爝火录


  总督京营忻城伯赵之龙具表将出降,入户部封府库。郎中刘成治愤甚,手搏之;之龙跳而免(成治,字广如,汉阳人,崇祯七年进士)。

  诚意伯刘孔昭遁。麾下总兵彭述性合家投水死。李全禄先沉其妾,乃自沉(述性,九江人;全禄,四川人)。

  十四日(乙未)

  无锡知县林饬遁,内衙抢掠一空;邑绅请教授朱伯连掌印,而印已被林饬挈去。先是,十二日,衙役王喜向库吏索债,库吏以喜劫库告林;即刻杀喜。各衙役大哄,口称为喜报仇;林遂夜遁。

  十五日(丙申)

  大清兵营于城北,勋臣自赵之龙、汤国祚、柳祚昌等、文臣自王铎、钱谦益、张孙振等文武数百员、马步兵二十余万,俱迎降。

  大清兵到,戎政府、都察院各遣官二员迎跪道旁,高声报名。将近豫王前,兵士高声喝起。文武百官随即出城迎接,时正大雨淋漓,无一人敢稍后者。豫王顿兵城外,驻天坛中(豫王:名多多)。

  总督京营戎政少保兼太子太保忻城伯赵之龙,以军士二十二万迎降。

  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蔡奕深、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钱谦益、太子太保左都御史李沾、太子太保左都御史管右都御史事唐世济迎降。

  自署掌都察院事兵部右侍郎李乔迎降。

  兵部左侍郎朱之臣、右侍郎梁云构迎降。

  翰林院掌院事詹事府正詹事陈于鼎、右谕德兼翰林院编修程正揆、翰林院李景濂、刘正宗、张居等迎降。

  右佥都御史邹之麟迎降。

  给事中钱增、陆朗、丁允元、王之晋等迎降。

  御史张孙振、徐复阳、袁弘勋、王懩等迎降。

  魏国公徐允爵、保国公朱国弼、灵璧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康侯徐弘爵、临淮侯李述祖、镇远侯顾鸣郊、隆平侯张拱日、怀宁侯孙维城、宁安侯邓文郁、南和伯方一元、博平伯郭祚永、宁东伯焦梦熊、宁晋伯刘印吉、惠安伯张承志、大兴伯邹存义、洛阳伯黄中鼎、襄惠伯常应俊等迎降。

  柳祚昌投诚惟恐不及,一隶卒哭止之曰:『侯世受国恩,此行可缓,愿自爱』!祚昌叱之,卒牵衣不放。祚昌怒,批其颊。至中河桥,卒曰:『侯不听我,我死矣』!仰天擗踊,遂投河死。

  钱谦益姬柳如是劝谦益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谦益有难色,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谦益持之不得入。长洲沈明伦馆于其家,所亲见者。后钱、柳游拂水山庄,钱见石涧流泉澄洁可爱,欲濯足其中,而不胜前却;柳戏语曰:『此沟渠水,岂秦淮河耶』!钱有恧容。

  掌宗人府事太子太保驸马都尉齐赞元迎降。

  太监高起潜迎降。

  承天守备卢九德迎降。

  安庆镇将杨振宗降于大清,仍授总兵官。极言罗九武等为江北害,豫王遣卜从善、张天禄擒罗九武、孙得功斩于市而散其所部兵,并释所掠子女。

  钦天监五官挈壶正陈于阶,字瞻一,上海人。闻帝出奔,毅然曰:『主辱臣死,岂独为公卿大臣诏哉』!往天皇堂礼拜。至夜,自缢死。

  江宁黄金玺闻大臣皆降,大书于壁曰:『大明武举黄金玺一死以愧人臣之怀二心者』;遂自缢。

  户部江西司郎中刘成治自缢死。先两月,有所善僧精「易数」,为成治筮,得大凶兆;成治曰:『事果不测,愿自殉以报先皇帝』!遂寄孤于洞庭,诀辞甚怆。

  一乞儿题诗百川桥上云:『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修成命一条』!遂投桥下死。

  十六日(丁酉)

  大开洪武门,赵之龙、李乔率百官献册,行四拜礼;随请豫王入城。豫王问太祖、成祖始末,之龙一一具答。豫王大喜,加封之龙为兴国公,赐金镫银鞍、八宝满帽。命中军设牛酒,席地而饮。又问太子何在?以王之明对。豫王曰:『既避难,自宜更易姓氏;若云姓朱,不早死耶』?朱国弼、顾鸣郊、齐赞元曰:『太子原不易名;易之者,马士英也』。豫王笑曰:『奸臣也』!晚间,奉太子出城至营;豫王降席迎之,坐其右。

  李乔进城,賷告示二道:一为摄政王晓谕江南文武官员、一为豫王晓谕江南官民。略云:『福王僭称尊号,沉湎酒色,信任佥壬,民生日瘁。文臣弄权,止知作恶纳贿;武臣要君,惟知假威跋扈:上下离心,远近衔恨』。人以为实录。

  马士英既杀赵景和,迂道至安吉;贻书知州黄翼圣曰:『广德见拒,故而从权用兵。首先创义,当有不次之擢』。翼圣由是率士民肃迎道左,扫公署以迎伪太后及士英家眷;其随行者,皆犒酒肉。士英大悦。

  十七日(戊戌)

  文武百官朝豫王于行宫,列营递职名者如蚁。赵之龙令百姓设香案,每家各贴黄纸书「大清皇帝万万岁」。豫王命查百官不朝参者,妻子为俘;差假者,堂官报名注册。每日点名,百官俱回更往,午后散(一作归)。

  王铎投降,豫王以其弟■〈金磨〉在营中,优礼之。

  浙江巡抚张秉真下檄安吉,问太后真伪;黄翼圣启云:『阁部甚真,太后恐亦非伪』!秉真遂备法驾,迎入杭州。

  大清兵进守皇城,遣降将刘良佐袭太平。

  礼部尚书钱谦益引大清官二员、从五百骑入洪武门,候开正阳门;索匙不得,乃引进东长安门。盘九库现银九万两,即着钱谦益驻皇城守之。

  文武百官暨坊保进醴酒、牲腥、米面、熟食等及茶果于营者,络绎塞路。赵之龙唤梨园十五班进营开宴,逐套点演,献酒报名。镇兵至,之龙跪禀豫王;豫王殊不为意,又点戏五出。撒席,发兵三百,遣将将之即行。有顷,擒刘良佐至。良佐叩首,请擒献弘光以赎罪;王许之,随发三百人同之行。

  冯小珰投秦淮河死。小珰以色幸,卒以身殉。

  南京布衣陈士达投水死。

  当涂孙士毅妻陶氏守节十年,为乱卒所掠,缚其手,介刃于指之两间;曰:『从我则完,否则裂』!陶曰:『义不以身辱,速死为惠』!兵不忍杀,稍创其指,血流竟手;曰:『从乎』?曰:『不从』!卒怒,裂其手而下,且剜其胸,寸磔死。陶母奔护,亦被杀。举人吴昌祚妻谢氏,乱卒得之田间;以手抱树,大骂不止。卒怒,断其抱树之指;乃拾断指掷卒面,卒磔杀之。

  青浦林钟,字归晓,年已八十;闻变即绝粒。家人环跪,请小进茗饮,因杂以参。觉之,并绝饮,积四日死。

  含山诸生张秉纯,字不二;绝粒不食。子湘泣曰:『大人不食,合家当尽不食以死』!秉纯曰:『儿辈能如是,吾复何恨』!卒不食。家人生祭之,哀请甚迫,啜水一杯而已。积五十一日,赋绝命词十章乃死。妻刘氏,抚棺一恸而绝。同学生徐正大闻,亦感愤自经死。

  邳州诸生王心翼,字赞明;绝粒死。

  十八日(己亥)

  马士英拥兵至杭州,巡抚张秉真遣顾咸建往迓;咸建力请驻师城外。顷之,方国安兵亦至;咸建谋于上官,先期遣使行赂,兵乃不入城。四乡悉被淫掠,而城中得无扰。时,监司及郡邑长吏悉逋窜,咸建散遣妻子,独守官不去。杭州守臣,以总兵府为母后行宫。

  马士英屯兵于城南。

  潞王朝母妃于行宫。母妃出,服赭衣,一紫衣宫女侍;令官吏士民皆入见,传命召用在籍诸臣。时淮阳巡按彭遇颽适奔至,命以佥都御史募兵两浙。

  「甲乙事案」云:潞王参谒伪太后如常礼,伪太后辞。已而,王令妃具宴送入,复峻辞;人始疑其伪。

  郑彩等率众还闽,缘道劫掠;顾咸建出私财迎犒,乃敛兵去。

  大清兵进驻南京城。赵之龙分通济、洪武、朝阳、太平、神策、金川六门,以大中桥为界。东为兵房,尽让大清兵居住;西为民舍。于是东北居民日夜搬移,提儿挈女,啼哭满路;西南民房,一椽直一金。

  大清豫王斩北兵抢掠者八人。

  十九日(庚子)

  刘宗周、熊汝霖朝行宫;汝霖责马士英弃主,士英无以应。

  马士英驻杭州,刘宗周曰:『士英亡国之罪,不必言矣;焉有身为宰相,弃天子、挟母后而逃者?当事既不能正名讨贼,国人曷不立碎其首乎!贾似道死于郑虎臣;今求一虎臣亦不可得,可叹哉』!

  国子生吴可箕,徽州人;题诗于衣衿上,缢于鸡鸣山关壮缪祠。

  可箕,字豹生。忽置酒召亲友为别,众莫测其意。乃以三金市殓具,家人诘之;可箕曰:『此乾坤何等时,尚可视息人间耶』?又制白,题诗衿上;有「一心死国难,不作两朝人」之句。

  无锡兴道华姓兄弟五人,在乡间抢掠,其族叔呈告官府;时县中止典史何家驹在,何立枭斩二人,县其首于南、北两门。然所抢掠不过西瓜几十、酒二坛而已,不意其遽斩也;呈首者反为之流涕。

  礼部郎中刘万不朝豫王,被戮。

  兵部侍郎李乔剃头满服见豫王,王大骂之。

  二十五日(辛丑)

  大清兵追福王于芜湖,靖国公黄得功死之;中军田雄挟福王降。得功战荻港时,伤臂几堕。衣葛衣,以帛络臂,佩刀坐小舟,督麾下八总兵结束前迎敌;而刘良佐大呼岸上招降。得功怒曰:『汝乃降乎』?忽飞矢至,中喉偏左;得功知不可为,掷所拔刀,拾所拔箭刺吭死。其妻闻之,亦自经;总兵翁之琪投江死。中军田雄,遂挟福王出降。得功粗猛,不识文义;江南初立,诏书指挥,多出群小。得功得诏纸,或对使骂,裂之。然忠义出天性;闻以国事相规诫者,辄屈已改不旋踵。每战,饮酒数斗;酒酣,气益厉。喜持铁鞭战,鞭渍血,粘手腕,以水濡之,久不得脱;军中呼为黄门子。始为偏裨,随大帅立功,未尝一当大敌。及专政封侯,不及一年终;而南旋北转(一作南北转徙),主逃将溃无所一用其力,束手就殪,与国俱亡而已。其行军纪律严,下无敢犯;所至,人感其德。庐州、桐城、定远,皆为立生祠。葬仪真方山母墓侧。

  刘良佐奉豫王令旨追帝,且召得功。得功怒,不甲而出,隔河大骂,挥鞭自誓曰:『我黄将军岂肯屈膝他人哉』!降将张天从在良佐后,发矢中得功额,得功屹立不动;良佐即杀天从,持其首劳之。得功终不屈,请明日决一死战。次日,结束将战,麾下群进曰:『大事已去,徒取戮耳』!得功审视将卒皆无斗志,乃掷刀于地,抚膺大恸。随卸甲冑、服冠带,自向帝再拜,自刎死。

  得功本姓王;当神宗时,同卫黄惟正以军功累功招练总兵,得功父事之,因冒其姓(「成仁录」)。

  得功与高杰构斗,时方开宴;谍报高兵至,距城十里矣,又报距城三里矣,得功饮酒自若。三报兵至城下,得功乃上马,一卒授之弓,执左手;一卒授之枪,挂于肘;一卒授之鞭,跨左腿下;一卒授之锏,跨右腿下;背后五骑,骑负一箭筩、筩箭百,随之行。抽箭乱射,疾如猛雨;箭尽掷弓,继之枪。枪贯二骑,折,旋又毙二骑;再用鞭锏双挥之,肉雨飞堕。众军歌凯归,复豪饮如平时(「柳轩丛谈」)。

  靖国自刎后,金陵有一人,忽奔真武庙中,跳舞大呼曰:『我靖国公也。上帝命我代岳武穆王为四将,岳已升矣』。言毕,手提右廊岳像于殿中,而己立其位,作握鞭状;良久乃苏(「啸江笔记」)。

  工部尚书何应瑞自缢不死,豫王命缚之;某官代为之请,乃准调理。

  大清豫王出示:『前日抢掠大内诸物,自行交还江宁县;藏匿者枭示』。

  大清内院学士洪承畴牌谕:『翰林院大小官员,每日入院办事。仰掌院陈于鼎造册送进,每日清晨点名』。

  秣陵人争往孝陵伐木,僧即公宣言于众曰:『我君虽出,犹有高皇帝在天之灵;吾与若受荫于兹三百年,安可遽忘其恩泽乎』?灵谷寺一僧,奋身夺众斧斤;众击之死。僧函可埋之,哭以诗曰:『一身殉陵木,国难见孤僧;便与埋松下,千年护祖陵』。是僧既死,无复有事之者;故给事中倪函庆泣告豫王禁止之。而洪承畴又弛其禁,守陵马内监侄马二多方护卫,扑杀抵命(?),二毅然抵命。

  张有誉弃官归,从灵岩弘储禅师深究宗旨;得传衣拂,自号「大圆居士」。

  李自成据江夏,改曰瑞符县。自成率兵东下,武昌虚无人,自成屯五十余日;贼将刘宗敏、贺锦、李过、高一功、田见秀、袁宗第、刘体仁、刘方亮、张鼐、吴从义、牛万才等皆从之,众尚五十万。寻为大清兵所迫,部众多降或逃散。自成走咸宁、蒲圻至通城,窜于九宫山。

  大清兵追闯贼至三秦,下河南,趋襄阳。自成南奔辰州,将合张献忠;而献忠已入蜀,自成遂留屯黔阳。偕其妻高氏与李过等兵卒数十万,分为四十八部,居武昌五十日;运铜炭铸「永昌钱」。谋夺商舟南下取宣、歙,曰:『西北虽不定,东南讵再失』!

  自成将取宣、歙,忽阴霾四塞,烈风暴雨,旗枪尽折;乃由金牛、保安走咸宁、蒲圻,沿途恣行杀掠。

  二十一日(壬寅)

  大清兵入镇江,知府、推官、丹徒知县皆死之。

  丹阳荆潹父大澈,为乱兵所杀;妻于氏闻变,知不免,谓潹曰:『请先杀妾』!潹不忍;于怒曰:『君不自杀,欲留为乱兵污耶』?潹恸哭,从之。

  大清命鸿胪寺丞黄家鼒往苏州安抚。

  豫王遣大理寺刘光斗、鸿胪寺黄家鼒、御史王懩等安抚苏、松等处,即索取投顺册。

  刘良佐部卒肆掠和州。诸生张侣颜妻王氏,同母匿朝阳洞;卒攻洞急,氏以子付母曰:『贼势汹汹,我少妇,即苟免,何面目回夫家。此张氏一线,善抚之』!言讫,挺身跳洞外;洞高数十仞,乱石巉岩若锋刃,碎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