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清代琉球纪录集辑
清代琉球纪录集辑
三月,粟兰香,石竹花(玫瑰、蔷薇、藤萝、罂粟,俱于此月开),紫苏生,诸豆毕种,黄瓜登于市,麦乃秋,虹始见。
四月,梯沽红(树高十余丈,花如木笔,攒生。榴、葵、萱花、金钱花、杜若、凤仙,皆于此月开),铁钱花开,甘露见于蕉(芭蕉,此月始结实,名甘露),山丹吐焰,蔗田熟(杨梅亦于此月熟),青瓜出,竹笋抽林,螳螂生(蜻蜓亦生此月),蜩鸣,鸦养羞,蚯蚓出,蝼蝈鸣,鸟凤来(小鸟名。又有鸟名古哈鲁,亦于此月来)。
五月,刺牡丹开,右纳花(花与秋葵无异,木本,高三、四丈),月橘花(色白如雪,香闻十里),夏菊开(茉莉、栀子、木兰,俱于此月开),莲有华,苋菜秀,桃有实(榴亦于此月实),蕻菜生,豇豆出,草不腐为萤,飓母时怒。
六月,佛桑烧空(三月开至冬,此月尤盛),挂兰香(蕙亦于此月花),桔梗花,决明开,禾毕登于场,绿豆收,鹿入水为鱼(沙鱼跃岸化为鹿;鹿畏热,以舌咂水,亦化为沙鱼)。
七月,木兰再芳(海棠、玉簪,俱于此月开),棉花收,龙眼圆,玄鸟来(燕自此月始来),寒蝉鸣,刀豆出(丝瓜,亦于此月出),野菊秀(如中国青蘘,生满田中),毛鱼阵于水(此月朔前后五日、八月朔前后五日,毛鱼排队成阵;他月不然)。
八月,木芙蓉华(桂,亦于此月花),容蕊至(鸟名。又有鸟名恨煞,亦于此月来),赤小豆收。
九月,梅始华,戊土实(果名古把梯斯,形如青果而匾。闽中亦有之,名戊土),柿紫,霜乃降,海鹰来(国中无鹰;此月东北风起,自日本飘来),大豆收,麦种下,雷始收声(或至冬不收声,时有之),田野毕垦,麻石求子来(鸟名,绿翅白眉),蛇为暴(此月蛇出伤人,立毙)。
十月,绿秧出于水,橘实,田豆下种,铁树有花,蛇乃蛰,虹藏不见,松露入土化为菌(松下土中,此月有土菌形如芋;松露滴入土中,所化色白。出牛粪中者,灰色,不可食),纸鸢升,石求读来(鸟名。又有鸟名莫读史与伊石求子,皆于此月来)。
十一月,水仙开,寒菊花,枸杞红,蚯蚓鸣,美人蕉红,野有黄华(如中国蒲公英,开遍山罅中),大雨时行。
十二月,佛手指空,绿鸠至,蛰虫不俯,蚊不收声,无冰。
中山气候多暖少寒,无冰,霜雪希降,草木常青。土产所有同中国者,只标其名;异产则详其形状,花卉并记其开时。
榖则六榖咸备,米六种、麦三种,菽有绿豆、赤豆、黑豆、白豆、大豆、小豆。大豆,即中国黄豆,毛荚;七、八月生田中。所见比中国产者特小,仅如细黑豆。异产有番薯,在处皆有之,犁种沙土中,蔓生蔽野;人以为粮,功并粒食。家种芭蕉数十本,缕丝织为蕉布;男女冬、夏皆衣之,利匹蚕桑。明册使萧崇业、夏子阳「旧录」云:『土不植棉,地不宜茶』;今亦间有之,但不甚繁植云。
蔬有白菜、芥菜、菠菜、萝卜、香菜、丝瓜、冬瓜、茄子、刀豆、蚕豆、芋、葱、蒜、韭、姜、胡椒、薤、芹、荠、蕨、瓠、萲、荽、茴菜、茼莴、香菰、紫菜、松木耳、石花菜。异产有海带菜、女蒡、辣荞、茯苓菜、罋菜。又有松露,土音称为蓄萝;九、十月中,生大松树下土中。实圆色白,菌类;味鲜美。产具志头,老尤良。灰色者,生牛粪中,不可食(海菜有海带,一名昆布;又有红菜,类石花菜而少匾,出海滩中。又有鸡脚菜、麒麟菜)。
木有松、柏、桧、杉、榕、樟、栀、柳、槐、棕榈、黄杨;梧桐甚少。异产有樫木等。
樫木一名罗汉杉,叶短厚,三棱;与中国罗汉松同。木理坚腻,国中造屋,梁柱皆用之。诸岛皆有,出奇界者尤良。
福木,叶如冬青,特大,对节生,长二寸许,如腰子形,厚而光泽;一名常盘木。树直上,长丈余,四时不凋;叶可染绿色。开小黄花,结实如橘,可食。又有一木,土名呀喇菩;叶皆似福木,亦对节生。白花似梅,十一、二月实:俱号君子树(叶纹对缕如织,中边映日通明,作金黄色。旧传「斗镂树叶如橘」,当即此也)。
铁树,即凤尾蕉,一名海棕榈;身蕉叶,叶劲挺对出,缡摐如凤尾。映日,中心一线虚明无影;四时不凋,处处植之。
乌木,叶如桂,直上。外与常木不异,中心木质黑色,然亦有白理者。又有红木。
油树,叶似橘。实如橘大,不可食;用以榨油。又有福满木,树高数尺,叶似木槿差小,花如橘;子累累红色,可食。又有树,叶似冬青,高丈余;花如枣,子累累生,如中国女贞子,甘酸可食,亦可染物作青莲色:名山米、又名野麻姑——当即青精也。
古巴梯斯树,高二、三丈余,叶大如柿叶;花五桠,八、九月实,如青果而少匾,味香甘。闽中有之,名戊土。
右纳树,高三、四丈余,叶似白桐;夏季开花,如中国秋葵,黄瓣檀心。
地分木,高五、六丈,叶如榖;树小,白花丛生,冬月开,有毒,可药鱼。
月橘,树高丈余,细叶如枣。五、六月开小白花,甚芬烈;名十里香。结实,如天竺子稍大;二月中,红累累满树。
梯姑,树高七、八丈,大者合数围;叶大如柿,每叶抽作「品」字形,对节生。四月初花,朱红色,长尺二、三寸;每干直抽,攒花数十朵,花如紫木笔吐焰。高丽种,出太平山。
悉达慈姑,树高丈许,叶类桃。子如葡萄,穗累累,深蓝色,名慈姑奶;不可食。
花有梅、桃、杏、桂、木兰、木莲、水芙蓉、红樱、雪球、山茶、安石榴、杜鹃(杜鹃十月开花,至三月止;花绝大,四倍于中国所产者)、佛桑(千叶者,有大红及浅红二色;单叶者,惟大红一种。中心蕊高出花瓣外一寸许,如烛承盘状;故一名照殿红。四时皆花,六月为盛)、山丹(比中国特大,有成树长丈余者;红花四出,数十朵攒生如火。有千叶者,重台甚艳「五雅统注」云:『山丹、扶桑同出日本,始入中国』)、兰(四时皆开)、菊、茉莉、海棠、长春、水仙(十月花)、翦秋罗、月季、蔷薇、千日红、银台金盏(即水仙)、杜若、菖蒲、百合、葵、鸡冠、萱、石竹、仙人掌、鷢来红藤。异产有名护兰等。
名护兰,叶短而厚,与桂叶同,大仅如指。三、四月开花,与兰无异;一箭八、九朵攒开,香清越胜兰。出名护岳岩石间,不假水土;或寄树桠上,或以棕皮裹悬之。又有风兰,叶比兰较长,香如山柰、茴香。蔑竹为盆,悬挂风前,极易繁衍。俗皆尚兰,号为孔子花。
粟兰,一名芷兰;叶如凤毛,花如珍珠兰。又有松兰、竹兰、棒兰(状如珊瑚树,绿色;无叶,花从桠间出,似兰较小)。
野牡丹,土名■〈艹什〉花,叶与牡丹无异。二、三月,花开作丛,累累如铃铎;素瓣紫晕,檀心如碗大,极芳烈。其叶嚼之,以为口香;种出太平山。又有野海棠、仙人掌、帚桃、野兰(即中国青蘘)。
文萱花,一名欢冬花;花如萱花,特小。叶有青白相间纹。
山苏花,一名莚猿花;无花、无干,出土长不及尺。叶如蕉而小,坚厚有纹。
雷山花,土名吉茄;叶如铁梗海棠,花如牵牛花差小,鸦翠色。四、五月开,至十一月结子如豆;苞如榴房,藏子数十粒,可种。
吉姑罗,一名火凤;人家墙上多植之以辟火。干似霸王鞭草,叶似慎火草;花似黄菊。亦有红者,名福禄木。
果有藕、蔗、西瓜、青瓜、木瓜、橘(数品)、香橙、金柑、佛手、荔枝、龙眼、葡萄、樱桃、杨梅、覆盆子(形如杨梅)、栗、柿、核桃、枇杷、梅(小如龙眼)。异产有蕉实等。
蕉实,芭蕉所结实,名甘露。花紫红色,大如瓢,日开一瓣。结实如手,五、六指并垂;采久之,肤理似藕之最嫩者,可熟之如薯而甘。
阿咀呢,叶长,旁有刺;久成林连蔓,坚利可为藩墙。叶可造蓆,根可造索。开花者为男木,花白若莲藕合尖,左右迸叠十余朵,直上五桠;蕊露如杖,长数寸:芳烈如橘花。女木无花,结实大如瓜,膺纹起钉皆六棱,可食。云即波罗蜜别种;粤东亦有之,名凤梨。
槠子,一名芝;子如橡栗而小。山中处处有之,一名椎子。
竹有苦竹、猫竹、虎斑竹、凤竹、竿竹、帚竹、乌竹、大竿竹、矢竹、竻竹。异产有观音竹。
观音竹,着地丛生,叶长尺许,宽三、四寸;紫色。
兽有牛、马、羊、豕、犬、猫、鹿、猿、山猪;无虎、兔、獐(「明一统志」言其土产有熊、罴、豺、狼;今考皆无之)。
畜有鸡、鸭、鹅。异畜有太和鸡,比常鸡特小,短足、长尾;种出七岛。
禽有雀、乌、鸽、鹭、鸥、凫、鸨、班鸠、绿鸠(十二月来)、野凫、鹑、鴗(俗呼神鸟)、田鸟、雉、鶄鴒、杜鹃、鸳鸯、燕(七月来,不巢人屋)、鹰(九月中东北风,从外岛飘来)、鴈(偶有之,不恒至(、鹤(或一有;亦希见之)。异鸟有古哈鲁等。
古哈鲁,金黄毛羽,长觜缩尾;四月鸣。
麻石,翅羽绿色,白眉;九月来。又伊石求子,似麻石。
鸟凤,一名王母鸟;四月来。
恨煞,毛羽似鹰而差小;四月来。
容蕊,翅灰褐色,白头;八月来。
石求读,毛羽似雀;十月来,春乃鸣。
莫读史,绿毛;十月来。
虫有鼠、蝙蝠、蝎虎(能作声如雀;冬、夏皆然)、蜥蜴(生水池中;红腹,背有金光。又有四足小青蛇,常见之。国中蛇最毒,九月中,每出伤人;人立毙。前「使录」云:『其蛇不伤人』;未然)、蚊、蝇(皆冬生)、蚁(与中国同,但腹亮如晶;毙之,有点水)。
麟族有鲛、鲤、鲋、鳗、鳅、虾、金鱼、银缕鱼。异产有毛鱼、鍼鱼、燕鱼等。其绿色、红色、绿鳞、红章五彩相间,或圆、或长者,不可胜数;土人就其色、其形呼之,皆无名。海鱼生切片,夜中黑处视之,皆明透,有绿火光色,如热河夜光木。
毛鱼,细小,外视似腐,咀嚼有味;闽人皆重之为珍品。七月朔后五日、八月朔前后五日,于海中排阵出;他月则否。
鍼鱼,头戴鍼形,亦名鱵。
韡鱼,头长如韡。
燕鱼,如燕,有翼能飞;古名鳐,俗呼飞鱼。
介族有龟、鼋、鳖。异者有玳瑁等。
玳瑁,甲如龟鳖,首尾形少尖,头带淡红色。
海马,马首、鱼身,无鳞,肉如豕;颇难得。得者,先以进王。
石■〈鱼巨〉,首圆,下生八手,无脚;土人皆以入馔。
蟳,肉最佳味;如蟹而大,性温。
蟹,大小种族各异。有小蟹,五色两螯,左大右小;小以取食,大以外御。惟大螯朱红色,名曰照火。小蟹居螺壳中,名寄生。
海胆,背生刺如蝟,蠕蠕能运徐行;味如虾、蟳。
螺族尤异,五色璀璨,形状诡出。■〈虫车〉螯,大如盘,国人以为盎,为户枢、为釜皆是。异者有壁虎鱼等。
壁虎鱼,螺壳上生五、六爪,形如壁虎;名壁虎鱼。
桅螺,壳尖出如桅,生刺满之;名桅鱼。
贝有数种,一种外白色,内米绀色;一种玳瑁斑,内紫白色。
龙头虾,名鰝;大者一、二尺,形绝似龙,时以供馔。蛤蚶之族,不可胜纪。
佳苏鱼,削黑鳗鱼肉,干之为腊,长五、六寸,梭形;出久高者良。食法,以温水洗一过,包芭蕉叶中入火略煨;再洗净,以利刃切之。三、四切皆勿令断,第五、六切始断。每一片形如兰花,渍以清酱,更可口。
海松,生海水中;大者二、三尺,根蟠海底石上,久之与石为一矣。国人亦名曰礒松,似言松本木类,附生石上,如义甲、义髻之义;此字甚切。按字书,礒,石貌;别是一意。其枝叶纤细,与侧柏无少异;鲜焰如火,疑似柏枝。叶成朱色,有腥气,不可近玩。其根木色,轮囷屈曲如老树;根以刀刻之,拒不可入,俨然石也。生马齿山者较他处尤良,红色不即褪落。又有一种,无枝叶,拳石殷红;上作蜂■〈宀巢〉细眼,攒蹙遍满,如鸡冠花头:皆生海底。惟马齿山渔人能泅水深没取之;中山渔户能入水者,亦不能及也。
石芝,生沿海海底石罅中。天使馆西北海上有小石山,名石笋崖,土人亦称为波上;此崖之下,石芝所聚。前使「旧录」云:『有根、有叶、大者如盆、小者如盎;其他如菌、如菊、如荷叶者,不可胜数。灵壁、羊肚,俱不足道。亦惟马齿山人能深没取之。盐水久渍而成腥气,尤不可近;出水久之,腥气渐退。然脆折亦难致远,故不贵重云』。
凡石大小,皆极嵌空;大者如楼、如屋,玲珑明透,古藤萦结葱郁。即拳石,亦有奇致。山崖海边,遍地多有。但质甚松利,易脆折。惟磨刀石甚坚而腻,以为砺,胜中国者;故世以充贡。
琉球字母四十七,名「伊鲁花」,有真、草二体。其真体,ィ(人读如依)、ロ(类读如鲁)、ハ(波读如花)、ニ(仁读如义)、ホ(保读如夫)、ヘ(飞读如挥)、ト(登读如都)、チ(知读如痴)、リ(里读如利)、ヌ(奴)、ル(留读如禄)、ヲ(远读如乌)、ヮ(和读如哇)、カ(加读如喀)、ョ(有读如夭)、タ(太读如达)、レ(礼读如力)、ソ(卒读如苏)、ツ(律读如即)、ネ(你)、ナ(奈读如那)、ラ(罗读如喇)、ム(无读如某)、ゥ(宇读如务)、ヰ(而读如依)、ノ(乃读如奴)、ォ(于读如乌)、ケ(可读如姑)、ャ(也读如耶)、マ(未读如马)、ヶ(计读如其)、フ(不读如夫)、コ(科读如库)、ェ(江读如而)、テ(天读如梯)、ア(安读如牙)、サ(世读如沙)、キ(其读如基)、ュ(由读如夭)、メ(女读如毒)、ミ(弁读如米)、シ(之读如志)、ヱ(忌读如意)、ヒ(北读如蜚)、モ(毛)、セ(世)、ス(□读如使)、ン(妈)。自舜天为王时,始制。或云:即日本字母;或云:中国人就省笔易晓者教之为切音色记,本非字也。古今字繁而音简,今中国切音字母旧有三十六,后渐为二十八。自喉、齶、齿、唇张翕轻重疾徐清浊之间,随举一韵,皆有二十八母。天下古今有字、无字之音,包括尽矣。今实略仿此意,有一字可作二、三字读者,有二、三字可作一字读者;或借以反切、或取以连书。如「春色」二字,琉人呼春为花、鲁二音,则合书「」二字即为「春」字也;色为「伊、鲁」二音,则合书「」二字即为「色」也。若有音无字,则合书二字反切行之。如村名泊与泊舟之「泊」并读作「土马伊」,则一字三音矣;村名喜屋武读作「腔」字,则又三字一音矣。国语多类此。国人语言,亦多以五、六字读作一、二字者甚多。得中国书,多用钩、挑旁记,逐句倒读;实字居上、虚字倒下逆读。语言亦然。本国文移中,亦参用中国一、二字,上下皆国字也。四十七字之末,有一字作二点音「妈」;此另是一字,以联属诸音为记者:共四十八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