例应移咨抚宪衙门。转饬州县。以便应付。今关会巳久。音信无间。非早为移会。确示的期。将尽数雇觅。穷民之守候可悯。不预为备办。上用之违悞堪忧。其苦八也。九曰零觧之苦。查临德二仓。以及花绒黄蜡牛角弓面等项。前曾具详。归并 藩库。葢其为数最少。而撒款又极零星。封纳甚为不便。兼以蒙抵临德。其一往而一返者。又复千里有奇。有一项之钱粮。即用一人之起觧。乃跋涉道途。及守候批回。必迟至数十余天。始可了此一椿公事。以故长途之脚价。觧役之工食。兑收之烦难。视起觧 藩库兵饷。真一倍而有数倍之累。其苦九也。十曰防汛之苦。从来设兵原以卫民。然欲民安其生。必先使兵得其所。斯民与兵相习。兵与地相宜。而土著既久者。则防御自固也。今蒙之城。大几二里许。高仅一丈余。民之茅屋数椽蓬头垢面而处于邑中者不及三十户。钱粮征收。饷鞘宿歇。皆于兵是赖。独是一年一换。兵之去乎蒙者。既惮搬运之劳。来乎蒙者。复畏安插之苦。驻札之地。不能保其永久。则防卫之计。安能责其必周。其苦十也。凡此十条皆蒙邑数十年之积苦。官之骨绽皮穿。而饮泣不敢陈。民之筋尽力绝。而含泪不能言者。卑职幸逢皇上以尧舜之主。又遇诸宪台以夔龙之臣。即全省之大弊大利。皆望其兴除。岂忍此蕞尔官民。终受其困而不之恤耶。以故连篇累牍。大声疾呼。不辞冐渎之罪。吁请宪台。急为拯救。庶疲驿可苏。而残黎可保矣。除径详院 司驿道外为此备开书册理合具文上申伏乞照详施行须至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