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瞑庵二识
瞑庵二识
“福建十二人:南安洪世泽,字叔时;安溪李清藻,字口口;安溪王士让,字尚卿;安溪李光型,字仪卿,著《易通正》、《洪范解》、《诗六义说》、《文王世子解》、《天问解》;闽县张甄陶,字希周,著《读书翼注》;安溪潘思光,字亚卿;晋江陈一策,字尔慨,著《香雪斋集》;闽县陈绳,字骝季;闽县陈继善,字敬堂;晋江方鹤鸣,字口口;晋江王元芳,字鼎汝;龙岩陈大炎,字口口。
“江西三十七人:南城潘安礼,字立夫,著《东山草堂集》;新建曹秀先,字冰持;星子宋士宗,字司秩,著《史学正》、《藏学统存》;南昌万承芩,字鸣嘉;信丰黄世成,字培山,著《平庵诗集》;广昌黄永年,字静山,著《希贤编》、《春秋四传异同辨》、《静山诗文集》;南昌龚缨,字孝水;泰和梁机,字仙来,著《北游草》、《赵游日记》,《三华集》;南城梅枚,字功升;南丰邓牧,字乃梦;龙泉张振义,字口口;广昌魏允迪,字功夏;广昌饶一辛,字冶人,著《经义管见》;贵溪邓长庆,字口口;临川李纮,字巨州,著《南园稿》;新建刘斯组,字斗田,著《周易拨易堂解》、《太玄别训》;奉新甘禾,字周书,著《爱庐诗钞》;新建夏之翰,字知畏,著《檀园初稿》;新建杨廷英,字耆侣,著《杜诗注》;新建凌之调,字广心,著《易论》、《丹麓山房前后稿》;新建裘曰修,字叔度,著《叔度》、《灌亭》等诗钞;奉新张星景,字行之;武宁余腾蛟,字非睡;南昌龚元玠,字鸣玉,著《十三经客难》;新建尚廷枫,字岳师;南城邓士锦,字太初,著《来园集》;信丰黄天策,字一峰;南丰李灏,字柱文,著《易范同宗录》、《问茝堂集》;南昌龚正,字口口;进贤饶允坡,字右苏,著《近代诗钞》;赣县刘世基,字崧岳;临川傅涵,字圣涯,著《新桥集》;临川张锦传,字舆辉;南城廖理,字口口;高安陈洪淡,字口口;武宁盛乐,字水宾,著《剑山集》;南丰赵宁静,字方白。
“湖广十九人:武陵胡期颐,字永叔;孝感夏策谦,字恭占;汉阳靖道谟,字诚合;孝感李春耀,字东谷;蕲水徐本仙,字口口;善化刘世澍,字口口;宁乡王文清,字廷鉴,著《周礼会要》、《考古略》、《考古原始》、《锄经馀草》;长沙刘暐泽,字芳久,著《斯香堂集》;巴陵许伯政,字惠棠,著《易深》、《诗深》,《春秋深》、《全史》,《日至源流》;武陵陈长镇,字宗五;湘乡易宗瀛,字公仙;湘乡易宗涒,字公申;东湖毛一骢,字天选;祁阳陈世龙,字口口;祁阳邓献璋,字方侯;祁阳陈世贤,字口口;长宁段梧生,字口口;华容王元,字口口;蕲水南昌龄,字念贻。
“云南一人:石屏张汉,字月槎,著《月槎集》。
“四川一人:郫县许儒龙,字士元。
“广东六人:番禺许遂,字杨云;顺德苏珥,字瑞一;番禺车腾芳,字口口;保昌曹忄宾,字口口;番禺钟狮,字作韶;南海劳孝舆,字巨峰,著《春秋诗话》。
“贵州、广西无人。”
《礼运》“以功为己”,与上句相对,谓以勇、知为贤,以为己为功,皆自私之心耳。王氏《章句》谓夸功望报,似不甚确。又“用人之仁去其贪”,乃是多爱之意,非贪得也。
圣人之道,忠恕为人。黄老之弊不忠,申韩之弊不恕,故不可久。
光绪丁丑翰林院馆课,赋题《辅人无苟》。修撰王仁康赋极工丽,中有一联云:“危不持,颠不扶,焉用彼相;进以礼,遏以义,我思古人。”阅卷者恶之,置一等末。王固知名士,联句即日播传。下月课题,则《名士如画饼赋》也。
道光丙午科江南乡试,阮文达公重赴鹿鸣。正主考黄莘农侍郎,赞汤公门下士也,献联云:“凤诏新颁,历仕三朝贤太傅;鹿鸣重宴,同年一榜小门生。”咸、同时,某状元以道员榷厘税,多用私,一官以四百金为贽,得委司榷。或戏为联云:“四百地丁分局宪,九重天子小门生。”可谓巧切。
答人拜跪与向人拜跪,其劳苦均也。仰权贵之鼻息与仰簿尉之鼻息,其谄诎均也。节用则常富,无求则常贵。
善化何应祺狂谲不羁,而资性奇敏,论多精确,尝曰:“郭筠仙非无谬处,其谬处皆可爱。李法曾尽有好处,其好处皆可杀。”应祺尝客曾文正公幕,曾公好谑,偶与诸客议事,因曰:“天下事有非贤豪所能济者,有非庸人所能办者,当别设一科,曰绝无良心科。”应祺率尔曰:“公求此选,舍我其谁!”举座皆大笑。曾公薨后,赐谥文正,应祺因自号武歪公,以示相当。
阳明先生集有《答毛副宪书》,乃官龙场时所作,语和而守定。士处患难,读此可增长气识,特录出之,书曰:“昨承遣人喻以祸福利害,且令勉赴大府请谢,此非道谊深情,决不至此。感激之至,言无所容。但差人至龙场陵侮,此自差人挟势擅威,非大府使之也。龙场诸夷与之争斗,此自诸夷愤愠不平,亦非某使之也。然则大府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大府,何所得罪而遽请谢乎?跪拜之礼,亦小官常分,不足以为辱,然亦不当无故而行之。不当行而行与当行而不行,其为职辱,一也。废遂小臣,所守以待死者,忠信礼义而已,又弃此而不守,祸莫大焉。凡祸福利害之说,某亦尝讲之。君子以忠信为利,礼义为福。苟忠信礼义之不存,虽禄之万钟,爵以侯王之贵,君子犹谓之祸与害。如其忠信礼义之所在,虽剖心碎首,君子利而行之,自以为福也,况于流离窜逐之微乎!某之居此,盖瘴疠蛊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然而居之泰然,未尝以动其中者,诚知生死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终身之忧也。大府苟欲加害,而在我诚有以取之,则不可谓无憾。使吾无有以取之而横罹焉,则亦瘴疠而已尔,蛊毒而已尔,魑魅魍魉而已尔,吾岂以是而动吾心哉!执事之谕,虽有所不敢承,然因是而益知所以自励,不敢苟有所隳堕,则某也受教多矣,敢不顿首以谢。”
傅青馀廉访论事多内心,尝曰:“守令去民近,易于尽职。司道去官近,去民远,其驭吏又不能如治民之得行其志,故尽职最难。”又曰:“人才高下不齐,大概不过数等:综核名实,事必躬亲,豁达沈毅,赏罚破格,此将才也;熟于文法,巧于弥缝,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于仕宦最利,可谓之宦才;唯诺趋跄,不辞诃比,则差遣之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