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朝野新谭
朝野新谭
◎关瑞麟西妇致某女士书
嗟乎!人生至此,尚复何语?自来天津,幸赖故乡人慈惠、爱护,纤弱得免。鹃魂蝶梦,奄碟春残。初冀圆缺或有定分,燕婉终成佳谶。而俦意闺闱惨变,竟令妹长作赉恨人哉。忆妾来中土,年仅十六,稚齿纤躯,远来异国。仅倚关郎,葆此幸福。乃闻已有大妇在室,惊讶之怀,庸能自慰,因是决归故乡。蒙阿舅赆金五百,并赠船票。当曩时妹苟诉诸法庭,所得庸止区区?徒念此生薄命,误适狂且。一息未瞑,己多死趣,更复何求而向人饶舌哉。遂在某律师处签名于承认状以去。行后抵日本神户,中水果毒,欲病者屡。旋接瑞麟来电,嘱妹回沪。妹即电覆有病,恳其即来。自是电函往返者屡,乃决意返沪,然妹殊无长留中土之志也。盖瑞麟株困,欲以钗珥,助彼膏火。犹记吾二人被逐于阿舅时,同居津门,状至可悯。公园消暑之车资,尚拮据料理,遑论其他。而所居之屋,西向纳日,如倚洪炉。其所以安之如素者,将以助吾瑞麟郎君,终成生业而已。及妹从日本返沪,而瑞麟又有津门之行,妹闻此讯惊魂几绝,盖鉴于前月寓况之苦也。然妹旋亦随彼而去,自谓身已属人,甘苦宜共。至今思之,泪痕成血矣。妹自抵中土,未尝一日稍舒眉结,且去年得老母信凡三,妹之流连困苦,惟老母知之。千九十一年妹欲归国,彼伧不许,议遂终辍,一念天涯白发人,未尝不挥生我劬劳之泪也。近瑞麟忽欲与前妻断绝,急去海上,其结束若何,妹不忍复述之。自居津后,曾数次欲返故乡,彼不但不许且反目相向,并谓决不以船费相赠。至其父所畀之五百美金,亦半供彼赌博之耗,彼甚且并拔簪珥以应之。告诉无门,自怨命薄,遇此无良耳。呜呼!身值此境,尚复何言。但彼现在缧绁,惩儆之余,或能从此自克。妹则痛鉴前辙,有不得不与彼暂离者。今期以一年,倘邀天眷,幸完破镜。不然生离之日,即死别之时矣。妹多尔裣衽。
◎张榕传其一
张榕,字萨华,号辽鹤,本古齐历城人。以其父宦于辽,遂寄籍抚顺。幼颖慧绝伦,长而好读,淹贯中外,博洽教乘。善骑射,精剑术,有古侠风。未弱冠,即著名缙绅间。二十二岁,入北京大学。日俄战时,弃学回辽。毁家募兵,谋倡满洲独立,附者数万人。旋事泄逸去,与吴樾共事。值清廷出洋考察政治大臣首途,谋炸之事败。榕毁樾所遗物,易姓名为余本强。卒为清侦者探得,发所有缄件,获保卫章程及照会布书与他证件,皆椰墨迹,知为榕,拟死之。先是清侦探某某某为津埠之人也,得榕居处,于更阑时潜入缚之。榕曰:“吾大丈夫也,勿以鼠窃狗偷为。”挺身赴之。有山东道黄某,素器榕,欲以身家保之,未果。有某国公使,亦重其才,欲出干涉,以意达榕,榕曰:“康梁逃逸,卖籍偷生,国人羞之。殷鉴在迩,吾尚践其迹耶?”卒不允。后为清慈禧后所闻,悯其幼,乃处永禁于津沽。居狱中四年,吏卒囚徒,交相感戴。有教师张芝庭者,遇榕甚厚。日常与论宗教与人生之关系,益亲爱如手足。自是榕遂蕴为宗教之人物。未几张芝庭以痨瘵卒,榕大悲恸。为文万余言挽之,并为之传。暇时于狱中莳花木,蓬勃有生气,盖榕素善于培植也。后与狱吏王喜璋善,王感其侠义,谋偕脱之。榕初以为不可,王曰:“此非如康梁借势外人以为生也,愿君三思。”商数晨夕,乃允,遂与璋偕亡。买轮东渡,及清吏觉察,已邈不知去向矣。方未去时,榕题诗壁上有“一声霹雳田龙起,震灭人天诸不平”之句。留东未久,扶桑名士,即器重之。时有某武士与榕较剑,为榕击败,名益大噪。未几归大连,谋恢复,得同志甚众。武汉事起,乃于辽阳组织急进党,举为魁。旧部多来归者,余有缘林红胡乡团巡防陆军约三万数千众。同时有王小堂者,拟暴动,榕力阻之,事乃寝。自后榕益扩张党力,四出联络,闻滦城兵败,乃集议谋进行。榕犹欲稍待,奈主急者众。见不可强,乃步庭击剑,持短入长,纵横中节。复口吟武士曲,慷慨激昂,剑影眩目,歌声悦耳,举座鼓掌,咸为奋感。翌日,悉柳大年张涵初被拘耗,心殊悒悒。会有来告袁项城欲交为心腹者,榕未应,顾益郁郁。民国纪元元年正月二十三日,遽为人枪毙。闻其事者,识与弗识,咸为愤慨不平云。
◎章太炎稽勋意见书
去春章太炎先生覆稽勋局长冯自由函,讨论革命诸子酬庸之事。虽揆诸现势,固等于明日黄花。然借求本源,孰曰不宜。爰录之于左。
△其一敬覆者:得书被贵局推为名誉审议,兼以崇德报功期无缺憾,属共讨论。鄙人素在同盟,向于光复共进急进会友声气相通。先正典型,知之颇悉。由此求江源于滥觞,探黄河于星宿,则谓会党红帮亦有不可湮没者。谨附举尔所知之义,略分死难、横死、生存三门。其人虽贤愚不齐,优劣互见,甚有事定功成以后罹法受戮者。而才与勋不必同论,罪与功不可互除,且生者富厚尊荣名实偕至,而死者仅赡家族,等于恤嫠,是亦报酬太薄。又此次革命多赖鼓吹运动之功,其人或向作党魁,或备尝艰苦,或苦心奔走,或尽力报章,而以事未彰闻致被遗漏。鸿冥物外,退作钓徒者,固已不少。虽声誉已光,而酬庸未称者,亦有数人。皆略为诠次,存待商榷。开列如左。
计开(一)死难者唐才常,湖南人。庚子倡义汉口,被杀。虽托名勤王,而志在革命。其后武昌倡义诸人多其部下。孙武亦自此出。
马福益,湖南人。甲辰倡义长沙,被杀。本哥老会党首领。时虽未知革命原理,然亦先河之导。黄兴亦自其部下出。
史坚如,广东人。庚子刺两广总督德寿不成,被杀。为暗杀党之始。
邹容,四川人。著《革命军》。下上海狱瘐死。为正当鼓吹革命之始。
吴樾,安徽人。刺五大臣自炸死。为杀君主立宪党之始。
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皆浙江人。刺恩铭死。为官吏革命之始。
秋瑾,浙江人。与徐锡麟同谋倡义,被杀。为女子革命之始。
熊成基,江苏人。举兵安庆。事败后,被吉林清吏所杀。为军人革命之始。喻培伦,四川人。与汪兆铭同刺清摄政王,后在广州刺张鸣岐,被杀。革命党制造炸弹,大都由喻培伦传授。
彭家珍,四川人。刺良弼死,于是清廷诸臣无敢反对共和者。功与南军相当。温生材,广东人。刺清广州将军孚琦,被杀。
张榕,奉天人。曾与吴樾同谋刺五大臣。辛亥在奉天倡义,被杀。
(二)横死者陈天华,湖南人。游学日本。著小说,鼓吹革命。与邹容所著《革命军》皆有风靡全国之力。投海死。
杨笃生,湖南人。著《新湖南》,鼓吹革命。其后专务制造炸弹。黄花岗败后,发愤在法国投海死。
吴春阳,安徽人。孙文初筹划革命,密授以七省经略。武昌倡议,春阳奔走江湖,运动九江安庆芜湖等处应之。为黄焕章所杀。
陶骏保,江苏人。从林述庆于镇江反正,及破金陵,亦多赞助。为陈其美所杀。
张振武,湖北人。与孙武同倡义。功成以后,颇怏怏。在汉口谋举兵,奉大总统令枪毙。
陶成章,浙江人。为光复会首领,与徐锡麟秋瑾同谋匡复。败后,复得李燮和等恢复上海浙江。为人所杀。
宋教仁,湖南人。规设同盟会。黄花岗败后,竭力运动长江倡义,又有报章著论鼓吹,卒有成功。为人所杀。
焦达峰,湖南人。武昌倡义以后,独力不能支北军。达峰首以军队响应,根基遂固。为人所杀。
(三)生存者(已赏勋位者不论)
蔡元培,浙江人。始以教育会为革命党中心。
孙毓筠,安徽人。为同盟会庶务,规划井然。丁未谋在金陵倡义,下狱。其徒有权道润段云,皆同下狱,又杨作霖皆被杀。
黄树中,四川人。与喻培伦汪兆铭同刺清摄政王下狱。
谢武冈,湖南人。鼓吹革命,在大通告吉林奉天保定武昌五次下狱。退隐于伶人。
刘艺舟,湖南人。鼓吹革命。举兵恢复登州黄县,功成不居,退隐于伶人。林述庆,福建人。以镇江反正,海军各舰有由述庆招降。自镇江定,金陵始无固志。
胡瑛,湖南人。曾谋刺铁良,后以规取长沙下狱。在狱与孙武等同谋武昌倡义。其徒党有王汉,刺铁良不成,自杀。
谭人凤,湖南人。历从孙文黄兴征战,后在武昌运动军人。其功亚于孙武胡瑛。
李燮和,湖南人。冒险攻破制造局,恢复上海,江浙两省响应。
陈英士,浙江人。继李燮和督兵上海,馈饷金陵。
柳大年,湖南人。在奉天倡义下狱。
张根仁,安徽人。在奉天倡义下狱。
尹昌衡,四川人。四川糜烂最久,尹昌衡杀赵尔丰,事始大定。故与他省都督不同。
阎锡山,山西人。
韩沅涛,直隶人。同在山西反正。为北方倡义之最有力者。
汪德渊,安徽人。《神州日报》记者。武昌倡义以后,各省多未响应。汉阳败后,人情惶惑。德渊为□□鼓吹,军人皆振。
于右任,陕西人。《民立报》记者。始从宋教仁鼓吹革命。武昌倡义以后,功与德渊同。
上所开列皆极待表彰酬录者。
△其二径复者得四月三日书。以为明室遗民及洪杨口石诸公,皆宜表扬以彰潜德。具见主持公道,不忘本源,所谓狐死首邱叶落归本者。实于贵局长见之,盖复仇主义。今人所讳然个人雪愤,则法纪不可干;国家复仇则直道不可没,两者判若云泥,无容并论。至今日为五族共和时代,民族观念似在所轻。然自武昌倡义以前,所谓“中国”者,惟纯粹之汉族耳。固不得倒执后来之和会,以诋当日之单纯也。“民主政体”之说,不过近起一二十年。若在先民,则但欲倾复清室,复我主权而已。安征帝王总统之殊哉,义务随时,则建号称尊者,亦无尤焉。追怀先烈,有造于我民国,如木水之有本源,民人之有谋主也。或有小节之疵,岂可掩其大德。来书所论,栾却之后,降为舆台。凡有人心,孰不陨涕。鄙意崇德报功,允宜褒录。其明末将相,如李定国郑成功等,国亡以后,乃致殒身,宜在首列而永历倾覆以前。死于国事者,自有断限,不必阑入地也。耆儒逸民,风烈在人,又宜在次列。而本无宗旨,惟口诽谤时君,致事涉嫌疑而死者,(诽谤时君者,如查嗣廷陆成楠之类。事涉嫌疑者,如金人瑞王锡侯之类。),不必阑入也。倡义建功肃清一方者,又在次列。而素无大志,行近寇盗者(如蔡牵朱王三槐张落□之类),不必阑入也。依此时代先后分为三列,比汉室之祀无忌,拟明代之。恤滁阳,以为大雅宏达,亦有取乎此也。
计开(一)明末遗臣国亡以后百折不回者李定国,永历被俘,服药死。
郑成功,永历亡后死。
张煌言,鲁王亡后被执死。
李夹亨,十三家营寨主。清康熙二年自焚于川东山寨。
(一)耆儒硕学著书腾说提倡光复者王夫之,著《黄书噩梦》,为民族主义之发源。
顾炎武、傅山,炎武著有《日知录》、《历代帝王陵寝考》,以寓光复之意。傅山有诗文集,亦与炎武同志。
吕留良,子毅中,弟子严鸿逵、齐周华。留良著《天盖楼诗文集》及日记,义与王夫之正同。毅中鸿逵周华皆奉其主义被戮。
曾静,劝岳宗琪反正。其事迹在《大义觉迷录》。
戴名世,著《南山录》,斥顺治不得为正宗。
(一)倡义起兵功烈卓著者朱一贵,明裔。于清康熙末,光复台湾。
林清,林清倡中央革命。与寇盗不同,其宗教之妖妄可置不论。昔明祖起兵,亦奉香军名义。法兰西之革命,亦有拥女优为自由神,与义和团之黄莲圣母何异者。此种事只宜问其目的,不必论其行事也。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冯云山萧朝贵 石达开 林凤翔 陈玉成李秀成 赖文光 容闳再前书所列诸死难横死生存者,尚缺三人。合补录。
(一)死难者杨衢云 浙江人。与孙文同倡义,为清吏所自杀。
(一)横死者赵声,江苏人。黄花岗之役,声为总司令。事败,发愤呕血而死。肠胃皆烂,或疑其自服毒药也。
(一)生存者邓实,广东人。著《国粹学报》,发挥民族主义甚详。鼓吹革命,足与《民报》比肩。以出版上海,故不能明斥清廷。然其流衍于人心者至矣。其同志有黄节。
◎第一国庆词
纪元十月十日,为中华民国第一国庆日,所谓双十节者是也。墨客骚人,以诗文词点缀佳节,何至车载斗量。兹得社英女士之手笔,其回顾前事,描写现状,情见乎词,似含无限感慨。其词曰:晓日瞳瞳涌海东,胜游闾巷万人空。
等闲飒飒西风里,五色旗翻便不同。
黄花岗上冢累累,大纛高牙建海畿。
一样大雄新主义,人间天上两相疑。
得果种因都是幻,汉家事业为谁新。
从来人惯言功狗,功狗今能有几人。
剪彩裁缣运妙思,人人计取去年时。
抛他几许头颅血,赢得今朝纪念词。
◎张榕暗杀别记
满清统领禀告张榕暗杀事件呈云:为呈报事,窃查奉省。自武汉起义以后,谣诼纷传。九十两月之间,凡各处土匪地痞及诸无赖不逞之徒,无不假革命为名,希图优乱,叠蒙宪台面谕。随昨防查首要人等,补拿送案,以遏乱萌等因。连日密派侦探,严加防范。兹查有省城大北关张榕,前经组织急进会,自称会长。潜结亡命无赖多人,昼夜计议,并有暗杀党多名,伺职出人。职早有所闻,只以无据风传,仍坦怀以待。近据密探报告数日,民军北犯,已抵烟台,风声愈加紧急。连日该犯张榕,纠聚在会多人,大开秘密会议,与该军机关部,来往通函,约期起事等语。职闻信之下,尚未敢稍涉卤莽。当派侦探长于文甲,带同兵弁跟踪追缉。本拟将张榕捕获,然后呈请讯办。乃行至西关平康里,路遇张榕,上前诘问。该犯竟敢开枪拒捕,经于文甲还枪迎击,即将该犯当场击毙。旋赴该犯住屋,搜出民军告示委任状多件,又急进会会长木印一颗,小戳一个。及信内有东洋文字者数封,内有大连来信,系近日发自机关“部者,并汇有巨款,即系约期急速起事之函。又内有速将双木注化”一语,双木盖暗寓职名也。又有一日文信函,内有“速将张某冯某致死,则余可无虑”等语,皆与职侦探相符。即此二函,可于谋叛暗杀之铁证。闻该犯羽党甚多,以满洲人宝昆田亚斌为死友。一切结会通匪,多系宝昆为主谋,田亚斌辅之。张榕既经被捕,同恶万难姑容。该探长旋分赴查拿,乃一进宝昆宅内。该犯即从楼上开枪,伤探兵一名。该兵等奋勇前进,宝昆由楼窗跃下,被探兵立时格毙。搜出快枪三枝,步二营汤管带分往查拿田亚斌。方抵其家,田亚斌已持枪冲出,该管带上前拦击,亦将田亚斌击毙。职查张榕图谋不轨,意欲自举总统,扰害治安。其蓄谋已非一日,今与民军机关部汇款订期,即拟起事。若非先期探明,下手迅速,则内外勾通,祸变必不可思。至同党田亚斌,素著凶恶,其密谋暗杀之心亦最烈。惟以无知莠民,无足比数。而宝昆本系旗籍,代受国恩,亦复甘心附逆,私藏军火,居心尤不可问。今幸立时破获,该首逆等,同时伏法。地方得免扰乱,无任欣幸。除将告示信件名册,业已面呈暨分报巡防营务处外,理合将张榕及其同党宝昆田亚斌等格毙各缘由及木印小戳,一并具文呈报宪台,鉴核施行。须至呈者,批据呈已悉查张榕私结匪党,图谋不轨。本大臣久有所闻,今据探报,该犯与革党机关部订期起事。起有信件为凭,且有告示委任状名件,其于甘心从逆,尤可概见。至宝昆满洲世仆,辄敢包藏祸心,联合逆党,与田亚斌一犯,同恶相济,亦复罪不容诛。该统领不动声色,连毙二凶,真足以快人心,而彰显戮,应候出示晓谕,以明与众共弃之义。至搜获名册一本,大半无知被惑,业已当堂焚毁,决不稍事株连,以安反机。此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