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
目前法军虽得桑台,而其后利钝得失未有确音;或者越事方急,尚难分兵犯琼。然为中国计,与其俟其既来而后调兵抵御,莫若趁其未至而先严密提防。粤省门户最险,惩道光间之失,固不得不加意省城。然琼势孤悬,西与越峙,本为海防者所不遗;未知当事巨公若何布置?愚意琼面面临海,周围皆为兵船所可泊;若节节设防,非有四、五万兵不可。而法人图越,自去年至今所到之兵犹不及万;即阿非黑兵、越南土兵为之驱使,或尽撤在越之兵以东向图琼,亦终无四、五万人仓卒齐集之理。然则经营粤东者,可不及早严防,以杜法人之阴谋也耶!至于越中之事,朝命明指「北宁谓法人来攻,必与开仗」。故桑台之役,传闻异词,皆云城中并无华兵;可知华兵专戍北宁、法人不攻北宁,中、法犹未交绥。但目前法人举动往攻北宁,亦早暮间事;华兵会合黑旗扼险据守,当已完密。所幸滇边戍卒悉精尽锐以保北宁,无令法人再得志焉可也。
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历正月二十二日——即礼拜二)
筹防扼要篇
法人攻越以来,日该添兵、增饷,惟恐不足;此其意必以奄有越南为快。原该兵不过千余人,今则加至八千余人;原该饷不过五百万佛郎克,今则加至二千万佛郎克。夫增兵必增饷,其势固然。第所需之费小,尚可逞志;若有大征战、需大兵费,恐法国亦难裕如。人谓其东征西战,实为欲开拓埠头以图富国。然此际越南之地,仅有所得而已竭蹶渐形;则将来全越之能得与否,皆所未定。北宁既有华兵戍守,得之颇不为易;即使姑作是想,越南全境竟为法人所得,而所费军饷何从取偿?虽法入之以全力攻越,必有利乎越南之处;然就目前而论,则殊觉得不偿失!吾知法人之意中,当尚有踌躇四顾者。前者法国新闻纸有劝法延夺取琼州、舟山、台湾三处地方,以为向中国索偿兵费之计;则是法人不能取偿于越南者,竟欲取偿于中国矣。舟山,曾与英国立约,有相为保护之言;英兵船业有驻泊在彼,法人未必敢觊觎。台湾,去越南也远,法人攻取有所不便。琼州,则与越南为犄角;法兵船之来甚便,而又可以不与越南相隔截。果有此举,则琼州殊为可危!
夫此时越南之事,尚未敉定;刘永福一军,尚不相下;而北宁之华兵,又未与法人相见于行阵。法人即欲远离以开衅于中国,或尚有所顾虑而不敢遽逞。若一旦越南全境为法所有,则法人之取琼州,其志将益决矣。或谓照万国公法,法人不应借口以取中国之地;然此但就正理言之耳。若论正理,则法人不但不得开衅于中国,并不应开衅于中国之藩属;乃法人既不顾正理而遽攻越南,则安知其不顾正理而取中国之地!即使万国皆因其有违公法而唾弃之,然万国未必肯因其有违公法而助中国以攻法人,且为中国夺还其地。是公法者,非遂可恃以为固者也。窃谓法人而苟志在偿费,不顾公法、不恤人言,则必有夺取琼州之举。一经被夺,则将来偿费、赎地,计必不赀。如竟弃而不闻,决不肯失此国体;如被夺之后再图恢复,兵饷亦必甚巨。与其地为所夺而后偿费以还地,或兴师糜饷以复地;何如乘此法人未能遽来之时,而先派重臣厚集兵力以慎为防之之为愈乎!苟有重兵遏其冲要,而再置水雷,远眺望、勤侦探,肆应有方、防堵有法,众寡势异、劳逸形殊,亦不至遽有所失。彼攻之不克,更无可以索费之辞,亦惟废然自返已耳。此筹防之扼要者,一也。
且不特琼州宜严防,即北宁亦宜严防也。目下法人攻取宣泰,而北宁华兵绝不援助;此事殊为失着!盖曾侯言于法外务大臣,谓法人如攻北宁,中国必当与法交兵;中朝亦有「固守北宁」之谕。故宣泰被兵,而华兵不为之援。然宣泰去北宁已近,法人既得宣泰,势必更攻北宁;中国泥于北宁之说而不援宣泰,恐失好于法人也。顾法人而进攻北宁,岂能不与之战;则先后同一失好,何不当法人攻宣泰之时而出兵一为之援乎!夫越南既为中国藩属,理宜保护;不但北宁宜援,即宣泰亦所宜援。实则西贡、东京,何一不宜援;不得拘泥于一处也。或谓华兵于法兵攻宣泰时,曾拔队往攻河内,以分法人之势;特黑旗不能久守,遽尔遁去,以致不及措手。此说,未知确否?或又谓攻河内者,系海盗、非华兵也。总之,华兵而果出师以援宣泰,则宣泰之失决不至若是之易。今则宣泰已失,无可复救;将来之能复与否,均未可定。而法人既得宣泰,必将进攻北宁;此后之与法兵交绥,自是意中事。以华兵而屯驻北宁法人未尝不忌之;第宣泰之战,华人不发一矢,恐法人转有蔑视华人之心。今既往之事,姑置勿论。而误于前者,犹可不误于后。此时而谨守北宁,中国再发重兵以为之备;北宁地险,守之尚易为力。苟中国而果能发重兵、派大员以固其地,则不但可以保越南,而且可以牵制法人攻琼州之师,使彼不得不专顾北宁。此筹防之扼要者,又一也。
大要中国此时断不能认赔兵费于法人,则惟有慎持其重,严为之防,来则迎之;又安可稍存轻忽也哉!
载兵赴闽
本月二十日,有招商局之「富有」轮船由芜湖载兵一千名前赴福州,殆以备该处防边之用也。
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历正月二十四日——即礼拜四)
论中国战船
泰西各国,以船坚炮利甲于天下。中国初无是也,自与各西国通商以来,相形见绌。中国自知船、械二者均不足以敌西人,于是讲求西法,广购兵船,欲求驾乎泰西各国而上之。然中国所自制——如福州船政局所造兵船不下数十艘,终未见有坚固稳便之船,为海外所震惊;而其所费,则已不赀矣。日本一国,东洋小岛耳;较之中国,其地之广狭固属悬殊,其人之众寡亦判若天壤。其不能与中国同年而语,明矣。然自台湾构衅以来洎乎夷琉球为县,深恐中国挟此嫌怨兴师问罪,以与之构兵;用是尽心竭力,整顿兵制。凡有益于武备之事,几于殚精竭虑,维日不足;曾在国内编成民兵十二万,无事则仍事力田、有事则出为御侮。此亦中国古昔「寓兵于农」之遗意;特中国自三代以后,鲜有行之者。唐时府兵彍骑,略有古意;然不久即废,行之不常。至近世,则寂无所闻,兵、民判若两途。乃日本反踵而行之,有此民兵,早为准备。一或偶有衅隙,则一经拨调,立即赴命;若干劲旅,顷刻成军。至其水师之中,又有大铁甲船可装五千墩者,较英国著名之「铁公」船有过之、无不及。此外,复有客阁船,大三千墩;金鸡船,亦大三千墩。另有一极大、极快之船,每一点钟可行十八英里;合之华里,则五十四里。而且船上有活炮台两座,便捷轻利,莫之与京。其余诸船,不及备载。以区区东洋一国,而其整顿水师、广购巨舰、勤求兵制至于如此之认真,如此之不遗余力;而中国之水师较日本反有瞠乎若后之势,不亦异乎!
夫以中国此时讲求水师不下二十余年,惟日孜孜,亦若不遑自逸。然所有兵船,用以拖带大员座船及载兵之用,则亦觉其扬威耀武;若以与泰西各国之兵船相较,则殊有不能相提并论者矣。近来中国李丹崖星使在德国定造铁甲船两艘,曰「定远」、曰「镇远」;其船大小、轻重、式样,均已胪列于报。「定远」船早已竣工,即可驶之回华;「镇远」船亦既下水。此二船底有多格,船身坚固高大,可以用于海洋;惟驾驶诸人,尚多未适于用。盖用西人驾驶,则设或与他国交兵,西人当守局外之例,辞职以去;若用华人驾驶,则又虑未能操刀而使之割,其伤实多。有美锦而使学者制焉,不亦可惜之甚耶!
当此法、越构兵,中国既不能置身事外,其势不能不预备海防;兵船尤关紧要。窃谓中国苟能如日本认真整顿,则船坚炮利,不难所向无前;法人而欲截取中国之船,中国亦可截取法国之船,何必更怀畏葸以受法人之侮也乎!余论及此,适有西友见之;谓余曰:『中国之船,非不多也、非不坚也、非不大也,但苦余船而无用此船者;此则中国之所短耳。假如兵船或铁甲船一艘船中,诸人各司其事,司机器者专理机器、司炮者专司放炮、司驾驶者专驾驶,事不可以相混、人不可以相争;约计每船必须用人数百名,而后可以调遣。登陆之兵,尚不在此数。今中国虽有兵船,而一船不过用人数十;顾驾驶则不能更顾放炮、顾放炮则不能再顾机器。大都船上一炮,须二十人守之;一船必有数炮。今乃全船止有数十人,则安得不患人之不敷用!以偌大兵船而致患人不敷用,则一遇敌军,其有不为所截夺者哉!中国之所虑者,惟此为最重。盖无船,尚不足患;有船而以资敌,乃深足患也。以中国之地广人稠,安有不敷之理!要在平时先为教育,储材待用;一船需人若干用之裕如、十船而需人若干用之裕如,推而至于数十船、数百船皆用之裕如,则一船即得一船之用,又何敌人之足畏!以之守则固,以之战则克;以之截阻敌船,则并可以收敌船之用。泰西各国之所以称强者,在此;日本此时之雄视海内者,亦以此。中国而苟图自强,其可不致力于兵船,且留意于用船之人也哉』!余曰:『然;斯言实切中中国之窾要』。当此中、法兵端将开,水师之所关甚大;及今而急为之计,尚可为桑榆之收。请以斯言贡之当轴诸公,可乎?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十三
光绪十三年(丁亥)
水线达闽
利权独揽
淡水邮筒
本馆接奉电音
厦门茶讯
台事纪要
四月初八日(公历四月三十日——礼拜六)
水线达闽
台湾水、陆电线刻已动工,闻刘省帅与包办之英、德商人定该,于本年四月内一律完工。淡水之水电线,则径达福州省城,并不接至厦门;凡厦门有事电传,则由福省转达。此后海中孤岛传递音信,亦可捷于影响;较之从前之动多睽隔者,岂可同日语哉!
利权独揽
淡水茶市日旺,往来茶货、人客络绎不绝,得忌利士公司之轮船往返台、厦、香、汕各埠,独擅其利。去岁商务局雇船与争,皆致失利;而得忌利士亦多亏折。今年仅该公司之「海龙」、「福建」、「科么沙」三船载客往来,利权更大。近日闻有发记洋行有代某行经理船只来厦专赴台、厦一路,与得忌利士船争利;又闻刘省帅仍拟雇船来往台、厦、香、汕四埠,复设商务局交张叔和观察经办。得忌利士公司恐利权被其所□,遂邀集闽厦茶栈商人该立合同,订以三年为期:凡有茶叶,统归得忌利士公司轮船载运;每件二五箱茶仅收水脚洋银一角,茶箱板每件水脚五分,铅锡、纸料每担水脚一角;不准配装别家轮船过台,茶叶不准配装别船来厦。如茶栈将茶货交别家轮舟载运者,即照所装箱件之水脚银补出罚偿得忌利士公司。至茶帮人客搭船往来船价,定以每年自二月初一日为始、至三月底为止,秋季茶叶收市自九月初一日为始、至十月底止,每人船价仅收洋银二元;至四月初一日及十一月初一日起,凡搭该公司之船往来台、厦者,每人收船价洋银四元。业经旗昌洋行代得忌利士公司与厦门各茶栈订立合同,签名禀由领事官签字、加盖关防,不能违约。说者谓从前厦门欲与该公司该让茶叶每箱减收五分水脚银,该公司不允;今因恐有别家轮船来厦争利,始肯减去五分,每箱收银一角,铅锡、箱板均照减。嗣后各茶客所装茶货水脚既已大减,利息自可加厚,生意谅能兴旺。而该公司茶栈该定包载全台、阖厦茶货水脚虽已减收,然利权实大。况订以三年为期,不能与别人该约装载;即使装载别人之船,该公司亦要照所装件数向该茶栈收还水脚,更为一网打尽。然则商务局与发记洋行两家可以及早另筹善策,不必雇船来厦与彼争利矣。唯有搭客一层,则听人自便,该公司未能包揽。然于春、秋茶叶起落之季,茶客往来船价仅收二元,其价亦廉;即别船与之争夺,而亦味同嚼蜡矣。该公司之独揽利权,可谓算无遗策者矣。
四月初九日(公历五月初一日——礼拜日)
淡水邮筒
淡水来信云:近日林诗甫副钦宪开垦噶玛兰内山田地,已有七百余甲。按台地每甲地收租四十余石,即内地一石种仔之地也。钦宪即于三月十七日由淡水起程,前往丈量。此外,各处清赋田亩,现亦稍有头绪。闻待邵小村方伯到任后,即当升科完粮云。
四月十三日(公历五月初五日——礼拜四)
本馆接奉电音
四月初十日,奉上谕:『刘铭传奏「台湾创办商务」折内抬写处「天恩」字样误书「天准」,殊属疏忽!着交部察该。钦此』。
同日,奉上谕:『李鸿章、曾国荃奏「统兵大员积劳病故、胪陈战绩、请旨优恤」一折,前福建陆路提督唐定奎,前随李鸿章转战江苏、直隶、山东、河南等省攻剿捻逆,所向克捷;又跟刘铭传赴陕、甘剿匪,继后回防徐州。旋调台湾设防,留办抚番开山事宜,剿平番社。光绪元年,擢授提督;嗣复调扎江阴。历着勋劳,深资倚任。上年因在防患病,准其开缺。兹闻溘逝,轸惜殊深!唐定奎,着照提督军营病故例,从优该恤;加恩予谥、原籍及立功省分准其建立专祠,并将战功事迹宣付国史馆立传,以彰忠荩。该部知道。钦此』。
四月十九日(公历五月十一日——礼拜三)
厦门茶讯
三月十九日,「海龙」轮船由淡水载来旗昌洋行所购之茶一百五十件;此为本年新茶到厦之始。闻日前淡水茶庄以茶样邮寄厦门,瀹而试之,色、香、味较去年俱胜。惟山客成本昂过去年,是以淡水各茶庄咸不敢冒昧从事,相与徘徊观望,以待价值稍平。独英芳茶栈首先装运百余件云。
本月初七日,「福建」轮船由淡水运来茶叶一百数十件,均系上等之茶,为英人所购,其价甚昂。闻淡水茶商该至四月望后,始准向山客买茶;如违该罚。旋有义吉茶栈首先背约,私付洋银数万元与山客定购各茶;各庄公该罚锾以儆云。
四月二十八日(公历五月十日——礼拜五)
台事纪要
台湾孤悬海外,而特产富饶。不特茂林修竹,巨材丛生;即五金之矿,亦所在皆有。自光绪十一年设立台省,命刘爵帅抚之,驻节台北,分兵四营扼要防御。是处距基隆七十里、台南八百余里,随山刊木,以路险艰于转运。所驻四营虽称劲旅,然道阻且长,势难联络,爵帅忧之;特电传泰洋行司事——即蒯令佩芬、席令步天至辕,面授机宜,创建铁路。勾稽精确,擘画周详;千余里海澨山陬,了如指掌。兹先自台北至基隆试办,俟有成效,再行开拓,使可直达台南。此后山木、矿产,转输易而运费轻:其利一也。南、北防营有警则传檄即至,首尾不难兼顾;无事则兵额量为裁减,□□□□:其利二也。南北之转运便捷,百货流通;华贾、洋商,闻风麇集:其利三也。封圻得人,而物阜民康,不数年而台省之富庶安见不甲于东南哉!然其效皆基于铁路,是诚可为额手相庆也。
客言如此,爰即笔诸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