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秘史


继之,字,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仁寿里十五图人,庚辰进士。北京不息,间有建白,因肆指斥。尝言于朝曰:“徐承福,燕之至亲,必有阴谋,请诛之。”不听,已而承福果开门降于敌。靖难兵入城,与黄子澄、齐泰、卓敬、韩永等不服,夷三族。锦衣卫监簿载继之父四秀,年六十九,发甘肃充军,十月二十四日次开封府,卒。母黄一姐,年六十五,发甘肃随住,十月二十九日次郑州,卒。男徵子四岁,随母给配,后永乐六年,抄送镇抚司,十月十六日在屯田所亡。妻饶氏,即姚氏,年四十二,配象奴阿宗。女进奴,年十三,给指挥袁江为奴;次京奴,一岁,永乐初亡。弟俞朔等悉戍边。

革卫辉府辉县税课司。

丙辰,革开封府陈留县税课司。

革播州长官司黄平安抚司儒学。

定急选法。

洪武中,吏部凡选官,文选司抄选,具本复奏,附选送吏科,科目类附选簿用宝钤记,选榜亦送科收。至是定制,升除等项官员,吏部选官之日,将引选过官员就于当日从本部官自行附写;及不系选官之日,有因急文除授,并逐日实授升调等项,内外官员通类各官实授除授等项,月、日、处所、职名、乡土,于选官日复奏,附选就用宝钤,选傍送司礼监收。

八月丁巳朔,置高州府石城县河泊所。

己未,云南、老挝及八百刀板面各遣入贡。

丙寅,革汝宁府光州、南阳府舞阳县、衢州开化县仙霞关三税课司。

革播州宣慰司、僧纲司、道纪司。

丁卯,诏人才不识字及未三十者,岁准放。

洪武中,人才不识字即充校尉,年未三十者,仍免充人才不放。诸人屡以为言,从之。

己巳,改庆远府泗城州直隶广西布政司。

辛未,革临安府宁远州吏目一人。

省各布政司参议各一人。

甲戌,置夔州府巫山县瀼驿。

己巳,增设各布政司理问副。

乙亥,置永州府道州填光巡检司。

戊寅,增设高州府石城县丞一人。

己卯,置庆阳府阜城马驿。

庚辰,省兖州府税课司副使一人。

革邹县及青州府博兴、临朐、临淄、蒙阴四县凡六税课司。

辛巳,省云南府嵩明县训导一人。

增宁番卫仙泉、盐井、新罗等三井,黄市等二井盐课司各副使一人。

癸未,改黄州复湖河泊所,隶黄冈县。

复置瑞州府上高县麻塘巡检司。

甲申,置河间中卫镇番卫。

靖难兵围西山寨,又围定州。

时房昭结寨西山,以窥北平,至真定守将运粮赴寨。寨险甚,水薪不足,以粮少为忧。北平兵闻真定粮至,邀之,不克,遂围寨。

九月戊子,诏北方卫所幼官年十七以下不能治军者,挈家赴京,送南方卫所供给。

置赣州府会昌县长河巡检司。

己丑,置曲靖府陆凉州陆凉驿。

庚寅,革邵武府光泽,九江府瑞昌,袁州府分宜,武昌府通城、大治,凡五县税课局。

辛卯,改四川行都司广盈仓大使,未入流。

庚子,省金华税课局副使一人。

革常德府南城,及安陆州荆山县、郴州兴宁县、汝宁府罗山县、九江府彭泽县凡五税课局。

壬寅,革宁番卫泸州纳溪盐仓。

省富等小三井上流等九泉二盐课司副使各一人,增设太常寺太祝二人。

丙午,革平乐府恭城县、黄州府黄陂县铁治所。

庚戌,革眉州府德县、济南府海丰县、兖州府泗水县、赣州府会昌县、雩都县、襄阳府郧县凡七税课局,又荆州府监利县税课司局。

丁巳,真定府守将遣兵援西山寨,与靖难兵战于峨嵋山下,不利。都指挥叶英以寨降,房昭奔还,遂定。

壬子,改平乐府为平乐州,更置官属;革平乐府,增置安源镇巡检司,革西岭白面镇峡三寨巡检司。

甲寅,改成都府华阳县马军寨巡检司为保宁府广元县七盘关巡检司。

十月辛酉,省思南府都儒、五保、三坑等处巡检司为三坑巡检司及婺川县丞簿各一人。

革建宁府建阳县后山税课局。

庚子,革平阳府万泉县,沁州及武乡县,延安府鄜州、鄜城,南安府南康县、翊头,汝宁府信阳县,永州府祁阳县、郴州,凡八税课局。

丙寅,置琼州府陵水县苗山巡检司。

己卯,改和州雍家城马驿为水驿。

革广西太平府税课司。

庚辰,置武守军民府儒学。

甲申,革河南府偃师县、太原府盂县二道会司。

十一月乙酉朔。

壬辰,革莱州府平度州亭口镇巡检司。

戊戌,省襄阳府税课司副使。

革开封府郑州,彰德府涉县,南安府南康县、鲈田,饶州德兴县,西安府咸阳、兴平、盩厔、醴泉、鄠五县,乾州及淳化县、三水县,登州府福山县、黄源,太原府阳曲县,平阳府荣河县,大同府山阴县,及潞州屯留县,成都府汉中县,福州府罗源县,凡十九税课局。

己亥,革保宁府广元县九井马驿。

增设南阳府永平库大使一人。

戊申,革辰州府卢溪县河泊所。

庚戌,改光禄寺司牲司为慈牧所,置司圃所,设大使,未入流。辛亥,革韶州昌乐县道会司。

省潮州府永丰仓副使一人。

鞑靼遣使通于靖难兵。

壬子,省荆州当阳县儒学训导二人。

鞑靼寇铁岭卫,杀百户,鼓城。

总兵辽东都督杨文帅师围永平,靖难兵还救永平。

十二月丙辰,靖难兵据西山寨,攻真定游兵。

庚申,革凤翔府岐山、汧河二县,登州府招远县,大同府浑源州,顺庆府大竹县,夔州府开县、瞿塘,凡六税课司。

壬戌,革保宁府紫石水驿,广元县问津、朝天二马驿,阆中县高桥水驿。

丙寅,复置袁州府分宜县铁冶所、武昌府兴国州铁冶所。

丁卯,改南宁府宣化县那楼寨巡检司为那九寨巡检司。

庚午,置重庆府江津县五脉巡检司。

丁丑,革成都府茂州汶川县寨水巡司土巡检,置流官巡检一人。

戊寅,革潮州府海阳县黄冈递运所。

辛巳,省黄州府税课司副使一人。

置神武中卫。

置锦州卫。

置镇淮卫。

置丰沛卫军民指挥使。

《兵部册》系十二月,《备遗录》以为是年九月。

遣驸马梅殷镇守淮安。

殷守淮,号令严,军威大震。都御史茅大方以诗勖之曰:“近来消息事如何,闻道将军志不磨。从有大龙蟠地轴,莫教铁骑渡天河。关中事业萧丞相,塞上功勋马伏波。老我不才无补报,西风一度一悲歌。”后靖难兵入京,不由淮安。文庙召殷还,宠赍甚至。殷不能平,时见辞色。文庙不得已,嘱人伺之,竟杀殷于桥,投尸水中。公主闻变,人宫大恸,文庙官其子皆为指挥。孙纯,成化辛丑进士,博学性刚,有祖风,嘉靖初卒。靖难兵焚真定六县粮。

诏内官出使放纵,许有司械送于京。

洪武初,内官奉使出外,约束甚严,不得与士民交,然亦恃宠放纵,有司畏之。尝有鲁内官过广信之弋阳,纵马于田,蹈食其稼,佃者不知也,击之伤足。鲁询佃者,知田主富人周也,遂遣人告之,周大惧,偿其马,倾赀贿焉。鲁归,有以击马事闻高庙,竟籍周谪戍铜鼓卫。至是有以内官暴横为言,诏所在有司,但遇内官奉使暴横虐害士民者,即擒缚送京师以闻,于是内官夺气,密谋推戴矣。或曰靖难兵起三年,屡战多胜,冲突千里,罕能御之。然所过城邑,往往坚守不下,间克之兵,去即杀守帅,复为朝廷及壬午所据者惟北平、永平、保定三郡而已。至是,内官密言于文庙,直捣京师,约为内应,天下可定,文庙然之。壬午春,举兵直赴京师,不复为归计,意有所属,而朝廷不知之也。兵既入城,天下大定,内官言功不已,文庙患之。未几,诸有谋者皆为边藩镇守,假以大权,赐公侯服,侪于侯伯之上。永乐末征胡,出塞数十日不遇虏,军士困迫,大臣谏者辄锁之。太监沐敬力争,文庙骂曰:“反蛮敢尔!”敬乃仰首徐应曰:“不知谁是反蛮?”文庙大怒,命曳出斩之。敬语渐不逊,文庙舍之,乃曰:“吾家养人皆如此,何忧不治。”敬亦与谋者也。

诏吏部考试,翰林编纂士以杨士奇第一,授吴王府副审理,仍居翰林。

士奇自志曰起家文学,除审理副,又云叨禄于朝四十四年,乃历事四圣,已自遗建文矣。

以辽府纪善程通为辽王左长史。

通,字彦亨,徽州绩溪人。少有至性,动必遵理,嗜学不倦,乡先生奇之。年十四,补县学生。洪武乙丑,以贡入太学,时年二十二。丙寅,遭父丧归,庐墓下三年,哀恸毁形,妻子至,不相识。戊辰,复上太学,时祖平调戍延安,年已大耋。

通乃上书曰:“臣壮而无父,祖犹父也;臣祖老而无子,孙犹子也,更相为命。今边徼戍卒如林,顾岂少臣祖者。”辞极恳切。书奏,高皇怜之,持其章不下,私命兵部檄召平。既至,乃并召通,东西立石,陛下顾通曰:“汝识此人否?”祖孙相持,哽咽不能仰视。高庙叹曰:“孝哉若人!”命兵部除其籍,驿送平还乡。庚午秋,通以尚书举应天府乡试。时遣诸王将兵行守边,以封建策诸贡士于廷,独通所对称旨,亲擢第一,授辽王府纪善。辛未,从王阅武临清。壬申,从王之国辽西。时王府未建,以祖丧免归,复庐墓三年。服阕,复任。未几,高庙上宾。庚辰,从王渡海南还。辛巳,进左长史,明年始从之国荆州。悉心辅导,王敬礼之,凡一国之事咨焉。府中有卫士纪纲者,用调事得幸,每召而笞戒之。会文庙既正大统,纪纲以入贺留侍,历官锦衣指挥使,被顾问,因乘间及封事。遂有诏械通诣京师,簿录其家,得粗田四十亩,遗书千百卷,牯皮数张。黄希范,洪武未先出知徽州府,雅与通善。至是亦为卫卒所捕,并籍其家,同赴京师。而绩溪程姓最众,幸使者仁恕,罪止一房,余获保焉。有文稿百余卷,悉毁于官。

以户科给事中龚泰为礼科都给事中。

泰,字叔安,金华义乌人。九岁而孤,母傅氏躬教之,遣就外传而日记数千言。长从宋濂之门人宋思睿游。洪武丙子领乡荐,明年入太学。奉旨阅齐府卫,总画周密,众始危而后服之。吏部策试第一,除户科都给事中。辛巳,迁都给事中。壬午六月,太宗师渡江,泰与其妻傅诀曰:“顾事至此,吾分且死矣。尔等赍敕携幼稚以归,否则俱溺於井,辱可免矣。”言未竟,火起内廷,泰赴之,道为兵校所执,见上于金川门,命非奸籍者释之,泰亦释,乃遂投城以死,是月十三日也。泰遇事刚果有为,以孝友闻。始居邑庠,出息学宫之阴,俄有狂者,至挤泰于池,几溺勿救。或请讼官,泰曰:“使诚溺,彼病狂,于我何校?”卒不纳。乡人赵文庆者,为奸所窃,迹之勿得,有谓巫言其应如响,叩之当得其实,愿泰俱往。及往,巫见泰,瞠不能出一语,众由是服泰之正。死时年三十六,乡人士夫莫不悲之。子永吉,累官兵部右侍郎,改南京大理寺卿,致仕。

议者谓泰得释罪不及族,必有其由。或谓泰惩军士最严,其死盖仇之者所为也。

右副总兵平安帅辽东兵十万围通州,不克。师及靖难兵,大战九门城。

按《杨文敏公集》,孙岩,凤阳人。从太祖渡江,擢金吾左卫百户,寻升燕山中获卫正千户。洪武庚申,从王之国。己卯,王起靖难,以岩守通州。南兵大至,城围数重,起士山临城,攻西门,毁楼堞。岩率众捍御,城赖以完。未几,两军合战,岩操戈,身先士卒,大呼陷阵。士气争奋,追奔逐北,斩馘甚众,得馈运船三百余艘,赀粮无算,升指挥佥事。辛巳,兵复至,攻城益急,岩励将士,登城立战,矢石交下,敌乃退,升都指挥佥事。壬午春,平安督辽东兵十余万逼城,岩语将佐曰:“彼众我寡,若城守不出,是示弱也。不若及其始至击之,彼必败也。”乃率敢死士数百,犯其锋,而城上亦合势大呼,安众大溃,自是畏岩,无敢复来攻者。通城屏蔽冀方,使六师南进而无北顾忧者,岩之力也。事平,封应城伯。永乐戊戌六月二十日卒,赠翼城侯,谥威武。子亨嗣。

姜氏秘史 卷五

壬午四年春正月甲申朔,都指挥葛进帅兵渡滹沱河,遇靖难兵,战不利,奔还真定。

丙申,省杭州府昌化县丞、簿各一人。

增置仁和、海宁二县主簿各一人。

丁酉,增设各卫经历知事一人,理刑。

置锦衣卫经历,优给武学,设教授一人,启中等十斋训导各二人。

革柳州永昌县税课局。

置西安府同官县金锁送巡检司。

靖难兵拔兖州府邹县。

戊戌,靖难兵拔东平州,通判郑华死之。

郑华者,台州临海人,洪武丙子贡士,丁丑进士。官行人,谪东平州判,将赴任,闻靖难兵至,时乡人赵次进丞无锡,华以妻托之,驰至东平,力疾战死。

庚子,靖难兵克汶上县,遂攻济阳县,庠生高贤宁以书谏。

城陷,教谕王省死之。

王省,字子职,吉水人。洪武壬子领乡荐,明年诏免会试,命吏部次第擢用之。省以亲老乞归养,复以文学应征。高庙亲试称旨,例当殊擢,自称才薄学疏,亲老乞便,遂授浮深教谕。

寻丁外艰,赴,改睢阳。八年,改济阳。靖难兵至济阳,省为游军所获,从容引譬,辞义慷慨,众舍之。省乃升明伦堂,召诸生谓曰:“若等如此,当如何名?明伦堂今日且都不说,只说君臣之义一节如何?”遂大哭,诸生亦哭,遂以头触堂柱而死。后有司立祠学宫院祀之。