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枣林杂俎
枣林杂俎
永乐时,山东进野蚕丝制衾,荐之太庙,群臣称贺。今东齐山谷有之,与家茧等。蚕月浴种出蚁,蠕蠕然,即散置槲树上。槲树初生时,猗猗不异柔桑,听其眠食。食尽,即枝枝相换,树树相移,皆人力为之。弥山遍谷,一望皆蚕。其蚕自能壮大,生而习野处,风日雨中不为罢。然或伤水暵,畏雀啄。野人饲蚕,必架庐林下,手长竿逐树按行,为之察阴阳,御鸟鼠,其稔也,与家蚕相后先。其穰者,春夏秋岁三收焉。茧大者二寸,非黄非白,色类土,浅则黄壤,深则赤埴,坟如果赢,繁实离离缀木叶间,又或如雉鸡鷇也。蚕食槲名槲,食椿名椿,食椒名椒。蚕之小者,作茧坚如石,大才如指,在深谷丛条间,不关人力。樵牧遇之,收曰山茧,缣不加染,黯而有章,敝不易色。宋王禹偁《小畜集》云:「野蚕自成茧,缫密为山绸。此物产何许,莱夷负海州。一端重数斤,裁染为亵裘」云云。读是诗,则知宋时未始珍也。且曰「裁染」,不几于漆方竹杖乎?
凤尾:
正德中,武陵陈洪谟守漳州之三年,海上田者见大鸟飞过,遗羽一于水涯,长七八尺,五采炫焕,众以为凤尾。来献,命藏库中。后镇阉来取,答以焚弃。陈洪谟字宗禹,弘治丙辰进士,兵部左侍郎,所著《高吾诗集》。
碧鸡:
歙县许文穆相国(国),孝廉时读书宣城石山寺,偶见二青鸟,飞鸣移时乃去。僧曰:「碧鸡也。传闻唐时李翰林自蜀中携来者,我明惟舒梓溪状元一见。」因出所藏图卷示之,许作《碧鸡篇》缀其后。
鸡足山异鸟:
宾川州鸡足山有金鸡泉,日有异鸟饮之。鸟来必双,至二十双而止,四时皆然。鸟无增减,水无盈缩。
石燕:
零陵石燕,相传能飞,飞即风雨。唐诗「石燕拂云晴亦雨」是也。谢鸿云,向在乡中山寺为学,见高岩上石有如燕状者,因以笔记之。石为烈日所暴,忽有骤雨过,石即冲起,往往坠地,盖寒热相激而迸落,非真能飞也。(《五杂俎》)
朱鹭:
《密县志》:红鹤大如舒雁,羽白而咮朱,声最浊,食鱼巢树。疑汉朱鹭此也。
海雕:
正德末,有鸟黑色,大如像,舒翅如船蓬,飞入长安门内大树上,啖人鹅如拾蛆虫然。数月方去,人以为海雕也。
石鹅:
万历庚子七月,山东任城县浚河,于石中剖得二小鹅,大如拳,能行动。一老工曰,三十年前曾得一。
白蝙蝠:
《李太白集》:荆州玉泉山多乳窟,中有白蝙蝠,饮乳水而长生,其大如鹅。
鹤:
万历庚寅,夏臣谟入朝,偶见苑中五色鹤,异之,有诗。
山东泰安州,甘露寺林鹤,每六月朔去,腊月朔来巢。
辽阳多鹤,尝千百盘空。《列仙传》所云「辽阳鹤」,不虚也。
淮安海州,产鹤于滨海萑苇之区。捕者深入,必折苇记径。或得其卵,蒸置故处,七蒸七伏,因剖为杯注酒,气形而上如鹤。
鹳:
鹳有长水石,故能于巢中养鱼而不涸。鹳取矾石周卵,以助暖气。
鹧鸪:
弋阳汪少宰(伟)尝赴中官席,饭仅半瓯,香滑而膏,异于常产。问所出,则蜀中岁进,其米生于鹧鸪尾上,每尾止取二粒,放去,来时仍可取也。
鹦鹉:
万历三年乙亥,黄克悔北征。道出九江,同知洪乐卿告曰,元年癸酉正月二十五日,中使自西域取二鹦鹉归,一红一白毛羽鲜丽,盖人所未睹者。自言逾蜀始得之,至楚而穆皇已宾天矣。有诗纪感。
沙鸡:
万历间,京师市上有鸟大如鹧鸪,毛色浅黄,足五指,有细鳞如龟纹,名曰沙鸡。云自塞外至者,其味亦似山鸡。(《五杂俎》)
沙鸡,西北边鸟也。虏骑数扰沙鸡无止,冬月薄暮,群飞过都,如风成阵,后飞止江北,食禾稼。凤阳守臣奏异鸟。崇祯七年事。(陈子壮《南宫集》)
壬申,沙鸡入京。每来则边警,盖古突厥雀也。丙子,虏入宣府,举朝未闻。上从宫中传谕本兵,始知其事。(杨士聪《玉堂荟记》)按唐高宗甘露元年秋,鸣鵽群飞入塞,人呼鸣鵽。突厥雀南飞,戎马必至,已而泥孰匐反。至春群飞出塞,多堕灵武间死,视之无首,后泥孰匐亡。噫!以古准今,昭若左契矣。
绿矾采鸡:
诸暨有货药毒人者,问于郦暖。郦曰:「汝欲其急死乎?」曰然。曰:「亟死祸将及身,不若缓之,使其人不知,可自免也。」其人善之,乃易绿矾与之,约有数月始应。至期又问曰:「汝欲其必死乎?抑尚可解也。」曰:「吾昔有甚怒,今稍解矣。」曰:「前与者绿矾也,不能杀人,殆缓尔怒耳。」其人悔谢而去。是年母鸡抱卵,三日羽毛变五采,头距易状。遍邑人来观,曰凤雏也。恐非地方利,夜纵之长山上。钱德洪有《绿矾采鸡传》。
鸡:
鸡昏呜,俗所异也。崇德曹广远思,崇祯庚辰登第,其家鸡昏鸣,诘朝捷至。
《元氏长庆集》云,元和十五年,奉宣庙令采同州双鸡五联,各重四斤,频年采取,一联不获。自臣到州询问采捕人等,皆云二十年采得一联鸡耳,昨旬日之内并获两联,斤两轻重悉符诏旨。今同州鸡无闻,止称泰和鸡、莱阳鸡。
鸦:
广东无鸦。又四川龙安府,鸦至四月终,有鸟群啄之,鸦俱匿影。华亭包长明守罗定所说。
罗雀:
桐城左遗直(光斗),万历庚子,离馆里许有白雀巢园飞集环数百雀。江南老人指示土人曰「此巍科之应」。左即登乡榜,飞去。丁未会榜,又来巢,榜发又飞去。后官中丞归,被逮。公子往宿寿州,居停夸言罗有白雀,视之左翅有黑点,仍庚子丁未巢馆园者。问其罗日,曰三月二十九日,即中丞被逮日也。为之嗟叹,购之随身至宿州,羁宿公馆未发。中丞问状,曰「白雀为罗,命也夫!」缘其毛羽为虞人所损,附归善饲,俟其满纵之。中丞父甚爱护,七月二十四夜忽遇猫害,中丞父惨然,知非佳兆。后凶闻至,果二十四日也。
抵诡:
卫辉府治前石兽曰抵诡。《说文》云,此兽其性忠直。
桃拔:
西域诸国乌弋有兽桃拔,一云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安息有大鸟爵,其颈身似鹰,蹄似橐驼,色苍,举头高八九尺,张翅丈余,食大麦。曾以大鸟卵献汉,即此鸟卵也。条枝亦有大鸟,卵如瓮。大月氏出一峰橐驼,谓脊上有一峰也。
毗耶:
琼州临高县西市毗耶山,有兽似犬,里人呼为「毗耶」。
裴休:
眉山有兽,送客,呼以「裴休」则应。
腾犴:
广东肇庆府西北十五里,腾犴岭,以产腾犴故名。腾犴,沐猴类,头正方,貌类人。发长尺余,尝覆面。欲有所睨辄摇头,以两手披之。
狮:
天顺中,西番献狮子。道死,献其皮。锦衣卫指挥佥事喜信使其人上书,求通开西域。
西苑狮日食一羊,西域胡人主之,白布缠首,带衣绿,支正三品料。
鹿:
南京灵谷寺,太祖手书「第一禅林」。鹿百十为群,其悬铜牌者,国初所畜。
犬:
云南县南二十里木山寺有木犬。贵客至,木犬自吠。
俗说犬豕独产不利,《尔雅》:犬生三猣、二师、一玂,豕生三豵、二师、一特。郭璞注:猪生子尝多,故别其少者之名。又《致富奇书》:犬生一子,其家三年内大发。
羊:
山西羊有八角,至四角六角为常。
松潘出六角羊,土人云:羊与鹿交,故六角。
白兔:
虎鹿兔皆年千岁,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万历中,有舶商自暹罗携白兔归闽,售四百金,每季而育,其种日蕃。盖另一类,生即白色。崇祯中,浙直遍有之,直三四金。
鼠:
《诗》: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陆机云:「河东有大鼠能人立,交前大脚于头上跳舞,善鸣。」相,地名。按地志,相州与河东相邻,则知相州有此鼠,诗人盖取譬焉。又密县开旸山周围三里产香鼠,惟经人行之路,则抱蒿茎棘枝而死。或樵牧者偶遇之,亦不能多得。黄花镇礼鼠,色如貂毛而浅,冬聚榛实于穴,作岐穴贮之,多至三斗。其榛实皆美好倍常,山氓多掘取之。鼠失榛实,牝牡皆笮脰树枝,悬死若缢。镇将闵之,虽厉禁,不能止。
麟:
麟,《尔雅释》:麇身,牛尾,马蹄,一角。春秋所获麟也,大麃,一角,牛尾,即汉武郊雍所获麟也。不角者麒。宋仁宗嘉佑二年,交趾所进二麒麟,牛身象耳,狗足鱼鳞,所食草木,皆中国无有。
豪彘:
《山海经》:华山西七百里曰高山,出豪彘。今平凉羌高山六盘是也。豪彘状如彘,毛似刺猬而大,可以为簪,黑上白下,甚美,弩之能射物以自卫。嘉靖以前多有(《平凉府志》)。
马:
平凉苑马寺置二监,监七苑马政,开城苑,荒熟地三万六千四百七十顷四十三亩,纵一百二十里,横八十里,碑标二十九树,额军七百人,原马并驹二千六百三十八匹。
广宁苑荒熟地二万五千八百八十顷五十三亩,纵五十里,横一百里,碑标十五树,额军五百人,原马并驹千二百五十六匹。
黑水苑荒熟地万一千六百二十七顷九十六亩,军民地相交,碑标十五树,额军二百七十六人,原马并驹一千四百匹。安定苑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七百匹。
清平苑荒熟地二万五千九百一十顷三十一亩,纵七十里,横四十里,碑标二十二树,额军五百四十二人,原马并驹二千四百七十四匹。万安苑(原缺)。
武安苑荒熟地二千九百五十七顷四十三亩,额军四百四十六人,原马并驹千九百四十九匹。
长乐监,辖广宁、开城、黑水、安定四苑。灵武监,辖清平、万安、武安三苑。共(以下原缺。)[中集终]
枣林杂俎和集 明盐官谈迁孺木着
幽冥
东岳:
《博物志》:东岳主召人魂魄,其始不过谓东岳属木为魂,盖以五行象类言之耳,非有他也。昧者不之察,遂谓人死魂皆归东岳,岳神将治其生时善恶而罪福之。
文昌:
俗云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昌,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蜀梓潼神为文昌化身,又可笑也。(《五杂俎》)
梓潼神,清河张户老之子,名亚,字儒美,周后七十三代,世为大夫,未尝酷民虐吏。西晋末丁未岁二月三日生,载《化书》。庙在剑州梓潼县。
梓潼县有善卷祠,一曰恶子。民岁上雷杼十枚,岁尽不复见,云雷公取去。
三官:
三官之名,古不经见,始见于《张鲁传》中。鲁以三官教行于蜀之鹤鸣山,凡人有所祈祷,则书其事状为三。一焚于山上谓达于天官,一瘗于山下谓达于地官,一沈于水中谓达于水官。其祝日,以正月之望为上元节祝天官,七月之为中元节祝地官,十月之朔谓下元节祝水官。后妄人撰为《三官经》,谓陆氏子娶龙女,生三子,俱有神通,一天官,一地官,一水官。
罗者洞:
枝江县西南罗者洞,即春秋罗子再迁之地。居民罔知,托以神怪。(《楚记》)
灵济昭烈王庙:
广德州城西横山有祠山庙,神吴兴张勃也。一云武陵龙阳人,生西汉末,游苕霅之间。自长兴之荆溪凿河至广德,功半遁于横山,人祝之。夫人李氏,庙在州东二里,曰昭妃庙。
《象山县志》:唐末忽有一石香炉立而附于人曰:「吾姓庄名穆,祠山昭烈大帝也。当庙食此山,以福斯民。」众惊讶。教谕梁宗明率众立庙祀之,今曰庄穆庙。噫!一祠山昭烈也,姓名互异如此。
崇善王陈顼:
钱塘皋亭山下为半山祠,崇善王会稽陈顼,晋时使卜断臂不屈,卜壮而归之。历仕四州,食邑会稽,葬皋亭山。有女弟避寇山洞,不欲乞食,绝粒死,屡有灵显,或曰碧霞元君。碑云,弘治时遣使祭之,穆宗祷祠兹山。
支明夫人:
天台山东壁岭车支明夫人庙,周显德二年建。神本妇人,曩尝见怪,配以支明,龙王遂释。
疟使司:
疟鬼姓彭,兄弟三人,游于广漠之野,古帝王裔也。凡运劣者遇之辄病,病时直呼其名即止。今太原郭守询,呼之有验,作《疟使司记》。
轮回所:
天启乙丑,沁水故县镇萧味道疫死,再日苏,云冥司误摄,司日轮回所,其嫂变黄牛,其协白,偿何腾蛟谷八斗。寻嫂没,何氏产犊数月毙,售皮得谷八斗。
碧霞元君:
汉明帝时,西王孙宁国奉符县善士石某妻金氏,于中化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名玉叶。貌端而性颖,三岁解人伦,七岁闻法,礼西王母,十四岁感母教,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道焉。天空盖泰山,洞即石室处也。三年丹就,元精发而光显,遂依于本山焉。
李谔《瑶池记》:黄帝建岱岳观,尝遣女七人,云冠衣羽,修奉香火,以迎西昆仑。繇是考之,则玉女必黄帝遣七女中之修而得仙者,后世因之祠于山。高诲《玉女考》。
岳顶玉女池侧故有玉女神像,泉源壅浊。宋真宗东封,泉忽涌澈,故祀之。马端临通考,又稗史:汉时仁圣帝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圯,石像仆。至唐,泉泐,玉女沦于地。至宋真宗泰山还次御帐,涤于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祀之,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后祠日加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