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易氏族谱
易氏族谱
易母姚宜人墓志铭 徐廷麟
宜人姓姚氏,同邑邵阳县学教谕讳谤言公之女,赐进士出身。江西靖安县知县,讳暹之女弟。母蚤卒。年十九随侍教谕君,任所奉事无违。甚得其欢心,即教谕君怒甚,宜人从旁婉顺一言,亦遂怡然以解。方咸丰庚申粤贼围攻宝庆府急,群僚踉跄迁徙以避邵阳。学署故在郡东城外,教谕君挚眷入城,誓以死守。戒家人毋悲,指寓中井曰:即城陷投此殉而。宜人从容侍教谕君,色笑一如平日不改其常。未几围解,教谕君以义行卓异旌擢升阶,于是嫠嫁宜人,装具二书,簏申戒曰:用此以勤佐读,宜人受命于归,事夫子讳汉章公克念克敬,恪勉有加。汉章公专精力学,遂以同治壬戌岁试补博士弟子,冠其曹越。庚午汉章公以疾卒,立其弟蕊章公子静鼎为嗣,时静鼎生才数月,呱呱而泣,宜人茹忧含哀,移乳女之乳乳精鼎,保抱携持殚极劳悴。甫及卯延师课读,光绪初载予假馆焉,维时,予始年逾弱冠,性卞急辄,施夏楚犹。忆静鼎方八九岁,暑时媪为解衣浴,股上笞搭痕斑,然宜人习见之哑然,恬然无纤毫姑息意,贤哉母也,贤哉母也,宜人生而靖壹,端悫和惠,周慎内外,妯娌无闲言;持家治事无巨细,必躬必亲;洎老不衰,居恒裙布荆钗,力崇节俭。及至亲故,馈遗周恤。邻里困厄,则罄其力所能为。无少靳,御下宽厚,虽仆婢未尝呵责,然莫不服其教而凛遵之。其慈而不失??,规范如此。生于道光丁酉八月十四日,以国变后乙卯正月初九卒。春秋七十有九,葬于邑栗桥白沙塘庄屋上手,首丁趾癸,子一即静鼎。女五人,孙一人。静鼎以书来征铭,铭曰:有(翠)之后,皇英二女之精苗,毓于名门德音,于是乎式昭禀父训兮。忠义孝痛所天兮,天夕永夕永朝,鞠子之闵斯,予惟音晓晓,抚孤儿而成立,予室或虑其飘摇母节巍峨兮,遗征岧峣树青青兮,风雨潇潇子孙永保兮,累百千万世而不祧。
易母何安人墓志 男崇汉撰
安人氏何,同邑启铎公女也。幼尊内训,长益幽娴。年十九来归,先父鼎节公未期年而鼎节公卒。先伯鼎玉公亦于是年六月卒。伯母高孺人生与安人同庚,门帨既同年而设藁磡复同岁而亡,相距五六月,而节孝出于一门,旋同请旌于朝,追溯前征,起于一念,故坚垂之百世,古荣而守之终生则苦矣。惟安人境遇又有异于高孺人者,同一抚子而贤否分忧绌焉;同一家产而分合有先后焉。当安人矢志之时,其家产向归本生祖章誉公总其成。安人外虽不理盐米,内仍勤俭刻砺。日事纺织,终身不御纨绮。恒豆之奉,厚薄从公曾,不私加珍错。凡醯醢酒浆之属躬自治之,不征诸市肆,不假手婢仆。其于崇汉本生祖母,虽为齐年婶侄而循分事之,若姑嫜焉。以故极被钟爱,夫恒人之情,易于共安乐而难于共患难,而家庭之变,莫如遭抢窃,被回禄。吾家既两遭窃后,家渐替而高孺人产多,有出售者,章誉公乃以安人每年食用盈余之款,收归安人分下。足见安人知人之哲。而章誉公处置之公彼此均无负矣。安人卒于光绪壬午年七月初四日辰时。葬贺家垅辰戌兼辛乙向。维时,章誉公主事未及,虑及其旁无修墓余地,葬后丁口尚顺,科名稍发,又未敢轻于迁改。乃泣志其略,遣儿辈椎埋诸幽以垂久远。
易母肖孺人墓志铭 男天健撰
太孺人姓肖,考讳绂堂,世为长沙望族。幼娴礼教,工文字。年二十一来归,先公荫农府君其时家境颇艰,太孺人躬执炊爨,力勤纺织缝纫,朝夕处事不稍子逸。光绪二十九年,先公殁。太孺人婴家务于困穷之际,数米而炊,析薪而爨。抚儿女以婚以嫁,从不以告贷干人。天健出就外傅。晚入室必课其日之所学,以考其成。师出必亲督,讽诵以使无辍。迩十余年,天健厕身鹾务,禄养稍丰,而太孺人勤俭入故。虽寸木片纸从不弃置,鸡豚之馔非客来从不用,皆天性然也。民国十五年夏历丙寅正月二十一日卒于长沙寓宅。春秋七十有二,以二月二十五日丙寅卜葬于长沙大贤镇。三甲鲁家坳,山内从形家言,巽山乾象,去谢家冲旧庐十有五里,而强去先公莹龙芽塘十有四里而近。男二人,长天健,次英,出后世父枫浦公女五人。长、次殇,三适李雯,四适左宗寿,五适王泽,早卒。孙五人:有刚、有毅、有木、有讷、有仁。小子非才不克,光显于是。泣述一、二。敬铭诸幽,铭曰:东望旧庐,北王先莹。此焉匪遥,以妥母灵。
原配徐孺人墓志 铭勋撰
儒人徐氏,长沙艺臣公长女。年十九来嫔于吾,吾家世居营田,距其母家百里强。先大夫襄权鹾政,孟秋荐新。岁时伏腊。恒假归水陆多感不便。岁辛卯迁长沙黑麋峰下,爽垲卜居。儒人归宁尽数十里耳。徐固长沙盛族,为介妇凡三十余年,礼事舅姑,敦睦夫党,严蠲饎秩,宾筵胥以,随以冢妇,和于娣姒。归宁礼敬不懈数十年,内外亲无闲言也,吾少事书史,中年奉先大夫讳,兄弟分爨,又从事山水以妥先灵,不暇治家事。而因应井井内事不失者抑孺人之助也。生子女若干人,从未托乳媪以虞水火,抚育、教养一身兼任之。御仆媪以宽恕,虽有不测,尝见声气。治家有常法,饮食虽菲而必旨。衣无故新而浣濯必洁,缝纫必完。居止虽陋,而挲扫必躬。亲居恒频,笑不苟作止,语默从容以和。曾未尝论人过失,若性成焉。及时局变乱,孺人年已六十。吾亦齿,相若匪棼,携孙辈先避省,垣匪竟踞,先人敝庐,搜刮七日始去。孺人乃入室收拾,烬于无何。荷戈军队踵至,猝匿后室偏房,忍饥惶恐,入耳步履声通宵达旦。翌日,随从窬墙遁呆,之日午,只身冒险出走,询悉政府剿匪兵,惊魂稍定,已而旅省越三年,厌都市尘嚣,不耐久居。辛卯春返里,适援鄂军兴溃兵逼境,余避之山麓,孺人艰于行,佯装家妇竟脱险。复城居。迄乙丑仍尽室归故里。先是家固裕,比年匪乱兵燹之余,城乡转徙,继以水旱偏灾,婚嫁接踵,孺人精力毕瘁于此矣。讵料巳巳而疾作矣,殗殜微疴竟成不治。曾与长孙云:倘假我三年家道可益进矣!疾革尤关心天贶日簠簋之事,弥留之际之疾不可为,命家人扶持端坐而逝。时八月二十三日也,距生于咸丰十年己未九月十九日巳时,年七十有一。即以次年三月 日卜葬于长沙大贤镇,八甲烟竹冲大冈。不食,首昆趾艮兼申寅。子男一:孔冀,甲辰学使试,置份选。愈年罢科举,第一师范毕业,年三十一而卒。女六:长殇、次殇、三兴易适长沙师武,法政毕业。四适同邑蓝肇基,早卒。五问易适长沙陶国钧。六季芸殇。孙二:长有干、次有颙。孙女三:长适长沙黄方城,次适同意周中一;三适同邑常普山。曾孙三:长辉祖、次辉山、三恒辉。曾孙女二:于其为葬为之述次崖略,纳诸幽宫以志吾哀!
续修族谱名次
顾问 甲寰、有鑫。
理事 圆辉(阳葭)、有义(仲桃)、钧泉、枚初、厚正。
总纂 辉萼(中坚)。
分纂 辉杰(棣棠)。
缮校 辉德(秋菊)、竟成。
协修 少怀、世湘、胜威、有应、应皇、应生、万彩、凤元、芝纯、向云、林邦。
局务 迪平、德云、三君
印刷 辉国
责任校对
盘龙 世湘、有应。
黄甲 厚正。
东港冲 胜威。
大房 辉杰。
二房 辉萼。
三房 仲桃。
四房 圆辉。
五房之二 均前。
五房之三 辉萼。
五房之四 辉萼。
五房之五 枚初。
六房 辉萼
现丁人数
名称 男 妇 女 合计
蟠龙之一 二十九 十八 十八 六十五
蟠龙之二 一百二十六 六十七 三十四 二百二十七
黄甲桥 二百三十九 一百三十六 八十九 四百六十四
东港冲 二百零二 九十三 四十五 三百四十
亮公 二 二 一 五
大房 一百四十四 九十 三十七 二百七十一
二房 一百六十四 一百零三 五十六 三百二十三
三房 七十五 五十 十七 一百四十二
四房 一百六十一 一百零二 三十八 三百零一
五房之二 一百四十 九十一 三十六 二百六十七
五房之三 一百六十六 七十八 四十八 二百五十二
五房之四 一百二十六 七十八 四十八 二百五十二
五房之五 一百二十三 七十 四十三 二百三十六
六房 一百零七 五十八 三十四 一百九十九
合计 一千八百 一千五百八十一 五百九十 三千九百七十一
谱年表
(民国二十八年至三十八年是中华民国),一九四九年己丑新中国成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九五零年庚寅 一九五一年辛卯 一九五二年壬辰 一九五三年癸巳 一九五四年甲午
一九五五年乙未 一九五六年丙申 一九五七年丁酉 一九五八年戊戌 一九五九年己亥
一九六零年庚子 一九六一年辛丑 一九六二年壬寅 一九六三年癸卯 一九六四年甲辰
一九六五年乙巳 一九六六年丙午 一九六七年丁未 一九六八年戊申 一九六九年己酉
一九七零年庚戌 一九七一年辛亥 一九七二年壬子 一九七三年癸丑 一九七四年甲寅
一九七五年乙卯 一九七六年丙辰 一九七七年丁巳 一九七八年戊午 一九七九年己未
一九八零年庚申 一九八一年辛酉 一九八二年壬戌 一九八三年癸亥 一九八四年甲子
一九八五年乙丑 一九八六年丙寅 一九八七年丁卯 一九八八年戊辰 一九八九年己巳
一九九零年庚午 一九九一年辛未 一九九二年壬申 一九九三年癸酉 一九九四年甲戌
一九九五年乙亥 一九九六年丙子 一九九七年丁丑 一九九八年戊寅 一九九九年己卯
新谱分存表
蟠龙之一 有应
蟠龙之二 世湘
黄甲桥(二册)厚正
东港冲 胜威
大房 辉杰
二房 辉萼
四房 圆辉
五房(三册)均前、枚初、长沙甲寰
六房 凤元
续修族谱资助名单
一九九八年续修族谱,承我族贤才志士敬祖启后,慷慨捐资,名列如后:
甲欧公系下 二千五百元
祖洛 一千元
少怀 一千元
易行 一千元
宗辉 一千元
东阳 六百二十元
阳葭 谱箱一十三口计币六百元
丙新 六百元
少辉 五百五十元
君山 五百元
集体 五百元
光兴(蟠龙)五百元
徐红 五百元
识基 五百元
辉国 五百元
思忠 五百元
光明(黄甲)四百元
从辉 四百元
易波(黄甲)四百元
育群 三百元
振球 三百元
来先 三百元
新塘 二百元
连成 二百元
文华 二百元
光文(黄甲)二百元
发球 二百元
鹏辉(黄甲)二百元
锻林(黄甲)二百元
国清(黄甲)二百元
正根 一百元
春辉 一百元
宋文 一百元
正相克辉 一百元
明德 一百元
正相(黄甲)一百元
迪根 一百元
岳云 一百元
琼林 一百元
汉辉 七十元
祥云 七十元
光明(东塘)七十元
易春根 七十元
辉胜 七十元
辉阳 七十元
立斌(沅江)七十元
迪根 六十元
东阳(住春风嘴)五十元
作文 五十元
作洲 五十元
和平 五十元
思亮 五十元
降鹏 五十元
勇芝 五十元
易庭凤 五十元
印谱(黄甲)五十元
仕学录
三代旁求,汉朝选举,唐代制科,途经虽殊,要皆为一。国登进人才之典,沿宋而明,而清人才蔚起,有清中叶虽缘,时变益以入资劳积二途,而于考试则终视为正。则后罢科举,兴学校炳焉。袭三代学校之遗,则毕业一途又与选举制科同论。我族湖相各支皆出雄公一脉,其后忠臣、孝子、硕彦、明儒以及登巍、科膺、显秩、功勒、当时名传,后世芬芳扬播于此邦,炫蒸烂熳于它属者其由来尚矣!遒者学校日与人文辈起,兹纂辑而汇录之,庶几先德后贤同深观感,若徒标举族望非所事也。谱仕学录。
恺 州魏上大夫,食采易水赐姓,此易氏受姓之始。
玄光 燕人,字处晦,号青松子。文行有声,汉尊儒重道,举封为松滋侯。详宋史艺文志,苏易简文房四谱。
雄 字兴长,西晋举孝廉。为州主簿,迁别驾后为舂陵令。东晋永昌元年应檄起义讨逆尽节,谥忠节元,封忠愍侯。明封宜阳别驾之神。祀府县乡贤五忠祠。
天骥 东晋时为荆湘都督,陶侃掾吏,官至刺史。隋炀帝大业时,避沈抑生乱,挈族徙江西吉安府太和县。
天骏 东晋为骠骑大将军,温峤吏与平苏峻工,历官千户。
卓之 晋孝武帝太元间为荡阴令。
雍 南北朝南宋时辟为晋陵令。
穆 南北朝南宋顺帝升平元年丁巳授中书。
启祥 南北朝南宋时为北魏刺史,后为江州公记室,高宗浚即位迁侍中。
连云 齐高帝建元二年庚申明经学士。
昌国 南北朝南齐永明初同两网客竟陵,及肖衍克健康,助郑绍叔督漕以功,赐爵益阳侯。
图龙 南北朝南梁丞相,徐勉荐为尚书。以五经射策,除中书舍人。
经 南北朝南梁时元魏以五经博士射策,除中书舍人
道 南北南梁时元魏五经射策除中书昭明太子爱才引为令。
宣化 梁王信佛,抱道不仕,结室莲花峰下居焉。
加誉 南北朝南梁武帝太清元年历官清河刺史。
加颂 从巨鹿魏伯启学编魏史。
衍泽 南北南梁王僧辨攻湘州,为岳阳王,察参军。
蔚 隋炀帝大业二年始设进士科,兄弟同登入竞异之。官黄门侍郎。
兴 与兄蔚同榜进士。
长谟 南北朝南梁肖铣起兵于巴陵,征为参军。
德 南北朝南梁承圣中奉宸府录事。
选 唐高祖武德初为潭州正中。
适 唐高祖武德中历官宏文馆学士。
宏业 明经教授。
万里 为秦王府僚属,不忍与玄武门伏兵事,弃官去。
遇明 学褚遂良,书褚迁,爱州公偕往,遂良卒,竭资殡之。咸服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