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林杂俎

  
  鲁府童子:
  崇祯癸酉夏日,鲁世子以派,忽见一童南髻蓝衣朱履行日中,杳不见影。世子急尾之,忽歧为二,相盼即失之。邑人吴大行本泰使鲁府,有诗。
  
  素娥诗:
  长安镇人某读临平山中,昼值歌伎,作歌伎琵琶诗,吟诵不已。俄缟丽叩门,询之曰素娥。留坐,叹其佳咏。某愧谢,求和。素娥即吟曰:「歌侧云鬟尚带羞,声声犹唱八甘州。歌来无力眉常敛,弹至伤心指半柔。肠断花前丝续怨,魂销月下梦陪愁。惹人无赖轻归去,今夜谁能伴锦裯?」某戏请伴,笑许之。拉往其处,室具俱白。宿数夕,送之曰:「如念我,可时至也。」某自此诗思目进,秘不示人。(赵昌龄说)
  
  鱼妖:
  湖州乌程董威,故尚书份之裔。苍头某颇饶,庚寅夏有物空中求饮食,违则见祸,惧而享之。则黑气如云,饮嚼甚壮,屡索不已。某以告威,威乱后好养生家言,禳以羽士,俄掷砖石诟怒。而洞庭山隐士施亮口生有道行,召治之,虽遁而不绝。某乃诉之城隍神,诟怒如故。威言于乌程令刘玺口,清执最有声,遂斋沐告城隍曰「阴阳各有所司,何得纵妖扰民?」妖月余来,云"我求食无大罪,今城隍释我矣,尔其奈我乎!」威因检《道藏》,有曰凡妖魅为符咒所不及治者,制桃弓柳箭,伺其至射之。如其法,始绝。盖太湖鱼妖也。
  
  徐氏妖:
  邑诸生徐仁振,故太守伯征子,家西乡。庚寅七月朔,步庭除拾书曰:「岁在戊子仲秋中秋月,予坐书斋,见月缺纱窗,玩赏无已。几无何,不觉困惫,为睡魔缠扰。梦至徐似翁家,直入新楼下,见其室灿烂,徘徊久之。少选主人出,叙论握手,揖我与坐。主人东向坐,予西向坐,相与道宾主之谊甚欢。主人因言曰,予宅非凡地,下有玉鲤鱼,金鳞而赤尾,其泉直通大海。予先君以为善,卜居于此。予闻主人言,方且惊且异,且信且疑,俄而地裂,有鱼出焉,化为黄龙而去。是时予骇甚,始信其言之不诬。忽闻户外喧然猛然而至,询之则诸公子射也。予亦起入人丛,视决胜负。但见诸儿操弓挟矢,其仲子速发十矢,合式者三焉。旁有鸣锣者,七声缓三声亟。于是诸宾客亲邻观者盖如堵云,欢笑倍常。予亦惊觉,已月转中庭矣。特予自思之,予之与似翁素无相识,且不通姓氏,无故而遇我以寤寐,岂其后予与似翁终非陌路,而姑于今日天作之合耶?抑予之后有与者,而姑借似翁示显应耶?否则,似翁家之事无关于予,予何故而得此南柯一梦也?予亦不询其事之有无,姑记以为后日之验。应思发矢之人,似翁太守号也。仁振以呈太守,谓黄龙句虑祸,毁之。弟谊振手录焉。是月十三日谊振卒,或龙飞去,十矢三中其兆云。而妖记特奇,从太守婿吴口口寄示者。
  
  浮提国:
  海外浮提国,其人皆飞仙,好游行天下。至其地,能言土人之言,服其服,食其食,极意与人同乐。欲返国,顷刻可万里。万历间,叶侍御按江西,有司言市上一群狂客善黄白,极饮娱乐,市物甚侈,多取珠玉绮缯,赏之过其直,满用金钱不甚惜。及抵暮忽不见,诘其逆旅,衣囊俱无。有请大索,侍御不许。召至前,果能江右土语。手持一石如水晶,可七寸许,举之案上,上下前后物物入镜中,照极毛芥。又持一金镂小函,中有经卷,乌楮绿字,如般若语,览毕则字飞。愿献此二者,侍御却而遣之,明日遂不复见。(平湖《沈长水先生集》)
  
  宋氏乌巢:
  兰溪山何宋氏,乌巢于樟,其鸣似云:何相传树应越州。有男子探巢得千金。谓越州者,绍兴也。因贾绍兴,投逆旅,解装饭于市,且纵步,忘逆旅姓氏,失其处,仅腰微赀而返。则乌啼如初,仍探之,得大镪五十金。上有字:「此金赠与送金人。」男子又持往绍兴。来年余矣,值旧逆旅,出其故囊。男子曰:「此天以赐若,吾自有五十金也。」备道其事,缔好致富。(首行疑有误)
  
  豕言:
  仁和桥司镇,村人畜豕,将召屠,令妻饲其余豕。忽闻人语声,察之一作徽人音,一作萧山音,一作松江音。妻惊却,告其夫。夫走听果然,其家亦亡恙。
  
  瘗孩复苏:
  泽州原天顺,八岁被市人殴死,讼官验瘗数日,有狼衔出,仍活。
  
  鸡子中鱼:
  嘉兴项氏口家,剖鸡子,中有鱼,跃于地,忽不见。
  
  鹊衔兑马:
  云南黑井盐课提举司,灶三百五十三丁,每丁带耗费,月纳银三两八钱一分九厘。司官婪甚,每丁加一兑马,重三钱一分八厘,上官不问。万历六年,新安汪云秀来提举,如前例。忽一鹊衔兑马飞去,复置一马又衔去。云秀惧而欲裁之,僚吏不可。因循半载,事发抵罪。
  
  天书:
  崇祯丙子,西安县市人王氏忽雷雨中偶触产室,雷雨遂霁。阶上有天书「二子不孝,他日重治」八字。似行书,径二尺余,似以积沙成之,涤不能去,顷之自灭。
  
  象山妖异:
  嘉靖三十七年三月,有妖祟六人,一老妪,四为媳,一为女,至邑之梁氏托宿。举家俱所见,惟一幼子妇见而迓之,相与叙礼,延入内室,问答唧唧有声。供茶毕,妇启曰:「尊客宅居何处?」老妪答曰:「家居不远,世与宅上有旧戚。今岁各当遣女,翁往嘉苏贸物,家乏主,特来相倚。」妇唯唯,备告于姑,姑疑妇为崇所惑,具牲醴赛之。老妪等怒,责之曰:「事急依人,吾非鬼祟为祸者,何以生物食我!」令妇热而进之,盘盂尽空。夜邀妇同宿,无异生人。如此者半月余,始去。既而人诘其妇,云老妪虽耄,而容仪修洁不凡,其妇女数人则世间所绝见者,竟不知其为何怪云。
  隆庆二年九月五日申时,有红鹰将叶明家十岁儿自东门攫至天字号观风亭上。其父急祷赵元帅,奔追获归。及询其故,儿荷赵元帅铁简击鹰,始得活。
  万历三十年五月二十二日,县城中妙华堂忽有异人胸背各悬一镜,手执红棍,肩负红袱,儿童争视之,遂化青烟而去。(以上俱《象山县志》)
  
  阳武泣声:
  嘉靖三十二年三月,阳武县西北门外,白昼无人,闻有如悲泣状,凡三日。时云鬼哭。是岁河溢,其旁厉坛,冲漂朽棺枯骨不计其数。(《阳武县志》)
  
  雷神书:
  万历十五年六月,获嘉辛丰里人王好仁妻帅氏抱儿乳哺,忽雷震死,所存仅皮,骼胔辄消尽。儿无恙也,皮有雷神书二行,乡人莫识。
  
  
  
  业赘
  
  沐英:
  沐英祖籍饶州乐平县,李姓,先墓在大汾潭。洪武二十八年,沐春乞遣将代镇,亲诣乐平致祭。八月进封春黔国公,不许擅离。
  兰溪金训道口口云,沐英祖徽州绩溪人,专棹舟。岁莫值地师失路求渡,因问其沦落状,闵之,留于家。春初雪,地师偶步,奇其地。归问沐氏,曰:「此族人某山也,若得之易之耳。吾屋三间彼欲之,索直三百金,故不果。如售屋,则山归我矣。」于是成券,果得山,且为择葬,瞩曰:「行当有大祸,愿不发也。」寻争渡毙人,戍定远。
  
  徐达:
  徐中山祖在丰城同曹水南向,曰「二八居士墓」。
  中山王墓在钟山,不封土,云细竹下即是。像白皙而厚,面目不甚雄伟。
  
  李文忠:
  李岐阳墓规制逊于中山,石马一,存其左蔓草间,尚未毕工。
  
  替身出家:
  本朝自太子诸王降生,俱剃度幼童替身出家,不知何所缘起,意者沿故元遗俗也。(《野获编》)
  
  翰林官:
  翰林叙衔在官下,元时即然。他官品在官上,词林称阁臣「堂翁老先生」。阁臣不论首次俱绶,翰林学士班佥都御史上,出道双棍,值政府不避。讲读学士班佥都御史下祭酒上。日讲官软靴短衣,便于洪对。展书官短衣跽御案西,大司礼立案左,先展书,以案高,展书官不便也。
  
  良乡带:
  京官俱绣服,惟行人司在京青素角带。出至良乡易补服银带,号「良乡带」。
  
  御枪:
  高皇帝御枪二,藏南京午门楼上。大者几盈握,修可丈六尺。小者修杀四之一,围杀亦如之,盖马矟也。
  
  多学:
  平凉华亭县多学,洪武间监察御史,巡按山东,其子孙改为党氏。
  
  从征日记:
  巢县俞通源,初以亲军宿卫,出入行间,终巩昌卫指挥使,世袭,年六十二。着《从征日记》四帙,藏于家,未刻,述国初事异于常闻。山阴朱燮元备兵陇右,得录本,今佚。
  
  僧道不衣绫罗: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校尉赖谦见神乐观道士陈(丑)道衣青纻丝袄子,在街上执之。以僧道止许穿绸绢,不许穿绫罗也。有旨以神乐观乐舞生释之,予两匹官绢压惊。
  
  镇海卫指挥:
  常遇春幕客上官口,专掌书记。遇春薨,上思及上官氏,召其二子入,分姓。上口授镇海卫指挥,官口授山西口卫指挥。
  又常遇春红旗千总薛口,从征陈友谅,以三百人受围。上高望救出之,薛首已陨,犹执红旗不仆。上拍其背曰「好儿子,甚苦」,始仆。(常熟许子洽记)
  
  蒲寿庚子孙:
  太祖禁泉人蒲寿庚子孙世不得齿于士,盖罪其先世导元倾宋也。宋端宗至泉州,招抚使蒲寿庚来谒,张世杰分淮兵二千五百人,命寿庚将海舟以从。寿庚闭城门拒命,与州司马田真子上表降元,帝遂如潮州。
  
  绿帻:
  蔡邕《独断》云,汉武帝幸馆陶公主家,召见董偃,偃着青褠绿帻。按明制,绿帧最贱,系教坊人所戴。或董偃本卖珠儿,从其贱也。
  
  叶好文留犊:
  洪武五年,山西叶好文任交河令,治行为时第一,升知定州。初以一牛驾车,抵任后产一犊,比去任,留犊与民。
  
  徐呆厮:
  洪武间,指挥徐呆厮出兵河套,地名梧桐树。一日午间,有大星坠于河中,火发延岸上营中,军有伤者。后徐氏父子以事被诛,果徐氏独应之也?抑别有所应而不知耶?
  
  敕主薄:
  洪武十一年三月二十九日,敕闻喜县主薄祁伯祥曰:县属府州,于民为切近。必得上循国法、下悉民情、长于抚字者以任佐贰之职。祁伯祥今授将仕郎、平阳府解州闻喜县主薄。尔尚恪尽乃心,使政平讼理,民安物阜,斯为称职矣。尔其懋哉。
  
  丧麻:
  丧服用麻布,取其贱恶,古未有棉布也。棉布始自汉,北方麻布贵,棉布贱。又丧家虽隆冬必以麻,非礼也。
  
  畲客:
  盘瓠之余,错处于虔漳潮之间,以盘蓝雷为姓,汀人呼为藩蓝篓、藩篮篓,汀人称之曰畲客。
  
  学录直讲:
  国初,上幸太学。学录象山应元征进讲《大学·平天下章》,赐锦衣白金。
  
  黄麟题联: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相传解学士题殿门者,非也。洪武中,莆田黄麟伯厚,以文学荐对大廷,称旨,赐第一人,授翰林应奉。冬至,祀圜丘,御制门联云"大明日月光天德,洪武山河壮帝居」。麟佯狂踢仆之,上怒。麟奏曰:「此陈后主句,天朝效之,不既羞乎?」上曰:「尔便易之」。麟口占曰:「乾坤一统归洪武,日月双轮照大明。」上称善。
  
  六鳌县误:
  俞宪《登科考》:弘治己未科三甲进士林文焕,福建六鳌县人。按漳浦县二十三都立镇海卫,辖陆鳌、玄锺、铜山三千户所,则县字误也。又《海宁县志》:永乐十二年贡生沈常,铜洒县丞。今铜洒县无考。
  
  胭脂匠:
  宋元来胭脂匠,其法黄蜡火化注水中,澄数次,绝无渣滓方用。远近无能造者,日货十数金。后为仆人传方,始广有焉。(《安阳张氏风范》)
  
  南京不打五更:
  宋时大内五更绝,梆鼓遍作,谓之「虾蟆更」,以禁开而百官入,所谓「六更」也。
  明初南京不打五更,云太祖常梦人求还地,许之五更头,遂迟其刻。
  
  外道留敕:
  往时布按二司如提学备兵屯盐分守分巡,俱不缴敕,得传其子孙。近例事竣始缴。(郭子章《蜀草》)
  
  崖山纪功石刻:
  元张弘范崖山《纪功石刻》,题灭宋年月。明广州守闽县林洋改刻曰「宋太傅枢密院使张世杰死节于此」。
  成化中,广东提学佥事、晋江赵瑶诗:「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不胜悲。镌功勒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
  
  伪夏陵宫:
  宁夏贺兰山之东,数冢累累然,即伪夏所谓嘉裕诸陵是也。其制度仿巩县宋陵而作。人有掘之者,无物。
  贺兰山崖壁险峭,延亘五百余里,上有颓寺百余并夏人故宫遗址。自来为居人畋猎樵牧之场,弘治八年始禁之。(以上俱《宁夏镇志》)
  宁夏镇大城,宋景德间赵德明内附,迁兴州,即今城也。周十八里,高三丈六尺,池深二丈,广十丈,城楼六,角楼四。壮丽雄伟,可容千人。韦州在灵州城南四十里,蠡山城西二十里。
  
  库喝:
  延安宜川县西北,川南为汉,北为蕃。蕃通汉人,以香火为库喝。
  
  邢冕:
  新野邢冕,洪武初进士,除江宁主薄。励志清苦,妇张氏躬执杵爨。太祖微行,至其宅亲见。翌日朝召冕出班加赏,因开其军伍。
  
  乘马石:
  北人门外俱列乘马石。《战国策》赵武灵王云"践石以上」者,今同。
  
  尺:
  周一尺,当今浙尺八寸,当织染所钦降金星牙尺六寸四分。
  
  知县本贯:
  《金华府志》:永康知县吕兼明、吕文燧,俱本县人。《仙居县志》:洪武四年邑人任继先除仙居知县。时法令严峻,继先畏之,六年归隐于下黄。其教职任本贯颇多,不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