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秘史


以谢贵为北平都指挥使。

谢贵,官指挥签事。洪武末,黄子澄、齐泰建议削夺侯王事。时燕藩称病,泰谋以备虏为名,乃以贵为北平都指挥使,张昺为布政使,俾通王府官属,觇察动静。元年二月,朝廷师至燕,约贵先发。六月,贵等以在城七卫并屯田军士布于城内,填溢街巷,追围王城外墙,又以木栅断端礼等四门。燕王闻之,曰:“我病不出,虽塞之可也。”已而军士登城,擐甲执兵,飞走入王城,四面鼓噪,震动城内。七月,王乃命指挥张玉、朱能等帅护卫勇士八百余人应之,能请先擒谢贵、张昺。王曰:“彼防守既密,猝难擒之,须以计致之可也。今朝廷遣内官来逮护卫官属,悉依所坐名收之,就令差内官召贵、昺付所逮者,则贵、昺必来,来则缚之,一夫之力耳。”乃匿壮士端礼门内,遣人召贵、昺,久之及至,卫从甚众。至王门,门者呵其卫从,惟贵、昺得入。至端礼门内,壮士出擒之,其后者犹未知。移时贵、昺不出,稍稍散去。将士闻二人被擒,皆散走,玉等率勇士捕之。是夜,玉等攻九门,黎明克其八,惟西直门未下。王命指挥詹云单骑往谕,守者皆散,乃尽克九门。上亲问贵、昺,乃知其谋出于齐、黄,遂上书请诛之。于是靖难之师出矣。

以进士曾凤韶为监察御史。

凤韶,吉安庐陵人。洪武末年进士,高庙升遐,后授监察御史,时藩王入觐,有驰皇道入且不拜者,凤韶时侍班,有“殿上宜展君臣之礼,宫中乃叙叔侄”之言,闻者骇愕。靖难师起,议遣使致书,请罢兵入国,无敢行者,凤韶独请行。至军前,不纳。取竹通、竹节鼓风达之,亦不报,既而归第。文庙即位,嘉其直,复以御史召,不赴;寻加侍郎召,又不赴。仍刺血书愤辞于襟,其略曰:“予生居庐陵,素负骨鲠,慨一死之得宜,可以含笑于地下,而不愧于天祥矣。”嘱其妻李氏、子公望勿易衣,遂自杀,时年二十九岁。李氏亦死于节云。

以流人刘有年为太平知府。

有年,字大有。其先本庐陵人,元季徙家沅州。洪武中,以明经起家,擢监察御史,学行焯焯有称。寻以辞官养母忤旨,谪通州。摆站间,於州故家得《仪礼经》十八篇上之,诏藏秘阁。建文即位,复起太平知府。丙子之春,与王绅遇,以道义相勖。文庙入正大统,以不肯迎驾,谪云南黔国公知其贤,进诸子从学,且荐于朝。及交趾平,起为交趾按察司佥事。其卒也,尚书黄福诔之曰:“江湖胸次,洙泗规模;文宗韩柳,学本程朱。”其为名流所推如此。惜欠革除君一死耳。

以右都督沐晟袭封西平侯,充总兵官,镇守云南。

晟,春之弟。春卒未几,晟袭爵,镇云南。永乐中,以平交趾功封黔国公,追封定远王,赐谥敬忠。

以何福为右军都督同知。

国初,福奋立武功,为指挥使。洪武辛酉,颍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三将军征云南,福与有功,来献捷,再佥都督事。戊辰北征,捕鱼儿海,俘获万计。辛未,充平羌将军,代领西平侯兵讨阿资。戊寅三月,擒永宁酋十八加如、麓州叛魁刀干孟,降其众七万,自是百蛮畏服,南鄙宁谧。擢贰都督府。

以燕府参军事、训导康汝楫为安岳县知县。

汝楫,武功人。以儒术荐,起为燕府训导,饶智略。文皇在邸,特与密议,朝廷颇疑之,改安兵县知县。县在漳州南四百里,号难治。汝楫公勤莅政,抚驭有方,善绩日著。永乐以旧臣召,民遮道,涕泗留之,未及。擢北京刑部左侍郎。比卒官,其二子爵上林苑监左监,正禋监副爵,累官至太常寺少卿,禋通政司参议。

召宋怿还京师。

怿,金华人,故翰林学士承旨宋濂之孙也。濂尝授先太子经,以孙慎累谪夔州。帝即位,念濂皇考旧学之臣,召怿,复官翰林。

诏求直言,举山林岩穴怀才抱德之士。帝虚心图治,惟日不给,下诏求直言,令内外群臣各举逸士。于是寿州学训导刘亨疏言“六卿秩当与五督府等,国子监祭酒不当位在太仆卿下,诸将子弟宜设武学教之”。上纳览,授亨武进崇仁学训导。罗恢被荐,上书论政,入史馆同修《太祖实录》。吉安府知府朱仲智荐萧用,苏州府同知姚善荐钱芹,用授靖江府直史,芹授户部司务。

辽人高巍者,事母萧至孝。萧老痼疾,巍奉侍汤药不懈。

母亡,庐墓蔬食三年。洪武壬戌,应贡入太学。甲子,以孝行旌表,寻授前军督府试左断事。乙丑,上疏欲垦河南、山东、北平兵后荒田、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数事,太祖深嘉纳之。

后以断事不称旨,当罪,以议贤,谪戍贵州关索岭,仍许以侄代役。帝即位,上疏陈论时政,请加恩诸王。疏曰:“我太祖高皇帝,遭胡运之大更,群雄并起,龙飞淮甸,芟除群雄,东征西怨,混一区宇。中国既定,惟有四夷,命将征讨。高居九重,神谋圣算,所向克捷。海内之国,五帝三王不能服者,皆来臣服。无不纳贡而效职焉。比之汉高,诚以为过,正所谓我武惟扬,于汤有光。虽因天与人归,实赖我太祖皇帝有文王纯一之德,大行皇后有后妃不妒之行,则百斯男,无不穆穆皇皇,宜君宜王者矣。故世之本宗,百世为天子,支庶百出为诸侯。

上法三代之公,一洗孤秦之陋。于是体三代封建,分茅胙士,先封形势之地。陕西百二山河,昔人有言:一夫当关。其人悍勇,西邻吐蕃,以藩王之长秦府王之。山西表里山河,地产良马,屈产之乘在焉。其人刚壮,所谓山西出将者也。北近胡虏,故以晋府王之。其燕府虽无名山大川之限,其南冀州、真定、保定、顺德、广平、大名等府,所谓桑土之野,地里坦平肥沃,其供赋之饶,不待言而可知;其北虽曰沙漠寒冷不毛之地,广畜牛马,其地土之人,不耕不蚕,皮衣肉食,弓马是务。辽金残元藉之而各兴一代之业,故以燕府王之。其四川虽曰西南一隅,山河阻深,刘备、诸葛据之而虎视吴魏者也,故以蜀府王之。其余楚、湘、齐、兖、宁、辽、谷、代、庆、肃,星罗棋布,比之古制,虽皆分封过当,然太祖之圣意,莫不欲护中国而屏四夷也。今各处亲王固多,骄逸违犯朝制者,朝廷纪纲不立,削之则伤亲亲之意,此我皇上之所难处也。贾谊曰:‘欲天下之治安,莫务于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从。

’真裁制诸侯之良策也。当今之势,以臣愚见,莫听晁错削夺之策,当行主父偃推恩之令。秦、晋、燕、蜀,其余宁、辽、代、谷、庆、肃等府,类比而分王之,小其力而少其地,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弱矣。臣又愿皇上待遇亲王,薄其贡而厚其恩,当尽亲亲之礼,如岁时伏腊,外国所贡稀罕之物,并京制嘉声美味,命使臣颁送,就问起居安否何如?其贤如汉之河间献王与东平王苍者,下明诏褒赏之。其骄逸不法如汉之淮南、济北者,初犯则容之,再犯则赦之,三犯而不改者,当合亲王,告太庙,削其地而废处之,岂有不顺服哉!臣尝以为人君之有天下,亦如人之有一身也。天下之患,人身疥癫之疾;骨肉之患,人身腹心之疾。疥癫之疾,有时而搔痒吾体,食良医修方,一扫之而平复矣;腹心之疾,非知识膏盲者不能也。昔贾谊见汉诸侯弘盛,故以指股为喻,今臣以一身百体为喻。今我皇上乃天君一心也,所谓具众理而宰万物,百体之从命者也;各处亲王,五脏耳目口鼻手足也。五脏酸甜嗜欲不同,手足安逸亦异,目好色,耳好音,鼻好臭,口好甘。其心天君,随百体之好则失主宰,不随则扰吾心而已,故医书云智者能调和五脏。

即和,则不惟无心腹之疾,而疥癫之疾亦不生矣。噫!五脏和而一身安,一家和而百事遂。里谚云家不和而四邻欺,臣亦谓国不和而四夷窥,此一理也。盖自古帝王之治天下,莫不以修身齐家为先。是以尧之文思安安允恭克让者,亦必先我九族,平章百姓。文王之小心翼翼,亦必先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则孔子所谓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孟子曰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亲亲而仁民而爱物,此古今圣王治天下之轨范也。伏望皇上鉴戒焉。”未逾年,靖难兵起时,又有仙居郑恕、金华楼琏、浦江郑楷,皆见擢用。

诏顾成班师。先是,成以都督佥事充征南将军、总兵官,帅师征西蛮。居宗既平,将旋师。洪武丙子,五开诸蛮叛,遂命成自水西移师五开,副总兵何贵、宋晟、韩观,各助师佐之。

成在军,秋七月至十月,征平州、大同等长官司苗坡、羡塘光、金家台等一百三十七砦及龙里镇远蛮为乱者,前后斩首二千八百六十四,俘获人口三千八百五十二万,马六十二匹。

姜氏秘史 卷二

己卯,建文元年春正月癸未,帝祀天地于郊。祀礼始以太祖高皇帝配享。是岁即位,改元,郊见上帝,如岁祀之礼。戊辰,御奉天殿,誓戒百官。是夕,宿于文华殿斋室。己卯,出舍皇邸,尚膳进素食。庚辰夜,合祀天地,配以太祖高皇帝。

太祖座西向,帝脱舄登太祀殿,秉圭奠瓚,兴俯拜跪,罔弗如礼。昧爽还宫,御奉天殿,受群臣贺。翰林院侍读方孝孺进郊祀颂,谓是日夜半礼成,天宇澄莹,父老咸谓未尝遇。

四日,改行都司昌州为昌州长官司、普洛州为普洛长官司、威龙州为威龙长官司。

诏应天府及十三布政司开科乡试。应天、北平、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河南、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十七日,革云南等十四府照磨所。

二十二日,革武昌府江夏县金口镇、鲇鱼镇二巡检司,立赣州府安远县南桥保巡检司。

二十七日,革会州卫巳松、大龙、会川、黎溪、腰驿凡五驿,革平阳府僧会司。

遣使告即位于天下。合祀日神。司业张智诣阙里。

百夷平,征虏将军何福等师还。先是,十月八日,兵次金齿;十六日,克何登等寨;十八日,克小南和寨;二十二日,还金齿。十一月二日,兵次百夷崖甸,克鲁麻等寨;五日次麓川大甸;六日,克刁干孟寨、朝首贼刁干孟景;七日,次木邦;十一日,克麻底、浪傍等寨;十三日,克孟斯寨;十六日,克孟别;三十日,还大甸。十二月三日,师还金齿;二十二日,征蒲蛮并木邦、孟定等处;二十三日,次石甸,招谕蒲蛮降;二十六日,克阿哈喇寨、老老姚寨。明年正月二日,克枯阿莽寨;初五日,平要甸;七日,班师。于是百蛮悉平。

敕修《太祖高皇帝实录》,以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董伦、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王景彰为总裁官,太常寺少卿廖升、翰林院侍读学士高逊志为副总裁官,翰林院修撰、国子监博士王绅、陕西汉中府学教授胡子昭、齐府审理副杨士奇、江西崇仁县学训导罗恢、云南马龙池郎甸长官司吏目程本立等为篡修官,给大官撰,宠眷有加。

景彰,浙江松阳人,名景,以字行。洪武初为怀远教谕,以文字知名。后擢山西右参政,坐事谪云南。时修《太祖实录》,召入翰林,充总裁官。《雪庵集》引曰:“松阳人,名暨,姓不传。永乐初,年逾壮者矣,始落发为僧。溯江而上,抵重庆府□、善庆里山水奇绝可遁,曳杖而□将至,憩于邑□,既而善庆杜氏景贤贤之,乃相与陟□亲洞诸山复降至曰:“盍于是乎寺焉以老。”景贤鸠材构之,寺成而入,昕夕命僧徒诵经咒,闻者则易之乾卦也。景贤曰:“上人祖释而诵儒经,奚其可。”乃易伽梵,而寺以观音名。呜呼寺也,岂其心哉。尝买楚词,泛小舟于滩之中流,读一叶,辄投之水而哭焉。如是至于卷斯巳。众骇之,莫测其意。呜呼僧也,岂其心哉。□闻能破尘臆每脯注一壶以候客,时至者虽□拒而与饮渐曛,呼□曰:“我歌尔和,竟而冥寐,呜呼酒也,岂□。”侍者曰:“吾师形硕而则星流□云造出见者哉,讶其为。洪武三,翰林学士,而今乃灭其迹,子未冠得其又索其遗者藏之,皆手书也。呜呼,日月逝人无闻于世也,夫庸言而骎诸梓以传,即□者,不知何许人,往来于隆安里间,帕首锅而食其力,垂老不漏一字,偶值诗小酌联句,适业暇而立于侧,怪其语□者再,诸老怒叱曰:汝能诗,即续吾所未能者,不得已,拾韵而应之,诸老起,延之上坐,不可强之而后可,仅一绝过此若病人,言其与雪庵故僚,反不一也。谨以其诗附于是,集之□人心白矣岂终言日知。廖升字,襄阳人,学行最知名。洪武末由左府断事□上,十月,擢太常寺少卿□。建文初,修《太祖实录》,学士董伦为总裁,升□与高逊志为副总裁。会太宗平定内难,升恸哭与家人诀,□自缢死。壬午,都御史陈瑛奏升与王艮、颜伯玮皆不顺命,而效死于建文君,同,宜追录之。上悯其忠,不问。高逊志,字士敏,州萧县人,元末侨居嘉兴。自幼好学,京师,其一时文章大家如宣城袁□昌、郑元祐皆在,逊志获受其业,故其文章典雅成一家言。年二十五为质阝山书院山长。洪□,徵修《元史》,入翰林为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建文初,召为太常寺少卿。庚辰会试,与董伦为考选官,精,名士胡广、吴溥、杨子荣、杨浦、胡濙辈,皆入彀□人焉。内难既平,逊志存殁莫考。

尝考是科同□者,右拾遗朱逢、编修史官吴勤、叶惠仲、赵友士、、张秉彝,监试官御史王度、俞士吉,盖皆一时之选□,叶惠仲、王度死难,馀皆□故而。徐旭者,永乐初为吏部郎中,与逢预□实录,旭升国子监祭酒。俞士吉,永乐。李贯者,吉水人。革除中,为翰林修□宗,一日□于宫中持建文时群览一二干犯者,命翰林院侍讲马钱粮数目则晋馀干犯者悉烧缙等曰:“尔等宜皆有之。”众稽首未对,贯无之,上曰:“尔以独无为是耶?食其禄,思任其事。国家危急之际,在近侍独无一言,可乎?朕非恶夫尽心于建文者,但恶导引建文坏祖法乱政经也。尔等前日事彼则忠于彼,今日事朕当忠于朕。不必曲自遮蔽也。”后贯以姻家累,坐罪下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