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秘史


九日,革应天府及各府照磨所检校一员。

革徽州及各府照磨所司狱司。

十二日,改仪真是清江闸为清江坝。

十三日,改开封杞县清沟马驿为雍邱马驿、祥符县时和马驿为陈留县清贼马驿、雅川涉平马驿为葵邱马驿。

革赣州府上馆驿。

十四日,以散骑散人张成等七十一人为延海巡检,以前监生傅以庄为山东南河县知县。以庄,旧名中,为监生,洪武中以极刑,家属放为民,至是举保选除,后永乐二年,考满。

十八日,改陕西、山西、甘肃、行太仆寺主簿为典簿,改鸿胪寺主簿为典簿。

二十日,定广惠库旧钞免进天财库,就库收放,立广惠库,勘合并底簿。

二十二日,燕王还国。

二十四日,革汉中府略阳县并儒学。

谪监察御史尹昌隆为福宁县知县,寻召还官。昌隆上疏言“奸臣专政,阴盛阳微,谪见于天。是以地震”,执政者恶之,斥知福宁县。帝初即位,大臣相讦奏者命各道鞫之,同官皆畏缩,昌隆独不避,一绳以法。巡闽中,去贪苛,理冤狱,所至风裁凛然。还朝,上疏言当节民力、谨嗜欲、勤政治、务正学,不报。比落职福宁,益以清勤自励。俄坐师巫咒咀下狱,得白,还职。遣参将宋忠屯兵开平,都督徐凯练兵临清,都督耿瓛练兵山海关。忠之屯开平也,调沿边各卫马步官军三万,选燕府护卫,精壮官军,悉隶麾下,其护卫胡琦、指挥关童等,悉送入京;调永清左卫军于彰德,右卫军于德州,以防燕也。

四月四日,改扬州府泰兴印庄巡检司为新河巡检司。

增置通津巡检司。

六日,革都察院右都御史、佥都御史各一人,止设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各一人。

八日,革留守左右等卫、聚宝等门千户所并各门吏目。

九日,改和州牛屯巡检司为新河口巡检司,革浮沙口巡检司,革彰德府涉县偏店巡检司。

十二日,革乌撒军民府同知一人、推官一人、知事一人。

十六日,改通政司为通政寺,改使为通政卿,左右通政为左右少卿,左右参议为左右寺丞,经历司为典簿,知事为录事。

增置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各一员。

十七日,分太常寺少卿、寺丞为左右,升寺丞秩正五品,分鸿胪少卿、寺丞各为左右,少卿正五品,鸣赞序班改正九品。

十八日,分陕西、山西、甘肃行太仆少卿寺丞为左右。二十四日,革开封府考城、柘城、延津、宁陵四县儒学训导各一员。

革延平府顺昌县仁寿巡检司。

二十八日,立钟山祠祭署,设奉祀、祀丞各一员。

革南丹卫,以其官军附庆远卫。

湘王柏有罪,自杀,国除。湘王谋逆事觉,守臣奏之,且以兵卫王城,柏穷蹙,纵火焚其宫室、美人,已而乘马执弓,跃入火中死。《贴黄册》有是月荆州护卫后所镇抚王者,逮赴京师,调广东廉州、钦州千户所。

齐王榑有罪,废为庶人,青州中护卫指挥柴真伏诛。青州护卫军曾名深告王谋反,柴真鞫实,极刑,遂废榑为庶人,出《贴黄册》。按是年七月诏书,称榑谋反,辞连湘王,柏先已自焚死,废榑为庶人。据此,齐当自湘王反后。以茅大芳为副都御史。

大芳,扬州泰兴人。博学能诗文,为宗党所重。洪武间以儒士应辟,典教淮南,考绩入朝,高庙召对,悦之,擢秦府长史,且勉以董子辅相之业,赐赍期待者甚隆。大芳以为特受隆遇,惧无以称圣天子眷知之恩,益自感激,谏诤弥笃,得大臣体。未逾年,秦国称治,国书揭其正堂曰“希董”之堂,以章圣训,且著其志,方孝孺为之记,称其志伟然廓大,和雅而不谄,深有得于正谊、明道之旨。革除间,累官至副都御史。靖难师起,尝以诗寄梅隐曰:“幽燕消息近如何,闻道将军志不磨。纵使大龙蟠地轴,莫教铁骑过天河。关中事业萧丞相,塞上功勋马伏波。老我不才无补报,西风一度一悲歌。”此盖燕兵初起,为铁铉所拒,尚未至淮时。壬午八月十七日,与其子顺童、道寿皆戮死。永乐四年十二月初,子文生亦诛焉。

以左补阙胡闰为大理左少卿。

闰,字松友,饶州鄱阳人。学博行修,素以忠直自许。初,太祖征陈友谅时,谒吴芮祠,壁间有闰《题竹诗》曰:“幽人无俗怀,写此苍龙骨。九天风雨来,飞腾作灵物。”太祖叹赏久之,阴记其姓名。洪武中,以有荐辟。至阙下,上识之,曰:“此题诗鄱阳庙者也。”拜都督府经历。革除间,迁右补阙,进大理寺左少卿。靖难兵定京师,闰时坐诛戮,子传道诛死,次子传庆等俱戍边卫,妻汪氏、女二人俱配象奴。郡志称其忠贞鲠直,节行闻天下云。又闻诸其邻人云,一女后归,贫无所依,闾里竞以钱米给之,曰:“此忠臣女也。”旬日饶足。节行之感人如此。嘉靖二年,提学副使邵铣立祠祀之。

北平按察使陈瑛有罪,安置广西。

瑛字□人。历洪武至革除年,初为北平按察使,坐交通藩邸,谪广西。太宗即位,首召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怨建文诸臣最深,上为帝允炆辍朝五日,瑛请减之,上不从。寻抗奏黄观、廖升、王叔英、周是修、王艮、颜伯玮皆从逆,宜追戮之。上曰:“朕初举义师、诛奸臣,不过齐、黄数辈等。后来二十九人中如张紞、王钝、郑赐、黄福、李昌隆皆宥而用之。

今汝所言数人,况有不是二十九人之数者,彼食禄自尽其心耳,悉置勿问。”盖上初入京师,升及自修自缢死,艮在官阖家自焚死。先是,上兵至沛县,伯玮不肯下,与其子俱死;观时守安庆,投江死;叔英守广德,自缢死。后瑛阅方孝孺等狱辞,遂录其妻女,皆将给配。观妻出通济门,先挤其二子于河,遂自沉死。叔英二女皆就锦衣狱,俱赴并死。其违命忽心如此。

后竟以罗织苛刻得罪,诛。至洪熙,诸臣宗族皆释还田里。天顺中,英宗有释建文庶人之诏;孝宗朝,有建言欲继绝褒忠者,于是瑛之罪益不可掩矣。

缪恭,字思敬,号守谦,台州人。学古行高,晚年赴京建言,列为六事上之,其曰:“绍绝属者,请封建庶人后也。”

疏入,通政司官大惧,遂拘留而敕奏之,赖上圣明,不之罪,牧敕有司遣之。王古直作计赠其行。追赠翰林待制,王祎为学士,谥曰文节。□祎洪武中使云南,死国事。

五月一日,革赣县黄金税课局、南安府南昌泽口税课局。

四日,增置临洮府金河县济远仓。

七日,革镇江府甘露坝,省濒新港坝官一人。

十二日,革东昌府临清州会固闸。

革荆州府登云驿,省夷陵州安远县学训导二人。

十四日,改锦衣卫千户徐斌于苏州卫。庚戌,斌从察指挥捕贼常州,有功受赏。

二十一日,革东昌府聊城县李海务闸。

选补天下儒学官员。先是,学官缺,以举人及试中监生通经儒士补之。至是,吏部奏缺众,诏今天下凡见任未入,及流官,及为事充军令已替役,但通经者,所在访举,试用其后。

二年四月十四日,复诏军司、军士、军余凡有通经者,军官举送按、布二司,试中选用。二十二日,革莱州府掖县柴胡寨、胶州逢猛、即墨县栲栳岛三巡检司。

改襄阳府钅句州江口巡检司,置郿县马昌口巡检司。二十三日,革登州府宁海州乳山寨、文登县辛汪寨温泉镇、福山县孙夼镇、黄县马停镇,蓬莱县杨家店、高山,招远县东良、海口,莱阳县行村寨,凡九处巡检司。

二十六日,革邵武府建宁县河泊所。

二十七日,省广州府连山县,以其地入连州。

以监察御史戴德彝为左拾遗。

德彝,宁波奉化人。洪武甲戌进士第三人,入翰林院为编修,甫三载,升侍讲。上谕之曰:“官翰林者虽以论思为职,然既列近侍,旦夕在朕左右,凡国家政治得失、生民利病,当知无不言者。昔唐陆贽、崔群、李绛之徒,在翰林皆持正言谠论,补益当时,显名后世,尔盍以古人自期待哉。”德彝与侍读张信皆顿首谢。由是感奋,思所以称上意,拾遗补阙,以直声振于朝。后改监察御史,益善于其职。革除年间,改左拾遗。

靖难之师既迫,与太常卿黄子澄、吏部尚书张紞、兵部尚书齐泰、翰林侍讲方孝孺、御史大夫练子宁、大理少卿胡闰、宗人府经历宋徵、户科给事中韩永等,日夕画策防御,后俱死难。

四川岳池县教谕程济上书。济,陕西朝邑人,有法术,以明经为四川岳池县儒学教谕。岳池去朝邑数千里,济寝食俱在朝邑,而日治兵岳池,学事不废。革除间,上书言某月某日西北方兵起,朝廷以为非所宜言,系至京师,召入,将杀之。济叩头曰:“陛下幸囚臣,至期而无兵,臣死未晚也。”遂系狱。

已而兵果起,乃赦出。济更以为军师,护诸将行北。与靖难兵先锋战于徐州,大捷。会曹国公师退,文皇帝至江上,济逃去,不知所终。始徐州捷时,诸将乃树碑载战次第及统军者姓名。

济一日夜往祭碑,人莫测其故。后文皇帝过徐州,望见碑,顾左右曰:“碑者何也?”或以状对。上大怒,趣左右摧碑,一再击。遽曰:“止!止!为我录碑来!”乃按碑族诛诸将,无得脱者。济姓名止因击处得免,济曩者之祭盖禳之也。

以宋征为宗人经历。

征字,人。尝建议亲藩谋逆,削其属籍,故靖难之兵讨焉。事平就戮,其详不可考。

陕西按察司佥事林嘉猷以给由至京。嘉猷,本名鼎,以字行,台州宁海人。始师事同邑王琦,琦坐累,家徙云南,姻族无一人顾恤者。嘉猷徒步千里追送,涕泣与之决别,人高其谊。

后复行六千里至汉中,求方孝孺而师焉。方氏之门,嗜学之士至者无虚席,而孝孺独以得嘉猷及郑叔贞为喜,勖之使进乎圣贤之道,且曰:“匡我者二子也。”洪武丙子,以儒士校四川,蜀献王谓其名字不相蒙,乃赐之名曰“良显”,后以字行。由荐辟入史馆为史官,累迁至陕西按察司佥事。尝被燕邸召入居住,得其隐情,至是以告孝孺。其后以靖难师迫,遣锦衣卫千户张安赍书诣燕,许以世子袭正位,本嘉猷之言也。内难平,坐孝孺之党逮至京师,壬午九月丁亥被戮。

以文学举人楼琏为翰林侍读。

琏,字士连,金华人。尝从宋濂学。洪武中,以儒士名主宁宣、仁寿二县簿。至是嗣位,屡下诏求贤。琏以文学举入翰林,侍经筵,官至侍读。靖难师入京师,文庙命方孝孺草诏,孝孺哭且骂,授之笔,掷诸地,曰:“身可死,诏不可草。”

改命琏为之。方入见时,孝孺受凌迟之刑未毕,琏惶惧受命。

归而愤叹,妻子问之曰:“得毋伤方孝孺耶?”琏曰:“我受刑尚可,正恐累及尔辈耳?”逡巡间,一夕自经死。

以钱芹为户部司务。

芹,字继忠,苏州吴县人。少负气节,以奇功自奋。元季以策干诸将,无所遇。洪武初,辟大都督府掾,从大将军徐达出北平,绝大漠,凯旋。俄以例解职,家居二十年,甘贫守道,为郡守姚善所知,语在善传。革除初年,诏求遗逸,善以芹应诏。召对称旨,留中议事,授户部司务。北陲有警,署行断事,从征虏将军咨谋,会军府遣芹入奏,道病卒。濒卒,犹条边事缓急上执政。年七十二,赐棺敛葬黄山。

以浙江仙居县学训导王叔英为翰林修撰。

叔英,字元采,台州黄岩人。始从母姓为陈,后复本姓。

洪武丁卯,辟为仙居训导。丁丑,改德安府学,后拜汉阳知县。

高庙晏驾之明年,召拜翰林修撰,上资政八策,曰务学问、曰谨好恶、曰辨邪正、曰纳谏诤、曰审才否、曰慎刑赏、曰明利害、曰定法制,皆援古证今,凿凿可行。且曰大祖皇帝除奸剔秽,抑强锄梗,不啻如医者之去病,农夫之去草;急于去病则或伤于体肤,严于去草则或损于禾稼,固自然之势。然体肤去疾之余则宜调理其血气,禾稼去草之后则宜培养其根苗,亦自然之理也。识者知为经济远器。靖难师起,叔英奉命募兵广德。

未几,文庙已渡江,都人皆散走。兵部尚书齐泰来奔,叔英以泰为二令,州人执之。既至,泰告之故,乃释泰,图再举,然知事不可为,乃沐浴,具衣冠,书绝命词曰:“人生穹壤间,忠孝贵克全。嗟予事君父,自省多过愆。有志未及竟,奇疾忽见缠。肥甘空在案,对之不能咽,意在造化神,有命归九泉。

尝闻夷与齐,俄死首阳巅。周粟岂不佳,所见良独偏。高踪远难继,偶尔无足传。千秋史臣笔,慎勿称希贤。”又书于案曰:“生既久矣,愧无称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

自经而死,时年四十。将死时,以书授祠山道人盛希年曰:“可葬我祠山之麓。希年卒取葬之。盖希年亦台州人,故托以后事。寻有诏治奸党,其妻系狱死,二女俱赴井死。或上其死赋诗,上曰:“彼食其禄,自尽其心耳。”乃置不问。叔英自号静学,有《静学集》。与同郡林右、方孝孺二人友善,尝序之以传。叔英没后,竟无完稿。后广德知州周瑛重修叔英墓,立石为之记。少师杨士奇实英所荐,尝为祭文以祭之曰:“先生之学,圣贤是师;先生之志,纲常自持,先生之心,金玉其章,先生之行,霜雪其光。”又追称之曰:“先生学醇行正,子道臣道终其身,无一毫之苟,忠孝二字盖真足以当之,且不愧其言云。”

六月二日,省赣州府安远县儒学训导一员。

革济南府历城县堰头闸。

六日,省兴济县入青县。

增置临江府罗汉镇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