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安乐康平室随笔
安乐康平室随笔
癸巳恩科举人(与辛卯同)。甲午恩科进士,部务大臣二(张謇、达寿),侍郎二(李家驹、沈云沛),副大臣一(刘廷琛),内阁学士一(毓隆),巡抚一(陈昭常)。甲午科举人,将军一(朴寿),总督一(张鸣岐),布政使一(高凌{尉}),总兵一(徐绍桢。又副榜中,副大臣一,周自齐)。乙未科进士,巡抚一(齐耀琳),布政使一(凌福彭)。丁酉科举人(与辛卯同)。戊戌科进士,布政使一(钱能训)。此后如壬寅恩科举人、癸卯恩科进士、癸卯科举人、甲辰科进士,均尚无有官至二品者。
本朝一二品大员,除临敌阵亡,城陷殉节,及身罹国法(罹法诸人,余所撰《旧典备征》第五卷内,已具详之),或畏罪自尽(如靖南王耿仲明、江宁巡抚土国宝、云贵总督刘藻、两广总督吉庆、黑龙江将军禄成、山西大同镇总兵鞠殿华、广西提督黄桂兰,皆是)。诸人外,其不获令终者,尚有一等伯巴什泰(顺治九年三月,于大内被刺伤亡)、闽浙总督陈锦(九年七月,于漳州灌口被刺伤亡)、降调直隶山东河南总督张玄锡(十五年七月,于京师圣安寺自缢)、解任福建布政使李赓芸(嘉庆二十二年正月,以被属员诬控,忿激自缢)、浙江布政使椿寿(咸丰二年十一月,于藩署自尽)、云贵总督恒春(七年六月,于督署自尽)、调补陕西巡抚邓尔恒(十一年三月,以自黔赴任,于南曲靖府署被戕)、署陕甘总督户部尚书沈兆霖(同治元年七月,于甘肃平番县道中,被山水冲殁)、两江总督马新贻(八年七月,于督署被刺伤亡)、镶白旗汉军副都统庆恒(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于京寓为拳匪所戕)、安徽巡抚恩铭(三十三年五月,于巡警学堂被枪击伤亡)、督办江西铁路事宜前任江宁布政使李有(三十三年八月,于南康舟覆,溺于江中)、兼署广州将军广州满洲副都统孚琦(宣统三年三月,於省城途中,被枪击伤亡)、广州将军凤山(三年九月,以入省履任,于途中被埋藏炸药轰毙)、署四川总督端方(三年十月,以入川赴任,予资州被戕)、镶白旗汉军副都统兼军谘使良弼(三年十二月,于京寓被炸伤亡)。《洪范》言五福,首曰寿,而以考终命终之,乃知寿考维棋,固难能而可贵也。
历代状元以死殉国者,宋得三人:何栗、文天祥、陈文龙。元得三人:李黼、泰不华、李齐。明得五人:黄观、刘鼐、余煌、刘理顺、刘文升(见《明诗综》刘理顺小传注)。本朝一人:崇绮。浩气英名,允足为龙头增色。乃近有某状元〔上三字刘改为:通州张謇〕者,当国家多难之秋,命为〔刘补:江苏〕本省宣慰使,其辞电中竟以何德可宣、何情可慰等语,反唇相稽。若此伧者,真名教罪人,词林之败类矣。
● 卷 四
郭汾阳富贵寿考,后世多艳称之,自宋迄明,曾不数觏。我朝重熙累洽,二百余年来,凡官居极品、寿至八旬者甚多。兹于汉大臣中,记其尤著者若而人,用征人瑞(此篇所举,或出身鼎甲,或蕊榜重逢,或秩晋三公,或图形内府,或负文坛重望,或为海内世家,皆耆英中具有全福者,馀不备录)。
山东益都冯溥(由翰林院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以老致仕,加太子太傅。卒年八十有三,谥文毅)、江苏华亭王顼龄(由进士举鸿博,授编修,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与其弟左都御史九龄、户部尚书鸿绪,同时官一品。雍正癸卯,重宴鹿鸣,加太子太傅。卒于位,年八十有四,赠太傅,谥文恭)。浙江海宁陈元龙(由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以老致仕,加太子太傅。卒年八十有五,谥文简)。
安徽桐城张廷玉(大学士文端公英子,由翰林院检讨,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封三等勤宣伯,加太保,以老致仕。卒年八十有四,谥文和,配享太庙)。江苏溧阳史贻直(詹事府詹事夔子,由翰林院检讨,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乾隆庚辰,重宴恩荣。卒于位,年八十有二,赠太保,谥文靖)。浙江嘉兴钱陈群(由翰林院编修,官至刑部侍郎,以病致仕。累加刑部尚书衔太子太傅,两与香山九老会,图形禁中。卒年八十有九,赠太傅,谥文端。按:江苏长洲沈文悫德潜,其遭际与钱公相等,且享年尤高,以身后曾膺严谴,故不录入)。直隶安州陈德华(由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礼部尚书,以老致仕。与香山九老会,图形禁中。卒年八十有三)。江苏长洲彭启丰(由会元成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与其祖翰林院侍讲定求科第相同。官至兵部尚书,左迁侍郎,复以京察休致。与香山九老会,图形禁中,后复赏尚书衔。卒年八十有四)。福建漳浦蔡新(由二甲一名进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以老致仕,加太子太师。乾隆壬子,重宴鹿鸣。卒年九十有三,赠太傅,谥文恭)。江苏无锡嵇璜(大学士文敏公曾筠子,由翰林院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乾隆庚戌,重宴恩荣。卒于位,年八十有四,赠太子太师,谥文恭)。山东诸城刘墉(大学士文正公统勋子,由翰林院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于位,年八十有五,谥文清)。直隶献县纪昀(由解元成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卒于位,年八十有二,谥文达)。陕西韩城王杰(由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两次图形紫光阁,以老致仕,加太子太傅,赏食全俸。晚年夫妇八十齐眉,卒年八十有一,赠太子太师,谥文端)。安徽当涂黄钺(由进士授户部主事,后特改詹事府赞善,官至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太子少保,与玉澜堂十五老臣宴,图形禁中,以老致仕,赏食半俸。卒年九十有二,赠太子太保,谥勤敏)。
安徽歙县曹振镛(户部尚书文敏公文埴子,由翰林院编修,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图形紫光阁,加太傅。卒于位,年八十有一,谥文正)。江苏仪征阮元(由翰林院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以老致仕。道光丙午,重宴鹿鸣,晋太傅,赏食全俸。卒年八十有六,谥文达)。山东滨县杜Ф(由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侍郎,以老致仕。道光己酉,重宴鹿鸣,加太子太保。亲见其子受田由会元传胪官至协办大学士,其孙翰、翮,均由翰林官至侍郎。累加礼部尚书衔,晋太傅。卒年九十有五,赠大学士,谥文端)。江苏吴县潘世恩(由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傅,以老致仕,赏食全俸。咸丰癸丑,重宴恩荣,复亲见其孙祖荫探花及第。卒年八十有六,谥文恭)。
浙江钱塘许乃普(由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以老致仕。兄弟七人,皆登科甲,复亲见其子彭寿由会元传胪官至内阁学士。卒年八十,谥文恪)。直隶南皮张之万(由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以老致仕,赏食全俸。卒年八十有七,赠太保,谥文达)。安徽寿州孙家鼐(由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光绪戊申,以辛亥年乡举重逢,加太子太傅。卒于位,年八十有三,赠太傅,谥文正)。
壬子秋,客有招饮于都门某酒肆者。入其室,见中悬一额甚旧,题“推潭仆远”四字,在座诸人,群相猜测,莫解所渭。后历询他友,亦迄无知者。偶遇某翁,谈及此事,则曰:闻老辈曾言之,似四字出《汉书》中,然是否足据,固未之深考云。余素好事,因取《汉书》检阅数过,卒未见其语,复推而及于《后汉书》,始得之于《西南夷都夷传》《乐德歌》内,为甘美酒食注文。(源出《东观汉记》)。乃知此本夷人语,盖据当时所闻自异域者译成此句,故无意义可言,若但就文字求之,虽百思亦不得其解矣。今记于此,以免后之见此额者,又徒劳研索焉。
大侄芷青,名联沅,为先大夫长孙,最所钟爱。幼居扬州,延师教读,即欣然向学。每以所习字课,寄余评阅,余为逐字批示,详论结构之法,颇知隅反。稍长,从事举业,于时文理法,不烦言而自悟。己亥岁,举家北来,与先大夫同居一室。既从名师课艺,暇复启余斋中藏书数十箧,晨夕泛览,学识大进,视彼规规于帖括中觅生活者,其根柢固不侔矣。辛丑回里应童子试,以第四名入邑庠,一赴秋闱,荐而未售。会科举停罢,因先后入五城学堂及京师大学堂肄业,埋首数载,所造日深,作为诗文,率清矫不俗。毕业后,奖给举人,以小京官用,分学部普通司行走,供职惟谨。沧桑既变,乃改充法制局编纂员,兼任师范学堂教习。时大局未靖,余方奉母吴太夫人侨寓天津,侄于休暇日往省重闱,辄缕述见闻,博吾亲欢笑焉。讵仲宣体弱,而平子愁多,先是以其长女祥麟幼殇,居恒郁郁不乐。至壬子岁,余嫂孙恭人复于东台病殁(先嫂以癫痫疾寄居母家,已十余年矣),侄星奔数千里,为之经纪丧事。还京后,以痛母思女,益复无聊。癸丑三月,在校中偶抱微疴,延医往诊,第视为感受风寒而已;病未经旬,遽形沈重,迨舁归寓所,余候于门外,已昏不知人,睡中或呓语喃喃,则犹是在讲堂中与诸生所谈论者。百计医治,卒难挽救,得年仅二十有九耳。当返寓时,家人赴校检收杂物,于卧褥下得遗柬数纸,皆与家中人及师友诀别语。盖卧病数日,即已自知不起,殊异事也。吾母闻孙疾,辄不时垂问,余兄弟竟不敢以状闻,而其妇率其两女,先于辛亥之乱归宁在籍,尚不知其病情,尤可痛已。因忆乙酉六月,侄生之初,余曾口占一绝志喜云:“含饴顿慰高堂望,玉树庭前第一株;却笑生期何太急,早侬一日庆悬弧。”(余生辰为二十二日,侄则二十一日,故云)。又侄十岁时,余取寿山石章一事,并媵以银币三元,为生日之赐,署红签于封面曰:“寿同金石,名继钱陈(谓钱、陈继昌,皆曾举三元者),千里家驹,相期远到。”抚今思昔,不觉涕泪之交颐也(侄所著《芷诗文遗稿》为同学诸友携去,谋将付梓,闻之慰甚)。
湖南长沙关监督公廨,为长宝盐法道旧署。署之西南隅,有小园数亩,昔某观察曾以补园名之。虽年久失修,而月榭风亭,足供宴坐。甲寅岁,余入湘司榷(时丧乱余生,本无宦志,以见忮于夫己氏〔上三字刘改为:梁燕孙〕,谪我长沙,孑身远行,良非得已),春秋佳日,每集朋僚觞咏园中,公余辄独自抚松盘桓,颇觉地偏心远,因戏拟为八景,并各赋五言绝句一首,以志鸿雪因缘(八景者:一、画阁飞觞,二、蕉轩话雨,三、西亭望岳,四、东观读书,五、碧嶂烟萝,六、雕栏红药,七、梧垣古碣,八、石径幽篁)。
湘西常德,夙称八省通衢,光绪中曾拟辟为商埠。乙卯春,中央复有人提议此事,檄余偕部员前往履勘。其城面临沅江,沿城堤岸,宽仅三四丈,江水盛涨时,城不没者三板,绅民恒深患之。城南十许里,有善德山,地势颇广,然中多陇亩,坎坷不平,建筑商场,尤非易易。因就见闻所及,据实详复,后亦未知部议如何也。顾善德山风景殊佳,时值花朝,气清天朗,余登山循视一周后,归舟即景成句云:“仙源何用问渔翁(地距桃源洞约百里),到此风光便不同;江柳色经新雨绿,野桃花似晚霞红。云封古寺门深掩(山有乾明寺,甚幽寂),水绕春畦路暗通。最爱茅亭临眺处(亭曰楚望,在寺后丛木中),乱帆如叶度长空。”诗中第四句,读者大为激赏,辄援崔黄叶、戴夕阳例,目余为朱晚霞。
蒲留仙《聊斋志异》一书,脍炙人口久矣。其文笔固极典雅,至叙事则皆凭空结撰,即人名地名,亦多有不足据者。乙卯冬,余自长沙调任宜昌,偶忆是书中《陈云栖》一则,言真生为鄂之彝陵人,其父曾举孝廉,云栖所生子,后亦举孝廉云云。因购得《宜昌府志》检之,则科第表内,自明及清初,并无一真氏。然恐真生或系托名,复遍检他姓,亦无祖孙举孝廉者,乃知此条全属虚构。一事如此,其他可类推矣。独怪此老当日下笔时,不知何以弄此狡狯,无端指一地名,致二百余年后,犹令好事如余者,刻舟求剑,甘受其绐。每与同人言及,辄为哑然。
宜昌关监督向无公署,近始以旧时学政试院改建。余至时,工程甫毕,文场号舍,片瓦无存,入门后,惟新式高楼一座而已。楼之上层西北隅,复别建一小阁,凭栏俯视,全城在目。楼下则为空院,宽广约数亩,余为杂莳花草,并植柳十余行,冀数年后使绿荫夹道焉。楼之前檐,制额悬之,颜曰“气象万千”,旁为联语云:“自长沙郡移节而来,职掌三关(兼管沙市关及荆州常关);问何由利振梯航,欢敦坛坫(监督兼宜昌、沙市两地交涉员);与揽胜楼望衡相峙(揽胜楼在城外东山寺,开窗东望,适与相对),图披八景(宜昌旧有八景之目),且领取荆门山色,巴蜀江声。”又于楼中另悬一联云:“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蔚然深秀;吾监抚之暇,琴樽间作,颇用娱情。”上联用《醉翁亭记》语,下联用《陈书。陆瑜传》中语也(余在宜仅六七月,即乞病回京。后闻其地为驻兵要道,军事迭起,竟不知此署情状如何矣)。
西陵山在宜昌西门外,距城约十余里,其地遍栽李树,故花时游人甚多。丙辰二月二十七日,余应李姚琴同年(稷勋)之招,晨餐后,与同地诸官绅联镳出郭。春寒乍敛,日淡云轻,至则高下数百树花放正繁,素卉缤纷,漫山如雪,洵大观也。乃入夜忽风雨大作,次日晓楼梦醒,尚闻窗外作潇潇声,想一抹琼林,摧残殆尽,设迟日玩赏,祗余满地落英矣。余因戏赋一绝寄姚琴云:“雪蕊霜葩千万枝,西陵山下赏春时;昨朝倘失诗人约,辜负名花总不知。”庚子拳匪之乱,吾邑徐小云大司马用仪,以忤亲贵意,竟致杀身。余目击情形,复为料理身后之事。今时隔十余年矣,回首前尘,都如梦境,江楼夜坐,偶忆旧事,因缕述之如左:公与余谊属中表(公之太夫人,与先大夫为同曾祖姊弟,余之再从姑母也),由举人官刑部主事,考取军机章京,氵存擢今职,加太子少保衔。居官四十余年,奉职恪恭,惟以清慎勤三字自励,性和而介,门无杂宾。先是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时,与外人交涉,遇有事理不平者,必反覆辩论无少屈,甚或拍案相争(公尝与余历述数事,深致愤慨,乃知局外者动谓译署之人,一昧逊顺,真耳食之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