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
后宫门在重宁寺旁,多隙地,平时为艺花人所居。南巡时,诸有司居之。小门为进膳房。外一层为营造局、牲口房。又一层为官厅堆房、兵房,以居守街、泼水、点更、提铃之属。墙后通龙光寺。
左掖门通天宁寺西廊,为便门。右掖门通御花园。园本天宁寺西园枝上村旧址,起造楼阁,点缀水石。造铁塔高丈许,仿正觉寺式,结讶塔顶,黄绿琉璃宝珠,塔灯、覆盂、仰盂,诸天韦驮,四门佛像皆合。后入大内。晋树围入园中西南角,其让圃之半,今归杏园。
御书楼在御花园中。园之正殿名大观堂,楼在大观堂之旁,恭贮颁定《图书集成》全部,赐名“文汇阁”,并“东壁流辉”扁。壬子间奉旨:江、浙有愿读中秘书者,如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口金山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之文澜阁,皆有藏书。著四库馆再缮三分,安贮两淮,谨装潢线订。文汇阁凡三层:{亡木} <广留>楹柱之间,俱绘以书卷;最下一层,中供《图书集成》,书面用黄色绢;两畔橱皆经部,书面用绿色绢;中一层尽史部,书面用红色绢;上一层左子右集:子书面用玉色绢,集用藉合色绢。其书帙多者用楠木作函贮之。其一本二本者用楠木版一片夹之,束之以带;带上有环,结之使牢。文宗阁江都汪容甫管之。文汇阁仪征谢士松管之。汪容甫尝欲以书之无刻本或有刻本而难获者,以渐梓刻,未果行而死。今容甫所管,改为申嘉、吴载庭管之。申为笏山副宪之子,工诗。
杏园大门内土阜,如京师翰林院大门内之积沙。房庑如京师八旗官房。房以三间为进,一进一门,以设六位处六部,及百司皆有攸处。中建厅事,周以垣墙,以待军机。耳房张帷帐。
买卖街上岸建官房十号,如南苑官署房三层共十八间之例,以备随从官宿处,名曰十号公馆。乾隆十五年定例:离水次十里内仍回本船住宿,如相距甚远,酌备房屋栖止。故是地建设公馆。迨十七年,扈从官员已给船乘载,概不预备公馆。
故是地公馆虽设而居者甚少。驾过后,则盐务候补官居之。
天宁门至北门,沿河北岸建河房,仿京师长连短连、廊下房及前门荷包棚、帽子棚做法,谓之买卖街。令各方商辇运买珍异,随背为市。题其景曰“丰市层楼”。
恩奉院在买卖上街路北,门内土阜隆起,下开便门,通御花园。四围廊房内建官房数十间,以备随营管领关防宿处。
空地屯随从官兵执事人等,闲时则为盐务候补官所居。园后空地,周围木栅养马。中建黄木栅,为御马厂。四围栏绿旗各标营马四千匹,踢缨上镌某营某兵马匹宇样,武弁守之。江北向拨绿旗各标营马,江南向拨江宁、京口驻防营马各四千匹。绿营马通省四千有零,于藩库各官养廉马价内,给银采买马匹喂养添补。
京口营马亦只四千有零,调拨江西省六百匹添补。至大臣官员拜唐阿自乘马匹及驼只,前于登舟时交山东巡抚彼地喂养。其随从驼只渡河来者,另立木栅,谓之骆驼营。北郊多空地,备随营官兵施帐房布罩,立风旗识别,掘地为土灶。夜悬晃灯于旗竿上,竿下拴马匹。割草打柴,设草厂柴关,晚出帐巡逻。谓之“唧喽喊”。向例侍卫拣派三班,兵丁拣派一千名,各处官员拜唐阿等酌派。早路扎营则备大城、蒙古包帐房、桩、橛;至江南水路,兵丁减半。章京四十员,虎枪侍卫兵丁一百三十七员中拣派四十,皆谓之随营官兵,给船乘载。故是地幔房,祗唧喽喊一门人等。若城门、马头、园亭、寺观,皆有隶人给事,着卒衣,题识其上为某营兵某,狼山总兵司之。兵丁多扬州营及调拨奇兵泰州、青山、瓜洲、三江水师诸营马步战等,盐务准借一月粮饷。
各园水旱门派兵稽察。凡工商、亲友、仆从、料估、工匠、梨园等,例佩腰牌,验明出入,印给腰牌,巡盐御史司之。
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以备六司百官食次。第一分头号五簋碗十件:燕窝鸡丝汤、海参汇猪筋、鲜蛏萝卜丝羹、海带猪肚丝羹、鲍鱼汇珍珠菜、淡菜虾子汤、鱼翅螃蟹羹、蘑菇煨鸡、辘轳锤、鱼肚煨火腿、鲨鱼皮鸡汁羹、血粉汤、一品级汤饭碗;第二分二号五簋碗十件:鲫鱼舌汇熊掌、米糟猩唇猪脑、假豹胎、蒸驼峰,梨片伴蒸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兔脯、奶房签、一品级汤饭碗;第三分细白羹碗十件:猪肚假江瑶鸭舌羹、鸡笋粥、猪脑羹、芙蓉蛋、鹅肫掌羹、糟蒸鲥鱼、假班鱼肝、西施乳、文思豆腐羹、甲鱼肉片子汤、茧儿羹、一品级汤饭碗;第四分毛血盘二十件:<豸>炙哈尔巴小猪子、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鹅鸭、鸽霍、猪杂什、羊杂什、燎毛猪羊肉、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子小羊子鸡鸭鹅、白面饽饽卷子、十锦火烧、梅花包子;第五分洋碟二十件,热吃劝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彻桌,鲜果十彻桌,所谓“满汉席”也。
后门外围牛马圈,设毳帐,以应八旗随从官、禁卫、一门祗应人等,另置庖室食次。第一等奶子茶、水母脍、鱼生面、红白猪肉、火烧小猪子、火烧鹅、硬面饽饽;第二等杏酪羹、炙肚立、炒鸡、炸炊饼、红白猪肉、火烧羊肉;第三等牛乳饼羹、红白猪羊肉、火烧牛肉、绣花火烧;第四等血子羹、火烧牛羊肉、猪羊杂什、大烧饼;第五等奶子饼酒、醋燎毛大猪大羊、肉片子、肉饼儿。
●卷五◎新城北录下天宁寺本官商士民祝之地。殿上敬设经坛,殿前盖松棚为戏台,演《仙佛》、《麟凤》、《太平击壤》之剧,谓之“大戏”。事竣拆卸。迨重宁寺构大戏台,遂移大戏于此。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而黄元德、张大安、汪启源、程谦德各有班。
洪充实为大洪班,江广达为德音班,复征花部为春台班;自是德音为内江班,春台为外江班。今内江班归洪箴远,外江班隶于罗荣泰。此皆谓之“内班”,所以备演大戏也。
乾隆丁酉,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于扬州设局改曲剧,历经图思阿并伊公两任,凡四年事竣。总校黄文、李经,分校凌廷堪、程枚、陈治、荆汝为,委员淮北分司张辅、经历查建、板浦场大使汤惟镜。
黄文事另见。
李经,字理斋,江宁诸生。官广东盐场大使。
凌廷堪,字仲子,又字次仲,歙县监生。侨居海州之板浦场,以修改词曲来扬州。继入京师,游于豫章、雒阳,中戊申科副榜,己酉科举人,庚戌科进士,官安徽宁国府教授。始不为时文之学。既与黄文交,文最精于制艺,仲子乃尽阅有明之文,得其指归,洞彻其底蕴。每语人曰:“人之剌剌言时文法者,终于此道未深,时文如词曲,无一定资格也。”善属文,工于选体,通诸经,于《三礼》尤深,好天文、历算之学,与江都焦循并称。焦循字里堂,事另见。里堂称以歙县凌仲子、吴县李锐尚之、歙县汪莱孝婴为文论三友。仲子有与里堂论弧三角书云:“去年奉到手书并《释弧》数则,虽未窥全豹,即此读之,足见用心之犀利也。戴氏《句股割园记》,唯斜弧两边夹一角及三边求角,用矢较不用余弦,为补梅氏所未及(矢较即余弦也,用余弦,则过象限与不过象限,有加减之殊,用矢较,则无之)。其余皆梅氏成法,亦即西洋成法,但易以新名耳,如上篇即平三角举要也。中篇即堑堵测量也(堑堵测量,虽通西洋于中法,然亦用八线,究与郭刑台旧法无涉也)。下篇即环中黍尺也。其所易新名,如角曰觚,边曰距,切曰距分,弦曰内矩分,割曰经引,数同式形之比例曰同限互权,皆不足异。最异者经纬倒置也,夫地平上高弧,此纬线也。此线以天顶言之,则自上而下,以北极言之,则自北而南。而纬度皆在其上,故今法以南北为纬也。地平规,此经线也。此线自卯至酉,而经度皆在其上;卯为东而酉为西,故今法以东西为经也。然剖纬线为纬度者,是距等圈。其圈与高弧,皆作十字东西线,盖受纬度虽南北线,而成此纬度实东西线也。剖经线为经度者,是高弧线皆过天顶而交于地平圈,为南北线,盖受经度者虽东西线,而成此经度者实南北线也。故《大戴礼》曰:”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与此相成,无相反也。“而戴氏误据之易经为纬,易纬为经,于西人本法,初无所加,转足以疑误后学。又《记》中所立新名,惧读之者不解,乃托吴思孝注之,如矩分今曰正切云云。夫古有是名,而云今曰某某可也。今戴氏所立之名皆后于西法,是西法古而戴氏今矣,而反以西为今何也?凡此皆窃所未喻者。鄙见如此,幸足下教之。予于推算之学,全无所知,获与仲子、里堂交,每闻其绪论,汪、李两君,予未之识。里堂有与李尚之书云:”循于天步之学,好之最深,所处村僻,学五师授。曾以所拟作《释弧》三卷,就正于辛楣宫詹,蒙其许可,中指摘谬误一二处,感服之至。循又有《释轮》二卷,所以明七政诸轮及所以用弧三角之法,虽已脱稿,意有未定。
有如火星之次轮,既有本天之差,又有太阳之差,当太阳火星同在最高时相加,视同在最卑时极大。江布衣慎修言,火星与日同体,故他星应太阳并行,此独应太阳本体,然以此理细为究之,不能了了。又五星之次轮与日天同大,故金,水在日天内太大不能用,改用伏见轮。月天尤在金水之内,其次轮何以转小,其天道至大,止可以实测得之,未可强致其所以然乎?梅勿庵征君言:“次轮尝向太阳。以月言之,行倍离,必如是而朔、望两弦之数始合,颇殊尝向太阳之说。”
或者勿庵止为五星言之,不可执以求太阴欤。惟江布衣说,反覆思之,不能深信,其江君求其故不得,姑以是解之乎?前曾以此求教于辛楣宫詹,敢又就正于仁兄也。“又李尚之答里堂书云:”读足下与竹汀师书,足下于推步之学甚精,议论俱极允当,不可移易。盖月体之于次轮,既行倍离之度,则其体势,自与七政之在本轮不同。而月体既周于次轮,则围绕一周,自不能成大圈与本天等。火星岁轮径既有大小,则其轨迹,自不能等于本天。反覆数四,觉前人所说,止举其大分,而足下更能推极其精密,曷胜承教,佩服之至。惟云有其当然亦必有其所以然,锐愚以为其所以然不外乎所当然也。何者,古法自三统以来,见存者约四十家,其于日月之盈缩迟疾,五星之须留伏逆,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本朝时宪书甲子元用诸轮法,癸卯元用椭法,以及穆尼阁新西法,用不同心天。蒋友仁所说地动仪,设太阳不动,而地球如七曜之流转,此皆言其当然,而又设言其所以然。然其当然者,悉凭实测;其所以然者,止就一家之说衍而极之,以明算理而已。是故月五星初均次均之加减,其故由于有本轮次轮,而其实月五星之所以有本轮次轮,其故仍由于实测之时当有加减也。以是推之,则月体一周,不能成大圈与本天等,其故由于有次轮。而所以有次轮之故,则由于朔望以外当有加减也。火星轨迹不能等于本天,其故由于岁轮径有大小,而所以轮径有大小之故,则由于以无消长之轮径算火星,犹有不合,而更宜有加减也。若不此之求,而或于诸曜之性情冷热,别究其交关之故,则转属支离矣。以质高明,是否有当,统祈裁正。“予按推步之学,梅氏、江氏、戴氏为最精,而仲子、里堂、尚之三君,复推其所不足而有以补之。因详系于仲子之后。
程枚,字时斋,海州板浦场监生。长于词曲,有《一斛珠传奇》最佳。
陈治,字桐屿,浙江海宁监生。
荆汝为,字玉樵,镇江丹徒拔贡生。
修改既成,黄文著有《曲海》二十卷,今录其序目云:“乾隆辛丑间,奉旨修改古今词曲。予受盐使者聘,得与修改之列,兼总校苏州织造进呈词曲。因得尽阅古今杂剧传奇,阅一年事竣。追忆其盛,拟将古今作者各撮其关目大既,勒成一书。即成,为总目一卷,以记其人之姓氏。然作是事者多自隐其名,而妄作者又多伪托名流以欺世,且其时代先后,尤难考核。即此总目之成,已非易事矣。
△元人杂剧《汉宫秋》、《荐福碑》、《三醉岳阳楼》、《陈抟高卧》、《黄粱梦》、《青衫泪》、《三度任风子》(七种,马致远作)。《金钱记》、《扬州梦》、《玉箫女》(三种,乔孟符作)。《玉镜台》、《谢天香》、《望江亭》、《救风尘》、《金线池》、《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八种,关汉卿作)。
《合汗衫》、《薛仁贵》、《相国寺》(三种,张国宝作)。《风花雪月》、《东坡梦》(二种,吴昌龄作)。《赵礼让肥》、《东堂老》(二种,秦简夫作)。
《燕青博鱼》(李文蔚作)。《临江驿》、《酷寒亭》(二种,显杨之作)。
《李亚仙》、《秋胡戏妻》(二种,石君宝作)。《楚昭王》、《后庭花》、《忍字记》(三种,郑廷玉作)。《梧桐雨》、《墙头马上》(二种,白仁甫作)。
《老生儿》、《生金阁》、《玉壶春》(三种,武汉臣作)。《虎头牌》(李直夫作)。《铁拐李乐》(岳伯川作)。《翠红乡》(杨文奎作)。《风光好》(戴善甫作)。《伍员吹箫》(李寿卿作)。《勘头巾》(孙仲章作)。《双献功》(高文秀作)。《倩女离魂》、《王粲登楼》、《ㄐ梅香》(三种,郑德辉作)。《贤母不认尸》(王仲文作)。《丽春堂》(王实甫作)。《范张鸡黍》(宫大用作)。《竹叶舟》(范子安作)。《红黎花》(张寿卿作)。《意马心猿》、《玉梳记》、《萧淑兰》(三种,贾仲名作)。《灰阑记》(李行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