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朝新语


  吾教汝读书。能背诵者量谷与汝。“群儿争昵就之。慕濂始则使识字,既使讽章句,既以俚语譬晓之。群儿踊跃受教,既卒获,群儿嗥曰:”获卒,先生且归奈何?“有泣者。自是每秋获,群儿辄就学焉。城南人无少长智愚,皆曰:”我邓先生。

  见有衣冠问邓先生者,则曰:“是我先生客耶?”渴则进饮,熙朝新语。饥则进食。市井人见慕濂过,必起立如弟子之敬师长然。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此其验矣。

  长洲沈立方执中,邑诸生,屡试不售。年五十余,弃举子业,循览儒先传注,旁通内典。久之有省,题其室曰:“心太平居。”作《太平吟》四首,以恬淡虚无分属焉。其一曰:“国太平,境无虎。家太平,人安堵。身太平,扬蹈舞。心太平,去城府。艺砚田,逃税户。抱遗经,唾尘腐。山水缘,月三五。

  胡蝶梦,日卓午。四海大,胥乐土。三万场,毕吏部。子孙鲁,笃斯祜。天甚普,人何苦。“其二曰:”国太平,烟无堠。家太平,蔬满囿。身太平,随左右。心太平,泯声臭。一瓢饮,安且富。五柳风,入宽袖。繁华梦,牛马走。锦绣林,严霜帚。

  醉山水,不在酒。淡荡友,对清昼。疏松奏,长眉寿。石可漱,居何陋。“其三曰:”国太平,圣神代。家太平,高曾在。身太平,退藏会。心太平,绝瑕类。一炷香,无晨晦。半轮月,空罣碍。几点烟,渺泰岱。想非非,梦环珮。耳到顺,通天载。

  原出峡,放宇内。云可栽,镜相对。纷藻绘,休滓秽。其四曰:“国太平,巍荡天。家太平,宁谧边。身太平,无事仙。心太平,不二禅。仰碧落,识太元。俯混茫,忘鱼筌。浮云去,何处牵。清虚来,自在眠。绘声手,不在川。忘言诗,不著篇。

  浮沤幻,月轮圆。看转旋,识几先。“颇有康节行窝、伊川击壤之乐。

  吴县周景曾圣与,每以尽伦为穷理之实,尝榜其室曰:“学吃亏,寻快活。”

  长洲何沤山灴,邑诸生,常佩一囊一筴,途中见字纸粒米必拾取之。家贫,课徒自给,而性好放生。有余辄济亲友,人以穷孟尝目之。晚耽禅悦,八旬外犹健饭,日行五六十里不知疲。时高宗诏锡老榜官,沤山年例应得检讨。人劝之试,曰:熙朝新语。“吾福相薄,骤邀恩赐,恐生灾患耳。”嘉庆初,奉诏举孝廉方正,当道将以沤山名应征,辞曰:“扪心自问,字字负疚,何敢冒为?且不就老科,而就制科,更折福矣。”年九十有七,无疾而终。

  长洲余仲林萧客,与汪竹香元亮、周定生琳以道义文章相切劘。所著《五经钩沉》,彭大司马采以进呈,奉旨入四库全书,儒林重之。

  昆山张潜文予焯,早岁有至行。父疾,刲臂肉和药以进。

  父殁,终身孺慕弗衰。性好施,出私财为族人亲戚营葬不计数。

  漆工祁天章者,年四十,贫不能娶。张与金劝令娶,祁诺受金去。明日过祁,察其容甚戚,诘之,不肯告。询其邻,曰:“是以金归而道遗。”张反其金如前,往语之曰:“尔有遗乎?”

  曰:“否。”如是者三。张曰:“尔欺我。”出金袖中曰:“此非尔遗乎?”祁大喜,以为诚然。张又尝遇卖菜佣失百钱,忿欲死。张呼至家,令家人平菜而阴纳钱菜甲中。钱堕地,张佯惊曰:“尔钱乃在。”用是家中落,而施不衰。人呼之曰张善人。

  江州崔进士念陵需次京师,聘某姓女鸾媖为妾。崔故贫士,归家省亲不能俱载,寄媖于其母家。母强售之于千户某,媖求死不得,入门展拜,即呼千户为父,而诉以故。千户义之,不夺其志,仍以归崔。人颂千户之高义,而媖之急智亦不可及也。

  靖逆侯张仁宗之配高夫人,诗才清绝。张侯家财数百万,以好客喜施,不二十年而罄。薨逝后,其子谦袭职,贫不能支门户。太夫人示以藏镪处所,发之得三十万,赖以资用。盖侯在时,太夫人已逆料之,而预为地也。其识力有过于丈夫者,岂复寻常闺阁中所能知?

  六安夏秀才宝传,少任侠,出雅雨卢公之门。卢谪戌,僮熙朝新语。仆无肯从者,夏奋然往。居三年,卢蒙赐镮,始与俱归,厚赠以报之,不受。人以此高之。乾隆庚子科,以年过八十,钦赐举人。

  杭州吴修撰鸿视学湖南,壬午科典试者为嘉定钱竹汀大昕、韩城王伟人杰,三公皆衡文巨眼也。诸生出闱后,各以闱卷呈吴。吴所最赏者丁甡、丁正心、张德安、石鸿翥、陈圣清五人,曰:“此五卷失一,吾此后不复论文矣。”榜发之日,吴使人走探。俄而钞榜来,自第六名至末,仅有陈圣清一人,吴旁皇莫释。未几五魁报至,则四生已各冠其经矣。吴大喜。一时省下传为佳话。

  乾隆五十二年,贵筑李尚书世杰督蜀,令民沿城皆植芙蓉垂柳。今皆合抱,花时烂若云锦,人比之召伯甘棠云。

  往在成都见三异人。其一曰卖回子,系西域回鹘人。童颜鹤发,类有道之士。住礼拜寺,冬夏不设茵席,以小石子堆一炕。夜则兀坐,日则闲游街市。出言玄奥,人莫能晓。馈以食,有受有不受。其一曰徐疯子,语音类秦人。疥癣满身,行乞于市,夜则栖身东洞子门。途见所弃死猫鼠,则携回烧之供飧。

  病者向索药,徐随手拾土石与之服,无不立愈。其一曰笑和尚。

  终日不言,见人惟一味憨笑。喜吸烟,向人索之,其人必多吉利事。故人争与之,转有固却者。居宝光寺,寺僧恶其懒,故迟其饭,或未明即食,及举箸,笑和尚辄在。邻有张裁缝者,讶其非常人,俟其出游,必瞷之。一日,笑和尚忽谓张曰:“尔寒暑无间,俟吾六载,必有所欲。但吾性懒,不耐为人师。

  有徐瞷疯者,道行高,堪为尔师。我当送尔至彼。“即偕往。

  适徐爇火炙死鼠,饮白醅,遥见之,责笑和尚曰:“尔不耐为人师,又何苦拉别人乎?”言讫大笑。时朔风正劲,城门外寒气更甚,笑和尚与徐皆赤足露顶,将及三鼓,徐脱身上破衲与熙朝新语。张曰:“服之可御寒。”张披之,奇暖而香。后徐张与笑和尚同日不见,惟卖回子至今尚存。

  长白那兰长海,父为镇安将军,以恩荫宜得官,引疾不赴补。爱易水之雷溪,筑室居之,自号雷溪居士,吟讽不辍。尝袭裘吊所亲丧,见其贫不能办,即解裘与之归。中途见异书,亟欲买之,又解其衷衣以质焉。由是得寒疾,伏枕夷然。李眉山尝赠诗云:“二月轻寒拥鹿皮,人间独有马卿痴。夜来灶底无烟火,自咏梅花绝调诗。”可想见其人矣。

  奉天于紫亭宗瑛为襄勤公之孙,乾隆甲戌进士,改庶吉士,历官至御史。性简淡,不趋荣利,所在扫地焚香,似韦左司之为人。诗笔冲淡,亦酷似左司。著有《来鹤堂集》。

  胡恪靖公宝 臬世居徽州,父官松江府教授,遂家焉。生公之夕,教授公寓居王文成公祠,梦文成手一金轴曰:“五十年后烦送吾乡。”乾隆十六年,恭扈圣驾南巡。至会稽,御祭王文成,命公赍金軕读祝堂下,方知前梦之征也。

  恪靖公未遇时,赴礼部试。有友人托其代赍文书投部者,为奴子误事,致愆期。其人不得与试,公知之曰:“吾累吾友不得入闱,吾安忍独试?”遂不入闱。寻考授中书,历官巡抚。

●卷十三

  乾隆三十六年,皇太后八旬万寿,赐三班九老:宴游香山。

  次日,命画工艾启蒙绘图。文职九老显亲王衍璜、恒亲王崇志、大学士刘统勋、协办大学士官保、吏部尚书托庸、户部尚书素尔讷、刑部尚书杨廷璋、刑部侍郎吴绍诗、工部侍郎三和。武职九老:都统四格、曹瑞,散秩大臣国多欢、甘都,副都统伊崧阿、萨哈岱、李生辉、富僧阿、色瑞察。致仕九老:刑部尚书衔钱陈群、内大臣福禄、礼部尚书陈德华、兵部侍郎彭启丰、礼部侍郎衔邹一桂、副都御史吕炽、内阁学士陆宗楷、詹事府詹事陈浩、国子监司业衔王世芳。此国家崇禧之旷典,亦山灵未有之奇遭也。

  乾隆十三年九月,上御集凤轩,集侍卫于大西门楼校射。

  上亲发二十矢,中十九矢。有《集凤轩纪事诗》勒石。《齐召南大西门观御射恭纪诗》云:瞳昽初日照西山,百尺楼开紫翠间。御苑经寒欣草浅,秋风讲武值农闲。虎熊的画君臣鹄,鸿鹭墀分左右班。何幸此时叨侍从,大弓亲睹至尊弯。侍臣如堵并呼嵩,巧力分明不可同。容节中和天子射,弛张高下圣人弓。

  曾闻作赋夸双免,更说题词数六熊。何似我皇能百中,闲临矍相教群工。“

  御园十种蒲桃:一伏地公领孙,二伏地黑蒲桃,三伏地玛瑙蒲桃,四哈密公领孙,五琐琐蒲桃,六哈密绿蒲桃,七哈密熙朝新语。红蒲桃,八哈密黑蒲桃,九哈密白蒲桃,十马乳蒲桃。翰苑诸臣时蒙恩赐,恭纪诗甚多,不及备录。

  康熙中,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凡三十二典,曰乾象典、岁功典、历法典、庶征典、坤舆典、职方典、山川典、边裔典、皇极典、宫闱典、官常典、家范典、交谊典、氏族典、人事典、闺媛典、艺术典、神异典、禽虫典、草木典、经籍典、学行典、文学典、字学典、选举典、铨衡典、食货典、礼仪典、乐律典、戎政典、祥刑典、考工典,每典复分门类,共六千一百九部。计书五百二十函,又目录二函。年久,铜字残缺过半。

  乾隆三十八年易以木字,印四库书应刊样本,赐名聚珍板。有御制诗。

  乾隆三十八年,奉旨特开四库全书馆,翰林院为办理处,武英殿为缮写处。自殿板馆书外,诏征天下遗书,共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五种。旧存明代《永乐大典》残缺几半,命词臣分类纂出整书八十五种,散片二百八十四种,分存书、存目二项。

  纂辑提要,以该一书大旨。按期轮进书之佳者,皆蒙御制题词以冠简首。其四部条目与前代稍异。经部十类,曰易、曰书、曰诗、曰礼、曰春秋、曰乐、曰孝经、曰四书、曰总经解、曰小学。易类别卜筮入子部术数,礼类别历代仪注入史部故事,乐类别宫调丝竹谱、小学类别八法,俱入子部艺术。史部十五类,曰正史、曰编年、曰诏令奏议、曰别史、曰杂史、曰传记、曰史钞、曰载记、曰故事、曰时令、曰地理、曰职官、曰政书、曰目录、曰史评。杂史类别琐碎记录,入子部小说杂家。子部十四类,曰儒家、曰兵家、曰法家、曰农家、曰医家、曰天文算法、曰术数、曰艺术、曰谱录、曰杂家、曰类书、曰小说、曰释家、曰道家。集部五类,曰楚词、曰别集、曰总集、曰诗文评、曰词曲。其编录叙次遵奉谕旨,经首《易注》,史首《熙朝新语。史记》,子首《老子》,集依时代。而圣祖世宗皇上《御制集》冠于本朝集首。每库缮写四分,仿浙江范氏天一阁式,建文渊、文源、文津、文溯四阁贮之。并有御制记。又择其精醇为《荟要》,计全书三之一,缮写二分,一藏大内,一藏圆明园。

  凡编录十三年竣事,四库共存书三千四百六十种,计七万五千八百五十四卷。辑简明目录以便稽览,底本仍贮翰林院内。此古今来未有之大观也。

  乾隆甲子《御制贡院诗》有“从今不薄读书人,言孔孟言大是难”之句,一时士林传诵,为之感泣。张南华鹏翀和诗云:“添得青袍多少泪,百年雨露万年心。”盖纪实也。

  乾隆二年,命易盖国子监大成殿,屋瓦改用黄瓦。乾隆三十年,钦颁礼器牺尊一、雷纹壶一、子爵一、内言卣一、康侯鼎一、明簋一、雷纹觚一、召仲簠一、素洗一、牺首罍一,皆周时法物,命陈设殿庭。

  乾隆五十年,建辟雍宫于国子监集贤门内。宫四面出向,周以环池,有桥四,前有碑亭二。是年二月上丁,高宗亲行释奠,临雍讲学,举行盛典,有《御制国学新建辟雍圜水工成碑记》、《御制上丁释奠后临新建辟雍讲学诗》四首、《御制三老五更说》,皆勒石。诸臣皆有《圣主临雍礼成恭纪诗》。

  乾隆九年,诏编内廷秘笈为《天禄琳琅》。乾隆四十年,重为补缉,以经史子集为纲,以宋金元明刊版朝代为次。其一书而载数本,用《遂初堂书目》例,详其题跋、姓名、收藏印记;兼用《铁网珊瑚》例,至各冠御题,品评甲乙。则自来册府储藏,未闻斯盛矣。

  袭封简亲王德沛,贝子福存之子。应袭封镇国将军,让与从子,而己托疾入山读书。世宗朝召见,问所欲。曰:“愿得侧身孔庙,分特豚之馈。”世宗重之,授兵部侍郎。高宗登极,熙朝新语。迁湖广总督。调任江南,寻内擢尚书,袭封简亲王。常诣成均讲《大学》,桥门俯听者千余人,皆悦服。助教河间王仲颖之锐前曰:“犹未尽。”王请益,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节,圣经毕矣。其本乱以下数语,乃重申之。以见吾儒所以异于二氏之义。”王欣然揖谢。贤王之虚己好学,从可想见矣。

  昆山朱以载厚章天资超绝,五官并用。尝于座间手录《孝子传》,而令二人左右隅坐,各操纸笔,口授令书,一成骈体序文,一成长律。已而各书竟,合座传观,诗文俱工,所录《孝子传》精楷,无一讹字,真奇才也。著有《多师集》。

  丹徒余文圻京,工诗植品,沈归愚宗伯与订车笠交。伯乡魏念廷观察爱其诗,欲令往见。文圻曰:“往役义也,以诗为羔雁,非礼也。”卒不往,以布衣终。著有《江干诗钞》。

  元和蒋震牧曾荦有至性,父子宣病肢体卷曲,中夜含泪拊摩,跪中庭吁天求代,风露所侵,得湿气病。又迎医至数百里外,触炎暑,犯霜雪,如是者数载,竟以瘵疾卒。士林以其少年死孝,咸惋惜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