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林杂俎

  盩厔县终南山,老子紫云楼下系牛柏,柏下石牛卧焉。又南四五里说经台,古柏一。俗说树死,老子针之活。
  咸阳县北十五里周公墓模木,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
  鄠县南八里净土树,俗传西域鸠摩罗什憩此,覆其履土中出。其树三月开如桃花,八月结实,状如小枣壳中皆黄土。
  华州南少华山,苍云岭古松五,号「五将军」。今四株围数人,高数丈。
  成县东柯谷,唐杜甫侄佐居此。所居后为寺,有树称「子美树」。
  泾州王母庙前有古木数株,不肤而滑,莫知其名。
  空同山中峰寺北半里,古松六。
  灵台县至定寺左离山,唐牛僧孺别墅,有银杏,连抱数围,根结二亩。
  郎州北开元寺有白松奇古。明张着诗:「叶堕银钗细,花飞香粉干。山门烟雨里,浑作玉龙看。」
  安定县南六十里,神木山古树千株,樵采不敢入,人以为神。又县七十里,高柏山有古柏。
  中部县北黄帝桥陵多古木。
  神木县西十五里,杨家城内神松二。
  凉州韩东三百十里,松山上多古松。
  庄浪卫东百二十里大松山,山多大松。又东百里小松山。
  
  浙江:
  钱塘县西山上天竺寺长生僧舍,梅二,并合抱。西溪永兴寺,大绿萼梅二。
  海宁县东北四十里洛塘故庙,银杏一,围三人。唐许远手植,华而不实,枝向西北。
  临安县西五十里,天目山断崖塔院大杉一,又华盖松高七丈,中峰大师悟道处。口西南中峰塔院,大杉一本二干。化城寺侧一松,根在崖下,顶高走路仅二尺许。俯视如荠,荫可三亩。牧童戏其上不动。口观音崖,檀树长丈余,悬崖外,历三十年不加长。下覆小观音座,僧云祷雨辄应。
  余杭县西南十八里,大涤山洞霄宫,大杉二。相传唐昭宗景福二年,闾丘先生以盂携自天台者。围二丈,高三十余丈,叶虽凋减,枝益坚。口径山寺门古松,口可荫十亩。又木兰一,并奇古。
  于潜县南四十里,牧岭古松,盘错奇怪。有兄弟各欲讼于有司,夜憩其下,质明相顾而悔,各息。因名「木长官」。
  昌化县西北六十里,千顷山龙湫西,一娑罗树,初夏花开,香闻数里。
  嘉兴县东三十六里圆通寺,银杏二,唐时物。
  海盐县城南永祚寺,银杏二,数百年矣。天将雨辄出云,雨霁云复归。又归安县东口,震泽普济寺,古柏数千年物,能为神。
  长兴县东南大雄寺,陈高祖故宅也。梁天监中手植桧,今中裂为四,枝垂荫半庭,坚如金石。口铁佛寺有六朝银杏树。
  湖州天圣寺六桧,云齐梁物,口再补。
  海盐县西南十八里秦驻山,庙前飘松一,斩而复生,不由栽种。(董谷《碧里杂存》)
  德清县西南天宝桥西左顾亭,孔愉放龟处,二大枯木,可千年,挺立不朽。
  吉安州凤亭乡岳武穆将坛,一橡树,大数围,莫敢犯。
  绍兴府天衣寺,有舞松一株,相传为晋人手植。
  高桥口口口口有古树一本,五大干,倒卧桥侧。项里口口口口项羽所避处,有庙,古树围二人。秦望山(府城东南四十里。)古松一。云门山寺,(城南三十里。)盘古社,木大数围,晋唐间物。
  曹娥江,(府城东南七十里)曹娥庙,古桧二。又山茶树,千年外。止如拱把之半根奇峰,折取一花者,其手自悬予树,因勒石示戒。
  余姚县口九里,宋石将军庙,樟树可数抱。口岳林寺古柏口口口口。县南二十里,桃花岭下有大桃树,约数围。
  新昌县南,南明山月峡古松,唐人植。
  天台县桑州驿,古樟围十人。口天台山万寿寺古杉十二,各百围,相传罗汉所植。口罗汉岭古桧十余,大数围。口歇脚寺牡丹二本,高丈许,每放五百余花。华顶峰石罅有木瓜,花时一蛇盘其上,至落实,供大士乃去,号为「护圣」。口资福寺怪松,大数围,高不过四五尺,枝叶翔舞于水面,舞状类凤,根盘类龙。万历癸巳年,摧于溪水。口天台山菩提树,相传西天梵修遗种,花叶如柿,结子为珠,十百中必一二颗如罗汉佛头云,他处所无也。口枫树岭上古枫,高二十余丈,大可数十围,其中空可容数百人。
  永嘉县象浦驿古樟,围十人。石羊山穴中枯木,状如石羊,色如黛赭。
  平阳县西南,昆山绝顶二古木,冬夏常青。
  建德县橘山,相传绝顶有罗浮橘一株,熟时风坠,得者云"仙山橘」。
  桐庐县东五十里,严陵钓台崖上香木一株,高丈余,围三寸许,岁长一寸。太监黄敬采买江浙,一日欲犯之,不能得。
  兰溪县口口口古柏,明太祖尝驻师其下。口黄湓大溪古檀一,其大合抱,高十数丈。岁春夏,溪涨始发叶。如涨后不叶,必复大水。
  真觉寺后智者大师塔上松,不下数百年,偃蹇如虬龙。
  东阳县南六十里,淮岩山道旁有岩,可容数十人,旁有连理木,其大百拱。浦江县东明山之梅花泉,有老梅,如龙横蹲泉上。
  开化县口口口口银杏一,其实从干上壅肿处剖出,云胎生银杏。取其旁干接他本,仍实于枝。
  丽水县南十里,白云山丽阳庙古樟,灵根千年,不荣不槁,柯萌时出殿外。
  云和县大杉,尝垣围之,合十九丈,径六丈四尺,远望百里外。
  
  江西:
  南昌府孚应庙古槐,唐崔隐士手植。口翊圣观二松,相去五尺,合为一干,名为「义松」。
  西山咸通寺古娑罗树,其下贮楼三楹曰「枯木楼」,口许旌阳手植桂。
  建昌县北五里,冷水观寿松一,名挂剑松。相传许逊挂剑于此,甚怪崛。宋宝庆初,知县曹豳亭其侧,曰「千岁灵根」。口县治南寿樟,初邑人李左司公懋仕于朝,宋高宗尝问樟公安否?对曰:「枝叶婆娑,四时常青。」(项安世作《寿樟亭记》)铅山县北十里鹅湖山,唐义公道场,手植罗汉松。
  九江府城南二十五里,庐山白鹤观,大松径丈余。口山西大林寺宝树二,一如盏,一如塔,葱郁异常。
  德安县昆仑山元阳观牡丹,根枝连抱云玉仙所遗。
  彭泽县南陶狄二贤祠,有山茶大盈抱,二月三日祭时花特盛。好事者分种之,竟无一活。口县南四十里仲芳湖上,狄梁公庙有柏八株,不肤。相传公被诬,减死贬彭泽令。囚三人,值除夕,许还家,五日就狱。其逾期者,一丧母,一风阻。事闻,天后异而释囚,因率男女五百人祠之。柏八章,相传因劈余枝所生。建昌府城西南十里,麻姑山殿后七星杉,围二三丈,高切云汉,横列七株,故名。
  抚州府城东北清远镇,禅居东山,有寿樟一,干围三寻。
  清江县署古松五。
  安福县东三十里福圣院,唐仙女吴彩鸾来游,手植二树,曰罗汉柏,岁花口实。口县西百里神枫,形如神面目,岁旱封以泥则雨。
  高安县署有偃松口。城西南四十五里集仙观古柏三,许真君逊手植,有丹井。
  萍乡县檀树五,客以六十缗货之,将伐,一夕生龙鳞,遂辍。口县治南宝积寺罗汉松,黄山谷手植。
  万载县口六里慈化寺,普庵道场也。倒栽松,围可三人,根皆在上,枝干下垂,枯枝如铁,风霜不摧,青翠欲滴。
  墨潭下陂有六树同根,各四五围,离立可置二席。
  
  湖广:
  武昌城西黄鹤山仙枣亭多枣,有一树半荣半枯,云古仙所植。
  汉阳城东北大别山,太平兴国寺有柏,俗传禹治水时所植。其根盘曲,直至柏泉寺井下,因名。今柏根尚存。
  襄阳城南七里,砚山有晋柏,其柯干如铁石。
  均州南百二十里太岳太和山,古杉大十围者至成林。口榔梅,相传真武神折梅枝寄榔树上,仰天誓曰「吾道若成,花开果实」。竟如其言。今树存。
  华容县观音寺,玉兰树高一丈余,远望如玉山。
  荆门州灵鹫山祖师洞深数里,有树数株,叶如冬青,实如红柿可爱,名曰「仙果」。观音崖娑罗树,大二十余尺。口太阳山寺,娑罗树一。口东岳观银杏二,大可数抱,嘉靖三十五年伐其一。
  巴东县署莱公柏,寇准为令时手植,三株。
  岳州西南洞庭湖,君山上崇胜寺,古银杏大可数围,腹中半焦。僧云,此秦始皇火树。
  衡山县西二里靖居岩有罗汉果树,口西三十里衡山绝顶有千年松。酃县康乐乡神农氏陵有二杉,一荣一枯,大数围,高不能测,根节如铁石。乃异人所植,莫敢剪伐。又龙爪樟,亦大数十围。
  武陵县德山寺古桂二,各大十数围。
  宁远县南六十里,九疑山舜庙北炼丹观,萧韶杞林两峰间,有松穿石臼而生,枝柯拳曲如伏龙状。又沙树十二,其大七八围,次五围。县官某尝锯其小者,大风雷,死三人。
  沔阳城北紫阳观有三色桧,宋徽宗尝赐金牌曰「圆通神灵老柏」。张来诗:「亭亭古柏不知年,天宝以前耆旧传。」
  郴州城北彬江口曹王寨山,其岭有石若鼎,在大石罅中,岁久石合,两耳出石外,有柏树生贯石耳中。
  桂东县东五十里,万王城内富桃李,就啖之味甚甘,而不可携。或私藏之,必失归路。
  
  四川:
  四川布政司公署,故汉先主遗宫,柏二百本。堂前古桂一,围四人,花时日扫数斛。成都城内西南,江渎庙有六树,传自隋唐。高十余丈,围约三四寻,挺直如矢,无他柯干。巅上生枝叶若棕榈状,肤龙鳞而叶凤尾,实大于枣岁仲冬,有司祭而始采。诸葛武侯庙古柏,围四尺,唐末渐枯,不敢伐。宋干德五年丁卯五月枯柯复荣。
  灌县西二十六里灌口山,有古树围八九丈,上有寄生木,亦大数围,云秦物,土人称紫柏。口县西南五十里,青城山天师栗,似栗而小,独房,可治风挛,相传张道陵手植七十株在上清官。牡丹高十丈,岁周一甲始花。
  彭县玄妙观桂二,四时清阴,覆地十余丈。西浦国宁观,大楠木荫车数百,仙人蘧君手植。
  罗江县吴氏茔有柏,围数十尺,中空外曲若苍龙状,枯而复荣。
  苍溪县东南二十五里,云台山有大柏,中空可坐数人,亭其侧,曰「魁柏」。
  剑州西八十五里延福寺,有巨木一。双羊色白,时来其下,近则香。
  广元县北张道陵祠有伏鬼井,道陵植杖井旁,今为乔木。
  梓潼县北十五里七曲山,文昌祠二晋柏,大几三抱。
  富顺县甘氏园木黄葛,依石而生,方条忽拱。
  永州县有松化为石,今尚有断节及根。
  铜梁县南五十三里巴岳山木连树,高五六丈,叶如梗楠,花如菡萏,出山则不植。
  重庆城东北二百八十里,溪上有古木,盘屈如交龙,曰「交龙」。
  涪州荔枝滩,荔枝十八株,犹唐所进杨妃者。今存其三,围可四人。
  夔州府治东白帝城之西,有木如桂,高三丈。相传公孙述楼柱,斫之出血,枯而不朽。
  眉州治西南三苏祠,古榆一,相传苏老泉故居,所手植,至荣茂。文庙紫荆二,宋时植。
  嘉定州治东九顶山,兑说峰下大楠三株。其麓清音亭,异柏四,曰叶细如剪,曰肤反如片,曰垂丝如柳,曰猬刺如毛。又洗墨池松四,偃盖如车轮。又海棠有香,其本合抱。
  峨眉县楠木口石楠文杏,各大数围,高十丈余。又山半有老僧树,初枯而中空,有僧坐化其内,树复活。
  大邑县西八十里凤凰山,有紫柏十围,根盘巨石上,号「骑鲸柏」。
  邛州有变色木芙蓉花,先白,次练,次绯,次紫。文宫花园有之。
  合江县南五里,榕山上有天符,叶如荔枝,长而有纹,如虫蚀篆,不知何木。或以为刘真人仙迹。
  纳溪县楠木洞二楠,大不盈数寸,高丈余,叶亦扶疏,虽千年如弱植。
  江安县三清观松二,高十数丈。
  黎州安抚司厅东梨一,高九丈,围九人,州人取其枝以接果。相传唐僧三藏游西域经此,植梨杖处,云他日州治在此,果如之。口城东十里龙池祠内,枯槎三株如龙形,触之则风雨暴至。
  
  福建:
  福建布政司后堂有大树合抱,榕樟缠生,郁然干云,曰「嘉树堂」。
  福州壶江在海上,多烈风。而白崖之上有椿一株,翠盖亭亭,榕叶槐身,经年无鸟迹。虽风作不脱其叶,三年结子如红豆,曰「仙椿」。
  闽县东十里东山之松坞有松,宋初物。钱昱题松身曰:「景致福神仙,心幽道亦玄。僧闲出来世,松老不知年。」
  侯官县鸡笼山西为凤冈,并种荔枝,大者十围,高三十丈,皆闽王王审知所植。口城北百八十里,雪峰山蘸月池旁有古杉,闽王王审知与雪峰大师手植,皆数十围。又雪峰道场有枵树,藏楼三楹,曰「枯木楼」。
  罗源县山路旁石岩下覆古树,虬枝荟蔚。其上石刻「苏舜元才翁所赏树名」。永福县东北口口里,方广岩徐君坛,古杉高与岩齐。仙人福州徐登、东阳赵君炳竞术,君炳倒植花林庄,登埋棋子田中,涌土成墩,植牛杖其旁,旋生枝叶。今老树尚存。
  晋江县城北雪山,宋时泉州治在其麓,宋韩国华为守,生琦于此。生时治前榕树悉花,花如攀枝,今树尚在。又城东鹦鹉山承天寺塔植榕树,绝无矢污,榕根盘郁,无复侵出石阑外者。
  南安县西九日山延福寺有无名木,宋时木也,而莫识其名。王十朋诗:「一木苍然老更奇,肯将名与世人知。我来不具知名眼,深愧平生未学诗。」福泉山有徐道庵,庵前檺木合抱,绍兴三年水出其中,或以瘥病。
  永春县乐山东台有橘一本,橘实随人取,袖归即变蛇蝮。人号「东台仙橘」。
  泉州城中承天寺菩提树一本,大十余围,高数十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